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黄金穗 作者:齐佳芜(起点榜推vip2014-06-04完结) >

第186章

黄金穗 作者:齐佳芜(起点榜推vip2014-06-04完结)-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姚老太太是长辈,他后面的话犹豫间就没出口。

    姚老太太斜飞入鬓的眉梢轻动,想起了前两年姚长雍落水之事,担心丫鬟们的名字真克到姚长雍了,想了不过片刻,便斩钉截铁地说:“不过是个名字罢了,有什么要紧的?玛瑙,你跟大太太说一声,让府里面名字有‘金’的,都改了吧。”

    “老太太,”玛瑙唤了一声,有些为难,开口道,“既然都改了,改成什么字,还请老太太赐个字。”

    姚老太太显然不想管这点子小事,她那大儿媳妇不知道有多得意呢,随口道:“你们大太太读的书多,全让你们大太太拿主意就是了。”

    玛瑙心里叫苦不跌,却也应了下来。

    姚老太太瞥向姚长雍,见他还是面色沉静,不见一丝波澜,既没有得意,也没有为难,心里就好受了点。转而又想,谁把她孙子弄成了个面瘫一样的脸?虽说不是面无表情,看起来温温和和的,举止儒雅,心事让人捉摸不透,这是好事,但是姚长雍才十三岁啊。

    姚老太太思及此,面露一丝愧疚和心疼,却很快掩藏起来了,恢复那副高高在上的尊贵优雅,和蔼可亲。

    玛瑙请示姚大太太,姚大太太面露喜色,笑道:“女孩子家合该秀秀气气的,就改成‘秀’吧。”

    所以,金枝便成了“秀枝”。

    姚莹莹身边的金兰,突然被大太太的丫鬟通知改名为“秀兰”,她面上应着,心中惊奇,忽然记起了什么,问秀兰:“黄姑娘头一回来我们府里,和老太太提起她的闺名,我记得叫什么来着?”

    秀兰想了想,面上惊诧一闪而过,口中答道:“黄姑娘的名讳是,上‘金’下‘穗’。”

    姚莹莹若有所思地合了书本,半阖眼道:“有些累了,伺候我安寝吧。”

    秀枝却是在姚真真和姚莹莹谈起金穗时,听到了只言片语,知晓了金穗的名字,一连串的联想之后,对金穗便由怨生恨了。“金枝”这个名字取自“金枝玉叶”,秀枝十分喜欢,带着一点少女的梦幻,突然间就变成了小家子气的“秀枝”,加上本就对金穗有偏见,秀枝越发不喜金穗,只是才被姚莹莹敲打过,不敢真做什么。

    而金穗却对姚府一个丫鬟的心思半点不知。这几日,她正和黄老爹忙着搬家,跟宋牙子定的是城东的那座宅子,宅子的原主人也打听到了,老夫妻俩姓胡,擅长酿酒。

    胡老爷子去世之前,把酿酒的方子传给了一对乞丐兄妹,那对兄妹在稻香里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开了个小酒肆,以酿酒方子做抵押给票号贷款。等店肆有了点起色之后,兄妹俩便雇佣原本一起讨过饭的小乞儿们,小乞儿们每日挑担子去码头上卖酒给搬运工人。

    兄妹俩听说恩公的旧屋子被官府放给牙行,可手中无钱买下宅子,只好帮着恩公把把关,打听了又打听,知晓是和大夏第一富商姚府有来往的,还是姚府的雍四爷亲自从外地带回来的人,当下便放心了。

    当然,黄家确实是借着姚府的面子和连年余的人际网顺利买下的宅子,不然,若是稻香里的街坊邻居要考察黄老爹和金穗两位主人翁的人品,还得闹一阵子。

    毕竟,朝廷律令中有“连坐”一词,要是倒霉碰上人/祸,可得被连累了。不说这些严重的,就算邻居里有个地痞流氓二癞子,成日也不得安宁。

    这会儿,兄妹俩来给搬了新家的黄家祖孙道喜。

    周围邻居打听黄老爹的时候,黄老爹也打听过邻居,签字画押那天就挨家挨户送了只鸡,却没从见过这对陌生的兄妹,当下留了个心眼,边招呼宾客,边给门口的山岚使了个眼色。

    山岚会意,登记上兄妹俩送的两只鸡,两斤猪肉的礼,和气地问道:“请恕小人刚来此地不熟,请问两位少爷姑娘怎么称呼?是哪家的?”

    那个兄长便说:“我姓胡,叫我胡二麻便得了。这位是我妹妹。”

    胡小妹没戴帷帽,收拾得干净利落,发间简单的一支银簪子,口齿清晰,言语比哥哥伶俐,说道:“我和哥哥是来给黄老太爷贺乔迁之喜的,还请这位小哥引见。”

    山岚见两人虽目光不住打量屋子,但说话和气,不像是来踢场子的,便引到黄老爹面前。

    胡小妹跟黄老爹说了前事,眼中含泪道:“……我们还没报答恩公,恩公就去了,可惜这宅子却无力购买。黄老太爷放心,我和哥哥不是想争这座宅子,恩公常说,知足常乐,为人最忌贪心不足。我们只是想看看住宅子的人,还请黄老太爷往后定要爱惜宅子才是。”

    黄老爹也是一阵感慨,世人常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因此很多手艺只传自家人,却让多少精粹流失了。这对老夫妻却明智地在生前把手艺传给了胡家兄妹,不仅保留了酿酒的手艺,更是保留了传承,算是香火继承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传承吧。

 第274章 掌家

    黄老爹见邻居们的凄凄神色,知胡家兄妹所言为实,便满口应承着,唤来珍眉领胡小妹去后院入座,顺便让她看看宅子修缮得如何。

    黄老爹买了宅子之后,又和宋牙子定了契约修缮屋子,院子里整整齐齐,荒草不见了,院墙边上加盖了一个马棚。因屋子早在胡家老夫妻在世时便大修过一回,因此并不算陈旧,房顶捯饬捯饬,门户修葺修葺,不几日,就焕然一新了。

    胡小妹边走边四下打量,暗自点了点头,算是放心了。

    月婵将胡小妹接入座间,问了珍眉是哪位,便让珍眉觑个空告诉金穗。金穗和邻居家几位老妇人坐在一起,偏过头听了,低声笑道:“告诉月婵姐姐,让月婵姐姐好好招待胡姑娘,问清住在哪里,隔日我和爷爷再去拜访。”

    珍眉心底惊讶,忙快步去报了。

    金穗见她去了,嘴角抿了下,她身边的一位老妇人瞅着胡小妹却说:“那个大姑娘瞧着甚是眼熟。”

    金穗低声告知老妇人胡小妹的身份,老妇人叹了口气,记起往事,略皱眉,却没说什么。

    金穗奇怪,因彼此之间不熟,不好相问。

    一直到了晚间,连掌柜代表姚府和姚长雍来贺喜,同行的有宋牙子。黄老爹提起访客中的胡二麻兄妹,宋牙子摇头说不知,肯定地跟黄老爹保证:“老大人,这座宅子您放心住着,官府当时收宅子的时候肯定是确认没有继承人的,不然。岂不是成了欺占百姓的宅子?”

    黄老爹点点头。

    连掌柜却笑道:“宋牙子,这桩事你不晓得是常理,我也是打听过别的街上的街坊才晓得的。说是胡老夫妻俩个把酿酒手艺传给胡家兄妹之后,有另一对常来往的乞儿暗中想要继承这宅子。每日帮忙挑水砍柴,殷勤得紧,也不讨饭了,直接问同伴要吃的。却被胡老夫妻看破。胡老爷子便说了那句,知足常乐,为人最忌贪心不足。随后,这座宅子没指定继承人,由官府收了上去。”

    说罢,连掌柜叹道:“胡老夫妻活着的时候,每日给乞儿半个馒头,到他们前后脚去世,家产所剩无几。都用来做善事了。可惜。临了。还遇了这桩糟心事儿。”

    “不管怎么说,买了这座宅子,算是我积了福。”黄老爹笑道。举杯邀请两人喝酒。

    这话就揭过去了,黄老爹思索着。胡二麻兄妹俩倒是可以结交的人,他相信胡老夫妻的眼光。

    搬进新家之后,黄老爹忙着火柴生意的跟进。金穗责无旁贷地管起了整个家,先是给各人安排职务,山岚仍是黄老爹的随从,黄老爹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负责黄老爹的生活和在外的吃穿冷暖。

    大门平时关着,木兰和八宝轮流守门,就坐在门口旁边的小屋子里做针线,那屋子正是胡老夫妻去世前沽酒的铺子。不过没人上门找黄老爹,访客几乎没有,暂时不需要请人守门。

    珍眉负责的是金穗的贴身事务,这个她是做惯了的,倒没什么不习惯。

    月婵算是整座宅子的管家,里外一把抓,包括监督几个小丫鬟的分内事,到外出采购食材等等。

    金穗分派好各人职务,给魏慕青和翠眉各去了一封平安信,送上梁州特产,安安静静地跟着八宝学针线,或者把书找出来读一读,练一练字,只等黄老爹空下来了再商讨入学堂的事宜。珍眉和晓烟、木兰三人还学会了织布。

    只有一项最让她操心,月婵、晓烟、八宝和木兰,四人从小在王府里长大,虽说是丫鬟,可她们这些年各学各的所长,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几人于厨艺上简直是白痴,就连晓烟做饭也是三四岁不怎么记事的时候了。而珍眉是这一年来才学的厨艺,手艺不怎么样。

    金穗打算先教会两个丫头做饭,等这一年过去再买个厨娘回来。不过,这两天少不得她要先照管一家人的吃食了。

    但是月婵几人不同意,羞愤欲死,索性拦在灶房门口跪着不让金穗进去。

    月婵羞得满脸通红,窘迫道:“姑娘要是为我们几个丫鬟下厨,不说老太爷不同意,我们自己不羞死,外面人的唾沫也要淹死我们了。姑娘就当可怜我们,饶了奴婢几个罢!”

    金穗被她们吓着了,见月婵要磕头,忙满口答应了,扶起几人道:“罢了罢了,我只站在一边瞧着,总要教会你们怎么生火吧?莫把灶房烧了才好。”

    “姑娘快呸一声,这些不吉利的话怎么好乱说。”月婵转悲为喜,方站起身来,忙忙地招呼几人洗菜切菜,还好珍眉通一点厨艺,月婵索性听珍眉指挥了。

    金穗心中好笑,还是听了月婵的话,呸了一声,方才月婵跪在地上的时候,还满口要死要活的。

    金穗指点了两天,月婵到底是成年人了,学得较快,一通百通,做出来的菜像模像样。金穗把自己一路上从官报上摘抄的菜谱交给月婵,让她慢慢琢磨着做。这些菜谱,虽说给出了大致的配料,讲了个大概的步骤,但火候、用量等等则需要下厨的人自己摸索了。

    所以,同样的菜谱,不同的人做出来会有百样味道,那些酒楼就不怕私家菜外泄菜谱了。

    如此,黄家在吃了几天“外卖”之后,恢复到自家做饭自家吃的状态。黄老爹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只要菜里放了盐就能下饭,对饭菜要求不高,还在金穗的暗示下,着意表扬了珍眉和月婵。

    月婵忐忑不安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

    忙乱了两三日,一切走上正轨,金穗摸出书本,把大夏开国皇帝嵇开的诗词背了一遍又一遍,认真程度不亚于高考,但是,可能她真的是过去了那个背书的少年时代,也可能是因为抵触情绪,效率并不高。

    后来一想,她自己还不是靠着便宜娘席氏研制的东西坐享富贵,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如此一来,定下心思,把那些传唱千百年的经典背诵了下来。

    这日,金穗刚巧背了两首诗,正要巩固,木兰来报有客人到,金穗迎出去一看,惊喜道:“文伯娘,文姐姐!”

    人生最喜不过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人生地不熟的锦官城,再见文太太和文华,金穗激动得不能自已。

    “黄妹妹!”文华快步上前,双手握住金穗的双手,上下打量金穗,见她无恙,舒口气,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