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成龙传 作者:温键键 梁建华 >

第40章

成龙传 作者:温键键 梁建华-第40章

小说: 成龙传 作者:温键键 梁建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人性共通的弱点。  在局外人的眼中,成龙与他的成家班形影相随,密不可分。因而,解散成家班的消息传来时,舆论一片哗然。解散成家班,缘何之故?成龙沉默不语。  渐渐地,传出了此事内幕的一些说法。成家班的武师周润坚在接受一家周刊的采访时,大数成龙的缺点,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  据周润坚称,成家班解散的导火索,是《龙兄虎弟续集》赴西班牙拍片时,武师们要求每人每日有500港元津贴费,引起成龙的不快,从而导致了这样的结局。由是,种种传言和臆想滚滚而来。成龙打破缄默,在《东方新地》记者的采访中谈了自己的看法。
97。 第四十五回  恩恩怨怨难评说  聚散离合成家班(2)
  正文                                                  
 

第四十五回  恩恩怨怨难评说  聚散离合成家班(2) 
  
  
温键键 梁建华 著 




  为什么要解散成家班?记者问。  成龙说:〃两句话:心淡!情至义尽!告诉别人,全是我的错,成龙领导无方!〃停顿一下,气恼未消的成龙又说:〃没有什么可说的,我是大哥,是老板,说任何话,都是'大石压死蟹'。你去问他们看,任他们说,再比较我说的,看谁对?只问三件事:团结、自律、自爱。问问他们,看成家班中,哪一个能做到?10多年来,我说过不知多少遍,哪一个肯听?〃


成龙情绪激愤。  成龙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拍《警察故事》之时,已有意解散成家班。此次选择《龙兄虎弟续集》拍结局时,宣布解散,主要是表明决心:没有他们,我一样拍电影。〃  一直亲密如左臂右膀的弟兄,到了一刀两断成陌路人的时候,自然是爱意化为恨怨,将过去的细枝末节都放大来看。公说公理,婆说婆理,谁是谁非,难以明断。  《东方新地》的记者,也采访了解散后的成家班武师,他们对大哥(成龙),也有不少怨言。  怨言之一:〃大哥(成龙)心地很好,可惜太孤寒(小气)。工作多年,月薪只有7700大元, 1987年起,未加过人工。跟大哥说,叫我找大佬(陈自强),大佬又说'没这样的事',感觉被玩。〃  怨言之二:〃跟大哥说往外边闯,他勉强答应了,跟着找两个新人来接替,是不是说明,我一个人的工作量,顶得外边两个?但新人最低的薪酬,也比我的高,谁会服气呢?〃  怨言之三:〃在成家班,只有替大哥卖命的份儿。想自己开戏?永远没机会,他不会替你争取。派别人与你倾(谈)剧本,拖上一年半载,大家没有瘾。〃  对这些意见,成龙有自己针锋相对的看法。  对第一种怨言,成龙说起了过去从未提起的在经济方面给他们的关照:〃孤寒?说我孤寒?到外边问问看,哪个老板不孤寒?武师只计月薪,开戏时替他们争取角色,每人两三万片酬;当副导、当武术指导,又支薪水;每日开工,临记费100港币,开车来的另加。  〃还有每人送一部车,替他们供首期款;顾仔(马克安)父亲生日,儿子满月摆酒,以至阿权(黎权)结婚,酒席全是我付帐。  〃以前从来没出声,难道昨晚付钱,第二天就告知新闻界?〃  成龙对第三种怨言的回答是:〃个个说要加人工(薪水),但加人工的话,要多做工夫呀。很多人跟了我十几年,我老了,他们也老了,手脚当然会慢。我已说得很明白,找新人来帮忙,由旧人来指挥,可以少做点,岂不是更好?〃  说到没机会发展,成龙有些愤愤不平:〃人最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常高估了自己。他们够料子吗?像马克安,不是导演过《老鼠街》吗?成绩大家有眼见……打工的永远只会怨老板不好。〃  长长短短,孰是孰非,真是清官难断,人在亲密无间的同时,亦留下许多间隙与隔阂。俗话说〃远亲近怨〃,相处日久,难免生出矛盾,聚散离合,亦是人间的常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时间是万能的,能够抚平一切创痕和伤口。还是睿智的庄子说得透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也有些武师,还希望重新回到成龙身边:〃待大哥气平后,自然会找我们,重新组班。〃成龙不否认这种可能,他说:〃当然啦,如果只开除几个人,别的人走在马路上还不被人铲(暗算)?干脆解散掉,以后再重组。〃看来,成龙与他的弟兄们仍是藕断丝连,做事仍心心念念为他们着想。但他强调说,若再组班子拍片,〃要跟公司正式谈条件,一切按手续办事〃。他是否也认识到,光凭义气与个人私谊,远不及一纸契约、规章制度有约束力?  但成龙就是成龙,成龙说话、办事都是成龙的模式。近年来一直跟在成龙身边的光仔(卢惠光),就是原成家班的成员,他勤学善悟,精力充沛,成龙外出,最喜欢带他同行。  一群同生共死、同甘共苦的弟兄各奔了东西,一场刻骨铭心的深厚情感划上了不甚美丽的句号。成龙回首昨日,不禁怆然!但任何风浪也难以阻挡他追求事业的赤诚之心。
98。 第四十六回  再掀热浪烧东瀛  长盛不衰为哪般(1)
  正文                                                  
 

第四十六回  再掀热浪烧东瀛  长盛不衰为哪般(1) 
  
  
温键键 梁建华 著 




  《龙兄虎弟续集》在香港上映时,场场爆满,场面极其火爆!  观众们看到成龙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非洲沙漠,与几位出色的女星演出一幕幕既熟悉又充满创意的武戏时,在倍感亲切的同时,得到了新的满足!  成龙每日翻阅着报道影片上映动态的报刊,尤其注意不同的声音与意见。当然,不绝于


耳的赞扬声给了他以极大的鼓舞,他觉得他就像一位辛勤忙碌了一季的农夫,此时到了最快乐的收获季节。  这部影片,改名为《飞鹰计划》,在日本全国隆重推出。安排的日期是1991年3月,正是日本的樱花节。  樱花节是日本举国欢腾、赏花踏青的热闹节日,发行该影片的东宝、东和公司,除了排出此黄金时段的放映期之外,还拿出4亿日元做宣传费,并邀请成龙赴日助阵。闻知这样的消息,日本的观众简直欢喜若狂了!  日本市场历来是成龙的重要领地,除了为影片做宣传之外,他还要参加各种节目的演出,成龙接到发行公司的邀请后,提前飞赴日本,展开了活动日程。  成龙首先赶往东京,参加浅草区的〃豆子祭〃。  〃豆子祭〃,是日本的一个传统节目。活动的程序,是由每一区的知名人士穿上传统服装向群众撒豆,众人则争相拾取。传说拾得的豆子具有神奇的效力,可以驱魔、驱邪,保佑人的平安,给人带来好运。  浅草区的活动,在浅草观音堂举行。这个平时就香火鼎盛的庙堂,历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这天,为了一睹天皇巨星成龙的风采,观音堂前的广场,早已聚集了数千人。放眼望去,只见人头涌涌,周围人声鼎沸。为了保障安全,警察局出动大批警员到现场维持秩序。  成龙又见到了在《龙兄虎弟续集》中饰演角色的女演员池田昌子。熟人相见,分外亲切。成龙拍着池田昌子的肩膀说:〃这次我到你的家乡来作客,你该怎样欢迎我?〃  池田昌子活泼地答道:〃知道你要来,我都高兴得跳了起来,这还不是很好的欢迎吗?你想吃什么?我一定做东请客!〃成龙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子,〃你就知道吃。〃  下午,成龙将与池田昌子一道主持〃豆子祭〃的活动。等待上场时,两人便在一起闲聊。  池田昌子说:〃《飞鹰计划》是我第一次演电影,刚见到你时,知道你是天皇巨星,对你可敬畏了,真有些害怕。〃  〃哦?那现在就不敬畏了?〃成龙笑嘻嘻地接口道。  〃当然不了,其实你除了拍片时认真之外,一点都没有架子,就像一个大孩子。〃  池田昌子在沙漠拍片时受凉发起高烧,成龙早早晚晚都去探望她,说笑话逗她高兴,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成龙举手握拳做威吓状:〃敢说我像孩子!〃  池田昌子拔足便跑,留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下午4时,笑脸盈盈的成龙与秀媚可人的池田昌子身着和服,出现在浅草堂的平台上,向在场的群众问好致意,顿时激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成龙与池田昌子手端木匣,把豆子不断地洒向人群。在场的日本民众,用塑料袋或把报纸折成一个纸兜,去接台上名人撒来的豆子。台上台下相互呼应,台上抛台下接,气氛极为热烈。一些戴帽子的人,将帽子摘下,翻过来接豆,家庭妇女也带着孩子一起接豆。池田昌子兴奋之极,不留神手里盛豆子的木匣失手掉在了台上。幸而成龙经验老道,轻松地捡起洒了的豆子抛到台下,气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豆子祭〃持续了一个小时,在场的群众情绪热烈高昂,成龙离开时,人们仍恋恋不舍地尾随身后,送了很远很远……  成龙接着又赶去出席NHK电视台的〃东京早晨〃及一个NTV的直播节目。  成龙与主持人一道,对筷子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随后,主持人又要求成龙做一个用筷子的表演,主持人对观众说:〃请来自筷子王国的成龙先生进行挟豆子表演。〃  成龙笑嘻嘻地出场,胸有成竹地拿起筷子,伸向豆子,结果竟没挟着。他毫不气馁,接着再挟,接连几次才挟起豆子。他的表演虽不出色,却很有喜剧色彩。事后,他自己笑称自己的表现〃麻麻地〃(马马虎虎之意)。  主持人问起他此次带来的影片,成龙立即滔滔不绝地为他的《飞鹰计划》做起宣传,这是他此行的主题,成龙丝毫不含糊。  《飞鹰计划》在日本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成龙热〃热度不减,成龙再次征服了日本岛国的观众。  回到香港,《飞鹰计划》的票房佳音仍源源不断传来。  在香港市场,他的《飞鹰计划》(即《龙兄虎弟续集》)与周润发的《纵横四海》和周星驰的《整蛊专家》同时上映,硬碰硬,结果成龙胜出,上座率最高,这令他特别高兴。因为香港影圈历来有〃双周一成〃的说法,成龙虽不甚以为然,但他很高兴能胜他们一筹。  接着,该片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都打破了当地的电影票房记录。  这部片子赚钱,成龙比嘉禾的老板还高兴。因为,这部影片拍摄时超支甚巨。总算没让嘉禾亏本,成龙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成龙在影坛走红已有1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斗转星移,多少艺坛明星已走完了盛极而衰的历程。成龙为何能够长盛不衰,又成了艺术界人士热衷的话题。
99。 第四十六回  再掀热浪烧东瀛  长盛不衰为哪般(2)
  正文                                                  
 

第四十六回  再掀热浪烧东瀛  长盛不衰为哪般(2) 
  
  
温键键 梁建华 著 




  有人说,成龙运气好。本来,靠动作吸引观众的艺人,艺术生命很短,但成龙境遇特殊,竟然10多年来未出现一个能与他抗衡的动作明星。也有人说,成龙靠高难度的动作取胜。成龙的影片,所有的动作都亲力亲为,不用特技,不找替身,真实的高难度动作,当然受观众欢迎。  成龙自己也有自身的见解。他说:〃拍电影,尤其是拍动作片,除了有灵活的身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