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新骗术大全-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想到所有问题都集中到黄先生一人的车上了。对于退车的问题,赖先生说那不行,因为没有先例,他们也从没碰到过,至于厂方对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的问题,赖先生说不清楚,要问成都总部后才能回答。
9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四川捷顺南充分公司徐总,他完全否定了黄先生所说的维修30多次的说法,他认为黄先生产生“烧车”的想法是性情急躁所致,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他说,他们没有向黄先生承诺过退车,再说该公司没有这样的先例,该车也不适用“汽车召回制”,所以他们只有尽可能地进行维修服务。
别急!厂家已关注此事
9日,记者致电奇瑞轿车客户服务中心,接待人员向记者详细了解了关于川R02278“奇瑞QQ”“烧车风波”的有关情况,并表示他们立即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并尽快将处理意见和结果通过有关部门转达本报。
昨(12)日,南充日报记者再次与奇瑞轿车客户服务中心联系,他们说,他们就此事也要求南充的客户代表积极处理。目前,南充客户代表还未给总部报告。
网上支持国货的呼声越来越高,可这样,我们的国货对得起消费者吗?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308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北京现代经销商施暴纪实
【案例导读】
买车事后一定要注意选择好经销商,否则可能会遭受到黑社会性质的猛烈殴打,就像本文的车主……
【案例正文】
1日上午11时许,位于长沙市丽臣路的北京现代汽车华运达特约销售服务店工作人员和保安,对前来交涉北京现代汽车质量问题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猛烈殴打,致使多名司机受伤,并将现场采访的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打伤后抢走相机,将照片删除。
这简直是黑社会,还是什么公司。北京现代汽车华运达特约销售服务店人员施暴时一直在现场的长沙洪利出租车公司司机禹师傅说。7月2日,禹师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自己看到的惊魂一幕:
1日上午11点多,我站在北京现代汽车华运达特约销售服务店大门外,交涉现代汽车质量问题的司机要求把销售店的门打开,可销售店工作人员不让开,双方开始推搡,在推搡过程中,一位被称为柳总的负责人突然吼叫:给我打,打死了我负责!在这位负责人的指挥下,销售店内一下子涌出几十个人开始围殴出租车司机,一个保安跑到岗亭里拿出橡胶棒,多名司机被暴打。这时现场人窜来窜去,我看到有两个派出所的人抓住一个司机,我指着一个手拿凶器(橡胶棒)的保安说:他们打人的你不抓,为什么抓我们被打的?我说要赶快拨打110,在现场的一名警察说:打什么,我就是110。
大概是11点过8分,我回头一看,有销售店的几个保安、一个夹着包的男子、还有其他人员大概七八个人挟持了一个司机,他们拦截一辆捷达出租车,出租车司机看到情况后拒载。这伙人就把我们这个司机的双手背在后面,连推带搡不知绑架到什么地方。
这时,新华社一名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一位听说是销售店维修部经理的人,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镜、大概30多岁,冲过来抢夺摄影记者(骗术研究网 163164 )的相机,只见他手一挥,穿红色衣服的10多名销售店人员和保安冲过来,瞬间就有几十脚踩到这位老记者的身上。这时一些出租车司机上前掩护,一位姓陈的司机说:你们不能打记者!这伙人转而把矛头指向陈师傅,他们把陈师傅拖到旁边一顿暴打后,十多个人又将他拖到院内拳打脚踢,这伙人边打边喊:搞,要你搞!
等打完了,只见地上剩一个照相机的镜头盖,记者的相机已经被他们抢走了。由于事发突然,我们都没准备,一下子被殴打,现在有五六个司机受伤严重。
昨天(1日)我们去了五六十人,本来是去维权的,因为我们是消费者,现在汽车有了问题,你作为这么大的商家,应该给我们一个解决问题的答复,应该有大家风范,现在不但小家子气,还用黑社会的搞法来殴打司机,你还怎么做生意嘛。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309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个丰田员工对花冠的解秘
【案例导读】
本文无意伤害中日民族情感,只是出于一种责任转载了原丰田独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员工的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了解什么是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态度……
【案例正文】
今天无意中上来论坛,看到好多关于日本车和民族情感的帖子,看了之后有些感想和看法,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下:首先说明,本人原是丰田独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的员工,在今年初,公司转制后,正式转入一汽与丰田合资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工作。如果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或认为我在散布什么言论的话,大可不必。因为以下内容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们不谈民族情感,客观的来分析一下日本的汽车。很多人喜欢把欧系车和日系车相比较,但我觉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不同,车辆设计的方针也不同,很难说孰优孰劣。比如日本车给人感觉不坚固,但车头钢架结构部分不一定越坚固越好,当车辆被撞击后能迅速变形吸收冲击能量最好。以我在日本企业工作所见所知,日本的汽车技术还是有些独到的东西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含量也算蛮高的,日本厂家售后服务系统也相当完善,在欧美地区,日本车的返修率和顾客满意度远高于欧系车。 在这些方面,确实很值得我们国内的汽车厂家学习。
但是,有一点我想说,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是国产日本车!什么是日本人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日本车是好,但质量好的是那些日本国内销售的和销往欧美的车,而不是销往中国的车!!!我去日本进修的时候看到日本大街上跑的丰田车质量确实好,可那和我们国内生产的丰田车是两码事。
知道么,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词叫“典型的丰田卖给中国的车”。什么意思?欧系车怎么做我不明白,但日本人卖到中国来的车比卖往欧美的车要差N倍!大家可以比对比欧美版的丰田车和国产的丰田车就知道了,甚至销往中东的车都比国内产的好。(销往欧洲的丰田车辆代码最后一位字母是W,北美是A,中东是V,中国是C, 在发动机仓内的铭牌上有刻。)懂行点的人都知道,在进口霸道(PRADO)和佳美(CAMRY)的车上,都装有VSC(车辆稳定控制),TRC(牵引力控制),BA(辅助??动)等系统,但在国产丰田车上一个都看不到!拿本月底就要(骗术研究网 163164 )上市的还未正式发布的丰田花冠(COROLLA)来说,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多好的一款车,拿到中国来成了什么玩意!!!我1月底在北京和四台花冠样车足足相处了两周时间,感触太深了。这款花冠是以台湾花冠为蓝本,改动后卖到中国,我去年去了台湾,看过台湾版花冠的实车,差太远了。我们技术组的同事在看完这款车后只说了一句话:“典型的丰田卖给中国的车”。看得到的部分做的很好,可看不到的部分例如底盘的质量比台湾还粗糙N倍!而且在台湾有的VSC、TRC、BA、EMPS(电子辅助动力转向)全都没了!粗糙点还可以说是国内的加工质量还不高,可没有电子系统说明什么?说明日本?
再说说威弛,前身是所谓的“专门为中国市场度身定造的”丰田T …1。天大的笑话!中国的市场就这么差么?搭载N年前的日本国内都不用了的连VVT…I都没有的1。5L排量的5A发动机,底盘和安全系统基本没什么新技术可言,装了个华丽不实用的DVD导就卖19万,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样的车,竟然可以达到这样的销量,日本人早在偷着笑了。我甚至可以告诉大家威弛在国内的返修率和索赔率非常之高,和丰田车在北美的质量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价格,很多人说日本车便宜?那是在国外!佳美2。4四缸顶级豪华运动版在澳卖32000澳园,约人民币192000元,3。0六缸顶级运动版39000澳圆,约人民币234000元。而在(骗术研究网 163164 )台湾,佳美3。0六缸DVD导航豪华版卖约人民币26万。在国内呢?即使广汽和丰田谈成了在广州产佳美,也不可能卖到这么低的价钱,如果可以,技术含量绝对低下。
说了这么多,我无意评判每个人的买车原则,我也不想打击谁,我只想让这里的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日本人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中国有句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人你对他好可他并不领你的情,因为他骨子里就看不起你。那就是日本人。请各位别忘了,日本人曾说过一句话:一流产品在国内,二流产品往欧美,三流 产品销亚洲,压仓的……高价卖给中国人!!!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310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切诺基纠纷调查最新报道
【案例导读】
一辆蓝色的卡车载着一辆破损的BJ2021 V8型红色大切诺基,在国际展览中心门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参展”……
【案例正文】
近日在众人瞩目的北京国际车展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辆蓝色的卡车载着一辆破损的BJ2021 V8型红色大切诺基,在国际展览中心门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参展”,引来众多路人围观,车身上贴满了各种标语,旁边还附有一张“车祸示意图”和一些写满字的条幅。特约记者就此事进行了相关调查。
用户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2月1日,该车车主妻子驾驶这辆红色切诺基,在京开高速进京方向4.2公里处,为躲避一辆小轿车,在与一辆前行的小轿车的左后部碰撞后,撞击在高速公路护栏上而翻车,车辆遭到严重毁坏。车主认为车辆因撞击遭到严重损害,但车上的4个安全气囊却没有任何反应,这不正常。车主和亲朋好友曾多次到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服务中心反映情况,也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进行投诉,但都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答复。
厂商如是说
特约记者采访了事件的另一方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接待者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市场部副总经理孙宏宇。当问及那辆残车“参展”的事情,孙先生表示非常遗憾。
问:您是否知道这个用户的情况?
孙:我们与这个用户已经打过多次交道了,从车主发生事故后不久,我们先后与车主沟通过11次,力争能够寻求一个可以合理帮助我们产品用户的方式,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问:这个消费者认为事故发生时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产品质量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孙:我们先后两次让技术专家对该车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