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751章

民间偏方大全-第751章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眉头处,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时作左右来回抹动,约半分钟,具有安静催眠的作用。
6、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在两侧耳尖直上两横指处的率谷穴,前后来回推动,约半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7、用拇指端罗纹面轻轻按揉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的内关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8、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的神门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采用此法治疗失眠,有几点注意事项:
1、本法每天操作一次,在临睡前进行;
2、在头面部按摩时,手的力量不能太重,因为过强的刺激于助眠无益;
3、让病人多参加体育活动,避免情绪紧张,解除焦虑;
4、临睡前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四法”康复腰突症 其他 针灸推拿 
河北省承德市王秀兰:4年前,经过多项检查,我被确诊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和卧床休息2~3个月后,虽勉强能走路了,但腰部、臀部及腿部仍然疼痛难消。医生嘱咐,急性期过去了,还需要自我保健获得康复。
据医生说,“腰突症”有复发的现象,而我经过近5年的保健康复锻炼后,最终战胜了“腰突症”。如今,“腰突症”的各种症状慢慢不见了,走起路来不但有劲,而且走个十里八里路也不觉累了。
我的自我保健法:
一是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三是按摩法。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
四是保养法。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国喜评:文中患者采取的“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对防治腰突症有较好的效果。
悬垂法和运腰法,通过对腰椎牵拉与运动,有活动腰椎关节和改善症状的作用。但应注意几个问题:1。悬垂时应注意放松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引腰椎的目的。2。悬垂的上下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动作过重而损伤腰椎,加重病情。3。运腰法在进行弯腰或转腰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避免剧烈的大幅度活动造成新的损伤。4。悬垂法与运腰法的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并持之以恒。
中医认为,按摩法有益无害,手法简便易行,可长期坚持。保养法中的“十不”、“两护”除“不低头”欠妥外,其他提法都是合理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可参照实施。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 
其他 针灸推拿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准则而抽象地谈补泻,是不现实的。
针灸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的重要外在因素。但要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目的,还必须通过脏腑的气化功能(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合理的补泻手法,除了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情志、气候、环境等因素外,还要密切注意补虚泻实的原则和当前的病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补或泻刺法过之(过量手法)或不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用于各种虚证。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提插时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进针慢,出针快;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出针后按闭针孔。这些都是对患者进行补法针刺时需要注意的。
泻法适用于各种实证。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时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进针快而出针要慢;针尖应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患者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出针时不必按闭针孔,还可以摇大针孔。这些操作手法对实证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
还有两种特殊的复式补泻方法-烧天火和透心凉,因为操作比较复杂而临床应用较少。
另外,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的病证,临床上多采用平补平泻,针灸得气后施用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可。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昏迷等),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者必须细致观察客观指征,以疗效为主要依据。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三》指出:“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必若有所得也,泻则恍然若有所失也。” 
提醒:胡乱按摩易致伤残 其他 针灸推拿 
如今,按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保健方式,洗浴城、会所、美容院等到处都挂上了保健按摩的招牌,一时间按摩场所遍布大街小巷。对此,不少专家深感忧虑:按摩本身是一种有效的传统疗养方式,但胡乱按摩所带来的健康问题绝对不可小视。
家住沙太路的叶先生最近感到自己脖子痛,于是他来到一家按摩店,一位年轻的姑娘在他的颈部乱按乱压了一通,他第二天觉得脖子更痛了。于是他不得不来到正规医院骨科做检查,经检查后被医生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需住院治疗。
赫先生近日扭伤了左脚脚踝,他特地到足浴城做手法按摩。结果,他的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整个左脚都淤青、肿胀,寸步难行,他只好到医院求治。
据广州友好医院骨科主任蔡振基介绍说,以上是两个胡乱按摩致伤的病例。赫先生原本只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但粗暴的按摩导致了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脊髓神经,出现了早期瘫痪的症状。而叶先生是足部扭伤,足部扭伤在24小时内是不能做按摩的,否则会加重损伤。
为什么按摩致伤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呢?据蔡振基主任介绍,从专业角度讲,按摩分两种,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前者由医院提供,后者由各种按摩院、美容院等提供。一个合格的保健按摩师需有西医解剖、中医基础、经络系统等基本知识和专业按摩技能,并要掌握腰扭伤、肩周炎等病症的康复按摩知识,再经严格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保健按摩的从业人员是无证上岗。
蔡主任提醒说,要想得到优质的保健按摩治疗,一定要慎重。首先考虑是否适合按摩,如果身体不适,或某个部位有酸胀疼痛应先到医院就诊,排除不适合按摩的疾病后再进行按摩,切不可不加选择地去接受按摩。按摩十术保健康 
其他 针灸推拿 按摩十术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之一。是通过对身体各处的轻柔按摩,来达到行气活血、祛病强身的目的。
一术运元。右手按囱门,左手按枕骨,各做旋转按摩36次。然后两手搓热,环摩两眼角36次。
二术补脑。两手掌放在脑门(前额)处,做旋转环摩55次。
三术拭目。用手指指腹按摩两眼眶四周各36次。再用手指在眼球上轻轻按压36次。按摩至微有泪出为度。久久行之,则古稀之年眼仍不花,可以在灯下看书。
四术驻颜。两手掌心在颧骨处环摩36次。再从前额向下轻推至下巴处36次。
五术明堂。从胸骨剑突下胃脘部到脐上为明堂。两手掌一上一下,旋转按揉心胃部36次。再两手于胸前交叉,按摩两乳36次,然后用手按揉后背脊柱两侧由上至下36次。最后,两手回到明堂处,再按揉36次。
六术扶膂(脊柱)。两手掌先在两后腰处环摩55次。然后空拳叩打腰臀部。将两手在胸前交叉,点按双侧肩井穴(两手从胸前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再点按大椎(颈后第七颈椎棘突下)以及由上至下的督脉经穴,如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等,一直做到尾骨尖下的长强穴(在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每个椎体下都要点按,要默默记数。
七术舒臂。将两臂向前伸直,做旋转手臂36次。然后两手交叉,互抱肩部,按揉肩部36次,最后两手互抱肘部,做按揉活动36次。
八术息踵。两手掌分别按揉膝部36次。再互搓捉心、腘窝、内外踝等处各55次。最后轻搓会阴部36次。
九术启。两手掌轻压外耳道36次。再以手掩耳,手指敲枕部,做鸣天鼓36次,同时上下齿相叩36次。
十术嗽泉。两手在脸上轻按上下牙龈,按摩齿根36次。再用舌尖顺、逆时针方向在口内旋转搅动各36次。最后做叩齿36次,待津液满口时缓缓咽下,用意念导入丹田。推拿瘦身适应人群 
其他 针灸推拿 1、先天性肥胖及后天营养过剩而致的肥胖儿童。
2、青春发育期逐年肥胖的青少年。
3、产后由于恢复体力而无节制地大补特补导致肥胖的女性。
4、中年期活动量较少及内分泌失调而致肥胖的女性。
5、更年期由于内分泌系统部分发生生理性改变而导致肥胖的女性。
6、长期大量饮酒而出现“啤酒肚”者。
7、体重趋于正常而体形不匀称者。
8、已用过多种减肥方法而效果不佳者。
9、身体有某些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颈肩腰腿痛,便秘、慢性胃病等人。耳部按摩助健康 其他 针灸推拿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体各部位在耳廓的分布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具体投射区按摩方法如下:
⒈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内火上炎而致齿耳肿痛,或面部生疖时,可用双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双耳发红发热。每日2次,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作用。
⒉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此处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心脑肺和血液系统有补益作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每日3次。
⒊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处有助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