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ǔ潭扔⒂锏呐笥芽隙ǘ贾勒夥矫娴氖虑椋捎谟⒂镒羁嫉牡ゴ屎芏嗍焙蚨加胢an(男人)代人,就像我们汉语用“他”代第三人称一样,无论性别。但是现在在美国正式的地方写“他”也一定要写成“他/她”,否则肯定会有人颇有微词。这种做法叫做politically correct,换句话说,直译过来是“政治意义上正确”。我只能说,当天的人个个睿智,能说会道,聪敏有余,自然幽默,至少让我们这些在下边听的人轻松很多。一天八个人加起来不仅没有紧张之感,却让我有点舍不得这个项目了。上午有个议会中的前元老级人物来和我们谈,题目:无。因为这样是最简单的,不用面对学生没完没了的立场问题,更不会纠缠于自己的措辞。加上自己的身份可以说是“无官一身轻”,可以说他是除了自己谁也不代表。这样一来,说起话来轻松的很,没有任何顾虑。当然像很多其他人一样,老先生都从教育我们这些青年下一代,“美国的希望”开始。老先生更是来者不拒,什么问题都敢回答,而且从来不把自己陷进去,我不得不佩服,此乃真能人也……其实,不过是一时地感叹而已。我当时就想问他个问题,正好这几天新闻说欧盟计划对华军售,由于美国方面的干涉再次搁置。我正想拿出这个问题来听听老人家如何应付,这位先生已经有意思点名叫我了,可是却由于我不是女的而没有问成。不要误解,因为为了公平,人家提问是点一个男的再点一个女的,前面一位男士才回答完,这次又有一位女士提问,即使我才被叫,我依然失去这次机会,所谓绅士风度也。
整个下午的活动并没有任何事引起我强烈的兴趣,但是我得承认整个过程是个让我长见识的过程。很多人可能对此不屑,但是事实上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多一天,我们就多学习了一些东西。我只认为我们人类是很难阻止自己的大脑停止思考的,有时候我甚至荒谬地怀疑我们的大脑是否真的归自己所有,为什么我们想让它停止思考都不可以?我知道会有人骂我傻,说我为什么不说心脏也不属于我们,因为它做的也是“植物性运动”(如果我把这个词记对了的话),它的运转也不完全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的。您别说,我还真这么想过。
我现在还在为自己当天下午有幸做的一件事感到兴奋,也许我现在的话和刚才的话听起来有点矛盾。我参观了众议院。这的确不是我第一次来了,我也熟悉这里的规定,不可以带相机,违者底片当即曝光。正是这个原因,很遗憾我不能把当时的感觉通过图片记录下来,但是我相信这不会是终生的遗憾,这个我们后面会讲。这次我们十分幸运地得到了可以下到众议院议席的许可,就算是“青年美国”的活动也不是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在“青年美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一般是四五年才会有一次机会,我终于感到这次华盛顿之行有些很令人兴奋的时刻了。对于之前一直没有能够真正见到大人物的怨言此刻多少得到了补偿。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走进美国政治最高端 8
我应该说清楚,这里是对公众开放的,但是公众是没有机会坐在议员们的议席上的。就像上次我来的时候一样,我只被允许在平日记者席的位置看看众议院。今朝我辈皆怀着多少敬畏 地感觉进入众议院,并且随意就坐。那是一种国家的庄严,是一种权利的气势。因你置身其中,你的举动不能被你所控制。当然我不能说人人如我一般,比如那些进来之后东张西望,感觉这里和他/她家客厅无异的人恐怕就没我们这么多感慨。简单地说,议员们的座位是很舒适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大礼堂我也参观过,但我只能说风韵不同,这里的椅子的确更舒服一些。没想到比大会堂小很多的美国众议院却是如此情景,在不借助扬声系统帮助的情况下,我们坐的稍稍靠后的人,根本无法听到议院讲坛下的人的讲话,无论其如何嘶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设计者希望无论如何都要让议院这个地方肃静的缘故。有人给我们讲了众议院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以及这房间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当然,众议院的运作乃至投票细节还有小故事等等还没有被他放过。在这期间,我不时向高处那个对公众开放的记者席望去,我看到了许多东西,但是样样印象深刻。许多游人看到我们这些穿着正式的年轻人进来自然是迷惑不解,见我们有了这样的“特权”,眼神中自然透露出一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有我们一样机会的感觉。我不知道一批批活跃积极的“青年政治家”是不是就这样被培养出来的,也不知道我周围的人,甚至我,在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被寄予了怎样的希望。这么多的选择,上来的美国百姓又为什么要带着孩子来这里呢——一个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很无聊的地方。我想,这就是美国人的自豪吧,美国人这样自豪于他们的社会,他们的政府机器,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自豪感就是从这些方面得出的。他们要让自己的子孙也懂得珍惜,也知道眼前的一切,所以被给予的一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弥足珍贵。他们要将这样的荣耀传承下去,他们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一切的重要意义…… 坐在座位上的我,像到了任何地方一样,都要打量一番。虽然到现在我都不完全理解为什么美国官方不允许公众在众议院拍照,但是总有人跟我说是因为人家不想让我们搞清楚某个议员的座位的某些不为人知的记号或者别的什么。当时似乎就听了这样的话,我倒偏要看看这一个个座位上都有些什么东西。我四处寻找的结果就是在座位下面摸到了什么,在我惊喜之余想要兴奋地告诉旁边的人,这个议员竟然在这里留下了盒饭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锡纸的包装外面清楚的图示表明里面是防毒面具,显而易见,这又归功于恐怖分子,是他们再次改变了我们。知趣的我在打量了一番后就给放了回去,对没有什么大发现的结果甚是不悦。没有机会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我,最终反复使用议员们投票的按钮进行投票……好像很过瘾一般。出来之后,我更认真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当然,其实在里面坐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我什么时候会再来?”我是想回来的,我是会回来的,当时我深信我清楚这一点,我似乎也是十分有信心和决心的。我周围的人们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在华盛顿的某个联邦机构工作,而我呢?我也想为同胞工作,也想为自己的祖国工作,可是我和他们不同,我的祖国和他们的祖国不是一个国家。在他们可以具体地设想将来走向的时候,我呢?我只知道,我想要为我的国家工作,想要为中国的百姓工作。我更希望自己可以代表自己的国家再次回到这里,我继续想象到:如果那时我的身份是政府官员,可以有能力开展新的中美关系,甚至可以和“青年美国”的同伴们以中美政府层的身份再次相遇。这个梦想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甚至都能想象到若干年后,自己再次出现在这里的情景。我要回来,我会回来的,我更要代表百姓来到这里。
探访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
最后一项外出活动,让我十分盼望,目的地: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本来我们外交班的目的地是欧盟驻美国代表处,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但这真的不影响我的情绪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宪法班和别的一些班去了最高法院,一个听起来就是和他们很对路的地方。
华盛顿的使馆区,在感觉上并不像北京几个使馆区那样戒备森严,在个别国家,如以色列大使馆的周围,我们才可以看到隔离墩、摄像头和便衣警卫等。每个大使馆都不显眼,如果不是看了院子里面的各色国旗,恐怕路人是不能想到这里就是使馆区的。在最初进入使馆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只觉得这个楼的占地面积大一些,别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青年美国”的一个工作人员在车里和我们说,当初把这块地给他们就是个错误,因为这正好是个山坡。在那上面他们不仅可以俯视周围,还几乎可以看清楚华盛顿市内的一切东西。以色列的大使馆感觉很隐蔽,不大的院落,米黄色的墙体加上让人一看便知的以色列蓝白大卫盾国旗。我们在下车之后在外面等了很久,只觉得以色列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做得非常细致。我们在外面无所事事,便四处遥望,谈笑风生。可是在这时候,我总是会不小心看到那架得高高的摄像头,让我觉得很是不自在。
在我周围美国朋友的眼里,有人甚至认为去以色列大使馆比去欧盟代表处要有魅力得多。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中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与以色列的关系可以和“民主”这个道德大旗挂上钩,与此同时当然少不了其在中东利益的因素。美国人总喜欢说以色列是中东惟一一个民主国家,而以色列这一美国盟友在中东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帮美国人在那里钉了颗钉子。有人还说在美国的犹太社团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的制订,也许这是有道理的。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走进美国政治最高端 9
在以色列大使馆,仅仅安检就用去了我们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安检过程几乎是几个工作人员对一个访者,这安检也是我在美国遇到的最严格的安检。安检器械的灵敏度几乎统一的被调到最高,胸针,耳环甚至戒指、手表,只要是金属物件几乎都通不过安检。而拿下手表,解下腰带,甚至脱掉外套和鞋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我们被赶来赶去。以色列使馆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核对我们的证件,进行安检,就好像动物检疫前要进行登记和分类一样。不同的是卫生检疫换成了安全检疫。众所周知,以色列终日被笼罩在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下,美国也在向以色列学习反恐之道。如此想来,以色列大使馆外严格的安检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闲等的时候,聊天之时发现以色列似乎是个在政治学生圈中很热的国家。在美国大学一般都有海外学年的项目,就是在外国度过一个学年的生活。而学政治的学生们往往会选择以色列作为其目的地,尤其是在美国学生中间。在我看来,以色列的确也是个很酷的选择。如果我大学的专业是政治、政府或者外交这样的学科的话,有机会我想我也会选择去以色列的。 现在以色列在中国人中间越来越多的被了解,虽然该国与中国建交不过十余年,但是两国的关系却在很多方面有着深度的交流和发展。几百年前就有犹太人出现在了中原的土地上,而在二次大战之时,中国的很多城市更成了犹太难民避难的地方,中国人民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帮助。在二次大战之后,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后,虽然两国的正式外交关系一直没有得以建立,但是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在技术上的合作,中以两国更是在深层次上有着牢固的关系。我很难说自己可以理智地给以色列和我国的关系一个评价,而也正因为这样,我才意识到我对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