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养你十八岁-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进宾馆后,上海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和节目主持人前来熟悉采访对象,开门见山向子轩提了一连串问题,主要问子轩退学以后都干了些什么。
当问到子轩在北京干什么时,子轩说在玩MUD。编导追问子轩的正业是什么?子轩回答说这就是正业,就是玩游戏。编导又问玩游戏能得到什么?比如知识、交友什么的。
子轩被问毛了,一时语塞,脸色沉了下来,锁起眉头,半闭着眼睛,手摸着空气缓缓地比画着,大概心里想着怎么措辞。停了几个休止符后开口了:“那是一个虚拟世界,我在里面扮演一个人物,干自己在现实中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入党、结婚什么的……我们那个圈子(指那些有正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玩友们)都玩的是这个游戏。”
第六章 接触媒体第28节 过电(2)
子轩这时睁开了眼睛,看了看编导,又匆匆环顾了一下旁边的人,大概是感觉到谈话气氛对他不利,干脆犯混了:“反正,反正说了你们也不懂,等我有了情绪再给你们说,这样的谈话效果实在太差!”说完,子轩转身进了卫生间再也不出来了。
编导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能猜到子轩的心思,对子轩的做法也能理解,但是为了圆场措辞比较含蓄:“大概是问话中已有潜台词在说他不务正业。”
节目主持人是现在主持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的和晶,她看到这个场面担心出场后会砸锅,临走嘱托我多做做工作。
子轩听见外面没动静了才从卫生间出来,头一句话就说:“我想回去了,这里的人怎么跟土老冒一样,除了知道考大学找工作什么都不懂。”
我想不出好办法哄他,突然冒出一句:“你就留在上海开网吧好了,有这样的免费广告支持,肯定火爆。”晚上,我没带子轩去逛灯火通明的外滩和南京路,因为我知道子轩更喜欢他的虚拟世界。
不知是讲求效率还是花钱仔细,我们第二天就被派上场了。出场前,子轩问我该说些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就来个实话实说吧。
现场的效果不甚好,尽管当时上海台拥有风头正劲的主持人和晶,但是节目制作水平与央视有天壤之别。当谈起MUD来在场的人几无人知,难以想像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现场的气氛有些像考场,老师、学生说起话来像背课文,请来的有些专家、教授讲话义正词严,让人觉得这里的文化大革命还没搞完。主持人凭着伶牙俐齿张罗着台上台下,经常要像小学教师一样启发大家发言。我总也找不到畅所欲言的感觉,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捱到完事。回到宾馆后自责不迭,我感觉自己无聊透顶,跑到这个地方干什么来了?
有了这次教训,以后“触电”我知道谨慎了。有一次找《实话实说》总策划杨东平谈一个选题,事没谈成,但杨表示对我的事情感兴趣,问我是否有意在《实话实说》做一期节目,我找了个借口推掉了。
我说子轩正在学习过程中,《实话实说》影响太大,他可能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一个没有养成内定品格的人活在舆论的压力下未必是好事。
事后看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子轩当时思想动摇不定,还没实话实说的自信,总怕别人捅他的痛处,说话有遮掩,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说为好,对谁都好。
关于我们父子之间的故事制作了三期,这在央视很少见,2000年的春节前,在《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中播出了。我不知道央视的内幕,但我知道中国的教育无新闻,于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片子播出之后,反响之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进地铁就有人认出了,当然不会有明星那份感受,我是另类。我能从人们的眼神中读出各种态度,支持者少反对者多,不理解者更多。
几位在京的大学同学年前聚餐,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意思是干吗要像小丑一样作贱自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劝我认清潮流端正心态好自为之。同学们都混得不错,即便不算是成功人士也都能在小康中排名靠前,孩子们也都上了大学或考出了国,在这种场合,我似乎无言以对。
我和子轩从此失去了联系,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估计那几天找他的人不会少,人们肯定会问他一大堆问题,他心里没底无法回答,于是一躲了之。他母亲反应强烈,认为我拿着孩子当道具做电视表演秀,为出名不择手段。
他的奶奶看了电视以后打电话来对我好一顿责备,问我为什么要拒绝子轩想上学的要求,让我带上子轩回老家烟台过年。她不仅仅是在感情上心疼孙子,更是不愿意看到她曾经带过多年的孙子沦落成文盲,她想亲自干预孙子的教育。我的姨妈刚从美国带孙子回来不久,对美国的文化、科技、教育之发达感触颇深,亲笔写信给我,语重心长地劝我无论如何也要供孩子上大学。我知道长辈们的好意,但无法用书信和电话说清楚,只好用礼节性客套敷衍。
当时我似乎到了四面楚歌的处境,很郁闷。还好这是在北京,永远不必发愁,总会有能理解你的朋友邀着去喝啤酒。一个忘年小朋友子鹏比子轩稍大几岁,看了片子后说:“你儿子不是逆子,你是逆父。”你看看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就这么跟大人说话。
这就是媒体给我个人带来的全部好处。
在这本书写完的时候,我找到李晓明想请他核实一下这部分内容,晓明告诉我,这三期“老百姓的故事”获得了当年央视纪录片的金奖。史唯和李晓明也该拿这个奖,因为下足了功夫。再者,当时我和子轩迫于生存现实,在拍摄过程中根本就没考虑过镜头,全然是在无意中演出了一场充满了冲突与绝望的现实生活悲剧。看过的人说,子轩的形象比我可爱,言外之意是我有些可憎或是可悲。我对镜头记录下的状态着实不满意,我当时的气色很不好,似乎显得走投无路前景灰暗。
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就是那个样子,撑也撑不起来一个得意的形象。但我需要得意也自信有得意的一天!因此埋下了一个心愿,我早晚要用自己的新生活和文字亮出镜头拍不到的心迹,让所有的人都看个明白。
第七章 一厢情愿第29节 马要是上了户口成什么了
同志们呀!你们说马要是上了户口成什么了?”大家好一阵子没反应过来。突然有人说,“是驴”!
北京户口是个大红灯笼,谁行房事给谁挂。本爷手拎一把小红灯笼;爱往哪挂就往哪挂。
进入北京,我开始学习当白领。一上班,令我惊诧的是遇见两位也是从海南落荒流窜过来的浪人郑某蔡某,好像身上都有股子海腥味,相互间一见如故,遂感慨命相之大,天下之小。
寒暄起来才知道大家还都是1987年海南建省前上岛的,同属海南一期。不用问,二位肯定是公司骨干,我们是谁呀?海南一期的!这拨人哪个没练过空手道开过皮包公司?虽是打工,所作所为和白领小生全然不是一个路数。
在一次办公会议上,公司为了鼓励大家卖命干活,提出一条鼓励措施,凡是外地来京的人才,只要贡献突出,公司将为其办理北京户口。这等好事要是让时下想留在北京的外地人赶上,还不感动得掉泪花子。
没想到我等老几并不领情,老郑先发话了:“户口制是种群歧视,可恶至极!老子当年闯荡海南,早把到手的文凭、户口全扔了,到现在再捡回来,无异于对青春理想的背叛,打倒户口!”老郑是湖北黄岗人,这个地方历史上出过许多大人物,最为知名的是上个世纪这里出了上百个将军,是有名的将军县。老郑操着一口永远也改不正的乡音,一激动起来俨然有暴动倾向。在公司的会议桌上,老郑出人意料的言论让在场的人全傻了。
老蔡在一旁乐不可支,拾起话头继续煽:“关于人才嘛,我是这样理解的。雷老的人才学曾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马是青鬃马,刀用菜刀就可以了,同志们呀!你们说马要是上了户口成什么了?”大家好一阵子没反应过来。突然有人说,“是驴”!又一片哗然。
轮到我表态了,我说:“北京户口是个大红灯笼,谁行房事给谁挂。本爷手拎一把小红灯笼;爱往哪挂就往哪挂。谁给谁挂灯笼有冇搞错?”
“有冇搞错”是广东、香港、海南一带人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在北方人看来,南方的语言少幽默,其实不然。我在南方多年的民间语文实践中,发现“有冇搞错”在某些语境中的使用契合可以滋生某种原始的情绪性快感,绝非是关乎对错的理性判断。据说某公举行房事,因缺乏有关知识,不得其门而入,错把大肠头当成目标大举冒进,结果方向性、路线性、目的性全错,乃为基本错误。因为是基本错误,故具有普遍意义,足以涵盖形形色色愚蠢行为。随着广为流传渐变,最后凝练为“有冇搞错”乃至“搞错”。“搞错”有明知故犯之意,比错误的性质更严重。于是“搞”字成为南方幽默的基本概念,为寻开心,不是搞错就是搞笑。干事情就不弯弯绕了,“搞腚”便是!以上推断有旁证,比如在下海人当中,有人在特定场合说一个“整”字,圈子里的听者就会报以一笑,达成契合反应。原因是大家开始都说只有东北人才能编出来的顺口溜:“瞎鸡巴整,能出省;瞎鸡巴干,能提干。”后来说多了就没人笑了,于是有人将其河南化,长话短说最后一言以蔽之。于是,哪怕吝啬一笑之人,再为一个字计较,也太嫌小气了。
我的说文解字新论,让在座的有些人笑屁了。有些人笑不起来,我注意到有北京户口的人都笑不起来,想办北京户口的人一边笑,一边在看大家的反应。老板在一旁听着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要发话,会场顿时肃然。我心想,完了,我把公司的会议桌当成海口街头大排档的啤酒桌了。说“搞错”时浑然不知自己在搞错,最新版的幽默诞生了。开心这一把,等着炒鱿鱼吧!
没想到老板接着户口的话题有感而发,干脆掏出了身份证放在会议桌上给大家看,农民身份证!籍贯写着浙江省温州市某乡某村。老板说,他既然能给别人办北京户口,当然也能给自己办,甚至还能办美国绿卡,他不屑于办所以没有办,不过结婚证还是办了。老板说:“都是假的!真户口、真文凭、真结婚证、真护照样样都能买到,赢到钱是真的。”他没有说挣到的钱也是真的,大概是因为挣钱用手争,辛苦且来得慢。老板自幼嗜赌,逢赌必赢,桥牌、中国象棋皆有专业水准,商战中善合纵连横动态博弈,常坐庄施展谋略通吃台面。这厮的一大癖好是公司例会之后即兴演说。不谈生意经,狂侃谈哲学、经济学和古诗文,也不管下面的听众爱不爱听、懂不懂,反正他愿意花钱买单,把所有的中层白领当陪练,一直练到大家拍巴掌都拍不动了为止。老雷的掌声如雷,环顾四座,他以身作则教育小的们:你要是不拍他就不管饭!
老板也在海南淘金起家,想必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沧桑岁月中经历过无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他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