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打开天窗说靓话 >

第14章

打开天窗说靓话-第14章

小说: 打开天窗说靓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个子抱着香炉走远了,我追了过去说:“大哥,我再看看。”    
    “错不了,”大个子指指点点地说:“是明中期的纹饰,发色也浅淡,和书上介绍的一样……”    
    的确,做得太像了,连炉缸边的釉子也用油石打磨过,好象是多年用手摩抚过的。大个子显然被香炉表面的逼真所迷惑,而忽视了旧货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点:时间。真东西、好东西根本就在摊儿上搁不住,拿出来就没。逛摊儿的人中高手如云,怎么准许一个明中期的香炉搁到九点多钟呢?另外,那位老兄也不太了解古玩市场的行情就下手,要知道:一个完整的明中期民窑瓷器怎么也得五位数才能抓着呀!    
    看着大个子远去的背影,我心说您还得学习呀!然而,哪个收藏爱好者没体验过几次刻骨铭心的上当经历?谁敢说自己的鉴定知识不是花钱买来的!    
    


第二辑第6节 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在前几年下“海”经商时挣了点小钱。从商的经验告诉我:应该用钱去赚钱。所以,我不太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去吃那点儿有数的利息,总想给钱找个好去处。    
    1992年底,我开始涉足收藏。以前,也知道搞收藏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那时侯没有钱。有了一点钱后我首先想到了要搞收藏。那会儿的旧货市场,只要早点儿去,1000元就可以买到品相挺好、不伤不残的康熙民窑青花罐。但那时一是不太懂,总怕花1000元抱回去一件刚烧得的新活,二是觉得贵;人在花费自己挣来的血汗钱时总是显得格外小心。为了少上当,我又是拜师学艺,又是请朋友指导,等到觉得自己可以一试身手了,1000元连个嘉庆罐也买不到了。拍卖会的举办,新闻界的“热炒”,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收藏意识和热情。不到两年的时间,各种古董的价格翻番上涨。    
    人在认为自己错过了机会的时候,心态就会显得不平衡,于是又不可避免地犯急躁的毛病,行为也变得饥不择食,毫无理智可言。后来,我收进的明清瓷器大多有残,价格也不便宜。    
    还是那会儿,我在工艺品商店看上了一对清同治粉彩冬瓜罐,一点儿毛病也没有,标价3000元。一连几天,我都琢磨买不买,因为太喜欢了,一咬牙还是决定买。我揣着钱赶去时,商店已经关门了。隔了一个星期天,我拿着钱又去了,价签已改成了8000元。我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便扭头看了一会儿窗外的树叶,才转过头再看,8000元,没错!因为常去逛,跟卖货的人半熟脸,便问:“那对粉彩冬瓜罐的价儿怎么变了?”卖货的一听就笑了:“前儿个我们头儿上拍卖会了,受到启发,今儿一早,这店的货价全部上调。要买就买吧,回头他再开两次拍卖会,价钱就更不好说了。”当时,我真是哭笑不得,一犹豫,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失之交臂。但是,花8000元买下那对冬瓜罐就太贵了。其实,那对罐搁到现在最少能卖2万元。    
    1993年,北京地区开立沪、深股票市场。我动心了。但是,又觉得自己一天到晚特别忙,没有时间去股市,就把这件事放下了。可内心深处却为失去这样的赚钱机会而暗自惋惜。因为,几年的“商海”生涯,摸爬滚打,使我清楚地意识到:要想挣钱,就做别人没有做或是很少人做的事;一轰而起,就赚不到钱了。我就千方百计想找一个人合伙。    
    1995年初,正好一个朋友从俄罗斯做生意回来,他也想炒股。我俩一拍即合,说好了如何分成,我就给了他5万元。可是,那位老兄接二连三地错过了96年下半年和97年前5个月的牛市,给我的分成还不及两年期的银行利息多。现在,仍然被牢牢套死。尽管当初说好了买什么样的股,大家要商量;但他擅自做主,又抓不住一个接一个的好机会,应当承担责任。可因为是十几年的朋友,多说一句都不合适,只能怨自己当初做错了决定,看错了人。做朋友嘻嘻哈哈无所谓,合伙做买卖就矛盾百出了。    
    我觉得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投资手段的选择比较敏感,决定也大致正确。但几次吃亏在于决断性差,按理说:既然想到了就应当去干,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困难和阻力。许许多多成功的人士都是想到了就干,甚至于逆流而上。心理学分析:最初的判断集聚了过去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所以,往往是正确的和出其不意的。    
    假如将我后来用于收藏古董所支付的钱款提前一年花掉,藏品能上两个台阶。    
    假如我在95年自己开户入市,没有时间索性按兵不动,两年的长线,收获多少姑且不说,心气儿都不一样。    
    可惜我看准了赚钱的机会,事到临头却担心这担心那,犹豫不决,结果是钱也扔进去了;收获却没有,功亏一篑。这是我的投资教训:看准机会不要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    
    小心按揭    
    前些日子,和一位朋友见面时发现他愁眉苦脸,便凑过去轻声问他怎么了?他告诉自己在城北四环路边上买了一套价值90万元的3室一厅住房,他虽然在外资公司工作,但也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现金,和许多充满现代生活意识的人一样,他采用了按揭的付款方式,将过去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用于交付首期房款和装修费用。虽说借贷时间是20年,但每个月还是要还3000多元的,这让他感到很不轻松,另外买了房子还要养房,什么“物业管理费、取暖费”一样也不能少,开销一下子增大了很多。好在他的收入还算不错,用工资的2/3支付银行的按揭,毕竟为把辛苦了一辈子的老母亲接过来和自己一起居住而置办了一个各方面都算是条件不错的家。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妻子得了糖尿病,进医院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尽管有单位,但很多费用还要自己负担一部分。紧接着又是所在企业效益不好,先是月工资被减掉1500元,维持了半年终于被裁员。他说自己以前也跳过槽,但没有任何压力,但这次却感到有很大压力,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会想到欠银行100元钱。    
    毫无疑问,朋友的压力源于按揭这个看上去很诱人听上去很动人的消费方式。    
    “按揭”是个外来词,意思就是“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与传统观念中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量入为出原则”完全背道而驰,有些报纸滔滔不绝地介绍按揭在欧美地区是一种极为流行和普及的生活方式。不错,借贷消费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理念,对国人来说按揭意味着提前实现小康水平,使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是,世间根本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虽然银行在消费过程可以作为坚强后盾,可在借款的同时要付给银行利息,生活质量的提前改善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当下,按揭的名目和种类及其繁多,诸如“置办房产、购买汽车、外出旅游、更换家电”等等,按揭的好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激活消费市场 ,改善消费结构。    
    然而,某些看上去很不错的事情并不是适合于每个人,关键问题在于个人是否具备把握机遇的条件,倘若那位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朋友事先对自己将来的收入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估计,倘若他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就不会给自己造成如此大的压力。    
    生活中充满着诱人的新风尚和新观念,但每个新风尚和新观念和所有事物一样在其绚丽多姿的一面,还有其不可预见的另一方面。朋友说自己如果不能按时支付欠款,银行会将房子拍卖,所以事先多几种设想要比只盯着提前实现小康水平稳妥,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按揭对还款能力估计不足而轻易使用的人来说就是陷阱。    
    按揭的这种两面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的另一位朋友是做销售工作的,他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做销售的就是得把死人给说活了,”因为花言巧语善于词令,他的业绩一度不错,也挣到了一些钱。他虽然挣到了一些钱,可日子一长也逐渐失去了让人们信服的诚实,因为产品并不像他说得那么神。尽管他把属于明天的奖金和业务提成按揭到自己口袋里,可失去的却是长久做事的信誉,销售渠道越来越窄。    
    按揭是一种很方便也能让人感到快活的消费手段和现代生活方式,但是,怎样恰到好处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却是要动一番脑筋和加几分小心的。    
    提防朋友“杀熟”    
    如今,“朋友”一词用的极为普遍,谁跟谁都敢称朋友,好像一称朋友就世界大同了。其实什么一多就会贬值,就会走味儿,没准一不留神还让“朋友”给耍了。“海”中漂泊的几年里,我让人给耍过好几回,明白过来的滋味不是恨,而是看不起自己,觉得傻得没边,上当活该!但上过几次当后就有了警惕性──    
    对于席卷全国的传销我非但不陌生,而且比一般人接触得早。1993年的秋天我就在朋友的执意邀请下听过课,看见过搞传销的兄弟姐妹们聚集在一起的群情振奋的火爆场面,还差一点儿被发展成为“下线”。    
    下岗以后我一直凭卖力气吃饭,与人合开了一家小公司,所有的工程都是自己跑来的。没想到在找活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姓王的同学。高中毕业下乡插队,他是我们村110个知青中第一个被招工的,从那以后,十几年都没见过面。老同学相逢格外亲热,当天中午就坐到了酒桌上。推杯换盏之际,交流了分别后的情况。我对他所在的工作单位表示羡慕。谁知他说单位是不错,可收入少,比不了开公司的。我说公司有大有小,我这公司就是勉强温饱,吃了上顿没下顿,你挣得少,可手上还带着大钻戒。他一听我这样说,当时就笑着说自己找到了一条挣大钱的道──搞传销。    
    我早就听说做传销可以挣钱,但还是第一次眼见搞传销挣钱的主儿,虽说同学说得挺神,但一是被人骗过,轻易不会被人说动,二是认为凭力气挣钱最稳妥,所以就拒绝了同学的热情相邀。但同学却异常执着,三天两头呼我,弄得我挺烦,不得不回个电话。他说:“你可真忙,怎么样?给我点面子!咱可是老朋友,信不过我吗?我只占用你两个小时……”话说到这份上,我只好答应他了。    
    那天晚上,我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子从南郊骑着自行车到了北二环边上的“白孔雀艺术中心。”同学早就在那里等候,一见我就忙不迭地领着往里走,上楼之后走进一间大会议室。里面已是密密麻麻,我跟着他找了个地方坐下了,他擦着脸上的汗水说:“再来晚一步就得站着了。”果然,不大功夫门口和后边都站满了人。    
    过了一会儿,一个40多岁的男人走向讲台,他拍着巴掌提醒听众关掉BP机,许多人都撩衣服关上了腰间的寻呼机,我也随着做了。我注意到黑板上写着一行大字“财富不是朋友,朋友却可以变财富,”觉得这话有些意思。忽然,会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只见一个瘦男人一溜小跑进到会场,笑容可掬地朝鼓掌的人们挥拳示意,然后又和主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感到新鲜笑出了声,同学伸手捅了我一下,将手指放在嘴巴上,我明白那是在示意自己别出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