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玄让大军休息了一整天。十月二日,朝小田原城外围的四门莲池进攻。在作战时,烧毁了附近的房舍,有民家的,也有武士的住宅。
内藤修理军负责攻击。在攻打箕轮城时,西上野众已经充分展示其实力,但是归於武田後,还没有建立奇功。打头阵的西上野众冲破四门,攻入莲池,与守军对战,占领了此地。自莲池附近扬起的烟,完全笼罩小田原城。
北条军似乎已计算到武田军会攻打到四门莲池附近,城兵依然守城不出。武田的斥堠部队靠近时,便以洋枪相迎。
北条氏康、氏政很显然地要打持久战。
十月三日,四门莲池的火苗平息,只残留北条重臣松田尾张守宪秀的宅地。周围尽焚,只留下松田的宅地,武田军似乎别有用心。不仅如此,从城内还可以看到有米粮从松田宅抬出。
「松田公为何要藏米?」
「不烧房子,大概是因为裏面有米吧。真奇怪……」
窃窃私语者,处处可见。
北条安排在城外的探子探听出武田的迹部大炊介胜资进入松田的宅子。迹部和松田是远亲,两人一直有往来。
「小心内部唷,说下定会出什么事情。听说,信玄在进攻一座城之前一定会收买内部。」
有人向氏政进言。流言传出,家老松田宪秀和武田暗地私通。松田宪秀过去的言行,也受到怀疑。松田宪秀曾经认为武田军绝对不会进攻小田原,防卫骏河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也引起了话题。
北条氏康、氏政愈加小心谨慎,若没有看清武田军的动向,绝不冒然行动。
十月四日夜,信玄听完间谍和探子们带来的清息之後,发布了新命令。
泷山城的北条氏照出动了,阈纬堑谋碧跏习钜才沙鼍印H讨凇⑸罟戎诤筒糠值拇ㄔ街冢牙吹胶衲靖浇
信玄认为是撤退的时候了。
十月五日早晨,信玄向全军宣布离开小田原城,转向镰仓。氏政放出间谍探听武田动向,得知武田转往镰仓之事。
「转向镰仓?正合我意。把他们堵在镰仓之後,再一举消灭。这件事得慢慢来,急不得。」
氏政压住想追击出去的部将。孰知,武田军到达平冢後,突然做九十度调整,朝厚木北上而去。至此可以明显看出,武田军打算越过三增峠,回到甲州。在厚木方向的北条军知道在平地作战不利,便撤到三增峠守备,同时也派快马通知小田原城。此时,小田原城才明白武田军的真正用意。若要追击上去,至少要花一天的时间准备。就差一天,使北条军在三增峠上落败。
武田军急急而行。他们把辎重队夹在中间,朝三增峠急行。那一年的十月五日,即是新历的十一月二十三日。正值寒冷的季节,武田的士兵已经开始缺粮。这一次的战争并无胜负可言,只是四处奔波,徒增疲惫。
接近三增峠时,派出间谍。预计峠上除了北条的山家众之外,还有北条氏照、氏邦兄弟,以及关东各地的军队,加起来的总数约二万人。再派出间谍详细探查,确定敌军有一万三千人。
「我们赢了这一仗。」信玄对迹部胜资说道。
武田军二万人,敌方一万三千人,不仅在人数上占得优势,北条军是从各地集结而来。既是联合作战队伍,必然不易统领指挥。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北条父子到达之前击破他们。
进攻三增峠之前,信玄召开军事会议,无从辎重队谈起。
「越过山峠时,光靠甘利众来负责运输,担子是太重了一些。现在,辎重队奉行改由内藤修理担任,甘利众归属於内藤修理。」
内藤修理似乎有所不服。
「辎重队能否顺利通过,关系著撤退行动的成功与否。失去辎重队,将是我们的耻辱。能够护著辎重队通过三增峠的,只有内藤修理。」
经信玄这么一说,内藤修理只得接受。
信玄兵分三路,并拟定了攻击计画。马场队、内藤修理的辎重队、胜赖队和浅利队等四个队伍,走正路。山县昌景指挥八个部队,进攻三增峠西侧的志田峠。武田信玄则率军攻打三增峠东侧的山岭。三方夹攻三增峠。
另外,小幡队向三增峠附近的津久井城接近。
十月六日,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接到传令兵通知今天要攻击後,典厩信丰一直在信玄旁边等待信号。
早上下了霜。快马冲散朝霭向前疾行。消息传来,北条军的主力队已经从小田原出发了。信玄高举指挥棒,向旁一挥。典厩信丰的五名号令兵立即吹起法螺。声音在山岭间廻荡。
武田军出动了。信玄的阵营中派出许多斥堠。遇到马匹不能通行的地方,便穿越草丛和森林。
从三个方向围攻敌人时,任何一方都不能抢先。三种力量必须同时到达。接近敌人时,若其他部队尚未到达,绝不可轻举妄动。千万不能回应敌人的挑战。凡是有战争经验的人,都熟知这些要领,只怕年轻的将领为了急於建功而破坏大局。斥堠兵也具有调整各队进攻情势的功能。各地鸣起洋枪。五人、十人的斥堠小队遭遇状况,受到巡逻兵的攻击。
太阳升起,四周也开始骚动。在三增峠顶上布阵的北条军,发现武田军分三路攻来时,立即分别采取对策,派人堵住登山道。
「武田四郎胜赖将从这条路上来。逮住他的人有重赏。」氏照说道。
氏邦也不落在哥哥後面:
「告诉大家,取得四郎胜赖首级的人,便是关东第一豪杰。」
但是一万三千名大军想在狭窄的三增峠主路上夺取胜赖的首级,似是有些困难。以武田军辎重队为主的四个队伍,也知道这一点。
三增峠战役的情况,和塩尻峠的战役十分类似。巧妙地运用塩尻峠间道的晴信军队,在塩尻峠战役中打败了在峠上等待的小笠原军。塩尻峠上是一片松林,而三增峠的中途是杉林,顶端则是山脚村民的采草之地。从三增峠到志田峠的十余町之尾根两侧,也是一片草原,且有尾根道相通。
北条氏照、北条氏邦两兄弟原本无意迎战武田的二万大军,只想控制住峠道,不让武田军通行。小田原方面的命令,亦是如此。
武田军知道北条大军控制住峠道时,必然会避开此道吧。在狭窄的通路上严阵以待的北条军,可不是轻易就能攻破的。武田军不得已,只好在峠的中途停滞。这个时候,来自小田原城的北条主力,约有五千人,就能从後攻击武田军。武田军将陷入十分不利的情势。不仅是氏照、氏邦,几乎所有镇守山峠的北条大将都有这样的想法。人人期待北条主力自武田军的後方而来,才敢口出狂言:四郎胜赖,你这个乳臭未乾的小子,上来吧。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武田军真的上来了。
「你想,敌人会撤退吗?」氏照问弟弟氏邦。
「信玄多半会在调查一、二刻後,才放弃越峠。率全军沿相模川逃往甲州。届时,我们可以下山在津久井阻挡武田军的通路。」
「敌人是武田信玄,不知道会要出什么手段,还是小心一点的好。」说完,氏照要氏邦回志田峠守卫。
出去打探消息的山家众,陆陆续续向氏照报告。
「目标志田峠的敌军,是以山县昌景为首的八个军。洋枪队在杉林中散开,节节攀登而上,跟在洋枪队後面的是枪队。除了在马上指挥的大将之外,其余部下马登山。」
(信玄真的打算放手一搏?)
氏照感觉到一股冷流传过背脊。如果敌军准备不惜牺牲强行越峠,我方必须有所防范。
战争的情势是,急著想尽快进入尾根草原的武田军,以及在其尚未抵达之前亟思加以击退的北条军这二者之间的争战。杀戮在黑暗的森林中进行著——大会战的前兆。不是大部队和大部队、军团和军团之间的决战。漆黑森林中的作战,最是艰难。
「小幡尾张守正率领五百骑兵沿著中津川朝津久井城前进。」
北条氏照得到这个消息时,已是巳刻(上午十点)。
听到探子的报告,氏照脸色大变。骁勇善战的小幡军绕到背後,证明了信玄决心挑战。
氏照心想:大事不妙。把武田军逐出山峠的幻想已是遥不可及,看到的只是自己被追逐的情景,被武田将士围攻争夺首级的模样。看来,已经等不到北条主力军的到达了。
「严加守卫本营!」氏照高声喊道。他明显地摆出守势了。
「武田信玄的部队袭击东山。」
在三增峠东边的四丁处,有一座山,探子不知其名,便称为东山。尾根从东山经过三增峠,延伸至志田峠。如果东山被武田占领,布阵其上,则北条军就在他们的脚下了。
「所有士兵都上山去,尽一切力量防卫。」
氏照派忍众(武州琦玉郡忍城主成田氏的旗下)、深谷众(幡罹郡深谷城主上杉氏的旗下)、臼井众(下总印幡郡臼井城主原氏的旗下)、佐仓众(下总印幡郡佐仓城主千叶氏的旗下)、小金众(下总葛饰郡小金城主原氏的旗下)、岩槻众及川越众、朝东山行进。这些关东诸众的统帅是相模玉绳(大船的西玉绳村,现在的镰仓市)城主,北条上总守右卫门大夫纲成。
北条氏照认为,临时召来的关东诸众不易掌握,无法完全信赖,所以才指任北条族中的北条上总守为总指挥官,充分显示出当时的状况。
战线以令人意想下到的速度向旁扩散。
含括东山、三增峠和志田峠的十六丁大的尾根,散布著北条军。武田军依然自峠道向森林展开,朝尾根步步逼近。
会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北条军和武田军都在等待对方动手。谁先出手,那裏便是战争的起源处。在此之前,都只是一些不妨碍山林清静的小争战。鹑鸣划过战线。
20=三增峠之战
甘绳城王北条上总守纲成,年近六十,身经百战。他遵照氏照的指示,率领关东军保护东山。放出的探子来报武田信玄的本营十六备(一备相当於现在的二个小队)正朝东山布阵。位在三增峠东侧的那一座山,是尾根的一个瘤。在控制三增峠的北条氏照的眼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丘陵,不足成为大军据点,亦不值得攻夺。挟三增峠在尾根一带开战的话,东山无论对敌方或我方,都无所助益。但是,若让武田军的主营登上此东山,情形就不一样了。站在这裏可以俯视三增峠到志田峠一带,是指挥大军的绝佳地点。
「情况不妙。」北条上总守的直觉。
他立即派传令兵把武田本营十六备迫向东山之事向氏照报告。
「请把握时机,攻击敌军中央。」
他建议在敌人本营於东山顶展开行动之前,攻击护著辎重队朝三增峠行进的四个部队,马场美浓守、武田胜赖、内藤修理和浅利信种。
年轻的氏照并未立刻接受上总守的谏言,只当是老头子的痴话。氏照计画在在敌军更加靠近时,一齐反击。他让山家众探听武田军的行动,四处派出狙击部队,阻碍敌人行进。等到疲累的武田军终於到达山顶时,才迎头痛击。
北条上总守只有满腹的无奈。依此下去,北条氏邦很可能和正朝志田峠逼近的山县三郎兵卫昌景的八个军交兵。当武田主营在东山坐阵指挥时,就大势不妙了。北条上总守知道武田信玄善长利用洋枪声来策动军队,如果他在东山用洋枪声指挥大军,可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