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花盛开季节,故有“三月桃花浴”之称。
平山温塘开发历史颇为悠久。相传汉武帝身患疮疾,久治不愈,某夜忽
梦仙人相告,太行山的温泉神水可治百疮,但必须亲自去找。于是,汉武帝
骑上白鹿,带着随从,日夜赶路直奔太行山而来。太行山山高谷深,南北长
达上千里,到哪儿去寻找神水呢?然而为了治病,只得爬山越岭,历尽艰辛,
到处寻访。一日来到平山境内,溯滹沱河而行,忽然白鹿脱骑向河南一条小
溪奔去,只见小溪上游云雾蒸腾,白鹿跑到此处便双蹄刨地。汉武帝一行急
追过去,白鹿不见了,而这儿却有一股热水往上喷涌。众人一见,莫不惊喜
万分。汉武帝便在此住下,天天用热水洗浴,果然不出数日,疮疾痊愈,遂
敕封“宝泉神水”,并建“温泉寺”一座。据传,寺内原有武帝大殿(今寺
已废圯)。为纪念白鹿之功,在温泉南二里许建鹿台寺。
温泉是深层地下水在岩缝裂隙中由地热增温而成,遇到适宜的地质构
造,在上游水力庄力下,涌出地表。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水文地质现象,但由
于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人们用它洗浴,确能医治一些疾病,故奉为“神
水”。为了宣扬温泉之奇效,古人往往把温泉和一些历史名人联系起来,汉
武帝是否到过平山,无证可考,但平山温塘原来确曾有过温泉寺、鹿台寺,
寺内有武帝殿等胜迹。不管是神话,还是传说,平山温塘开发利用的历史很
悠久,这是确定无疑的。古人早已知道塘水可洽疾病。据清咸丰年间编纂之
《平山县志》记载,最迟在隋代温塘就已经开发,并有“望之黝黑,掬之洁
白,浴之可以疗皮肤癣疥之疾”的记录。
据今人测试,温塘水温69℃,含有30余种矿物之素,尤其放射性元素
氡的含量较高,对风温性关节炎等病疗效显著。如今,这儿已建有数处疗养
院,是河北省温泉疗养地之一。
铁佛寺庙会
“沧州的狮子,景州的塔,秀才营的铁菩萨,枣强的玉皇大。”这首民
谣至今仍在河北平原广泛流传。“秀才营的铁菩萨”指的是赵县秀才营的三
尊铁佛。
秀才营位于赵县东滹沱河古道,赵县、宁晋、辛集、晋县的交界处。该
村东南隅,树木参天,杞柳、果树成行,风景异常秀丽。就在这树木丛中,
有一座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大寺院,这就是铁佛寺。关于其来历,这一带流
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四子朱棣为夺取王位,组织“靖难军”
进行“燕王扫北”,经过三年内战,终于在1402年攻下南京,自立为帝,改
年号为“永乐”。他取得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要将国都迁往
燕地。在哪里建都好呢?朱棣带领其军师、文武大臣和风水先生来到河北一
带查找帝王福地。一天来到秀才营村东南三里处的“九龙口”(这里有九条
道路交接,故名),见这里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可谓难得的一处风水宝地,
心想:在这里建京城再好不过。于是决定在九龙口盖金銮殿。不料,第二天
发现从地下冒出三尊大铁佛。佛爷占了地方,燕王认为是天意,天意不可违,
后来只好改在北京修建金銮殿;在九龙口三尊铁佛处修起寺院,称铁佛寺。
早先,铁佛寺内有五座大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内供奉皇姑、铁佛、
千佛、药王、圣母。其中以铁佛殿最为壮观,也是全寺的精华,建筑风格独
特,起脊大殿间,青石台阶9级,红墙碧瓦,上有显示威猛的海马、狮子等
装饰品,前额是虎头下架,斗拱密布,檐牙龙舞,庄严肃穆,令人望而起敬。
殿内画栋雕梁,丹垩精工,三尊铁佛端坐正中,合掌当胸,慈眉善目,十八
罗汉东西旁坐,泥金雕塑技艺精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另有9座小庙,
为斑疹、瘟神、眼光、睡宫,麦王、大圣、玉兰老母、南海大士,送子观音
等,或附于大殿之侧,或独立寺院当中,面南面北,坐东坐西,错落有致,
各具风彩。院内古柏参夭,碑碣林立,布局十分得体。传说是农历四月初十
出现了三尊铁佛,故每年这一天要“过响”(起庙会),前后演戏4天,为
招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的香客,各村建立的茶棚总共不下数十座。此
外,商贩、买卖人搭起的洋布棚、伙食棚锦延数里之遥,摆摊的、流动叫卖
的及赶庙的三教九流,一时间人山人海,形成了热闹非凡的商品交易市场。
此情此景延续了数百年,直至“七七”事变后,兴盛的铁佛寺毁于战火。
今逢盛世,人们又想起了铁佛寺的盛会,自发地恢复了过庙。近几年,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二日,四村八乡的群众,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有踩
高跷的,有打扇鼓的,有杂技魔术,有曲艺说唱,大戏小曲等民间社火云集
铁佛寺旧址,临近几个村的茶棚会也在铁佛寺的废墟上搭起茶棚,供上佛像,
招来了不少善男信女,出钱资助,茶棚会又用这笔收入请来了大戏和马戏团、
歌舞队、电影录像队等为庙会助兴;国营商业、个体商户、小商贩都赶来设
摊摆点做买卖;布匹、衣服、日用百货、饮食瓜果、农机具化肥等生产生活
用品的无数摊点,组成了几道街,形成了一个繁华的物资交流大会。
王口烟花
辛集市王口镇生产的“王口烟花”驰名中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它
从明末清初开始生产,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烟花又叫烟火、礼花,春节期间正是烟花上市的季节。人们燃放爆竹烟
花除旧岁,庆新春,表示心花怒放,兴高彩烈,祈求来年赐福的习俗,源远
流长。宋人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
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烟花时令性很强。明末清初,王口人一进腊月,便把爆竹用木轮大
车或单木轮车运进北京,在爆竹市场上进行销售。
北京城里流传着一段王口炮的有趣传说。有一年春节前,北京炮市设在
前门楼前,来自全国各地的鞭炮商人都聚集在这里来卖鞭炮。王口爆竹自然
也在其中。一天,有位商贾来观市,许多生意人都抢着介绍自己的爆竹,打
算讨个好价钱。这个商贾微微一笑,指着前门楼说:“谁的炮能崩过它的高
度,我便有多少买多少。”卖炮的人们一听,大都退却了。商贾正在得意,
突然人群中挤出一个小伙子,走到商贾面前,既不看他,也不答话,拿出一
把双响,点着炮捻,一连放了10个,人们仰头观看,空中响处,朵朵烟花都
远远高过前门楼。在场观众和那位商贾一下子都惊呆了。待他们清醒过来,
欲寻找这位小伙子时,却发觉他已不见了。人们正在犯疑,碎纸屑已纷纷扬
扬飘落下来,其中一块较大的红纸片上恰恰印有“王口炮”三个字。从此,
王口爆竹名声大振,在京津一带十分畅销,“王口双响能崩九丈九,高度超
过北京前门楼”便流传开来。
王口烟花,是爆竹和花炮的合成物,其基本构造是由引信、发射物、炮
药三部分组成。烟花的颜色由掺入炮药中的各种金属盐类所致。这些金属盐
类统称为染色剂。当染色剂为钾盐时,烟花就呈现紫色;是钠盐时,就呈现
黄色;是锶盐时,就呈现红色;是钡盐时,就呈现绿色;是铜盐时,就呈现
蓝色。如果含有镁、铝等轻金属,则在燃烧高温后发出荧光。而有些不能燃
烧的物质,即造成许多烟幕。当烟花射入高空时,这些盐类即与空中的氧气
发生化学反应,于是便产生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鲜艳美丽的色彩。
王口烟花不仅质量高,而且品种繁多。有半球、全球、带响、发光、彩
旗、烟幕、灯笼等多种款式,每种款式又都冠以既形象化又富有诗意的名称,
如“闪光雷”、“黄莺”、“银龙”、“绿龙”、“金龙吐珠”、“天女散
花”、“雷鸣花开”、“战地黄花”、“山花烂漫”、“草原新春”、“喜
庆丰年”等等。如今市场上销售的王口烟花达70来个品种。这些产品不仅有
漂亮的装演,而且燃放起来声色俱佳,灿烂多姿。有的像怒放的鲜花,有的
像倒挂的垂柳,有的像丰收的葡萄,有的像黄茸群呜,有的像龙飞凤舞,有
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稻谷丰收……其中最引人的要数“盒子灯”。盒子灯
是烟花的进一步发展,它融烟火与花灯于一体,把烟火的气势和花灯的五彩
缤纷结合起来,使人更为喜爱。王口有一老艺人所制的盒子灯分八出(层):
“八盏明灯”、“天鹅下蛋”、“天女散花”、“胖小撒尿”、“古城相会”、
“万盏红灯”、“灯轮”、“九莲灯”。其中以“万盏红灯”、“灯轮”最
为精彩,以“胖小撒尿”和“天鹅下蛋”最有情趣,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今,王口烟花不仅畅销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
甘肃等省、市、自治区,而且外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荷兰、
瑞士、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市场上的热门货。这些国家和
地区每逢新年、国庆和圣诞节,都以燃放王口制造的烟花助兴。
抬皇杠
“抬皇杠”又有颠杠、劫皇杠、抬花杠、抬杠箱等称谓,是河北省平原、
山区广泛流行的一项民间自娱性活动,是一种技艺高超的无伴奏民间集体舞
蹈。在南宫、元氏、获鹿、井陉、满城、抚宁等县,人们习惯称之为民间“迎
神赛会”的一种仪仗形式。它以再现古代帝王外巡时的皇家气势,或作为反
对腐朽的封建皇家政权的表示而闻名遐迩,倍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杠”为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其组成的队伍称为“纲”。一盘杠由杠
杆、箱架、箱、箱环、顶旗等五部分组成,其重量一般在40公斤左右。参赛
时,或30盘,或40盘,没有一定之规,越多越热闹,越红火,越有看头。
角色除抬杠者外,尚有一名身系串铃,手扬马鞭,装扮犹似古装戏中的七品
芝麻官者,谓之“押纲官”,负责查验贡品,及四名犹如衙门站班的“护纲
衙役”。
表演是随着仪仗队伍的拉开而开始的,或在崎岖的山路上,或在狭窄的
小巷里,或在野外河滩地,或在村镇中央的广场,抬着一盘盘杠的演员边行
进边颠动杠箱,使得箱环有节奏地拍击杠箱,发出“啪啪”的声响,故有“颠
杠”之称谓。行至“神”下驾的地方即所谓“落驾”处,仪仗表演进入高峰。
“全罗执事”以及数十面彩旗围成圆环,圆环内,在震耳欲聋的铁炮声中,
数十盘杠形成两条长龙,尔后你来我往,“穿十字”、“走连环”、“掏剪
子股”,队形千变万化,演员一改单调的“颠”,争相施展“换杠、顶杠、
驼杠”等高难技巧。押纲官在衙役的护拥下,扬鞭舞蹈,杠间穿梭,查验贡
品,整个场景蔚为壮观,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再伴以颠动时箱环拍击
箱子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和奏乐,从而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