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 >

第5章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第5章

小说: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刘祜的恭陵,汉灵帝刘宏的文陵。
  据《后汉书》载,董卓“。。使吕布发(邙山)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因此,曹魏、西晋时期,盛行俭葬,墓内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这不是由于“视死如生”观念上的转变,确是耽心墓葬被盗掘,心态上极具恐惧所致。最典型的是曹操所葬的高陵,要求墓地“不树不封”。这便是后世讹传的曹操有72 疑冢的由来。在邙山上,有西晋五座陵墓,也仅是根据郭缘生《述征记》所载而知的:晋文帝司马昭的崇阳陵,晋武帝司马炎的峻阳陵,晋宣帝司马懿的高原陵,晋景帝司马师的峻平陵,还有晋惠帝司马衷的陵墓。这五座晋陵究竟位于邙山什么位置,陵址在哪里,已成为千古之谜。
  北魏自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年)为摆脱守旧势力的困扰,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汉化,遂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元,改鲜卑风俗、服制、语言从汉,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于是北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无疑又为邙山增添了无数墓茔。孝文帝本人死后葬于长陵,由于地面建筑无存,其确址难辨,直到1946 年孝文昭皇后高氏陵被盗,从出土的墓志及有关典籍对照得知高氏陵旁被称之为“大冢”的,乃是长陵所在。邙山北魏帝陵另一处是宣武帝景陵,位于长陵南10余里,为一土冢。至宋代,这里还曾有过名叫“宣武村”的村落,至现在已改名为“冢头村”了。
  据载,邙山黄土还葬了二位亡国之君的尸骨。其一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他在位时荒淫无道,终日与宠妃张丽华玩乐,被隋灭后押至东都洛阳,52 岁时死,后葬邙山。其二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不谙军国大事。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内史舍人潘佑上书极谏,却被李煜收监下狱,自缢而死。随后不久,李煜成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阶下囚,终日不乐,过了3 年屈辱生活。据宋王铚《默记》载:李煜后悔杀了潘佑、李平,一同降宋的李煜昔日大臣徐铉将此事密告宋太宗,太宗遂起了杀心,又听闻李煜所作“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遂赐“牵机药”毒死李煜,死后也葬北邙。
  北邙自洛阳向东延伸百余里,又出现一座规模空前的墓葬群——北宋陵墓群。宋太祖定都开封后,总觉得不如自己的出生地洛阳,因而想迁都洛阳,却遭到群臣激烈反对,只好作罢了。但他将生父赵宏殷的陵由开封迁至巩县邙山,并划定为皇陵区,还是为了将来能迁都洛阳。在巩县的邙山上,共为七帝八陵(赵宏殷没当过皇帝),附葬皇后20 余人,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共百余人,随着邙岭的起伏,这众多的陵墓群,蔚为壮观,使人不由肃然,浮想联翩。宋八陵地面建筑仅存神道石雕和陵台,保存尚好,其中石雕群数量极多,气魄豪放,威武壮观。现永昭陵和永厚陵的陵区已修建成宋陵公园,对外开放。
  古人魂魄究竟有多少落在北邙黄土之下,恐怕永远也数不清。近人游历北邙归来后,留下了“是黄种人染黄了土地,还是黄土地哺育了黄种人”的长叹,恐怕也算是对邙山发出的真实感受吧。据考古发现,北邙早在夏代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取名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位于洛阳与偃师北邙山南。据《括地志》载:商汤名相伊尹死后葬于西亳城(亳,即今河南偃师县)。《皇览》载:秦相吕不韦及其宾客数千人共葬洛阳北邙。西汉文学家贾谊之墓在邙山大坡口附近,东汉名将班超尸骨也葬在这里。据宋洪迈《夷坚志》记,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 年),因宫城殿宇丹漆斑落,需牛骨和灰涂抹。一时弄不到很多的骨灰,操办大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个叫韩生的献了一计,说:洛阳城外20 里,有千人冢数十丘,“皆无主朽■,发出焚之,其骨不可胜用矣。”主办大臣大喜,按计操办,按时将广袤16 里的宫城、440 间御廊粉刷一新,还受到了宋徽宗的嘉奖。据资料记载:洛阳北邙山,早在本世纪30 年代,出土的墓志铭属后魏的近300 件,属唐代的将近3000件。唐代诗人张籍《北邙行》中写道: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入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这首诗应该是当时社会墓葬文化的真实写照。
  当然,随着中国社会文化中心的南移,洛阳邙山的墓葬中,元、明、清时期的名墓也极少见到了。因此,古代的墓葬文化现象,也是与当地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兴衰程度相关联的,是当时社会折射到后世的投影。邙山的墓葬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当您的脚落在那片土地上时,您会感受到千百年来历史的回音在您脚下产生,从而会使您更加热爱这片黄土地的。

  三让天下建句吴——泰伯墓

  古吴国,包括今江苏、上海的大部,浙江、安徽的一部,囊括着广袤的江南大片区域。其发祥地是三千多年前的古无锡一带。当时的古无锡,南临浩淼坦荡的太湖,北依烟水迷茫的芙蓉湖,东畔阳澄湖,古无锡的梅里“平地高三丈”。泰伯与他的弟弟仲雍就是从这里将中原文化传播开来,使之脱离原始,步入文明的。后人不忘先贤、不忘文明始祖,特在这片富庶之地,建起了泰伯墓、祠,以寄托他们的感念之情。
  泰伯(亦称太伯),商末周国(今陕西岐山县一带)人。是周太王的长子,有弟仲雍和季历二人。泰伯得知父亲欲立季历继承王位后,为不使父亲为难,遂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这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吴泰伯,自号句吴。关于泰伯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德,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给予了极高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至此,泰伯被后人奉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称为泰伯乡的礼义之乡。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又名古皇山、吴王墩、皇陵)。其故居改建为祠堂,又称泰伯庙。
  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鸿山西南麓,依山营建,占地面积约三亩。由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地面建筑连成整体,四周筑以围墙。顺自下而上的墓道拾级登上最高处,便是泰伯墓冢。冢呈平面圆形,直径约4 米,系青石护围,顶部以土覆盖,高约2 米。墓前分立石望柱一对,柱顶各雕石狮栩栩如生。向下而行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雕长形双钩“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边刻火珠、云龙浮雕图饰。该碑两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东侧刻以明弘治十四年(1501 年)杨文所书《重修泰伯墓记》;北侧为明天启三年(1623 年),由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所撰写“泰伯墓再次重修记”。
  泰伯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牌坊一座,上刻“至德墓道”四个大字。
  墓道坊后为墓地主要建筑——享殿。该殿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所建,门旁石柱上刻有嘉庆时县令齐彦槐所写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享殿的正中上悬“三让高踪”的匾额,原为清高宗乾隆下江南期间所书,现为钱伟长重书。墓地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山下农田一片,每当收获季节,秋风拂过,金黄一片,景色十分优美,平添了几许对吴地开创者的追思。
  山下梅村镇上泰伯庙,亦是泰伯墓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至德祠、让王殿。现存大殿建筑,系明弘治十三年(1500 年)无锡知县姜文魁修建。该殿古朴雄伟、气宇轩昂,数百年来留存迄今,实属不易。殿内后壁嵌以石刻,为清代南拙老人蒋衡所书,书法遒劲有力。殿前石坊上“至德名邦”四字,更是神采飞扬,堪称书法珍品。
  千百年来,泰伯墓、庙早已成为吴中一大胜迹。在此留下踪迹的,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官场失意的隐士,文人骚客更是不计其数,因而留下的诗文也各具特色。如明末道学名家高攀龙,讲的是“心性”,故在《泰伯乡》诗中极力推崇泰伯的“三让”高风:锡山梅里等灵光,三让遗风百代扬。
  古柏凌云崇墓宇,新祠映日蔼馨香。
  雍雍世号文明地,肃肃人尊礼义乡。
  江左由来声藉甚,遥知至德足流芳。
  又如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皮日休,二人诗文齐名,人称“皮陆”,均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腐朽,相约来到泰伯墓前,各自留下一诗,借古讽今,抒发愤慨。
  陆龟蒙在诗中写道:“古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诗中直指当朝唐僖宗李儇即位前,由宦官刘行深、韩文约等杀戮李儇长兄诸人,立为皇太子,12岁即位的史实,讽刺了唐末政权的腐败。
  皮日休在七绝中写道:“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氛(芬)。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诗中所言表面上尽谈古事,讥讽了王莽董卓的篡权、专权,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对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之流的愤恨。
  这类诗词,在其它以墓葬为题材的诗词中,所遗传下来不在少数,当属墓葬文化中的精品。以泰伯墓、庙为题材的其它类形诗词还有很多,如华善述的《谒泰伯庙》、任端书的《泰伯冢》,恕不一一例举了。
  据传泰伯是三月初三病逝的,当地百姓深为悲痛,纷纷采摘山上白花祭献墓前,以示泰伯德行在百姓心目中洁白无瑕。此后渐渐形成习俗,只是时间改在清明了。至今无锡县鸿山一带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正月梅花百花魁,梅里开花(化)是泰伯。
  泰伯墓、庙据东汉永兴二年(154 年)吴郡太守糜豹所作《泰伯墓碑记》载:朝廷授命于他,改宅为祠,修葺墓冢。宋、明、清历代朝廷都派祀奉官到墓地、庙祠致祭。原墓地东南里许,还有驻房数千间,现只见地面散落的大量残砖碎瓦。1949 年时,这里已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了。之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屡加修缮。特别是1984 年以后的二年,经省、县两级政府拨专款重建,使这座历经千百年的古墓得到了妥善保护。该墓地已被列为江苏省省级保护单位,并立标志碑一方于墓地。游人近年到墓地祭扫、凭吊、瞻仰的,逐年渐多。游览之余,登高眺望吴中山山水水,一派繁荣昌盛的苏南景象,令人陶醉。在追思先贤功绩之余,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的。


  望丛二帝治蜀功——望帝、丛帝陵
    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称赞。然而,在古代,这里也同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样,也经历过从漫漫洪荒到文明的艰苦开拓过程。其间望帝教民务农,丛帝率民治水的故事,深深得到蜀人的敬服与爱戴。位于四川郫县城南望从村的望、丛二帝陵及望丛祠,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关于望、丛二帝的历史传说相当丰富,不仅民间有传说,还见诸于多种史籍记载,说法各异。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