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546-故宫过客 >

第6章

5546-故宫过客-第6章

小说: 5546-故宫过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祁钰没想到,自己第一天御门,朝班就出现了千古未有的场面。    
    起初还秩序井然。大臣们依次奏事,奏章所指皆为王振。王振已死但是“其倾危宗社,请下令灭王振家族,来谢天下人心。如果不下令,我等群臣宁死不退。”    
    当然准奏。对群臣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一无所知的朱祁钰,下令宦官马顺去抄没王振家产。    
    大臣一起摇头,哭喊道:“马顺是王振党徒,怎么能派他去呢?”    
    这时,大臣们情绪激动,班列混乱。朱祁钰感觉有失体统,让太监金英下去传话:朝臣解散回家,等情绪平复再来议事。    
    结果金英险些遭来一顿拳脚,多亏身手敏捷,逃回奉天门龙椅一侧。    
    王振的党羽马顺余威尚存,大声呵斥群臣,他显然没有预见到片刻之后自己支离破碎的死亡。    
    平日里孱弱胆怯的大臣们忽然出手了,先是拳打脚踢,继以手撕牙咬,马顺暴死于朝堂。大臣们杀机难消,咆哮着索要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两人被揪出后,也被殴击而亡。    
    大明立国80余年,御门听政第一次出现如此血腥场面。    
    帝国最富才学,堪称礼仪楷模的一班知识分子,在至高无上的紫禁城里,集体连杀三人!    
    王振昔日泼溅在群臣身上的污秽,可见一斑。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只顾喷泻怒火,完全忘记了龙椅上还坐着一个魂飞魄散的朱祁钰。    
    这个21岁的年轻人此刻只是临时监国,并没有转正。见此情形,急急起身,只想尽快回到自己温暖的小王府。这时,有一个人穿过朝班,冲到奉天门下,伸出双臂拉住了欲开小差的代理皇帝。    
    是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说:“殿下不要离开,王振罪恶深重,不借此事不能宣泄众人的愤怒。况且群臣为社稷着想,并无恶意。”朱祁钰这才安定下来,将于谦的话向大臣们转述一番,群情平复。    
    这时于谦才发现,情急之下自己的袖袍都撕裂了。    
    尽管第一次坐上龙椅的经历险象环生,但朱祁钰很快就适应了,一旦适应了,谁还愿意下来呢?及至于谦指挥老弱残兵打退了蒙古铁骑,也先将失去人质意义的朱祁镇送归大明,这位莽撞而倒霉的年轻人发现,紫禁城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    
    朱祁镇头上顶着太上皇的高帽,带着一干后妃,黯淡无光地住进了南宫。    
    南宫位于故宫东南的南池子大街,当时命名为重华宫,这是把明英宗比喻为禅位的舜帝。反正皇位已经让出来了,多给几顶高帽又何妨?南宫在清军入关后,被多尔衮改建为摄政王府。康熙33年又改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年间易名普度寺,并亲题匾额“觉海慈航”。寺中还有一幅著名的楹联“普济众生蒙佛荫,渡连圣城沐神恩”。这已经是300多年后的事情了。    
    朱祁镇丝毫没有感受到300年后的“佛荫”“慈航”。住进南宫的他只觉得苦海无边,何处是岸?    
    朱祁镇事实上是被弟弟幽禁起来了。南宫的大门永远是紧闭的,日常饮食衣物都是由一个小窗户递送进去,为防止南宫与外界联络,纸笔供应极少。有个太监打小报告,说南宫树木太多,恐怕有人会攀树过墙与英宗联系,景泰皇帝于是命人将大树砍伐干净。到后来竟然连饭食都不管饱,害得英宗的钱皇后不得不作些女红出售换点零用。    
    这个时候,朱祁镇甚至都有些怀念作俘虏的日子,那时蒙古人对他依然以君礼相待,每两天进羊一只,七天进牛一只,逢五,七,十日作筵席,北方天气寒冷,也先甚至令妻子献出“铁脚皮”,给英宗取暖。也先曾教训明朝使臣说:“大明皇帝与我是大仇,自领军马与我厮杀,天的气候,落在我手。众人劝我杀他,我再三不肯。他是一朝人主,我特着知院伯颜铁木儿,使早晚恭敬,不敢怠慢,你们捉住我时,留得到今日吗?”    
    朱祁镇虽然两次作了囚徒,但毕竟幸运。蒙古人没有杀他,弟弟也没有杀他。朱家先祖从不把杀人当回事,但传了几代之后,书读得多了,就变得有些手软。    
    朱祁镇在南宫幽居七年,复位无望又无事可作,于是一口气生了十几个孩子。    
    而弟弟朱祁钰,却得了龙椅,丢了精血。惟一的儿子册封太子不久即夭折,自己也不争气,一病不起。    
    于是,英宗在一班大臣宦官的蜂拥下,夺门成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故宫过客》 第十个小兽叫行什《故宫过客》 那个寒冷的早晨

    六    
    于谦在明英宗夺门的那个寒冷的早晨,第一个被从朝班中揪了出来。    
    明英宗本不想杀害这个忠良能臣,“土木堡之变”后,若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天下姓不姓朱都成问题。    
    然而,于谦必须死。参与夺门之变的大臣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作为景泰皇帝最倚重的大臣,于谦几乎成了景泰政治的象征,如今龙椅易人,不杀于谦,英宗复位难以稳固。    
    同于谦一起被拿下的还有王文,陈循等景泰重臣,愤怒的王文在朝堂上大声申辩,于谦淡然一笑;说:“争辩能得以生还吗?他不会考虑你所作的事情,只是想除掉我们而已。”    
    于谦被斩于市,籍没家产。抄家时发现其家徒四壁,只有正门紧锁,打开一看,是景泰皇帝赏赐的蟒衣和宝剑,这是于谦惟一像样的财产。    
    今天很多人都记得于谦写的一首咏石灰的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实于谦还有另一首诗更能表明他的真实感受:    
    逢人只说还家好,垂老方知济世难。    
    恋恋西湖旧风月,六桥三塔梦中看。    
    怀乡归隐之情,溢于言表。以于谦的智慧,身处朱家兄弟皇位争夺的凶险情势,想全身而退,竟不可能。为人臣子,步入紫禁城,即是一条不归路。    
    一个月后,被废为郕戾王的景泰皇帝死了,死因《明实录》没有记载。明代野史《病逸漫记》说“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    
    兄弟相残的皇位之争,划上句号。    
    参与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位的几个大臣宦官,后来都被英宗找了借口,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那个一句话参死于谦的徐有贞,被充军到云南,英宗死后才准许回到家乡。    
    忠臣佞臣,都不好当。    
    不过平心而论,经历了一系列巨变的朱祁镇,毕竟不再是那个意气飞扬的莽撞少年,对于命运,总归学会了敬畏,作了几件有人性的事情。    
    其中一件,是废除了自朱元璋以来的嫔妃宫人殉葬制度。在南宫七年清风苦雨的日子,是那些不离不弃的女人们给了他最需要的温暖。    
    另一件是释放建庶人。    
    建庶人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论辈分算是朱祁镇的叔叔。当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及其长子不知所终,这个朱文圭就被朱棣幽禁起来,称为“建庶人”,那一年,他只有两岁。半个世纪过去了,明英宗对这位不见天日的远房叔叔动了恻隐之心,为其修建房屋,还其自由。大臣担心会生变故,英宗说:“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朱家骨肉相残,始于朱棣。紫禁城肇建,潜意识中即有避邪之意,没想到一夕建成,即招天火。此后仿佛魔咒附体,叔侄反目,兄弟相煎,朱家被天谴了。    
    朱祁镇放了“建庶人”,能否为曾祖还债,最终破解那道魔咒呢?    
    太和殿飞檐上的第十个小兽静静地看着我们,2004年的冬日余晖摩挲着他的翅膀,一层金色的轻纱飞扬,消逝,换上另一层青灰的纱衣……他的面目渐渐严厉。    
    夜幕弥漫。    
    行什,如果他真的是雷震子,传说中周文王第一百个儿子,那他坐在紫禁城最高的屋顶上,500多年都在想什么呢?    
    凡夫俗子们的恭维,祭祀对他而言,似乎都无意义。人类敬畏天神,更要敬畏同伴。骨肉相嗜的紫禁城,行什如何保佑?    
    早一道雷电,劈他个烈焰飞腾,天火熊熊。    
    朱祁镇修复了三大殿,释放了“建庶人”。可紫禁城,还会再一次毁于雷击……


《故宫过客》 凤凰落在交泰殿上《故宫过客》 一只凤凰渐渐显形

    第三章凤凰落在交泰殿上    
    一    
    石屑飞溅挂下一幕稀薄的水花儿,一只凤凰渐渐显形,无限妩媚地偎依在巨龙的羽翼之下。    
    刘晓庆扮演的少女慈禧一脸稚气地望着埋头刻镂的老石匠:“为什么都是龙在上,凤在下啊?”    
    “龙是皇上,凤是娘娘,当然是皇上在上,娘娘在下喽!哪有凤在上,龙在下的道理啊。”    
    “哼,有一天我作了娘娘,就要龙在下,凤在上!”    
    这是李翰祥导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当年拍摄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货真价实的文物做道具,演员可以直上太和殿龙椅,全封闭状态下的大典再现,这都是我们《故宫》剧组可望不可及的待遇。    
    第一次观影,我还在读小学,除了炫目的画面外,留下印象最深的倒是这个“龙在下,凤在上”的细节。及至以导演身份进入故宫,遍寻内廷,尤其在慈禧生前居住过的储秀宫,宁寿宫流连多日,始终没有找到这样一尊石雕。    
    故宫的管理员看我找得辛苦,就告诉我其实故宫里本没有“龙在下,凤在上”的石雕,老佛爷气魄再大,也不敢在紫禁城里坏了祖宗的规矩。但慈禧终究是慈禧,“龙在下,凤在上”的石雕最后出现在她的陵墓里,在另一个世界,她回应了自己的诺言。    
    这是在一个午后很随意的聊天里,获得的信息,我没有进一步考证。但对于紫禁城里的凤凰形象,兴趣渐渐浓烈起来。    
    《大戴礼·易本命》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长”。然而,贵为百鸟之王的凤凰,其命运从诞生之日起,就紧紧地依附于龙。    
    华夏初世,轩辕黄帝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小部落。统一的国家需要统一的图腾,黄帝取各部落图腾之精华,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龙。然而,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图腾该如何使用呢?黄帝的妻子嫘祖为了安慰那些失落的部族,仿照黄帝造龙的方法,组合了一对华贵的大鸟,造字的仓颉命名为“凤”和“凰”。    
    《诗·大雅·卷阿》的诗句让中国人沉醉了几千年: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爱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为雄,凰为雌。它们本是心有灵犀,比翼齐飞的爱侣,后来却合而为一,成为惟龙是瞻,亦步亦趋的凤。


《故宫过客》 凤凰落在交泰殿上《故宫过客》 凤在紫禁城第一次栖息

    舜帝时代,下令谱曲制乐,夔作《九招》呈献,舜率群臣演奏,奏到第三招,百鸟齐鸣;第四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