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

第157章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57章

小说: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悠湓浮=窀姆饬鯊櫸M酰涣⒘跹粑侍樱拿踝!闭耪课炮闹懈摺4哟俗猿疲骸袄铣寄曷酰∈瞥林兀蚯氡菹滦沓脊檎病!贝哟耍彰判豢停哟瞬辉偕铣A跣阒浪星樾鳎扇松痛桶哺В砼担骸罢徘淙衾矗就街恍槲灰源 闭耪炕馗词拐撸骸扒敫嫠弑菹拢±戏虿〉每煲懒耍荒茉僮龉伲 倍哉飧鼍笄康牟憎桌衔蹋跣阄弈危缓孟铝罱派俑得庵埃盟丶胰パ稀4哟耍趵龌佣M趿跹粢辉径匠晌樱蠢吹奶熳樱褪撬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阴丽华的娘家作为外戚之至贵,当然要依法封赏。刘秀诏命阴丽华的两个兄长阴识、阴兴分任代理执金吾、卫尉,共同辅导太子。阴识天性忠厚,在朝中直言正谏,居家闲话则从不谈及国事。刘秀敬重他,常常指着他告诫皇亲贵戚,树以为楷模。
  阴兴也是一个深明大义、公忠体国的人。他礼贤下士,乐于助人。阴家每日宾客盈门,人来人往,但他结交的都是名流君子,绝无江湖豪客、市井子弟。阴兴与同郡人张宗、上谷人鲜于裒素来不睦,但却知二人都是国家干才,多次在刘秀面前称道二人的长处,并向推荐他们出来做官。而他的多年至交好友张汜、杜禽,阴兴认为他们华而不实,都只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始终不替他们求官。时间长了,世人皆称赞其对国家之忠诚。
  七八年来,刘秀身体一直不好,眩晕病时常发作。有时病得很严重。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孤独地躺在云台广室养病。他自感即将不起,诏命阴兴兼任侍中,向他托付身后之事。阴兴流泪答应:“陛下安心调养!若有不讳,小臣愿效犬马之力,竭力辅佐太子!”
  不久,刘秀奇迹般地康复了。他又召见阴兴,问道:“吴汉病重,朕有意令汝为大司马,可否?”阴兴流泪叩头,坚辞不受:“小臣非敢惜身,实为担心此举有损陛下圣德。小臣无德无才,岂敢充任此位!” 阴兴语出至诚,宫中左右侍从都深为感动。刘秀听了,只好感慨地收回了成命。
  相对而言,在两汉四百余年,阴丽华的阴氏家族是表现最好的外戚之家。他们不贪恋权力,也不奢侈,违法乱纪的人也很少。阴氏兄弟的谨慎自守,给阴氏家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他们的表现,也给刘秀脸上增添了不少光彩。
  为了帮太子增进学问,刘秀四下寻访名流学者做他的老师。大司徒戴涉奏道:“沛国人桓荣,现年六十余,精通《欧阳尚书》,现已被征兆到司徒府上,可委为太子之师。”刘秀自己就是学《尚书》“专业”的,闻言大喜。他立即命人召其前来,打算令其做太子的老师。
  拜师的当天,刘秀为了试试这位桓大师的真才实学,下令在太学主持学术辩论会,并且由他亲自支持!在会上,他召集了数十名博士讦难桓大师,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桓荣不慌不忙,一一从容作答,独冠群儒。刘秀见其学问精深,风度卓绝,深为感佩,心中大悦,对其厚加赏赐,颁诏任命桓荣为议郎,命他给刘庄专职教授《欧阳尚书》。随后,刘秀兴致勃发,又命儒生们击磬,齐声歌唱儒家雅歌。这场特殊的为子拜师仪式,历时整整一天才结束。
  此后,刘秀还觉得意犹未尽,又闻汝南人钟兴精通《严氏春秋》,颁诏加封其为关内侯,也让其为刘庄的《春秋》之师,又令刘庄与诸宗室子弟一同参加学习。钟兴坚决辞让:“小臣无功,不能受封!”刘秀道:“钟卿何必过谦!朕令你教太子、诸亲读书,岂非大功?”钟兴慨然道:“臣之才学有限,不配为太子之师。臣从师于少府丁恭,他的才学渊博,才足为太子之师。请陛下收回成命!”刘秀无奈,只好改封丁恭为关内侯,令其教育诸皇子读书。
  解决了这几个大难题,刘秀终于放下心了。此后,他一边治国,一边辅导教育太子读书。慢慢地,国家逐渐从战争的创痍中慢慢地走出,各地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规,老百姓也过上了太平日子。
  进入暮年的刘秀,依旧勤政不倦。在此后剩余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建武盛世依旧在继续,依旧在不断创造着应有的辉煌。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他依旧壮心不已,但是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许,最终剩下的,只有那一片灿烂的晚霞……
  七、烈士暮年
  (一)君臣之谊
  晚年的刘秀,虽然健康欠佳,但只要感觉稍好,他就要上朝办公。每日他总是早早地起床,赶到大殿上去主持朝会,亲自与大臣们一起讨论国事,一直要商议到午后才散会。由于公务繁忙,中午来不及回宫,刘秀就叫人把饭送到大殿上,君臣们一起就地用餐,与诸臣一边吃一遍继续商议。
  刘秀早年读书求学时间不长,深以未能完成学业为撼。有时谈完了公事,略有一点闲暇时间,他总是主动出题,与公卿大臣们在一起就儒家经典的疑义展开探讨,共同研究学问。君臣们讨论至忘情时,总会误了晚饭,刘秀只好下令宫中再次传膳,边吃边谈。
  他们甚至为了某一个问题总是发生激烈辩论,争的面红耳赤。回到宫中,刘秀还是苦思凝想,只要一想到新的见解,马上就会把相关大臣召入内宫继续辩论。他们一起研究学习,每每谈论到深夜倦极力才罢。
  对此,皇太子刘庄很担心。他见父皇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每天辛劳治国已经够他受的了,晚上又是如此勤学不倦,忧心忡忡。他找机会委婉地劝谏:“陛下有大禹、商汤之明,却无黄帝、老子涵养本性之福,儿臣深以为忧!儿臣恳请陛下自惜龙体颐养精神,悠游岁月,必然自得宁静!”刘秀听了,坦然道:“太子毋忧,此事朕自乐之!不为疲也!”
  刘秀是个相当恋旧的人。对于早年的恩人,他始终铭记在心,知恩图报。当年,刘秀因私贩粮食犯了法,被关在新野县大牢里,多亏了老朋友樊晔给他送了一笥烧饼,才没饿死。他定都洛阳后,立即任命樊晔为侍御史。此后,又特晋升其为河东都尉,并引至南宫的云台召见,当众赏赐珍馐美食,御用马车、衣服。刘秀戏问:“樊仲华!你靠着一笥烧饼就当上了都尉,感觉如何?还划算吧?”二人相视大笑。
  对于早年的老同学严光,刘秀也很想念。当时,严光乃隐姓埋名,避至他乡。为了找到严光,他下令各地绘形貌寻访。齐地官府奏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刘秀疑是严光,即遣使备车去见,果然就是严子陵。对刘秀的礼聘,严光开始不肯入朝。经三聘才至洛阳。当时的大司徒侯霸也是严光的老友,也遣使前来问候。严光连懒得执笔,口授使者回信:“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刘秀闻讯亲至馆驿探望,严光却闭目坚卧不起。刘秀拍拍他的肚皮,笑问:“咄咄子陵!为何不肯相助?”严光熟视无睹,沉默良久才睁眼答道:“人各有志,奈何逼迫甚急?”刘秀叹息,默默上车而去。此后,刘秀又请他入宫论道谈旧,还一起同榻而寝。据说,严光睡梦中将腿压在刘秀的小腹上。次日,太史官进宫急奏:“昨夜客星犯御座甚急!”刘秀大笑:“太史毋忧,这是我与故人子陵共卧耳!”刘秀知其才,还想借其高名引领天下名士入朝,打算任命其为谏议大夫。严光死活不肯答应,坚持要归隐富春山(今浙江桐庐)耕读垂钓。建武十七年,刘秀再次亲写书信特征。刘秀亲自手写书信:“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但是,严光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山,此事最终只好作罢。
  对老友尚且如此,对早年生活过的舂陵、南顿等地,他更是恋恋不忘。定都洛阳后,只要一有机会,刘秀就要回老家章陵(舂陵)看看,在老屋中坐坐,与乡亲们闲谈。在清风明月之下,回忆那儿时的时光,还有那过去的峥嵘岁月,去寻访昔日的足迹。
  建武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刘秀借往南阳祭祖之机,驱车来到汝南郡南顿县,到了父亲刘钦当年办公时的衙门里住下。刘秀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在这里住过几年,对这里也有感情。在这里,他大摆酒宴,款待当地的父老乡亲,厚加赏赐当地的官吏军民。刘秀为了感谢当年南顿民众对他的养育之恩,下令免除南顿县田租一年。官吏父老们不满意,叩头请求:“陛下之皇考久在本县为官,陛下也对本县耳熟能详。愿陛下免除本县田租十年!”刘秀不许:“帝王之位,天下之公器也!朕常担心德薄不能负荷,一年足矣!安敢远推十年?”父老们却不肯罢休:“陛下中兴大汉,功比汤武。巍巍之德,荡荡之廓,古来何人可比?”刘秀大笑:“诸位请起,朕再免租赋一年!”
  刘秀爱才,也善于识才。他遵从孔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用人之道,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汇聚英才无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惟有君正才能臣贤。看看刘秀身边的先后重用过的臣子的名字,名士辈出,风光绝代,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伏湛、侯霸、班彪、杜林、郑兴、郭伋、宣秉、张湛、王丹、杜林、郭丹、申屠刚、鲍永、郅恽、杜诗、孔奋、张堪、朱浮、冯鲂、虞延、董宣、恚ъ⒋某洹⑷窝印媸侨盒遣永茫滴蠊郏 〔还砟炅跣惆蜒酃夥诺暮茉丁T谕砟辏跣闾乇鹬赜梅肭凇⒂窨觥⑿⒄造洹⒌谖迓椎纫慌〔牛馐窃谧鲎詈蟮淖急福骸耙坏╇蘧枨搅辏闪畲吮哺ㄗ籼樱 
  刘秀真是目光如炬,他最后拔擢赵熹、第五伦二人,气节高迈,德行淳厚,是建武晚期群臣中的出类拔萃的英才。
  赵熹的才干,刘秀早就知道,早就想提拔重用他。可是,一个意外情况使刘秀对他产生了误会。在“邓奉之变”中,有人向刘秀进言:“邓奉盘踞南阳,赵熹与他是至交,肯定也跟着造反了!”至此,起用赵熹之议就此搁下。邓奉败灭后,赵熹上书刘秀,将几年来的情况一一说明。刘秀浏览奏叹道:“赵熹,真长者也!” 建武二十六年,赵熹当年“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终于传到刘秀的耳朵里。刘秀大为惊叹,下定了决心:“朕的日子不多了。赵熹可留给太子,必能造福国家!”
  除了赵熹,京兆长陵人第五伦也是天下奇才。但是,此人虽有报国之志,却一直在本地做小官,得不到重用。英雄识明君,他每次读刘秀的诏书,老是痛恨自己的运气不好:“呜呼!当今皇上真是千古难遇之圣主了!第五伦来迟,无缘得见,真是遗憾。若能一谒,我愿为国尽忠做大事!”后来,他东奔西走,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当上了淮阳王刘延(郭圣通之子)属下的医工长。第五伦非常自信:以我之才,只要能够见着圣上,他一定能重用我!
  十几年后,他终于等到了机会。建武中元元年(西元五十六年)正月,淮阳王刘延入京朝觐,第五伦随之谒见。
  第五伦的名头很响,刘秀也听说过他,当众垂问其政事。第五伦岂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他对答如流,深切称旨。
  次日,刘秀又特召第五伦入宫。刘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