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

第1章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第1章

小说: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紫晨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看编辑的知识性民
俗与派游丛书。它着眼于刘祖国吕旅游圣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
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主活,饱览壮 美河山、名胜古迹,通晓各地
风土民情为宗旨,为国内外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
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昧的
储备、精神的满足。
     旅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
或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
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旅游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旅游中真正有所收获,必
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风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
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舆妙
的。这就是旅游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
解说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一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丛书加以弥补。这部
民俗旅游丛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内
容分成苦干册编写,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知识。这种
尝试,以前没有过。这套丛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祖
国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补的风格——呈现在读者
面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这部丛书并没有把它简单地化为旅游手册,
更没有以介绍地方风光名胜为满足,它有较高的视野、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既可作为旅游的良师益友,又可作为民俗文化读物而开卷有益。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厂阔
的中国分成芒干文化区,愕旅游区纳入文化二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
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迹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
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
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
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都有
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大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理论民俗学,一
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
民俗学则方面较广,诸如商品民俗字、消费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社交民俗
学等,重在实际的应用,多采取具体的描写研究的方法,使人们在各顶生活
应用中,有实际的效益。民俗旅游是庆用民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应用,
便不能不考虑与旅游实际的结合,不能不考虑派游的实际需要。但是,旅游
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活动,他有更广泛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要
求。高层灰的旅游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活动。从旅游所至的引人瞩目的地
区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物质财富的吕民族,由旅游所看到的具体景观所呈
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现象,扩屡到它之外的多种问题的寻索,欲厂可厂,
欲长可长,要趣昧可以有趣昧,要字术可以有学术。这样的旅游民俗丛书所
提供的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应该是相当厂的。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我们把
这套丛书从框架、体例到内容、形式都尽量提高了档次,使它更好地发挥应
有作用,并以此积极推动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间的大团
结,促进与海外朋友间的友谊。
                                                  1991年8月
                                                    北 京
                                    引 言
     “燕南赵北”一语,最早见于《后汉书·公孙墩传》,内记有重谣日:“燕南睡,赵
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说的是公孙瓒在此据重兵,筑高楼,以待天
下之变的事。清世祖玄烨曾把“燕南陲,赵北际”简化为“燕南”、“赵北”嵌入其《赵
北口》诗中:“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将“燕南赵北”一词连称则始自清高宗乾隆,
其《啵莸乐小肥疲骸拔野嗄险员奔洌迨谴Ρ滩ɑ贰H艚掏既牒崤弦评�
儿迭山。”
    自从把“燕南睡,赵北际”连称为“燕南赵北”以后,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日常交往
中,“燕赵”往往作为河北省的别称。这是因为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本省北部为
燕国地,南部为赵国地,人们以“燕南赵北”或“燕赵”称呼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
的历史。其实,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里,这里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为燕、晋
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
郸、广阳、恒山等八郡。自汉代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总管府,唐代始称河
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在元、明、清诸代,河北是京镊重地,元置大都、永平、
兴和、保定、河间、顺德、广平、大名等路,直属中书省,谓之“腹里”。明洪武间置北
平等处布政使司,永乐问改北平为京师,置顺天府,各府、州直隶京师,称北直隶。清置
直隶省,民国仍之。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至今。
     “燕南赵北”这块土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
百态,自然景观丰富多彩。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数千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
物古迹,除京、津之外,仅河北省境内就拥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6处(其中国家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风景区4处。承德的避暑山庄—
—外八庙,秦皇岛的山海关——老龙头,遵化、易县的清东陵、西陵,邯郸的赵王城、南
北响堂寺,保定的古莲花池、清直隶总督署,以及正定隆兴寺、赵州大石桥、沧州铁狮子
等,这些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无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燕南赵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许多土特产品具有它显著的独特风格。果类品种多、
产量大,计约百余种,素有“果乡”之称。梨、板栗、核桃、龙眼葡萄、柿子、花椒等居
全国首位。口蘑盛产于坝上,是一种名贵真菌;蔗菜号称“山菜之王”,国内外市场供不
应求;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磁州
窑、定州窑、唐山窑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瓷窑;曲阳石雕的历史约有2000年之久;易水砚
弛名古今中外。
    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隋书·地理志》云:“悲歌慷慨”、
 “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
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
名于图史者往往而是。”的确,这块土地上自古英雄辈出。“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
身不死”的邯郸游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当阳桥头
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琢郡猛张飞;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血染
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
之歌,浑原纯朴的燕南赵北风俗,陶醉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和不计其数的世界各国游
客。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一、石家庄观光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西
依太行山,东、南、北三面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市区坐落在太行山麓的滹
沱河冲积扇上,地势微向东南倾斜,地表坦荡,土质肥沃,地下水源丰富且
水质良好。市效盛产小麦和棉花,西部太行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京
广、石太、德石三条铁路在此交汇,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古有井陉
驿道可达山西,今有公路四通八达,素称“冀晋咽喉,南北通衢”。
     石家庄市是由石家庄村发展起来的。本世纪初,它只不过是一个隶属于
获鹿县的小村庄,清末光绪初年重修的获鹿县志称:“石家庄,县东三十五
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1903年至1907年,京汉、正太铁路先后
建成,1940年,又修筑了德石铁路,遂成为冀晋两省货物的集散地和交通要
冲。它曾一度被称为石门市,1947年11月12日石门宣告解放,更名为石家
庄,其周围山川雄伟,文化古迹众多。近郊有以壁画饮誉中外的毗卢寺和赵
陀先人墓;所辖的正定县的隆兴寺、华塔、凌霄塔、开元寺钟楼,获鹿县的
封龙山,井陉的苍岩山,以及辐射其周围的赵县赵州桥、平山县的天桂山等
山川名胜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花会、饮食小吃、土特名产等等,都吸
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
                                 正定漫游
     正定城地处滹沱河北岸,北距石家庄市区15公里。今天虽为石家庄市辖
的卫星城,但在历史上却是河北中南部著名的古城。自北齐皇帝高洋把常山
郡、真定县治所迁至今正定镇以来,历经1430余年,一直是府、郡、州、县
所在地,辽金时期曾两次建为国都。正定城东连河北沃原,西扼井陉古道,
北通京师,南临滹沱古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城附近土地肥沃,人口密
集,经济发达。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给正定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古迹和风格独
特的名胜古刹,素有“三山不见”、“九水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
十四座金牌楼”之说。这些名胜古迹有的虽不复存在,但现存的隆兴寺、广
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钟楼等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
内的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隋龙藏寺碑闻名中外;此外文庙大成殿,
风动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7处之多。80年代初以来,随着旅游事业的
发展,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定城内兴建了“荣国府”、“宁荣
街”仿古建筑群;紧接着又陆续兴建了“西游记游乐宫”、“封神演义游乐
宫”、“中外影视探秘宫”和供微型飞机起降的飞机场,以开辟空中旅游,
这些寓文化教育于娱乐的游览场所,初步形成了一个历史名胜与游乐场所相
结合的旅游城。
     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隆兴寺,为我国现存著名十大佛教寺院之一。寺内
古柏苍劲。环境清幽,殿坛楼阁依次排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壮观宏伟。隆兴
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 (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改名为“龙兴
寺”,清康熙四十八年 (公元1709年)重修后定名为“隆兴寺”。
     龙藏也好,龙兴也罢,为什么都带一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