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4-何苦生在帝王家--大清公主命运实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马喀塔是嫡出的固伦公主,也要为了王朝的利益而去联姻,但联姻的对象已经从女真各部的首领转变为漠南蒙古各部的王公台吉,肩负政治使命的婚姻也同以往一样,依旧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漠南蒙古各部的游牧地“东起辽西,西尽洮河”,处于明与努尔哈赤的势力之间,在清开国时期,其向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漠南蒙古结盟,既有利于减轻统一女真各部的阻力,又为日后同明王朝分庭抗礼积攒实力,因而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对满蒙联姻相当重视。
哲哲远嫁 马喀塔的母亲是孝端文皇后博尔吉济特氏,出自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莽古思之女,闺名哲哲。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岁的哲哲嫁给23岁的皇太极为福晋。在漠南蒙古中科尔沁部最先同建州联姻,在哲哲出嫁前两年的1612年,该部贝勒明安就把女儿嫁给了54岁的努尔哈赤。
明安与莽古思同努尔哈赤的交情是打出来的,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八月科尔沁被叶赫贝勒纳林布禄拖进对建州的战争,古勒山之战给科尔沁贝勒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在叶赫贝勒布寨落马被刺死后,九部联军哗然大乱;慌不择路的明安因坐骑撞到树木上而栽了下来,丢盔卸甲,落荒而逃;而莽古思就更惨,竟被努尔哈赤生擒。由于努尔哈赤极力要在漠南各部中争取盟友,把本是“阶下囚”的莽古思奉为“座上客”,并让他体面地返回了科尔沁。
明安送女同努尔哈赤成婚,将了莽古思一军。虽然莽古思的女儿哲哲早已定婚,但为了能攀上努尔哈赤家族,他匆忙退婚,把哲哲许配努尔哈赤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而且亲自护送女儿到建州完婚。此后莽古思家族又把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许字皇太极,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初,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到金的都城沈阳同皇太极完婚,姑侄共事一夫。
面对努尔哈赤的崛起,科尔沁也就从叶赫的盟友变为建州的盟友,进而从盟友变为臣属。
而在科尔沁的影响下,漠南蒙古的扎鲁特部贝勒钟嫩、内齐、台吉岱青等或把女儿、或把妹妹送到建州联姻,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的众多福晋中都有博尔吉济特氏家族的女儿,阿霸亥部也一再同努尔哈赤家族联姻。这些众多的蒙古部落,也同科尔沁一样经历了从盟友到臣属的嬗变过程。
孝端皇后 在哲哲嫁过来之前,皇太极已经娶妻生子,他的发妻是额亦都之女钮祜禄氏,这位元配在1611年生下皇太极第三子洛博会。此外还有一位福晋是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已经接连生下长子豪格(1609)、次子洛格(1611),而在哲哲嫁给皇太极之后的天命六年(1621)还为皇太极生下了长女。在皇太极与哲哲成婚时,很可能钮祜禄氏已经去世,据记载是乌拉那拉氏以正妻的身份迎接哲哲进入爱新觉罗氏家的。
皇太极在继承汗位后,把满蒙联姻定为国策。在皇太极的后妃中,有七人来自蒙古各部,除孝端皇后哲哲、庄妃布木布泰外,还有布木布泰的姐姐宸妃、来自阿霸亥的贵妃博尔吉济特氏(贝勒额齐格诺颜之女)与淑妃博尔吉济特氏(贝勒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来自扎鲁特部的侧妃博尔吉济特氏、来自察哈尔部的庶妃奇垒氏。而与此同时,就是乌拉那拉氏在家中地位的降低,她的正妻地位究竟是在哲哲过门之后就失去,还是在皇太极即位后才失去,难以确考,但哲哲最终取代乌拉那拉氏成为一家之主并被册立为皇后却是千真万确的,对皇太极来说恐怕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改元崇德、改国号为“大清”,并建立五宫,居中宫的是皇后哲哲,居关雎宫的是宸妃,贵妃居麟趾宫,淑妃居衍庆宫,庄妃居永福宫。在皇太极的后宫中,身份高的全都是蒙古贝勒的女儿。但在皇太极的后妃中还有两个身份极其特殊的人,这两人都曾经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福晋,一位是窦土门福晋,一位是囊囊福晋。这两位福晋究竟是出自蒙古各部,还是来自同蒙古很早就有联姻关系的海西四部,不得而知。不管她们来自哪一个部族,在她们的身上都打上察哈尔的印记,而且都是作为林丹汗的遗产被皇太极所接收。
开花结果 在皇太极众多的蒙古后妃中,哲哲第一个生下具有满蒙血缘的后代。她在婚后11年的天命十年(1625)八月生下第一胎马喀塔,马喀塔比长兄豪格小16岁,比长姐小4岁。嫡出的马喀塔在后宫的地位绝非兄长、姐姐能比,“固伦公主”的封号对她是命中注定的。
在其后的几年,哲哲与布木布泰又相继为皇太极生育第三女(天聪二年)、第四女(天聪三年)、第五女(天聪六年))、第七女(天聪七年)、第八女(天聪八年);来自扎鲁特部的侧妃博尔吉济特氏也生下第六女(天聪七年)、第九女(天聪九年)。崇德二年(1637)宸妃生育皇八子,此子虽然夭折,但宸妃的妹妹庄妃却在一年后生下皇九子福临,为清王朝生育了一个具有蒙古血统的皇位继承人。
就在马喀塔尽情地享受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时,一桩影响到她一生的事件发生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察哈尔部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病故,林丹汗的遗产就像一块肥肉吸引着周围的部族。一直在招抚察哈尔部众的皇太极,立即派多尔衮率领军队西征,招降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国尔·额哲及其生母苏泰福晋。一切的一切,都因此而发生……
公主再婚留孽子:皇太极第二女固伦公主马喀塔下嫁额哲(1)
作为皇家的女儿,马喀塔并不是第一个嫁给蒙古王公的,早在天命二年(1617),努尔哈赤就把侄女(舒尔哈齐第四女)嫁给隶属漠南蒙古的喀尔喀五部的首领恩格德尔,作为对其三次向努尔哈赤朝贡的恩赏。到天命十年(1625)正月,金国汗把自己的最小的女儿——皇八女下嫁给喀尔喀台吉固尔布什,一年后又把自己的侄孙女肫哲公主嫁给科尔沁台吉奥巴。而在奥巴去世后,肫哲公主又改嫁奥巴之子巴达里。皇太极则先后把寡居的姐姐莽古济、堂兄岳讬之女分别嫁给敖汉部部长琐诺木杜棱、科尔沁台吉满珠习礼,在天聪七年(1633)则把长女下嫁琐诺木杜棱的侄子班第。为了家族的利益、王朝的利益,现在轮到了马喀塔。
满蒙联姻是清朝统治者主动采取的政策,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该项措施是清朝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实施的,即使公主远嫁塞外或漠北,在她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王朝作为后盾,的确不同于历史上某些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和亲。公主下嫁后在公主府所设的长史(从三品或从四品)都是朝廷派去的官员,足以体现嫁出去的女儿同皇家的密切关系。
额哲之父撒手人寰额哲的父亲林丹汗,是明弘治年间统一蒙古的达延汗的嫡系后裔。达延汗把漠南作为已故长子图鲁的儿子博迪、第三子巴尔苏、第五子阿尔楚、第六子鄂尔齐的游牧地。博迪是漠南蒙古的可汗,因其地近长城,故称为察哈尔(插汉儿的音译),敖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都是图鲁其他儿子的后裔繁衍出来的。至于鄂尔多斯、土默特是巴尔苏的后裔,而阿尔楚则是巴林部、扎鲁特部的始祖,鄂尔齐的后裔则繁衍成克什克腾部。以上各部均奉察哈尔为盟长。
身为博迪汗嫡系的林丹汗与皇太极同庚,生于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但他登上政治舞台却比皇太极要早20多年。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13岁的林丹继承察哈尔的汗位,他效法明隆庆时期通过扶植黄教来巩固自己地位的俺达汗,特意亲自翻译了《大藏经》,并以呼图克图(活佛)自诩,自称为“呼图克图汗”。到天命初年,林丹汗统治的察哈尔,已经横行漠南。
林丹汗雄心勃勃,但蒙古各部聚散不定,就像林丹汗身边的一位汉人所画的一条“多头一尾”的蛇所揭示的:蒙古各部“众意难一”,“不能久安”。目睹努尔哈赤完成女真各部统一的林丹汗,也渴望实现蒙古各部的统一——至少完成漠南各部的统一。然而缺少谋略的林丹汗对科尔沁、喀尔喀五部、敖汉、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的征伐堪称是南辕北辙,为渊驱鱼,为金提供了争取盟友的机会。
明朝利用察哈尔牵制金的战略,已经把林丹汗卷入明朝同努尔哈赤的冲突之中;而萨尔浒之战后叶赫的灭亡,也使得察哈尔同金之间的缓冲地不复存在。不管林丹汗在明朝的牵制战略中实际能起多少作用,察哈尔部都已经成为努尔哈赤的战略敌人。
抵御察哈尔侵掠,已经成为皇太极争取漠南各部的一面旗帜,皇太极在天聪二年(1628)九月对察哈尔的战事中,敖汉、奈曼、喀尔喀五部、扎鲁特、喀喇沁都派军队参战,一举将察哈尔的势力逐出西拉木伦河流域。不甘心失败的林丹汗,在天聪五年(1631)向西拉木伦河流域推进,兵抵阿鲁科尔沁部,在皇太极的援军到达之前,林丹汗饱掠而去。
为了彻底摧毁察哈尔部的实力、实现对漠南各部的统一,皇太极在天聪六年再次集合各部蒙古翻越兴安岭突袭林丹汗,虽然林丹汗准备应战,但他的属下无心迎战,由于“众意难一”,只有逃窜,十余万部众一路向西,迨逃到青海大草滩时只剩两三万人,沿途损失部众七八万,就连他的叔叔茂奇塔特也离他而去,最终投奔了皇太极。
大草滩,顾名思义是个水草茂盛的地区,据一些史书记载:位于嘉峪关外的大草滩“横截甘、凉二州,草丰茂,南北百里,东西三百里,中有焉支山,林木禽兽繁茂”。尤为难得的是,那里的草“饲马不加豆而马肥”。面对皇太极所掀起的统一漠南各部的狂飙,林丹汗能退守大草滩颐养天年,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然而林丹汗却不能接受部众离散的现实,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借酒消愁,不能自拔,最终耗尽了生命中的元气,在1634年(天聪八年)撒手人寰,终年43岁。与此同时也把树倒猢狲散的察哈尔部留给了12岁的儿子额哲。
额哲之母奉命改嫁察哈尔部虽然分崩离析,但林丹汗的遗产还是颇为可观。游牧在河套的鄂尔多斯已经捷足先登,以同是达延汗的后裔为辞向额哲施加压力。根本无力抗衡的额哲,只能按照对方提出的条件盟誓,也就是听任对方劫去人口牲畜。未几,皇太极令多尔衮、岳讬、豪格等率领军队前往招抚额哲母子。在金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鄂尔多斯才被迫交出刚刚到手的察哈尔部众及其财产。
额哲的母亲苏泰大福晋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孙女,金台石是皇太极的母亲——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兄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姻亲关系,在招抚额哲母子时,多尔衮特意派金台石的孙子——也就是苏泰的弟弟南楮前往额哲母子的驻地托里图,抚慰惶恐不安的孤儿寡母。对于失去依靠、走投无路的额哲母子来说,接受金军的招抚、投奔皇太极则成为惟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