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百年对语-欧美文学与中国 >

第14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百年对语-欧美文学与中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明个性特点的典型人物来。

  如何观察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具体的人,是与作家的世界观相连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因此,强调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列宁也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在精神和物质、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上,两位导师都指出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据此,毛泽东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因此,作家们一定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才有可能写出为工农兵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促使他们惊醒和感奋的作品。

  《讲话》对延安文艺状况起着扭转不良倾向和指导前进方向的作用。此前,延安文艺界出现了脱离延安实际,孤高倾向严重的创作,不利于抗战和团结。文艺脱离了群众,大众化口号实际上成了“小众化”。《讲话》改变了这种态势,强调写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此后,大批如赵树理般的作家投入到《讲话》提倡的文学实践中去。赵树理是中国第一个成功地以中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描写农民的觉醒和斗争,塑造农民新人形象的作家,他的努力使新文学走进茅屋村舍成为现实。

  农民形象的塑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如下几种:一是乡土文学作家笔下苦难又无能改变命运的弱子幼民;二是鲁迅笔下体现了国民性、备受苦难的农民;三是左翼作家笔下的不堪忍受重负,奋而反抗的农民革命者。赵树理以其独特眼光,描写了翻身作了主人的新农民形象。他们固然有许多弱点,但政治觉悟高,精神昂扬,心情畅快。在叙述方式上,赵树理多采用传统的故事模式,注重情节的完整性,有时吸收了传统的章回体裁小说、评书、板话等民间艺术的特点,符合民众的欣赏心理。在语言上力求运用群众化口语,通俗明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成名作,也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品中,既有翻身农民的欢天喜地,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又有对封建陋习的讽刺,对传统习俗的针砭,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语言为农村口语,尤其是二诸葛和三仙姑的语言颇富民间色彩,很能反映出说话者的口吻和心态,乡土气息浓郁。

  此外,孙犁、丁玲、周立波等作家也在《讲话》指引的方向下辛勤耕耘。孙犁的《荷花淀》是篇绝妙的抒情小说,融战斗于风景之中,在细腻中见出激烈,颇有传统士大夫抒情小说风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通过农村土改运动,反映了各个阶级的变化,人物塑造上也按照典型化原则进行,显然是贯彻《讲话》最得力的作品。

  这些作家的革命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比一般作家深刻,对社会本质的把握也有一定力度,这与他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有关系。但是,他们往往过多地在共时层面上注意阶级分析和社会考察,思维方式过于静态化,而忽视了在历时层面上对社会作动态分析,这样,使得他们对社会现实的看法略显教条化,而缺少历史的深度,从而减弱了作品的批判性。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他们适应农民欣赏习惯,擅长以人物的行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民族心理素质、审美眼光的变化,那种在社会层面中体现个体的做法也对今后的文学发展有不利因素,因为传统写法是与它对个体价值的忽视为哲学基础的,在小农经济生成的民族心理中,对个体价值的忽视根深蒂固的。但是,随着小农经济的解体,个体价值得以凸现。传统手法在表现强有力的领导和集体归属感或许还能应付,在表现强调个体的现代价值观和现代生活时恐怕就捉襟见肘了,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及表达方式。以后人开放和独立的现代眼光来约束、批判前人,虽是一种苛求,但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对于新型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提前呐喊清道,也实在有必要。

  俄苏文学与十七年文学

  据统计,1949年到1979年,全国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共有47个国家的276位作家的1250多种作品(包括不同译本和版本)。其中,欧美国家有25个,作者232位,作品1100多部,所占比重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详见《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这说明,欧美文学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相对不足的建国后这30年,仍占据着绝对优势。不过对欧美现代派文学的评介几乎是空白,对美国文学的介绍也大多以反面教材为出发点,真正对这30年文学产生影响的是俄苏文学。而这30年中,除去十年浩劫,又只有17年时间才有文学,即是文学史家通常称的“十七年文学”(1949—1979)。因此,我们将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俄苏文学对十七年的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上。

  首先,在文学理论上,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洛留波夫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我国的文艺思潮和政策。以他们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其历史的要求与机遇。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后,整个文坛首次反思建国后的文学现状,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通病大为震惊。《文艺报》开始大张旗鼓地讨论“典型”、“写真实”和“形象思维”,希图在坚持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精神的前提下作局部性的美学修正。而别、车、杜三位刚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当时的主管中央文艺宣传工作的周扬对三位早有研究,于是,加上建国初与苏联的战略同盟关系,以及他们平民革命思想家的身份,马克思和列宁的赞颂,别、车、杜三人尽管美学体系中有些非马克思主义因素,仍被当作马列文艺的理论家在中国红火起来,目的是为了使现实主义纳入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

  别、车、杜三人在现实主义美学大厦中各有分工:别氏率先提供了观念框架,车氏奠定了方法论,而杜氏则把它们应用到文艺批评之中。在他们影响下,现实主义占据了文坛正宗的盟主地位,统率一切。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被当作一部“现实主义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史”,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被冠以“典型性格”的美名。现实主义成了衡量一切作品是否艺术的美学尺度,同时也是衡量一切作家是否进步的政治标准。可是,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人真正从理论上去探讨。

  他们的影响,或者说基本理论观点在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中以教材的形式,作为全国文艺政策的课本中得以充分体现,虽然其间有微妙性的删改与编串。教材是想寻觅文学为政治服务时如何不失其艺术性,而别氏则是探求如何使高度艺术化的文学去更敏锐感应民族解放运动。在历史的误会中,别氏被误解了,他的文艺心理学被弃之一边。车氏强调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则被人推崇赞叹。机械的唯物论,急功近利的迎合心理,政治崇拜的盲目状态,结果造成了十七年文学理论的极度贪乏,以致连极富理论敏感的冯雪峰连连叹息真正的同实主义在国内的“地位非常可怜”和“唯唯喏喏的平庸的人”无力坚持现实主义。而后来《重放的解花》中所收集的、十七年文学中创作的、以批判性态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中阴暗面的作品成了毒草,对现实主义进行认真探讨的理论家也成了学术黑帮,并从政治上加以迫害。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误会,从而折射出文学影响中的反面教训。

  十七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找到一种适于表达这种激情的文学形式,成为当时广大作家们思考的问题。作为时代心声的精华,诗歌最先找到了对应物,在学习俄苏文学时,最有成效。诗人们学习马雅可夫斯基,并采用他的楼梯诗体创作出一大批优秀诗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充满着战斗激情,强调诗歌的战斗性与群众性,便于朗诵。这些特点与建国初期的氛围是相符的,也适合表达时代狂飊式的、粗犷的革命和建设的激情,适合表现诗人的心愫。郭小川和贺敬之在当时实在还没有找到适合所表达这些内容的更好形式,像《致青年公民》和《放声歌唱》这种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诗歌,如果采用传统的歌谣体和格律诗,抑或惠特曼式的自由体,而不采用楼梯诗体,是不能完美地表达出其内涵的。

  解放后,马雅可夫斯基被诗界称作“苏维埃诗歌的全权大使,帮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诗歌战线”。与此同时,他的诗歌大量翻译了过来,供阅读、借鉴。从石方禹的 《和平的最强音》开始,一批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鲜明的马体诗印记的楼梯诗佳作陆续问世。50年代中期,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和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共领风骚,带出了一股楼梯诗的创作热,持续到50年代后期仍不降温。为纪念建国10年而作的鸿篇巨制,除贺敬之的《十月颂歌》外,还有闻捷的《祖国!光辉的十月》、纳·赛音朝克图的《狂欢之歌》、韩笑的《我歌唱祖国》等,均以楼梯式的颂歌和赞歌闻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新生的热烈赞美,阳刚之气充溢诗篇。

  与初期创作对楼梯体诗的模仿不同,郭小川、贺敬之等在50年代中后期写的楼梯诗,创造大于借鉴。同是溶进个人感受描写革命历程,赞美新生的社会主义的祖国的今天和明天,马雅可夫斯基的 《好》,侧重于提炼语言的“镭矿”,再现历史场面,给十月革命铸青铜像;而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十月颂歌》,则着意于解放前后的对比,创造历史与现实重迭的深远意境,表现诗人扬沸于胸的光荣、幸福、豪迈的感情。同是驾驭炽热的词汇,鼓动青年以公民的热忱战斗、劳动、创造,马雅可夫斯基的《共青团员进行曲》、《青年近卫军》等近于热烈、庄严的号召,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则有更深一层的时代的人生的哲理。不仅在选材、立意方面有突破,在格律方面也是借鉴中包含着革新和创造。“春风。/秋雨。/晨雾/。/夕阳。/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我走进农村。/我走进工厂。

  /我走向黄河。/我走向长江。……/五月——/麦浪。/八月——海浪。/桃花——南方。/雪花——北方。……”《放声歌唱》以及《十年颂歌》以骈为主,在楼梯式的框架中大量采用整齐的对偶、排比,注意平仄协调。就是基本上是散体的《致青年公民》组诗,后出的几首也很讲究匀整和对称。例如《让生活更美好吧》中的一段:“我们的田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