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秘史-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潮之间,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乘着夜色钻人奥林匹克运动员村,绑架并杀死了
11名以色列运动员。消息传出,全球震惊。杀死一个国家的运动员代表,这无疑是
对这个国家的公然蔑视与侮辱。总理梅厄夫人悲痛之余,下令务必以牙还牙,对恐
怖分子进行有力的报复。摩萨德很快就列出了一个11名与此次暗杀活动有关的恐怖
组织高级成员名单。梅厄夫人毫不犹豫地签署了处死令。摩萨德遂选定了若干特工
分别组成几个暗杀小组,按照名单对恐怖分子进行了疯狂的还击。暗杀活动从1972
年10月开始,一直到1979年正月结果“红色王子”阿里·哈桑·萨拉迈后才告结束,
前后持续了7 年有余。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也许并不能够解决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之间
的矛盾,但是它显示了一个主权国家维护自己人民的生命与安全的决心。
一、慕尼黑的血腥味:“黑九月”与黑色的九月
1 .恐怖组织“黑龙月”。
1948年,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的领土上宣告成立。60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
散居在许多阿拉伯国家。
1964年,聚集在黎巴嫩贝鲁特的巴勒斯坦人再也不堪忍辱求生,成立了以亚西
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工科大学毕业生阿里·
哈桑·萨拉迈。这位年轻人对阿拉法特非常敬慕,阿拉法特也十分器重这个信念坚
定、精明强于的青年。不久,巴解组织面临危机,两个负责人乔治·哈巴什博士和
瓦迪埃·哈达德博士另立山头,成立了激进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简称“人阵”)。
为了引起全世界对巴勒斯坦命运的重视,“人阵”苦心炮制了一种战术:劫持飞机。
1968年7 月23日,“人阵”恐怖分子将以色列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 飞机劫
持到阿尔及利亚,胁迫以方释放20名巴勒斯坦俘虏。以色列被这种罕见的国际斗争
方式搞得措手不及,作出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步。
劫机的成功有如一块磁铁,使激进的巴勒斯坦大学生潮水般地涌向“人阵”。
他们雀跃不已:“到底干起来了,中东到底动起来了!”
面对这种局面,阿拉法特也不甘寂寞,在巴解组织内部建立了一支秘密特别行
动队。一批年轻的巴勒斯坦人被送到埃及开罗附近的一个训练营地,专门接受自卫、
间谍和破坏行动的训练。萨拉迈就是其中一员。教官们很快发现,他具有组织恐怖
活动的天才。27岁的萨拉迈求战心切,坐卧不宁,恨不能即刻出击以色列人。
1970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几乎已同以色列人握手言和。当时,约旦境内的巴勒
斯坦难民已超过本国国民的半数。难民营里日渐扩大的巴勒斯坦各激进组织,在以
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展开恐怖活动,以色列人则不断报以回击。一时闹得约旦不
得安了。
国王侯赛因决心打击一下那些越来越富有挑衅性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竟在安
曼全城荷枪巡逻。一次“人阵”把3 架大型客机劫持到约旦,后又逼迫飞机在沙漠
中升空,弄得约旦在国际上名声扫地,侯赛因的忍耐终于超过了极限。效忠国王的
军队在安曼街道上向巴勒斯坦人开枪射击,在难民营里大开杀戒。几万人死于这个
1970年的“黑九月”。
为了牢记约旦当局屠杀巴勒斯坦人的事件,“黑九月”成了巴勒斯坦秘密部队
的化名。阿里·哈桑·萨拉迈和穆罕默德·尤素福·纳杰尔成为该组织的头头,他
们将一个暗杀小组派往开罗,于1971年贝贝月28日刺杀了对屠杀巴勒斯坦人负有主
要责任的约旦首相瓦斯菲·塔勒。
“黑九月”声称:任何以色列人都是绝对的仇敌,任何到以色列的游客都是敌
人,任何搭乘以色列和美国客机的人都是可以打击的目标。霎时,阴云密布,恐怖
事件接连不断。
1972年,萨拉迈与两名同在开罗受过训练的老同学——阿布·达乌德和法赫里
·乌马里,共同策划了一起震惊全世界的恐怖行动——在慕尼黑奥运会劫持以色列
运动员。
2 .黑色的慕尼黑。
1972年9 月5 日凌晨4 点多,8 名“黑九月”恐怖分子身带武器爬过慕尼黑奥
运村东面高高的铁丝网,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届奥运会的各国体育代表团都住在这里。
4 点25分,恐怖分子将万能钥匙插进了康诺里大街31号1 号房间的门锁里,房间内
共住了7 位以色列运动队成员。
第一个听到动静的是摔跤裁判约瑟夫·古特弗罗英德。他块头很大,体重124
公斤。虽然他一时还无法断定这响声是不是室友摔跤教练摩西·温伯格发出来的,
这家伙出去玩乐也该回来了。但是,门后低低的阿拉伯语的谈话声使他立刻确信大
祸临头。于是,他跳下床,一面用粗壮的身体顶住渐渐被推开的房门,一面用希伯
来语高喊:“有危险!”
在尔后的几秒钟内,8 名恐怖分子试图将古特弗罗英德抵住的门推开,双方使
出的力气扭弯了金属门框和铰链。这倒使同室的一位举重教练有了足够的时间破窗
逃走。但室内的另外4 个教练员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在各自的床上被恐怖分
子的枪口逼住。
这时,摔跤教练温伯格正好沿着康诺里大街漫步走回房间来,温伯格也是个大
块头,要制服他决非易事。他一踏进房间,立刻挥拳打倒了一名恐怖分子,另一名
恐怖分子急忙开枪,子弹打穿了他的面颊,他用手捂住脸,血汩汩地从指缝流出。
恐怖分子接着又撞开了隔壁的3 号房间,抓住了6 名以色列运动员,当准备将
他们押到1 号房间时,轻量级摔跤运动员贾德·祖巴理决定冲出虎口。恐怖分子在
他身后连开数枪,但这位身材矮小的摔跤运动员左门右躲,越过高低不平的庭院,
安然逃脱。
身负重伤的温伯格此时乘机猛击另一个恐怖分子的嘴巴,那人的上颌骨被打碎,
昏倒在地。另一个恐怖分子举枪就打,温伯格胸部连中数枪,像堵墙似地塌倒下去。
举重运动员约瑟夫·鲁马努在恐怖分子要捆绑他时,操起桌上的一把菜刀,朝
着恐怖分子的前额砍去,剧烈的疼痛使这个恐怖分子无法开枪,只好退避。但从他
身后跑来的另一名恐怖分子,用冲锋枪扫了一梭子,鲁马努的身体几乎齐腰断成两
截。
身负重伤的温伯格此时摸索着站起来,一心想与恐怖分子拼个你死我活。当恐
怖分子看见一个血淋淋的庞大身躯跌跌撞撞地向他们扑来,吓得忘了开枪。温伯格
击倒一名恐怖分子,又抓起一把菜刀,砍伤了另一个的臂膀,然后才因头部中弹而
身亡。
凌晨5 点左右,恐怖分子未能找到住在其他房间里的以色列人,就押着抓获的
9 名人质,匆匆撤离奥运村。
在历时将近半个小时的搏斗中,负责奥运村安全的警察只接到了有关康诺里大
街31号附近“有人在打闹”这一含混不清的报告。这并不奇怪,因为此时大部分人
还正在酣梦之中,而且整个行动进行得断断续续:一阵喊声和枪声过后,便是一阵
沉寂。要知道在奥运村夜夜都有狂欢活动,往往还伴随鞭炮声和喧嚷声。对许多睡
在以色列人隔壁的人来说,这次绑架行动发出的响声听上去与平日的吵闹声相差无
几。
那两个死里逃生的以色列人分别跑到南朝鲜和意大利代表队的住处打电话报警。
5 点30分,慕尼黑警察局收到恐怖分子的英文信,他们要求在9 点以前释放被
以色列政府关押的234 名巴勒斯坦人和被联邦德国政府囚禁的“巴德尔——迈因霍
夫帮”成员,然后派3 架飞机把他们都送往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将释
放以色列运动员,否则,他们就要“将人质同时或一个一个地处决”。
发生了这样的事,不仅慕尼黑惊呆了,整个联邦德国乃至全世界都感到震惊。
谈判开始了,联邦德国政府的两位部长、奥运村的村长、前任市长和慕尼黑警察局
长以敢于赴汤蹈火的姿态表示愿以自己去交换人质。但恐怖分子拒绝接受这一要求,
只是把截止期限延长至12点。
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电话里与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磋商了10分钟,
其结果不出所料,这位头发花白的女总理重申了以色列对恐怖主义人人皆知的立场
:即无妥协可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步。
态度虽然很强硬,但梅厄总理一搁下电话就立即召来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摩
萨德的头头兹维·扎米尔,让他马上飞去联邦德国处理这件人命关天的棘手事。
当天上午10点,长得有些干瘦的51岁的扎米尔衣冠端正。服饰考究地出现在慕
尼黑。他一向如此,这在以色列穿着随便。不修边幅的上层社会格外引人注目。他
一举手、一投足都严然带有英国上议院中贵族们所特有的那种绅士风度。有人开玩
笑说,他即使率领特工队伍行进在40摄氏度高温的内格夫沙漠上,这种风度也不会
打半点折扣。可是此时,扎米尔实在无心顾及自己的绅士风度,他一到慕尼黑,就
急匆匆地要求看一下联邦德国方面准备解救人质的行动方案。
联邦德国警方已决定佯装答应提供飞机,因为此时恐怖分子已把截止日期又延
长至晚上12点,并降低了要求,只要求派一架飞机将他们和人质送到埃及开罗。如
果到那时以色列仍不交出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他们就在开罗处死运动员。联邦德
国的边防警察部队(在此之后改建为反恐怖大队)准备在恐怖分子到达机场后,在
飞机起飞前发起进攻性袭击。
扎米尔阅毕方案,感到这次行动组织得不好:准备工作很草率,神枪手太少,
武器也不够先进,行动能否成功,实在没什么把握。但是,扎米尔没有发表异议,
因为他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晚上10点,扎米尔在德方军官的陪同下,登上了
慕尼黑市郊菲斯腾费尔德布鲁克机场的控制塔。他“有幸”亲眼目睹了机场跑道上
发生的这场悲剧的最后一幕。10点20分左右,两架直升飞机从奥运村附近一块草坪
上腾空而起,朝着菲斯腾费尔德布鲁克机场飞来。机上载着9 名以色列人质和8 名
恐怖分子。他们是乘一辆大众牌汽车来到直升飞机旁登机的。扎米尔日后回想起来,
觉得应该在恐怖分子下汽车后向直升飞机走去的时候实施伏击,尽管这是事后才认
识到的,但在当时的确就意味着失去了行动的最佳机会。
一刻钟后,两架直升飞机在距一架波音一727 喷气式飞机约100 米处降落。恐
怖分子强迫直升飞机的驾驶员站在前面,然后4 个恐怖分子走出直升飞机,去检查
客机。机场的灯光造成许多阴影,使人难以辨别谁是人质,谁是恐怖分子,狙击手
们顿时感到困难起来。然而,不到5 分钟,5 个狙击手便从昏暗中从远处开火了,
慌慌张张的,一上来就没打中目标,从而失去了奇袭的威力。
枪声一响,恐怖分子迅即举枪还击。直升飞机的驾驶员见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