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913-知道更要做到 >

第5章

3913-知道更要做到-第5章

小说: 3913-知道更要做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古希腊几乎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在2000多年前就说出了这样一句充满睿智的话:    
    人类的行为总是一再地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应了以上箴言,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诲我们: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谁是美国历史上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为了进一步引经据典,为你阐述那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特别想介绍一位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典型人物。    
    在美国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上,究竟是谁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财富呢?    
    据说当年在为100美元面值的美钞选择头像时,人们便碰到了这个问题——100美元是美钞的代表,因此他们必须在美国历史上选出一位在智慧和财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经过精心挑选,人们选中了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    
    那为何人们选中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化身呢?    
    这就要谈到他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少时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去当了学徒。那么,这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我奋斗的社会里,最后究竟成就了什么呢?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参与人和《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揭开了雷电之谜并发明了避雷针,被歌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被后人颂为“电学中的牛顿”。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慈善家,是他出资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还襄助创办了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此外,他还是个作家、画家、外交家、哲学家,还自修了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    
    在1790年,84岁高龄的他,因患肌膜不幸去世后,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用这样的诗句悼念这位不朽的世界伟人:    
    帝王们辗转衰落于尘埃,    
    寻找一个继承者轻而易举;    
    举世无双的富兰克林啊,    
    却又有几人可与您匹敌!    
    你横扫了暴君的飒飒威风,    
    让九天的怒雷远远回避!读到这儿,你也许会惊叹:一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何以能使自己的人生如此辉煌?!    
    这个谜在富兰克林至今仍畅销不衰的自传中得到了揭示。    
    原来,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尽管是个学徒,而且只读了两年书,但他却刻苦自学、嗜书如命,并强烈渴望着成功。    
    渴望成功,他便开始研究各种成功人物,试图从中找出成功的奥秘。    
    他发现各种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有完善的人格。    
    深入研究后他发现,完善的人格应包括13种美德:节制、寡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进一步研究之后他又发现,光知道这13种美德,还远远不够,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于是他开始了一种由他自创的独特的自我修炼:    
    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本子,每一项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成7行,一星期当中的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注明代表礼拜几的一个字母。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头上注明每一项美德的第一个字母。在这横格的适当直行中,我可以记上一个小小的墨点,代表在检查当天的该项美德时所发现的过失。    
    ……而为了督促自己和激励自己去做到这种严格的自我修炼,他在那本小册子上还引用了一句名言作为座右铭,以鞭策自己:    
    我要坚持到底!    
    若是上苍有灵,上帝必然喜欢美好的德行;    
    而上帝所喜欢的人必然幸运。他还写了一篇短短的祈祷文,置于小册子前面,每日必读:    
    啊,全能至善的上帝,慈悲的天父,仁慈的指路人!增添我的智慧,使我能够看清我真正的利益。加强我的意志力,使我能够执行智慧的命令。接受我对您其他子民的衷心的服役,作为我对上帝不断福佑我的惟一可能的报答。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刻苦修炼,那13种美德后来真地变成了他的习惯,由此便奠定了他一生成功的基础。在他79岁高龄时,他写了整整15页纸,记述了他的这一项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皆受益于此。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    
    “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这就是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经典故事。听了以上故事,你有何感想?对于“习惯”二字的认识,你是不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对宗教千古价值的追问

    领略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功之道,我还有个重要的问题想与你探讨。    
    你知道在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哪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和最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你稍加思考,便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宗教!    
    的确,是宗教,一点都没有错。请问,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生命力如此顽强、竟能绵延数千年而依然长盛不衰呢?有哪一种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至今仍对我们这个世界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    
    可一提起宗教,我们会将其与迷信、愚昧、教条等联系在一起,但如果它确是如此、仅仅是如此,那又如何去解释它如此悠久的历史和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以上便是久久萦绕于我脑海的一个困惑,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但冥冥中有一点我确信:宗教一定有其价值所在!否则,它的影响怎么会如此深广,以至许多盛世皇帝、科学巨匠、世纪伟人都曾对它俯首称臣、顶礼膜拜呢?    
    那如果宗教确有其价值,其价值究竟何在呢?    
    你也许难以置信,经过我久久的思考,我发现有着如此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宗教,其核心价值之一,竟然也是“习惯”!    
    你听了一定又会惊呼起来:这怎么可能?    
    的确,对于这个结论你听了一下子肯定难以接受。那就请你循着我的思考,与我一起做一次思想之旅吧。要知道,在“文革”那个年代里,我曾经也是个把宗教贬得一无是处的人。    
    偷偷自学    
    许多年以前,在我与爱人结婚后,我便进入了一个伊斯兰家庭。因此我对宗教真正的思考,可以说是从进入这个家庭开始的。    
    进入这个家庭后,对伊斯兰教自然也逐步接近了。接近的结果是,我对它的好奇心越来越大,随之,困惑也越来越多。    
    你一定知道,在所有的宗教中,伊斯兰教几乎是“清规戒律”最多的一个。而正因如此,我爱人不希望我在她家里多问,生怕我“问”出什么。可我这个人偏偏是个又好奇、又好问的人,这下麻烦就大了。于是,我只能转入“地下”,偷偷“自问自答”式地自学起来。    
    没想到我这种“自学”还真管用,其结果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对每天五次礼拜的困惑不解    
    我对伊斯兰教的一个巨大疑惑,便是它每天的五次礼拜。    
    不知你是否知道,最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每天从早到晚要做五次礼拜(当然,礼拜会因人、因时、因事而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五拜”名曰“晨、晌、晡、昏、宵”,时间是因季而变的(如2005年6月19日,这“五拜”的时间分别是早晨4点、中午1点、下午6点、黄昏7点40分、晚上9点30分)。如果有条件,这礼拜通常都要到附近的清真寺做。到了清真寺后,首先要 “净身”。所谓“净身”,就是用特殊的器具虔诚地洗手、洗脸、洗脚等。净完身后便进入大殿做礼拜。礼拜过程又十分严格,怎么站、怎么立、怎么跪、怎么拜、怎么男女分列,甚至连怎么朝向都有讲究,必须向西,因沙特麦加(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在我国西方。    
    听到这些,你一定会想:这不是再典型不过的形式主义、繁琐哲学吗?    
    是的,当初我嘴里不说,可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但没想到,后来的一本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使我觉得有必要去重新认识宗教。


第二部分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对宗教的再认识

    这是一本名为《从穆罕默德到伊斯兰教》的书,是我和爱人到银川最大的清真寺参拜时买的。没想到正是这本书,揭开了久久萦绕于我脑海的疑团。    
    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在我们看似种种繁杂的形式、教条背后,竟有着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那本书中对每天五次礼拜的种种是如何解释的吧:    
    每次礼拜,最多需时一刻钟。    
    如果我们在每天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到拜堂里做片刻的休息,便能调节我们的疲劳,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安适、舒畅、焕发、恢复,还可以彻底反省自己的行为,以求人格道德进修一步。    
    我们礼拜的时候,周身各部都循环动作,像柔软体操一样,对我们的体格锻炼有极大的帮助。    
    礼拜有法定的有效时间,不得无故提前或延后,这是为了养成我们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礼拜有晨礼,我们可以吸收新鲜空气,策划一天应做的事;还可以让我们养成早起、做事有步骤的好习惯。    
    礼拜时,大家自动地排队,站立不许说话、喧哗、骚乱,这可养成我们团结一致、步伐整齐、循规蹈矩的好习惯。    
    礼拜时,必“拜主犹见主”,不麻痹、不苟且、不欠损、丝毫不错,这养成我们诚实、认真、全神贯注、目标专一的好习惯。    
    礼拜时,男女、小孩各分一班,同拜一个真主,毫无轩轾,这养成我们分工合作、一律平等的好习惯。    
    礼拜完结,必须共同祈祷,这养成我们工作有始有终、有辛苦才有收获的好习惯。    
    ……看到这儿,这古老宗教的神秘面纱已经被撩开了。我想,你会和我一样,第一次对它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原来在这种种我们难以理解的形式背后,都有各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几乎都有着同一指向。    
    这指向是什么呢?    
    这指向不是别的,显然是 “习惯”——即通过种种看似繁杂的形式,将各种对我们社会、对我们人生最重要、最有益的美德逐步化为每一个、甚至整个社会的“习惯”!    
    对此,只要我们再看看那书上对礼拜前何以要“净身”的解释,我们对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