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鸣镝-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飞机侦察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尽管出现过1959年10月7日RB-57D被击落的不幸事件,但相比之下,各方面性能更优越的U-2飞机,至少在最近的几年里,中共的空军还是奈何它不得。
1961年一开始,两架U-2飞机运抵戒备森严的桃园机场。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于1962年1月13日便接替RB-57D型飞机,开始了对中国大陆的飞行。
第四部分:混血的“黑猫中队”U-2勒马调转航向直指中国大西北(3)
早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已朦朦胧胧地了解到,在中国的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以北,中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境线以南的戈壁滩上,苏联人在帮助中国人建造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场。U-2飞机首次对中国大陆飞行侦察的第一个目标就选在那里。但打开中国的地图来看,那是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在那片广漠无垠的大沙漠,侦察目标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他们全然不知。
按理说,美国人使用U-2飞机对苏联搞飞行侦察,已有几年的历史了,选择侦察目标已是轻车熟路,不该有什么困难。可中国的军事部署与苏联不同。苏联的军事部署,大都在大城市周围和沿铁路线配置,航行坐标明显,便于寻找发现;而中国的重要战略军事目标,大都设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之中,地图上是一片空白,确定U-2飞机的侦察航线就非常困难。
所以,首次侦察飞行,他们从“黑猫中队”中的五名飞行员中,挑选了政治上最忠诚、飞行技术又出类拔萃的“黑猫中队”队徽的设计者陈怀。
陈怀被首次选中对大陆侦察,受宠若惊。他飞到目标区上空后,施尽了浑身解数,在目标区上空飞了两个多小时,直到飞机上的油料仅剩下够返回台湾的,终于找到了他要拍照的目标,完成了他首次出卖祖国利益的大漠间谍之旅。
一个半月后,1962年3月1日,副队长杨世驹驾驶一架U-2型高空侦察机,由台湾桃园基地起飞,经马祖上空入陆,对我大西北纵深侦察。穿越了中国大陆闽、浙、皖、豫、陕、甘、宁、青、蒙九个省,在银川、兰州、包头、西安诸地侦察,在青海湖海晏上空,盘旋了三圈半后,又经郑州、福州返回台湾。
这是U-2第二次在中国大陆长距离侦察我大西北地区,其侦察目标直接指向我核武器的研制试验基地,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国防工业基地的安全。敌人的侦察引起了高层领导和空军上下的关注。
在空军的指挥所里,负责防空作战的成钧副司令员,坐在指挥桌旁,两眼一直盯着高大透明的远方标图板,看着标图员用蓝色(代表敌情)的专用标图笔,一点一点地标示出U-2飞机的飞行航迹,这航迹从台湾一直延伸到了大西北的核工业要地。
空军指挥所中央的作战指挥圆桌周围,负责作战、领航、情报、高炮、导弹、雷达、通信、航行的各部部长、处长和参谋们,也都在注视着这条蓝色的航迹,随时准备执行指挥员下达给本部门的任务。
标图板上不时地在各个航段上出现了红色的航迹,这是我歼击机在执行拦截任务,但多次拦截均未奏效。U-2飞机的高度是22000米,而我歼击机的高度是17000米,5000米的差距,飞行员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望尘莫及。
成钧副司令员非常清楚,今天U-2飞机侦察的地区,是国家的核心机密,那里的几万名官兵和民工组成的基建大军,正在埋头突击修筑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基地;那里有加工提炼浓缩铀、制造核弹装置原料和原子弹壳的国防工厂;有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场。这样一个对国家、民族的命运至关重要的地区,竟被敌人的U-2飞机“开了天窗”,随时受到敌人的监视,使这位主管防空作战的将军忧心如焚,心情非常沉重,有一种受辱的愤慨。
对这天U-2飞机的侦察活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也十分恼火。他进入指挥所,站在大标图板前,看着那条刺目的、长长的蓝色航线,愤然对成钧副司令员说:“又让这家伙逍遥自在地遛了一趟跑了,事情严重啊!周总理对此事都非常关心,我们应该拿出一个对付的办法来才是。”
而此时在北京大兴县东枣林地空导弹二营的阵地上,营长岳振华和他的参谋们一听说U-2飞机出来了,就进入了指挥所。等了两年了,高空中的敌人终于露面了!大家有些亢奋地聚集在远方标图板前,认真分析U-2飞机的飞行情况。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不够用了,参谋们就临时用更大面积的地图铺在一块木板上,概略地标出它的航线。可是这条航线远离北京,部队便也没有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U-2飞机的出现,使有着多年的防空作战经验的岳振华认识到,RB-57D飞机入侵侦察的年代结束了,新的作战对手U-2飞机登场了。一场新的、更高的高空较量开始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U-2飞机是一个新对手,作为一个战斗营,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很少,上级几乎没发什么有关U-2飞机的材料,参谋们的手中也没有有关U-2飞机的更多资料,对U-2飞机的结构、性能、飞行特点还知之甚少。
U-2飞机侦察了大西北返航后,营长岳振华立即召集全营的主要战勤人员到营指挥所里,面对着U-2飞机入侵侦察的活动航线,研究如何打U-2飞机的问题。但因对这种飞机了解得太少,到了儿也没有把问题研究深透。
会后他要求参谋人员认真搜集U-2的资料,并将今天U-2飞机活动的航线绘制出来,按照今天侦察大西北的航线,模拟成对北京的侦察,制成演练想定,作为今后营合练的主要课题。要求制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的操纵手,从今以后要以打U-2飞机为主要目标进行战斗操作训练。
第四部分:混血的“黑猫中队”U-2勒马调转航向直指中国大西北(4)
会议结束后,他对作训参谋陈辉亭说:“据我所知,今天U-2飞机侦察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核工业地区,中央军委、总部、空军肯定都会十分重视。目前能打U-2飞机的部队,只有四个地空导弹营,我们的思路要立即转变到打U-2飞机上来,在打U-2飞机上多动点儿脑筋,多下点儿工夫。”
当时,空军装备的防空武器,主要是五种:歼击机、高射炮、地空导弹、雷达,还有探照灯。
在一个由刘亚楼司令员和成钧副司令员组织的研讨会上,司令部作战部门的一位参谋用形象的语言说:“我们现在是看得见的不能打,能打的够不着,够得着的又太少,还挪不动。”
刘亚楼司令员听了后,猛的一下子受到了启发,他知道这位参谋的最后一句是指的地空导弹。立即反问了一句:“怎么挪不动?”
那位参谋说:“挪得动也是小动。”
刘亚楼司令员接着说:“不对!从苏联运到中国,从北京又到大西北打靶,还能说是小动?”
刘亚楼司令员一边说着,一边回过头来对着成钧副司令员说:“你说呢?成副司令。”
成钧副司令员说:“兵器是笨重,动起来困难也不小,但还是能挪得动的。问题的关键是:军委能不能解除地空导弹营保卫北京的防空作战任务。”
刘亚楼司令员说:“这倒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过我们的思想也要解放,形势变了,我们也不能不变。我们把能打的部队放在北京,常年守株待兔,人家又不来北京,我们还老是呆在北京,这不正是敌人所希望、我们所被动的嘛!该放的就得放,不要怕影响。敌人来了,打不下来才是最大的影响。当年延安不是也放了嘛!延安一放我们就主动了,而胡宗南就被动了,这就是军事辩证法。”
研讨会后,空军机关按照刘亚楼司令员和成钧副司令员的意图,立即向中央军委呈上了一个报告,请示将一个地空导弹营从北京拉出去,到U-2飞机经常活动的航线上,机动设伏歼击U-2飞机。
第四部分:混血的“黑猫中队” 地空导弹军列闻警出征(1)
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和成钧副司令员在向中央军委请示,将一个地空导弹营从北京拉出去,机动作战打击U-2的报告签发之后,便开始思考到哪里去打和选择哪个营出征的问题。
在解放战争中,两位将军都是组织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员,每组织一次战役,都要选择突破口,选好能打开突破口的部队,这也是为将的取胜之道。
把地空导弹部队从北京拉出去打U-2飞机,虽说是一个营的行动,但也是一次非同小可的军事举措。中央军委极为关心,元帅们亲自批准。打的是一架U-2飞机,实际上是新中国在高空领域与美国的较量,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仗打胜了,就会极大地壮我国威军威,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就会打掉美国的嚣张气焰,使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美梦破灭,就会振奋起全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因而,到哪里打,用哪个营去打,胜算的把握更大,就成了两位将军考虑的焦点。
机动作战,选准阵地非常重要,但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U-2飞机入窜侦察的航线是经常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变动虽有端倪可察,但找准它并不易。我一个地空导弹营打高空侦察机的火力范围有限,选的阵地稍有偏差,就会与其擦肩而过。就像赌博一样,差一个点也不行。所以,把宝“押”在哪里很重要,押对了,才能打上;押不对,你就打不上,这可是颇费脑筋的事。
这一年,中国大陆正处于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趁我灾害之危,积极做反攻大陆的准备。U-2飞机对大陆的侦察活动多在长江以南地区。经作战和业务部门多次分析、研究、比较,决定把宝押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南80公里的樟树机场。
樟树是个可供中型轰炸机起降的机场,也是美制蒋帮U-2飞机监控的一个重点机场。樟树虽地处偏僻,但交通方便,部队可直接用铁路输送进去。有机场做掩蔽,在自己的机场内选择阵地,不惊动地方,不接触老百姓,易于隐蔽保密。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的通信保障、生活保障等问题也都好解决。
关于选哪个营出征,他们在听取了空军机关对三个营的情况汇报之后,反复分析比较,以求从中选出胜算把握较大的一个。
实战经验是十分宝贵的。部队打过仗和没打过仗是大不一样的。二营经过了打RB-57D飞机这一仗,全营上下都经受了一次实战的考验,证明部队具有较高的素质。打仗更主要的还是选将,二营营长岳振华在朝鲜战场上就曾带领高炮部队对空作战,有战斗经验。在接受地空导弹兵器训练中,虽然是旁听生,但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苏联专家的赏识。在使用地空导弹击落RB-57D飞机的战斗后,刘亚楼听了他的汇报,印象很深,认为他组织严密,指挥沉着果断,判断情况准确,反应敏捷,处置情况得当,表现出了他具有通权达变的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