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777章

民间偏方大全-第777章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擦腰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
点揉腰背部棘突双手后背,以中指指腹着力,点按在脊柱的棘突(俗称“算盘珠”)上,其余手指着力于中指上下,以辅助点揉发力。双手要尽量后背、上够,凡是手能够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应遂一点揉,直至阳关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在点揉时,动作要协调、有节律,用力要均匀,有透力,两手可交替点揉,反复30次左右。
捏拿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拿脊柱两侧的骶棘肌。从上向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抖动腰部肌肉两手掌根部按压腰部,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扣击腰骶部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交替呈弹性叩击骶部。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有振动感,有透力。可先从骶部向上叩击至手法不能及为止(腰部)。再向下叩击至骶部,从上至下,如此往返七八次。针灸减肥适合青年女性 
其他 针灸推拿 针灸减肥是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达到减肥目的。
针灸配合饮食效果更佳,配合控制饮食的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到饱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等。针灸减肥最合适的年龄是在20~40岁之间。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客观地说,有些人用针灸减肥的方法效果不明显,对于有效的人来说,针灸减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指望几针扎下去就能够变得身材窈窕,那是不现实的。
针灸减肥简便、安全、可靠、痛苦小。然而,为何一些患者尽管去了正规门诊,还是没有达到目的?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谢新才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因为没有了解针灸减肥的一些要领。
其一,针灸减肥的患者应该是成年后肥胖者,此类患者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顺利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第二,针灸配合饮食效果更佳,配合控制饮食的原则是:不饿不吃,饿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类,吃到饱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条等。第三,针灸减肥过程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调动人体内在的调节功能用自身的调节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平衡的过程,所以针灸减肥,停止之后不会很快又发胖。针灸减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指望几针扎下去就能够变得身材窈窕,那也是不现实的。第四,中医针灸减肥不主张“饥饿疗法”。与众多减肥方法不同的是,在针灸减肥的过程中,不强调过分的控制饮食,特别不主张采取“饥饿疗法”。因为过分节食后,重则可能导致厌食症、造成消化器官功能障碍、产生严重后果,轻则造成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而代谢功能降低是进一步致肥的潜在因素,一旦恢复正常饮食,患者会继续增胖,甚至可能比以前更胖。针灸减肥的最大优势也就在这里。
谢医生说:中医针灸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患者只有到正规的减肥门诊接受既无副作用,又进行整体地调节和治疗的方案,才能够达到减肥的目的。他介绍,针灸之所以减肥有效,就在于它的原理的科学性:首先它有效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肥胖症患者的体中过氧化脂质高于正常值,针灸打通人体减肥要穴后,可以使人体中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所以达到减肥目的。其二是可以纠正患者的异常食欲。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针刺以后,胃的排空减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饱的感觉,可以不太想吃东西了。其三在于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肥胖症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发生率极高,为什么生了小孩的妇女会发胖,并不是营养过剩,是生小孩后打破了她的内分泌平衡,引起发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时,内分泌紊乱同样引起发胖。针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使内分泌紊乱得以纠正,并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因此达到减肥目的。颈痛切莫“端脖子” 
其他 针灸推拿 
湖南湘雅医院著名骨科专家周江南教授指出,颈痛与颈椎病有密切联系,颈椎病可以引起颈痛,但颈痛不一定是颈椎病。很多其它病也可以引起颈痛,必须诊断清楚,根据不同的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盲目地一律当作颈椎病来治疗。
发生颈痛之后,应先找骨科医生检查,做出明确诊断。千万不可轻易摇头晃脑、按摩或找人推拿端提。每年都有因误诊误治“颈椎病”,摇头晃脑,推拿端提颈部致症状加重或出现瘫痪的患者。端脖子是很危险的动作,因此摇头晃脑不是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方法。急性期的颈椎病不但不能摇头晃脑,还应戴上颈领制动。慢性期的颈痛可以科学地锻炼颈部肌肉,也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比较安全的方法,一是手法轻按摩。二是热敷,用热水袋敷到颈部疼痛的地方。三是用红花油涂抹。四是用药膏止痛。切忌在急性期也就是痛得厉害时过度活动或让人用力做颈部推拿,这样做反而会加重损害。如何调治前列腺病? 
其他 针灸推拿 按摩小腹两手叠按,右手在上,左掌心放在小腹正中,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斜擦腹股沟两手五指并拢,两手小指侧抵于髂骨骨棘,沿腹股沟向前下方斜擦100次,以小腹部有温热感为好。
揉按曲骨穴用右手中指峰在阴毛际耻骨边的曲骨穴处,用力按摩100次,自觉在阴部有酸胀感。
揉按会阴穴会阴是肛门与阴囊之间的一个穴位,通称下丹田。用右手中指峰放在会阴处,轻轻揉动100次,使会阴部有微热发胀的感觉为最好。
按擦腰骶两手五指并拢,两手的掌根抵于肋弓下缘,斜向尾骨端,手掌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斜擦100次。
按压阴陵泉用拇指峰在阴陵泉穴(腿伸直,在胫骨内侧凹陷处)按压100次,使酸麻向下肢或脚部放射。
仰卧骑车功仰卧,两腿抬起,似骑自行车状,蹬踏100次。
仰卧扇形功仰卧,两腿伸直并抬起离床呈40-45度角,两腿交替外展100次,腿的动作犹如剪刀开合。
击腰功自然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脚不动,两手松握拳,上身以腰为轴左右旋转,两臂犹如波浪鼓那样,腰向左转时右拳或右前臂击小腹,左拳或左前臂击尾间部。腰向右转时,左臂在前,右臂在后击打,反复击打100次。治疗便秘的运动和按摩方法 
其他 针灸推拿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因此早上起来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采用按摩的方法,每天花费10分钟,效果也不错。
揉腹:睡在床上,全身放松,将两手手心叠放按于肚脐上,先按顺时针方向揉100次,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揉100次,揉时用力适度,动作轻柔,呼吸自然。
腹部按摩:睡在床上,双腿弯起来,腹肌放松,将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从右到左沿结肠走向按摩。当按摩至左下腹时,应适当加强指的压力,以不感疼痛为度,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揉腹和腹部按摩可随时进行,但一般选择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时,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不宜过饱或过于饥饿的情况下进行。
指压相关穴位:大便未出时,两手重叠在神阙穴(即肚脐)周围,按顺逆时钟各按摩15次,然后轻拍肚子15次。大便将出不出时,用右手示指压迫会阴穴(二阴之间中点),便可助大便缓缓排出,心情要轻松,千万不可焦急。此外,坐在马桶上,静神,深呼吸,引意念于肠,做提肛运动15次,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排便效果。
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穴位还有:气海穴(脐下1。5寸),关元穴(脐下三寸),曲骨穴(小腹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于尾骨端与肛门中点取穴)。推拿也要讲究手法 
其他 针灸推拿 推拿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各流派又有其特色手法。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用一些合适手法。现仅将治疗各阶段用手法介绍如下:
急性期: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以炎性渗出为主,治疗时推拿手法不宜太重。常用的手法有滚法、揉法、推法、按法等。主要目的在于援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炎症吸收。治疗后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刺激,以免病情加重。发病1~2周后,是治疗的主要阶段,除选用滚法、揉法、点法等一般手法放松腰背部组织,舒筋通络,缓解疼痛外,还应多配合徒手牵引及各种扳法等特殊治疗手法,以促进突出物回纳,纠正后关节紊乱,松懈粘连,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
慢性期: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间较长,病情相对稳定,无明显马尾神经受压症状患者,如适当选用滚、法、点、按及腰部斜扳等手法,能起到治疗疾病与预防疾病复发的作用。咳嗽的针灸疗法 
其他 针灸推拿 
咳嗽为呼吸系统疾患的主要症状,根据其发病原因,概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
咳嗽的病因病机
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得下降;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均可导致咳嗽。
中医辨证
1.外感
(1)风热:咳嗽咯痰色黄,身热头痛,脉象浮数,舌苔薄黄。
(2)风寒:咳嗽喉痒,痰液稀薄色白,头痛发热,形寒无汗,脉浮紧,苔薄白。
2.内伤
(l)痰湿侵肺:咳嗽粘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2)肝火烁肺:咳嗽胸胁引痛,气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疗方法
1。针灸
(l)外感:
治法: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处方:肺俞列缺合谷
随证配穴咽喉肿痛:少商尺泽;
发热:大椎外关
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为表里,取其络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凡风热咽喉肿痛者,取少商点刺出血,泻尺泽,可清泄肺热以消肿利咽。发热者取大椎、外关用泻法,以疏泄热邪,使邪从外泄而热自解。
(2)内伤:
①痰湿侵肺:
治法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
方义: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