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11被毁灭的人 作者:[美]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

第1章

11被毁灭的人 作者:[美]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果奖的首位得主——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姚海军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最初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郭建中教授主编的一套科幻译丛收录了他的代表作《群星,我的归宿》尽管只是个缩写本,其中俯拾皆是的超越性想像仍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倾倒了无数读者。
  作为一位大师级科幻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缔造者之一,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诞生的见证者,贝斯特在美国一直备受推崇,即便是在他去世十几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仍然在读者乃至作家群落中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除了那部缩写本的《群星,我的归宿》和一两个短篇外,贝斯特大部分优秀作品一直没有译本。如今我们将他的《被毁灭的人》和《群星,我的归宿》(全译本)两部杰作纳入科幻世界视野工程一同推出,即是想弥补这一缺憾。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Bester.1913~1987)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心理学方面均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给科幻界带来的第一份礼物是一个短篇故事,最初他把它寄给了《惊骇》。一个叫莫特·威辛格的编辑帮助他润色了这篇作品,并建议他去参加《激动人心的奇异故事》正在举行的业余作者大赛。贝斯特听从了这一建议,结果他赢得了50美元的奖金。这篇故事叫《被破坏的公理》(The Broken Axiom),发表在1939年4月号的《激动人心的奇异故事》上。
  贝斯特的才华一开始就得以明显地展现,1939年到1942年间,贝斯特创作了十几个短篇,其中至少有三篇令人难忘:《亚当的伴侣不是夏娃》(Adam and No Eve,1941);《轻触》(The Push of a Finger,1942)和《地狱永恒》(Hell is Forever,1942)。 1942年,已成为贝斯特挚友的威辛格转到了一家漫画杂志,贝斯特的创作也因此转到了漫画领域。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贝斯特是一个多面手,他在漫画以及脚本编写方面表现出色,后来他又转到一家广播电台工作,这期间贝斯特几乎完全脱离了科幻圈,直到1950年他才又开始偶尔地回到了科幻杂志之中“做客”。这时他已经成了一位成熟的作家。
  1951年《银河》杂志的主编戈尔德邀请贝斯特为其撰稿,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共同完成了一个长篇的构思,1952年这部作品开始在《银河》上连载,它就是为贝斯特赢得首届雨果奖的《被毁灭的人》(The Demolished Man)。在《被毁灭的人》中,贝斯特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清晰地构建了一个由“透思士”主导的未来社会。拥有超感能力的“透思士”能够“看透”人的思想,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斯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未来进行精心描绘,他笔下的那个未来因而有了与众不同的异质,散发出纯正的科幻魅力。
  《被毁灭的人》不仅有高品质的想像,也有惊险曲折的情节,小说的主人公实质上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不得不在那样一个任何犯罪都不再可能的社会中谋杀他的商业竞争对手,并隐藏自己的杀人真相。这场金钱与超感的对抗因而显得惊心动魄过目难忘。贝斯最拿手的犀利的对话和连续性的动作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自由发挥。
  在《被毁灭的人》之后,贝斯特连续发表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短篇故事,如《星光,明亮的星》(star Light star Bright,1953)、《可爱的华氏度》(Fondly Fahrenheit,1954)等,后者是贝斯特最为人称道的短篇之一。
  1956年,贝斯特在英国出版了他的另一部长篇科幻杰作《虎!虎!》(Tiger,Tiger)通过这部作品,贝斯特将大仲马的复仇戏剧搬到了太空、这部作品可谓是贝斯特想像力的又一次爆发(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人人都可进行瞬间转移的未来世界),异彩纷呈的想像,加之纯熟的故事技巧,使这部小说大获成功。
  《虎!虎!》1957年在美国出版时改书名为《星星,我们的目的地》,它是科幻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一流作品之一。
  在科幻小说、主流小说、广播电视剧本间奔忙的贝斯特在五十年代晚期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他成了一家名叫《假日》的杂志的资深编辑。他在这家杂志一直干到七十年代这家杂志停刊。
  贝斯特六十年代以前的令人难忘的作品还有《关于时间和第三大街》(Of Time and Third Avenue,1951)、《正在消失的大幕》(Disappearing Act,1953)和《谋杀穆罕默德的人》(The Men who Murdered Mohammed,1958)等,它们曾经是关于时间悖论的最机智的故事。贝斯特早期的大部分故事收录在《星爆》(Starburst,1958)和《地球黑暗的边缘》(Dark side the Earth,1964)两本选集之中。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贝斯特又一次离开科幻界,直到1974年,他才以《四小时神游》(The Four…Hour Fugue)重新展示了他原有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同年的《电脑串联》(The puter Connection)使他重新获得了创作高潮,但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那些有关永生、全知的计算机的华丽故事的道路。虽然进步和复杂性仍然存在,但看起来《电脑串联》更像是对他自己原来作品的复制。
  贝斯特的最后一部科幻小说《欺诈者》(Deceivers)发表于1981年,以贝斯特的水准来衡量,这部作品只能说是一部失败之作,它为贝斯特的科幻之旅画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
  贝斯特在科幻领域算不上多产对他来讲,科幻更像是一种业余爱好而非事业。但是他那些独特的创作却为他在科幻群英榜中获取到了重要一席。
  贝斯特擅长在迅速发展的情节中制造鲜明的形象,更擅长以敏锐的眼光透视未来,体察科幻潮流的变化,他是科幻小说的一位革新者,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他虽然基本遵循传统写法,却有着超凡的创造力,他是科幻作家中不可多见的优秀作家,在传统科幻和“新浪潮”乃至“赛伯朋克”之间架起了桥梁。 




《被毁灭的人》作者:'美'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说明:本书借用【云中孤雁】制作的模板
    


第一章
 
  无穷无尽的宇宙中万事因循旧轨,无异无新。渺不足道的人类自以为是巨变的奇迹,在上帝巨眼观照之下却只不过是必然发生的寻常事。这个生命中奇特的刹那、非同寻常的事件,所有关于环境、机遇、意外的惊人巧合……都将在某个太阳系的某颗行星上一再重演,这个星系每两亿年循环一次①,已循环九次之多。
  那里有无数世代,无数文明,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人们满怀虚幻的自豪感,认为自己是时空中迥异于人的存在。怀抱这种幻象的人数之不尽,自以为自己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无法复制。未来,这样的人还会更多更多……以至于无穷无尽。下面就是关于那样一个时代和那样一个人的故事……
  第一章
  爆炸!震荡!地下室的门突然洞开。房间深处,一排排一摞摞,是钱,等着人们抢夺、掠取、洗劫。那是谁?谁在地下室里?啊上帝,没有面孔的男人!虎视眈眈,森然逼近,沉默无语,令人恐惧。快跑,跑啊……
  跑啊,不然我就会错过巴黎气铁②和那位有着花般面容、惹火身材的美人。飞奔赶去还来得及。可是,大门前的那个人并不是守卫。老天啊。那是没有面孔的男人。虎视眈眈,森然逼近,沉默无语。别喊,别喊了……
  但是我没有放声惊呼。我正在光闪闪的大理石舞台上歌唱,音乐回荡,灯火通明。然而除我之外,圆形剧场里空空荡荡,像隐在阴影里的巨大洼地。空旷……只有一个观众,沉默无语,虎视眈眈,森然逼近。没有面孔的男人。
  但是这一次,他惊呼出声。

  ①根据奥尔特常数,在太阳处,银河系的自转线速度为250公里,自转周期为2.5亿年,不过“九次”的数据不可考。
  ②作者设计的一种未来世界交通工具,“气铁”的翻译源自“地铁”。

  本·赖克醒了。
  他静静地躺在浮床上,心跳不已,目光存室内的物体上漫无目的地游移。这些东西本应烘托出一种沉静气氛,但他一点也感受不到平静:碧玉的墙壁;流动着夜色般的光泽,一碰就会不断地(甚至令人厌烦地)向你点头行礼的清官瓷人;可以显示三颗行星和六个卫星上不同时间的多用钟;还有床本身——一个水品池子,充溢着99.9华氏度①的碳酸甘油。

  ①约等于37。72摄氏度

  门轻轻开了,乔纳斯浮现在阴影中——一个穿着深褐色睡衣的影子,一张马脸,行动像丧葬人的幽灵。
  “又那样了?”赖克问。
  “是的,赖克先生。”
  “声音很大?”
  “非常大,先生。而且非常害怕。”
  “你那是什么见鬼的驴耳朵呀,”赖克咆哮,“我从来不害怕。”
  “是的,先生。”
  “出去。”
  “是的,先生。晚安,先生。”乔纳斯倒退着走出去,关上了门。
  赖克大叫一声:“乔纳斯!”
  贴身男仆重新出现。
  “抱歉,乔纳斯。”
  “没关系的,先生。”
  “有关系,”赖克给了他一个亲切的微笑,“我对待你像对亲人一样随便。我付你的薪水不够让我摆架子。”
  “您太客气了,先生。”
  “下次我向你大喊大叫的时候,同样回敬我就是。大家都可以享受发脾气耍态度的乐趣嘛。”
  “哎呀,赖克先……”
  “照我说的做,我给你加薪。”赖克又一次微笑,“就这些,乔纳斯。谢谢你。”
  “谢谢您,先生。”男仆退下了。
  赖克从床上起身,在穿衣镜前拿毛巾擦脸,练习那种微笑,“精心选择对手,”他咕哝着说,“不要随便树敌。”他望着镜中的形象:厚实的双肩,窄窄的腰,肌肉发达的双腿,皮肤光滑的脸上嵌着一对大眼睛,轮廓分明的鼻子,敏感的小嘴巴,嘴唇冷酷地紧绷着。
  “为什么?”他问,“这相貌让我和魔鬼①换我都不干。我的地位和上帝差不离儿。为什么还会那样大喊大叫?”

  ①西方文化传统中魔鬼常以媚惑人心的形象出现,这里指赖克认为自己的外貌无可挑剔。

  他穿上长袍,望了一眼多用钟,一瞥之间看尽太阳系的时间全图。这种技巧他本人毫无觉察,却是他的祖先们无法企及的。刻度盘的显示如下:
  夜晚,中午,夏天,冬天……赖克可以不假思索,脱口道出太阳系中任意一个星体上任何一个地区所处的季节和时间。在纽约,这是一个噩梦之后寒意侵人的的冬日早晨。他会留出几分钟,和他聘来的那位超感精神病理学家好好讨论讨论。一定要阻止这种尖叫。
  “E代表ESPER,”他喃喃自语,“ESPER代表超感官的感知能力……代表心灵感应,窥探心灵者,大脑偷窥者。你以为一个心灵感应医生可以阻止尖叫;你以为一个超感医学博士得了钱就能取得疗效,就能钻透你的思想,让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