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摩萨德秘史 >

第49章

摩萨德秘史-第49章

小说: 摩萨德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10点刚过,苏联人开车把希尔送回奥林匹克饭店。他们护送希尔走到饭店
门口,握手告别,其中一位苏联人递给希尔一个信封。事后警察搜查发现,信封内
装的是克格勃为希尔筹集的资金。暗杀小组的一个成员跟着希尔一起上了电梯,为
的是搞清楚确实没有别人和希尔一起进入房间。

    希尔慢悠悠地打开房门,独自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儿,他走进卧室,打开床头
灯,灯没有亮,他完全不知已经死到临头。他坐在床边,借着卧房的大灯看起书来。
大约20分钟后,希尔窗内的灯光熄灭了,暗杀小组的头头担心希尔关灯后还未上床
躺下,因此等了两分钟才发出“动手”的命令。可是他的命令还是下得太早,当手
下的一名特工揪动遥控器的按钮时,什么也没发生。希尔也许正在床边脱袜子,他
的床垫上的重量还不足以压低弹簧。

    那位爆破炸专家在心里默默数到10,咬着牙再次掀动按钮,力量之大,差点把
手里那个不太结实的遥控器弄碎。他用这么大的劲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是希尔还
未上床,劲再大也是白花功夫。但是,希尔已经上床了。

    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一道火舌卷着玻璃碎片和破砖乱石朝着街面袭来。暗杀
小组负责善后工作的特工进入饭店,发现饭店里的其他人,包括那对以色列新婚夫
妇,皆安然无恙。那对夫妇的房间与希尔的房间仅隔一堵薄薄的墙壁。墙的那边,
希尔和他的床都已化为灰烬。

    5 .凶杀发生在街头。

    恐怖和反恐怖的闹剧愈演愈烈:1973年3 月刃日,“黑九月”的一个小组袭击
了沙特阿拉伯驻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大使馆。在塞浦路斯,巴勒斯坦人为了给希尔报
仇,枪杀了一名以色列商人,并在以色列大使家里安放了炸弹;而且几乎在同一时
间,“黑九月”的一个行动小组分乘两辆汽车,闯过塞浦路斯机场的关卡,向停放
在机场的一架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飞机开火。

    摩萨德也马不停蹄,继续从“死亡名单”上勾出第四位牺牲者,他就是名单上
的第五号目标巴西尔·库拜西博士。扎米尔已获悉,库拜西将于3 月底去巴黎度假。
这是一个“软”目标,库拜西博士目前是贝鲁特亚美利加大学的一位教法律的伊拉
克籍教授,他曾经是死亡名单上头号目标萨拉迈在亚美利加大学上学时的任课教授。
他时常到欧洲去,负责“黑九月”在欧洲的武器炸药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在适当
的地方筹备新的武器,保障和监督通讯系统以及管理安全据点等事项。

    摩萨德的暗杀小组在巴黎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库拜西,这是因为库拜西做了件糊
涂事,自投罗网。3 月29日,库拜西刚抵达巴黎机场,就对机场的一位漂亮的地面
女服务员说:“我不是一个有钱的阿拉伯人,我只是出来作一次廉价的旅游,所以
麻烦小姐能否介绍一个便宜的旅馆。”库拜西万万没料到这个女服务员是当地一个
地下团伙的眼线,而这个团伙与摩萨德又有联系。

    女服务员热情地向库拜西推荐了巴黎市中心的几家普通旅馆。虽然她并不知道
站在面前的就是库拜西,但她还是就此事递交了一份报告,以换取一点酬金。于是,
摩萨德很快就在巴黎第八区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阿卡得大街上找到了库拜西住的
旅馆。

    库拜西是个生活很有规律的人,这是他对暗杀小组的最大的帮助,使得监视他
的任务非常轻松。库拜西将他的时间一分为二,白天,他常常在圣日耳曼林荫大道
附近的酒吧与人接头。晚上,他喜欢在他所住的旅馆附近散步,从旅馆走出来,走
到香榭丽舍大街,然后沿着加布里埃尔大街,经过美国驻巴黎大使馆和豪华的克里
荣饭店,再到协和广场,最后总是走到皇家大街离世界著名的“马克西姆餐厅‘不
远的地方,尔后再走5 分钟,经过马德莱娜教堂,回到住处。

    4 月6 日的夜晚,库拜西像平日一样出门散步了,他一边走着一边不时地回头
张望,似乎要看看是否有人盯梢,也许是他感觉到了危险;也许是他生性谨慎,习
惯这样做。不过,很可能是他什么也没发现。其实,在他一出门沿着香榭丽舍大街
慢慢行走的时候,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就有两辆型号不同的轿车来来回回地从他身旁
驶过。

    库拜西已经走到冷清的加布里埃尔大街,整条街上静悄悄的,也许除了守卫美
国大使馆的法国警察外,再也没有人会多望他一眼。库拜西之所以选择这条没有人
迹的街道散步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在武装警察高度警惕的注视之下,任何人也
不可能袭击他。而在这条街道的前后,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也使他颇有安全
感。只是在从皇家大街路口到他的住处这段短短的路上,他才会孤身一人,步行回
去。

    当库拜西刚走近皇家大街,摩萨德暗杀小组的两名特工就闪了出来,紧紧尾随
其后。另外,还有一名特工开着汽车在他们身后约50米处跟着。库拜西步履轻快,
在盯梢者前面约100 米处准备穿过玛列什伯林荫大道。而两位特工要既想缩短他们
之间的距离,又不暴露他们在追赶库拜西,的确很难。可要是不赶上去,一过第三
和第四个街区,库拜西就要踏进他的旅馆了。

    这时,宽阔的林荫大道上行人已经寥寥无几。库拜西过了马路,回头又扫了一
眼,看上去警惕性很高,要是他此刻撒腿跑起来,两名特工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他
的,因为再过一个较短的街区,就是阿卡得大街。从那儿右拐,再过一个更短的街
区,就到了马德莱娜大街,然后穿过夏沃拉加得街就回到住处。

    两位特工明显加快了步伐,库拜西显然已经察觉到有人盯梢,也加快了步伐,
还向两位特工瞅了几眼,可他还是没有跑,两名摩萨德特工正希望目标是个镇定而
大胆的人。

    对于“黑九月”的这位军需官来说,不幸的是他胆子太大了。拐到阿卡得大街
后,他没有跑,经过一家漂亮的花店、一家雅致的烟店,拐到马德莱娜大街时,他
还没有跑,只是步子越来越快,并又一次回头张望一下。两位特工已完全放弃伪装,
开始跑起来,很快赶到离库拜西不到30米的距离,那辆接应的小汽车以略慢的速度
跟在他俩后面。

    尽管库拜西没有跑,可要不是他自己在夏沃拉加得街十字路口的红灯下站住,
摩萨德的两名杀手还是来不及追上他。对于知道自己已被盯梢追赶的人来说,这种
举动实在奇怪,街上没有一辆汽车在通过十字路口,但库拜西还是在红灯下停住,
看看自动交通信号,踌躇不前。

    两名特工赶上来了,从库拜西的两旁穿过,然后猛然转过身来对着库拜西。他
们这样做是为了从正面看看库拜西,以免弄错了。

    几秒钟以前,两位特工朝大街两旁的大楼扫了一眼,看看是否有人从窗户里向
外看,运气不错,他们正在遮篷下面,上面窗户里即使有人在看也看不清。当然,
从大街对面的窗户可以看见他们。不过,要在大街上杀人而又不担点风险,那是绝
对办不到的。

    “喂,库拜西!”一名特工用希伯来语喊了一声,话音未落,他俩同时用右手
将上衣往后一甩,握住枪柄,左手往后拉开装有消音器的贝雷塔手枪的枪管套。库
拜西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他们,嘴里重复地喊着。“不!不!”并往后退去,可他
的脚后跟碰到了人行道的边缘,他的身体向后倾倒,两条手臂在空中胡乱划着。两
名特工立刻略微调整了一下枪的角度,在库拜西的身体倒在人行道上之前向他射出
了子弹。

    库拜西倒在人行道上,头几乎靠在红绿灯的灯柱上,而脚却依然垂在路边,鲜
血从他的头部以及身体的几个部分直往外涌,肩膀还在抽搐。接着,他似乎要站起
来,屈起双膝,转向一边,像在清嗓子似地发出了一连串短促、尖厉的声音。过了
一会儿,他的身体软了下来,这个第二天将被巴黎新闻界称为“乔治·哈巴什博士
的巡回大使”的人死了。

    两位特工一言不发,迅速拐进旁边的一条大街,钻进那辆接应的小汽车,直奔
机场而去。

    这一切发生时,街道对面的黑暗中站着一对青年恋人,他们成了目击者,他们
提供的证词里只提到两名凶手,而没留意到不远处停着的小汽车里还有一名接应的
同伙。

    第二天,摩萨德暗杀小组的3 名特工安全地离开了巴黎。


 
         
            




        第十三章 霹雳行动——恩德培机场营救事件

    1976年6 月27日,恐怖分子出于报复劫持了法航137 大型客机,客机上有以色
列人80多名。恐怖分子一放出交换条件,以色列内阁就指示其情报机构——摩萨德
研究出可行的对策。默默无闻的摩萨德特工们通过在肯尼亚的情报网,十分出色地
完成了情报收集的任务,从而使得以色列精锐突击队在恩德培机场的闪电袭击和营
救人质行动中取得了令人惊愕的成功。此次行动之大胆、奔袭距离之遥远,展露了
以色列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也让人们感觉到,尽管情报界有那么多失误与败绩,
他们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抓一些犹太人作人质

    瓦迪埃·哈达德是激进组织——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简称“人阵”)的创
始人之一。他鼓吹对以色列采取恐怖行动,把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列为打击对象,把
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作为恐怖活动的战场。哈达德成功地导演了数次劫机和扣留人质
的行动,在全球布下了恐怖主义的阴影。1976年6 月10日,哈达德在南也门首都亚
丁的一栋高楼里,又在策划一次新的恐怖行动,哈达德想抓一些犹太人作人质。

    参加策划这次行动的人员除了“人阵”的一些头头外,主要还有德国恐怖组织
“巴德尔一迈因霍夫集团”的成员温弗里德·伯泽。讨论的焦点是选择哪家班机。
以色列的“埃勒·奥勒”和西德的“汉莎”航空公司不予考虑,因为它们都曾被他
们成功地劫持过班机,这两家公司都戒备森严起来。最后选定了“法航”客机——
法国人的检查向来是极为马虎的。但是,劫机用的武器和炸药不能从戒备很严的以
色列特拉维夫机场带上飞机,而要在中途站,最好是在雅典上机,因为那里的旅游
班机多,希腊国内新近又出现了自由气氛,所以不大可能遇上严格的检查,再加上
“人阵”的头头已获知,转机时携带的手提包不再受检。

    剩下的关键问题是应当把“法航”飞机劫持到哪个国家的机场?这一点哈达德
早已胸有成竹,他首选对象是乌干达的恩德培。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原本是英国
军队的一名中士,当过拳击手,性格暴躁蛮横,往往杀人不眨眼。伊迪·阿明曾是
以色列的朋友,1971年1 月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时,以色列军事顾问曾对他鼎力相助。
但是,自从以色列拒绝向乌干达提供用以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