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长大 >

第27章

长大-第27章

小说: 长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方面,做出表率的公司当然是通用电气公司。这辆战车不断需要以收购的方式补充燃料,它每年收购一百多家公司。但是,不要以为通用电气收购这些公司是为了长久经营下去,它买进来的目的更主要是为了以后高价卖出去。1985年—2000年期间,通用电气公司9。9%的年均增长率中有整整4%来自于收购交易。就公司规模而言,现在几乎没有哪家公司能够达到与通用电气一样的业绩,并且为利润增长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它还在实施规模更大的收购计划,计划花费超过53亿美元收购海勒金融(HellerFinancial)公司。在所有的资本交易中,通用电气金融服务集团(GECapital)就好比汽车发动机,也是最为如饥似渴的收购者。过去15年来,该部门一直保持22%的年增长率,这一数字使其他部门6%的增长率相形见绌,而且金融服务集团的营业额占通用电气公司营业额的50%。它仍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诸侯割据的金融服务领域,寻觅出现在其中的最佳收购机会。    
    对通用电气来说,并不担心买进来的业务经营不下去,因为它买之前就已经计算了卖出去的方法。做不到业内前三名就卖掉,成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戒律。每当通用电气从售出一家子公司或其他资产中赚了一大笔钱时,它由来已久的做法是,在同一季度里拿出一大笔可自由支配的投资或是一笔重组费用,这样能使净收益稳步上升,而不是比上一个季度猛然增加一大块。    
    资本的买卖交易是长大公司的日常举动,这时常是解决危机和继续长大的驱动剂。你可以研究一下全世界工商业的案例,有多少家大公司在考虑长大时,想到了买?又有多少大公司在面临危机时,想到了卖?IBM公司在1992年为西尔斯公司承担80亿美元的IT外包业务时,就开始构建自己的网络系统,也即后来所说的“IBM全球网络机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一份无与伦比的资产和摇钱树,最后以50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公司。在1992年以来的IBM大变革中,郭士纳不知道卖掉了多少IBM的资产,接着用换来的现金又不知道买来了多少软件公司、技术公司和服务机构。2000年,它把硬盘制造业务以超过20亿美元卖给了日立公司,紧接着就以超过30亿美元买进了普华永道公司咨询服务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集团绝对是资本贸易最活跃的媒体公司了,不断买入的新资产让它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又让它必须通过出售一些资产来换取现金,解决债务问题。1990年,该公司宣布它背负着八十多亿美元的债务时,公司的业绩一路下滑,全世界的银行都焦躁不安,恨不得立即飞到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身边,吸干这个贪婪资本家的血。过去,默多克到处拿着自己控制70%澳大利亚新闻业和40%英国新闻业的资格,说服全球的银行家不要忽视他的公司破产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他到处“劝说、欺骗、奉承、企求各家银行”。他最后一次利用撒切尔夫人的关系,合并了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得到新的筹资砝码。1991年初,他重新获得146家银行的新协议,一次筹集了76亿美元的资金,解决了暂时危机。但是又面临新的利息压力,他出售了《星报》50%的股份(他的第一家美国报纸),福克斯公司的部分权益,而且卖掉一批杂志,其中包括《纽约》、《17岁》、《新女性》、《肥皂剧周刊》等。这些买入和出售行为维持了新闻集团的平衡。    
    我们不想把近些年大公司的资产买卖全部一一列举出来,像记录“资本贸易史”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启示所有志在创立长大公司的经营者,要保持公司的灵活性,以“资本买卖”的心态,而不是以“实业经营”的心态积极参与资本交易。


喂养“资本之鱼”第45节:数字“假象”(1)

    我们听说许多管理者对数字不感兴趣,完全凭感觉行事,确实有人凭借这种“感觉”创立了不错的公司,但是我们奉劝长大公司的经营者应该时时关注公司的财务数字。关照“数字”绝不只是CFO(首席财务官)的责任,财务报表就像运行的芯片一样,一旦处理器运转失效,机器随时可能崩溃。    
    亨利·福特创立流水线是一个壮举,但是他却不善于管理公司,尤其不善于管理数字。他在办公室里呆的时间很少,而宁愿多到工厂的厂房去转一转,资产负债表和营业报表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不信任银行家,并保留着大笔现金,这样他就不必借钱。他不屑于看组织系统图和职务说明书,而是乐于使经理们互相对立。老福特认为这套方法无懈可击,事实上漏洞百出。尤其是在福特汽车公司与后来者通用汽车公司的竞争中,前者的缺陷就暴露出来。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之父—斯隆就非常认真仔细,不像创始人杜兰特那样马虎大意。他对数字和组织系统很敏锐,他设立了公司办公室,任务是分配资金和协调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而不是管理这些业务部门。每一个部门都能从公司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东西—金钱、工厂和销售力量,以便自主地开展业务活动。为了把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斯隆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制定预算、雇用人员、预测和报告销售情况等等的“标准程序”;他还设立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理事会,在这种理事会里,经理和工作人员可以交流思想或设法利用规模经济。斯隆做得很好:他的通用汽车公司有了程度适当的中心控制,程度适当的各部门独立性和许多交流思想的办法。关键是,他能清楚地知道通用汽车公司的资产、负债、利润、亏损等各项数字,以及现金都花到哪里去了。    
    但是,似乎大公司的大管理者向来都认为自己是做大事情的,因此不喜欢研究公司的财务数字,除非遭遇危机时才被迫这么做。很多媒体都对朗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下滑进行了报道,从那时起这个大公司非常不喜欢仔细计算自己的财务报表,但是却很喜欢向华尔街报告“好消息”,比如远景规划、爆炸性新闻、重要收购的价值等等,整个公司在华尔街像摇滚乐歌星那样出名。但是,CEO麦克吉恩却对销售预算的数字很不敏感,他想当然地制定了销售增长目标,因而有些不切实际。为了实现增长目标,雇员们不得不用大幅度折扣比例和过分慷慨的财务安排(大部分是向网络公司)来预支未来季度的销售额。当业绩落得越来越远的时候,销售人员打折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这仅能维持一段时间。当朗讯公司损失了其超过80%的股票价值以后,麦克吉恩离开了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他与《财富》杂志的记者坐下来一起反思代价惨重的教训。“股价只是副产品,它不是刺激增长的因素,”他说,“每当我看到我们中有人没能认识到这一点时,总会有令人痛苦的教训出现。”的确如此,很多大公司的CEO喜欢向华尔街报告股价的预期,但是不喜欢谈具体的财务数字,有些时候自己都害怕看上一眼。    
    有许多大公司轰然倒地,原因在于它们向来不担心债务这回事。在Google上关联搜索一下“负债—破产”,你会找出无数案例。美国宝丽来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创立于1937年,由艾德温·兰德和乔治·威尔怀特所创立。据说兰德是个发明天才,上哈佛大学一年级时就厌恶了枯燥的学生生活,辍学回家专攻他着迷的化学和光学方面的发明。据说他一生中发明专利之多仅次于托马斯·爱迪生。威尔怀特则精于推销和管理,有“完美的推销商”之誉。两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随后20年内,宝丽来公司长大成为引领美国经济的“先锋公司”。宝丽来公司最早生产太阳镜并发明了其他光学技术,二战以后转向照相设备。1947年,兰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即时成相系统,一年后推出了一次成像相机和专用胶卷,轰动全世界。1982年,兰德退休时,宝丽来公司的资产超过数十亿美元。但是宝丽来公司在随后的20年中,采取大步扩张战略的同时,却忽视了债务危机。80年代后期,宝丽来公司为了避免被迪斯尼家族公司吞并,曾借债打了数年官司,欠下大量债务。1991年,宝丽来公司在一起专利侵权案中胜诉,从柯达公司赢得到9亿多美元的赔偿,公司没有用它偿还债务,而是盲目投入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新产品中,结果债务包袱越来越沉。与此同时,公司的员工却越来越多,公司的营销费用和管理成本逐渐上升,行政管理开支竟然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37%。无视公司财务数字的行为,导致了该公司的破产结局。    
    法国最大的公司之一—威望迪环球集团(也是全球第二大传媒集团),在不善管理数字的总裁梅西耶领导下,也是走向了负债累累的道路。威望迪的前身是成立于1853年的法国通用水务公司,它曾是法国最大的私营公司,其水处理业务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长期以来,通用水务是法国式资本主义的象征和骄傲,被喻为“一头给法国带来丰厚利润的奶牛”。梅西耶认定影视传媒很赚钱,在担任总裁后马不停蹄地收购、合并与兼并,把公司业务扩展到影视、电信、出版、互联网等领域。他的长大雄心是超越美国在线及时代华纳,使威望迪成为世界传媒业的巨擘。2000年12月,威望迪合并了法国有线电视台后,将通用水务改名威望迪环球集团,集团50%的业务与水务毫不相干。梅西耶的并购活动大胆神速,是互联网时期的神话,因此并购代价非常之高。威望迪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梅西耶又不善于在债务与资产之间寻求平衡。《财富》杂志报道说,他以每股60欧元的价格向德意志银行等两家银行出售资本,卖出价值33亿欧元的股票,占公司总资产的5。5%。敏感的股市立即作出反应:既然威望迪抛售自己的股票,肯定前景不看好。公司股价应声下跌,两家银行损失了4亿欧元。这次资本出售成为对威望迪的“大屠杀”,是威望迪财务崩溃的前奏。    
    公司的董事们发现梅西耶隐瞒了真实的财务数据:梅西耶说截止2001年底,集团的债务不超过80亿欧元,而他们发现当时的实际债务高达136亿欧元,为法国企业历史上债务之最。此事在股市再次引起震荡。为挽救不断下滑的股价,梅西耶打算出售子公司威望迪环境15%的股份。消息传出,法国政界愤怒了。因为威望迪环境保留了原通用水务的业务,它不仅是法国光荣的象征,而且还直接与城镇供水权相关联,许多市镇甚至将它看成是主权的一部分,害怕出售股权后,城市供水权落入外国资本手中。梅西耶的计划也激怒了总统希拉克。希拉克在总统竞选时曾表示,希望威望迪环境不受外国资本控制。梅西耶处境恶化,想求助于希拉克,但希拉克说:“我不想再看见他。”《财富》杂志接着说,爱丽舍宫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权威的穆迪国际金融评估公司认为威望迪已经没有流动资金了,下调了这个公司的信誉等级,将其股票定为垃圾股。令股民心寒的是,股价在下滑,梅西耶的工资却直线上涨。2001年,梅西耶的年薪涨到5200万欧元,是仅次于欧莱雅总裁的法国第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