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恕我眼拙,我还真被它给镇住了。敢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呀?”
主人说:“什么东西?听好了——这是大明朝皇宫里给皇上养金鱼用的大缸!宣德年间的。没见过吧?——宝贝!”
我差一点把喝进嘴里的茶水给喷喽,心说你们家的皇上才用这丧气玩意儿养金鱼呢!可又不便表现出来,只好顺应着说:“对!对!是宝贝。”就想离开。
主人一把拦住我说:“别介,您别走哇,大老远的请您过来是想听听您的见解。其实我们不懂瓷器,只是听老家儿这么说的,您就别跟我们打哑谜啦!”
我看了老王一眼,老王就说:“你实话实说吧,这儿就你是真行家。”
我琢磨着今天不给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看来我是走不了了,再加上我那时候年轻气盛,不想叫人家小瞧我。于是坐下来点了支香烟,特平静地说:“各位的心情我十分的理解,可……怎么说呢?这东西……它实在不是个正经东西。”
“嘿!您这是怎么讲话呢?什么叫‘不正经’呀?!”主人家明显有点儿急了。
我也豁出去了,说道:“这东西第一它不是鱼缸,第二跟明代不搭界。说明白了你们可别打我,这玩意儿是一尊装死人用的肉身瓮。过去庙里的僧人圆寂了以后,要以坐姿摆好放入瓮中,然后一层层地把盖子盖好,再糊上石灰,或埋入地下或藏于窑洞,这是出家人的一种丧葬形式,当年我学考古的时候在南方见过类似的东西,你们仔细看看这缸上的图案就明白了。”
没等我把话说完,他们家的女主人“噢——”的一嗓子先就叫起来了,并跳着脚的骂:“缺德鬼呀,我说这玩意儿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呢,原来是装死人用的瓷棺材!你们把这么个野鬼给招到家里来了,还当成祖宗似的供着,晦气死啦!”
我劝说道:“大嫂您别着急,兴许当年老家儿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着好玩儿就收回来的。”
那大嫂又骂道:“什么老家儿不老家儿的,跟他们的爸爸没关系!是这几个缺德鬼上礼拜花了十八万块钱,不知道是从哪里买回来的,愣说是明代的鱼缸,值一百八十万。这心眼儿缺的,都缺到非洲去了……”说着话儿她就使劲儿地拍打衣服,像是要把晦气给拍出去。
得!这故事一下子就被他们家的女人给“穿帮”了。
我说:“大嫂呀,您也不至于的,咱们可都是唯物主义者,您不用害怕。”
那边的几位大爷(包括老王)已经是呆若木鸡,烟屁都快烫手了还在指头缝里夹着。看他们这副德行样儿,我忽然觉得挺可怜的,就开导说:“没事儿啊,没事儿!不是有个拍卖行要吗?别说一百八十万,就是给一万八都卖,赶紧的!”
我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就把哥几个给说哭了。老大抽抽噎噎地说:“咳——!上哪儿找拍卖行去呀?我们上当了,我们哥儿几个每人凑了六万块钱,卖主说这东西能翻十倍,您看这事儿闹的。要不您……您再仔细看看?”
我无言以对,只能陪他们长吁短叹。
过了一会儿,他们当中有人问我:“白先生,就算您说得对!它就是个瓷棺材!可……它是不是也有点儿年份?”
我只好说:“对,它确实有……有点儿年份。”
那人又说:“好!有年份就成!收着它早晚就是古玩了。”
这时候,我说了几句最操蛋也是最实在的话:“哥几个,咱可别再自欺欺人了。您想想看,把八宝山那个最漂亮的骨灰盒儿买回来,放上二百年,它也成不了文玩清供。它……它还得叫骨灰盒儿不是?”
“哇——!”这回是他们家连男带女的全哭了,估计老家儿过世的时候,都没这么伤心过……
顶着寒风,我拉着老王往回走。
一只“宣德大缸”的离奇故事(3)
老王一甩胳臂就跟我翻脸了,说:“姓白的呀,今儿你可是太不道德了,你不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们,瞧把他们给难过的,如丧考妣!另外,虽然他们编了个挺没谱儿的故事,可……可这只大缸哥几个刚搬回来的时候我也看了,觉得……还是一件老货呀。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成了骨灰盒儿啦?”
我白了老王一眼说:“我这可是救人于水火,胜造七级浮屠。让他们一天到晚的守着个类似骨灰盒儿的东西做发财梦,那才叫不道德呢!打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听劝告一再地打眼、执迷不悟地打眼、将打眼进行到底!”
那老王就虎着脸,跟吃了只苍蝇似的咧着嘴说:“你骂我?你怎么知道我这外号儿的?”
将打眼进行到底?!
本回提示: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瓷器,实乃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精绝之品,非一般收藏者信手可及。岂不知求者万千,得者盖寡,世人稍微冷静思考便可明了此理。求真品却不从研习、实践中获取真知,就好像“人皆好生,却不好养生之道”。卖假货编故事骗人骗己,就好像“人皆恶死,却不恶作死之为。”
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此之谓也!
汝窑谜踪之一:开篇(1)
前两年有个搞法律的朋友找我,说最近听同行讲了个案子,有人买了一只宋代的汝窑笔洗,要价一百多万。付了几十万的定金后,结果发现这东西是假的,再找卖主的时候已然是踪影全无。
可难办的是这只汝窑笔洗在成交之前曾请某专家鉴定过,说是“真品无疑”,那买主找不着卖主,就恼羞成怒地把专家告了……
这热闹可就大啦,听着都觉得头疼!
朋友问我:“什么叫汝窑呀?它怎么会值那么多的钱?
我对朋友说:“想知道个中原委吗?”
朋友道:“说真格的,太想知道了!”
“那好,回家让你老婆好好地做一顿炸酱面,酱里少放盐多搁鸡蛋。再备两瓶啤酒,要冰镇的。听我仔细道来!”
“瞧你丫这穷命……”
距今约九百年前的大宋王朝,有这么两位皇帝,一位是宋哲宗叫赵煦,一位是宋徽宗叫赵佶,这是一对兄弟君主。其中哲宗赵煦本是个声色犬马之徒,因为荒淫无度,二十郎当岁的就英年早逝了。
可不知道因为什么,这位当时全中国最大的“花儿爷”偏偏喜欢上了瓷器,特别是号称“千峰翠色”的青瓷。或许是美人儿和这青瓷摆到一起,可以交相辉映?于是,“花儿爷”命工匠人等竭力烧造,所耗银两自不在话下。
督造单位当然是不敢怠慢,岁岁开窑、月月举火、日日烧造,烧出来的青瓷是车载舟集,一批批不分昼夜地送往开封汴梁。早有佞臣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产品,奉到哲宗赵煦的面前,赵煦却一边剔着牙花子一边乜斜着眼前的精美瓷器,半晌不说话。
大臣们的心里就发毛了:这皇上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有人就壮着胆子上前跪奏道:“启禀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等奉旨日夜烧造青瓷,盈窑虽过百件,器成不足一二。现将其珍绝之品奉上,着吾皇龙目御览。”
哲宗赵煦呸了一口,将嘴里的牙花子吐了大臣一脸,跺着脚骂大街:“这也叫青瓷?这颜色儿还没有寡人我刚才吃的熬白菜看着舒坦呢,都给砸了重新烧!”
大臣们就匍匐叩头,口称:“臣等罪该万死!”
群臣之中有一老者冒死上谏:“今内为荒年,饥殍遍野。外有北寇,连续征战,国库几近空无,若再事烧造,无异于劳民伤财!臣闻说定州瓷器亦是美轮美奂,吾皇可否暂用?”
赵煦骂道:“老帮子,你是色盲吧?定窑瓷器好是好,可那不是白色儿的吗?再说这定瓷是覆烧(即扣着烧),那上边儿的芒口(即定瓷口沿处)不挂釉,就跟砂纸似的,特别的剌嘴。呶——你们瞧瞧,朕这性感的嘴唇儿都给磨出茧子啦!”
群臣就无人再敢多言,长跪不起。
少顷,哲宗赵煦说:“哥儿几个,烧不出来就说烧不出来,甭瞎找辙,甭装大个儿的。内侍!”
“有!”
“传朕谕旨,叫这几位大人立刻下岗,烧造单位重新给我优化组合!”
“接旨!”
于是这帮人就被炒了鱿鱼,回家种地去了。据说这伙人从此就恨上了皇帝,其后人大都当了擅长造假的古董贩子,而且是专门倒腾汝窑赝品的那种。
新来的几位督陶官跪倒在皇帝面前,吓得就差尿裤子了。
哲宗赵煦说:“瞧见前边的那几位爷没有?干不好就和他们一样。”
官员人等叩头如鸡啄米,涕泗横流。
有人就上得前来,堆金山倒玉柱地朝着上边叩头,哀求皇上道:“启禀吾皇万万岁!臣闻青瓷始于洪荒,初见于秦汉,成就于晋唐,人呼‘秘瓷’是也。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以为没落。今本朝之汝州一带,民间亦可烧造上好青瓷,且尽精微。臣以为可否将此处画地为牢,开辟烧造贡瓷之所。只是青瓷向来浓淡不一,肥厚有别,不知何种色泽为吾皇独衷?”
哲宗笑道:“早点儿请教我不就结啦?朕前几天闲游御花园,忽然阴云密布,雷雨交加。过了一会儿云开雨歇,抬头观看——嗬!天儿这叫一个蓝!朕就在万景亭里随手写了两句诗……就两句啊!后边几句写不出来了。我要的颜色,这两句诗里自有答案。”
说完了话,赵煦就拂袖而去。
早有内侍将皇上写好的诗句取出,交与群臣,群臣伏地展观,上书二句诗共十四个字:“雨过天青云破处,著般颜色做将来。”后边果然是“……”。
人们当时就晕了,说:“皇上这是指天为色呀?亏他想得出来,如此之色彩就是把我等打出屎来也难做到!”
内侍哈哈大笑道:“知足吧列位大人,幸亏咱们皇上就写了两句诗,他要是写上首七律,还不定得把老天爷变几种颜色呢!我留过学,就算是半个‘海归’吧。外国人管这种‘喀勒’(colour),叫‘思盖布鲁’(sky-bule),翻译过来就是天青色,去吧,照着烧去吧!”
群臣只好退下,临走时没有忘记振臂高呼“谢主龙恩”,因为每个人都给评上“正高”了。
至此,被后人称之为“天青色”的汝官瓷,就从宋哲宗的元祐元年(公元1089年)开始烧造,是为有宋以来中国五大名窑,即汝、均、官、哥、定之首,史书上记载:“汝,五窑之魁也。”
结果没过多久,因为宋哲宗赵煦在宫闱里夜夜泡歌厅、日日洗桑拿,小身板儿是越来越抽抽儿,最后终于在花团锦簇般的众美女怀抱中“童体脱阳”——驾崩了。据说他死的时候,打碎了一只天青色汝窑三牺尊,至死都不忘再交代几句:“汝窑青瓷……是为国器,不可陪葬……不可买卖……不可民间仿制。汝州一带盛出煤炭,料后人定会掘采无度,以至渠尽河竭、浮尘闭日,叫做‘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指数当在重度污染。天都看不出蓝色儿了,我看他们谁还能够仿造出‘天青’色来?”
靠得嘞!这个皇上,用心何其毒也。但值得庆幸的是,它终究没能难倒这一带的农民兄弟。九百年以后,这里仿制高手辈出,几近乱真,且作后话。
汝窑谜踪之一:开篇(2)
哲宗赵煦猝然晏驾了以后,继续完善汝窑青瓷烧造的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到了皇弟——宋徽宗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