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甲午战史 >

第4章

甲午战史-第4章

小说: 甲午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开炮,我等当如何应敌?”丁汝昌根据李鸿章“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的指示精
神,回答说:“两国既未言明开战,岂有冒昧从事之理?若果倭船首先开炮,尔等亦岂有束
手待毙之理?纵兵回击可也。”25日晨4时二舰起锚,鱼贯开出牙山口,7时,看见吉
野、浪速、秋津洲三舰驶来,清军将领推断日本必定求战,即命令站炮位,准备御敌。
    当时中日双方参战军舰情况如下:
    舰名排水量马力速度(节)火炮乘员制地下水年代
    济远2300280015.023202德1883广乙1030240015.0
9110闽局1890
    吉野42251596822.534385英1892浪速370973281
8.020357英1885秋津洲3150840019.032311日1892
    舰名主要炮火装甲厚度(公分)
    济远21公分克虏伯大炮2门1215公分克虏伯大炮1门广乙12公分克虏伯大炮3
门无
    吉野15公分速射炮4门1012公分速射炮8门浪速26公分克虏伯大炮2门515
公分速射炮6门秋津洲15公分速射炮4门512公分速射炮6门
    日军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下面是关键部分。中日之战,始于丰岛海战,中日两国历史学者均持此说。问题是,谁
先开的第一炮?日本海军司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的记载是:“七时五十二分,彼
我相距约三千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应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史书多用7:52开战说。而《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时]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
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究竟事实如何,本人当时不在场,以网上读者的智商,做
出合理的推断不难吧。
    速射炮的发射速度为克虏伯炮的5-10倍。日舰炮火极猛,济远、广乙在弹雨中仍苦
战不已。8时20分,济远发出的15公分炮弹,击中吉野右舷,击毁几艘舢板,又击穿钢
板,损坏其发电机,再转入机器间,但炮弹没有爆炸,吉野幸免于沉没。事后日军拆开炮
弹,发现里面没装炸药。浪速左舷尾也被济远击中,海图室被炸毁。
    由于广乙排水量小、火力弱,在浪速和秋津洲的合击下受伤严重,炮击四十多分钟后,
死伤已达七八十人。见难以支撑,转舵向东走避。浪速在一片欢呼声中尾追,被广乙回击一
炮,弹穿浪速左舷钢甲板,将锚机击碎。坪井航三见广乙舰体已毁,命停止追击,而以三舰
合击济远,广乙得以逃脱,但后来却撞入朝鲜西海岸搁浅,后自凿锅炉焚毁。
    8时半,广乙驶离济远,而济远也有57人死伤,更受三舰合攻,势难抵挡,便全速向
西驶避。日舰在后猛追,济远见敌舰渐近,挂出白旗,然犹疾驶不已。浪速追到3000米
处时,以舰首炮猛击。济远在白旗之下又加挂日本海军旗,浪速挂出信号:“立即停轮,否
则炮击!”两舰相距只有2700米了,济远不得已发出停轮信号。浪速正要驶近,忽见高
升、操江从旁驶过,又去命令停船,济远乘机全速驶离。后面的吉野则去追济远,两船航速
相差近8节。12时半,吉野追近至2000米时,以右舷炮猛击。在此紧要关头,济远以
15公分尾炮还击,连发四炮:第一炮命中舵楼,第二炮命中船头,第三炮未中,第四炮命
中船身要害处。吉野受伤,舰头立时低俯,不敢停留,转头驶离。
    前面提到,高升是第三艘英国运兵船,按照前述计划从塘沽起航,而操江是北洋舰队的
运输船,从威海出发,装载文件、武器和饷银前往牙山。驶近丰岛时两船不期而遇,于是同
行。当时局势已如此紧张,而北洋海军仍派一运输船单独出海,实在是冒险。
    两船驶近丰岛时,正遇上济远驶离。吉野去追击济远,秋津洲责令操江停船,浪速则命
令高升停船。
    操江是一旧式木船,舰龄已有二十年,航速只有8节,船上5门旧炮火力甚弱,所以改
为运输船。船上官兵,管带王永发以下共82人。王永发见前面高升被拦住,知道事情不
好,连忙转舵西驶。下午2时许,秋津洲逼近,挂出停驶信号,并发出12公分炮弹以示警
告。王永发见情况紧急,慌乱间六神无主,准备自尽,被船上丹麦籍职员劝住。王永发便挂
起白旗,又加挂日本国旗表示投降。操江后被解往佐世保港,船上官兵在战后遣返回国,船
上20万两饷银、20门大炮、步枪3000支和大批弹药悉数为日方所得。
    广乙搁浅,操江被俘,济远带伤驶回威海卫修整不题,再说高升。上午9时,浪速看见
一悬挂英国旗的英国船驶来,断定船内必定有中国军队,于是命令停船,英国船长被迫停
驶。10点左右,浪速派代表乘一小艇登船,检查商船的执照。英国船长出示执照并提请日
本人注意是英国商船,但日本代表不予理会,反问英国船长:“高升要跟浪速去,同意
吗?”英国船长答道:“如果命令跟着走,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抗议下服从。”于是日本
代表回去后,浪速再次挂出信号:“立刻起锚或者斩断缆绳,随我前进!”英国船长正准备
遵命,船上许多清军将士攘臂而起,全船骚动。船上清兵帮带高继善对大家说:“我辈同舟
共命,不可为日兵辱!”他拔刀冲向船长大喝:“敢有降日本者,当污我刀!”大家齐声响
应,一船鼎沸。因语言不通,高继善通过翻译告诉船长:“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
令!”船长则试图说服清军将士投降,于是船上展开了一场辩论:
    船长:“抵抗是无用的,一颗炮弹就能在短时间内使船沉没。”帮带:“我们宁死不当
俘虏!”船长:“请再考虑,投降实为上策。”帮带:“除非日本人我们同意退回大沽口,
否则拼死一战,决不投降!”船长:“倘使你们决计要打,外国船员必须离船。”
    清兵不同意,把他看管起来,并看守了船上所有的吊艇,不准任何人离船。英国船长要
求发信号请浪速再派人来,以便通知船上发生的情况。于是日本代表又乘小艇靠近高升轮。
翻译对日军代表说:“船长已失去自由,不能服从你们的命令,船上的士兵不许他这样
做。”船长说:“请带信给舰长,说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俘虏,坚持退回大沽口。”他还指
出,高升是一艘英国商船,而且离开中国海港时尚未宣战;即使现在已经宣战,这个要求也
是合理的。日本代表含糊其辞,驾艇回去了。
    这时已经是12时半,交涉已历经了三个小时。浪速挂出信号:“欧洲人立刻离船!”
可是清兵不许放船,英国船长用信号告诉浪速:“不准我们离船,请再派一小船来。”浪速
回答:“不能再派小船。”并向前开动,绕高升号一周,停在150米开外。下午1时,浪
速突然发射一枚鱼雷,但没有命中,又用六门右舷炮轰击。十五六响后,高升开始下沉。船
上官兵在炮火下用步枪还击,直至船身完全沉没。浪速对落水的士兵继续开炮射击。
    高升沉没后,法舰利安门号从桅杆上救出44人,德舰伊力达斯号救出118人,英舰
播布斯号救出87人;浪速在高升沉没后救起船长、大副和另外一名英国水手,同时俘获两
名清军士兵;德国人、北洋水师总教习汉纳根自己游到了岸上;另有两名清军士兵游到附近
孤岛上,四十余日后遇救。其余871名清军官兵及62名中外船员全部遇难。
    高升号被击沉的消息传出后,英国舆论大哗。英国驻日公使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重抗
议,指出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无故击沉中立国商船,是粗暴地违反国际法。陆奥
接到报告后,怕引起英国干涉,连忙下令调查,并向英国方面赔礼道歉,同时优待英国船
长、船员以博得好感。8月8日,日本复照英国外交大臣说:“我能给予英国政府关于我国
政府之忠实希望及保证:一旦证明日本海军军官之行动是违约的,日本政府将尽力给予一切
赔偿。”后来,随着日本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英国考虑“不欲多事,得罪强者”,又从利
用日本抵制俄国的大方针出发,不愿为了一艘小小的商船引起冲突,所以渐渐地不再坚持赔
款和道歉。后来上海的英国海事仲裁也做出了有利于日本的判决,认为日本军舰有权击沉高
升轮,于是英、日两国达成谅解。其实,早在7月23日,英国见日本发动战争决心已定,
无法挽回,就向日本政府提出如下要求:“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故欲日本政府承
认不在该港及其附近为战争的运动。”意思就是说,只要不在上海及附近发动战争,英国就
不会干涉了。
    丰岛海战打响的当天,日本陆军混成旅一部约四千人,也由汉城出发,进攻牙山清军。
牙山清军本来只有二千多人,24日援军登陆后,总兵力达到3880人。但牙山地势不利
于防守,故分出一队二千人,由太原总兵聂士成率领,进驻东北20公里处的成欢布防。
    29日凌晨,南下日军在安城渡遭到前沿清军的伏击,伤亡颇重。但由于日军人数众
多,激战二小时终于突破前沿,清晨5时开始进攻在成欢的主防线。日军看到聂士成将炮兵
主力布置在左翼,而右翼阵地未配备大炮,兵力薄弱,于是以一队佯攻清军左翼,而集中八
门大炮猛攻右翼。双方激战二小时,清军右翼失守。日军两路夹攻,聂士成终于不支,率众
突围,向南与叶志超部会合。聂、叶合军后,考虑到牙山不利防守,乃主动退出,并准备在
当夜偷袭日营。哪知日军早已料到清军在牙山驻守多日,大量锱重不可能走远,便命令戒
备。果然当清军夜袭时,日军早有防备,清军受挫而退,丢下大量武器弹药。聂、叶主力绕
道朝鲜东海岸,行程两千多里,历时二十多天到达平壤,与左保贵、马玉昆、卫汝贵诸军会
合。
    成欢、牙山之战清军共伤亡二百多人,日军伤亡八十多人。战斗规模不大,但影响不
小。因为此后朝鲜南部全部为日军控制,并切断了中国到达朝鲜西海岸的航道,日军可以专
心北顾,解除了来自海上和南部的后顾之忧。陆奥宗光说:“牙山战捷的结果,汉城附近已
无中国军队的踪影,朝鲜政府完全掌握在我帝国之手中等喜讯,立时传遍全国。从前那些应
否以强硬手段迫使朝鲜改革,以及高谈我军先攻中国军队的得失等议论,已被全国城乡到处
飘扬的太阳旗和庆祝帝国胜利的欢呼所淹没。”8月5日,进攻牙山的混成旅团返回汉城,
大鸟圭介在汉城南郊扎凯旋门,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混成旅团经过凯旋门时,打出一面白
旗,上写“成欢之战利品”和“清兵大败之证”两行大字。
    四、八一宣战
    在得知日军围韩宫拘王及丰岛海战的消息后,7月28日,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明确
表示了与日本决裂的姿态,同时着手进行备战。在短短的几天内,他主要抓了四件事:第
一,严催朝鲜北路进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