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

第4章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第4章

小说: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身的体验,孩子马上就很自如地写出了一篇饱含真实情感的作文。
  通过一次亲身的体验,孩子写出了文采飞扬的作文。其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把它与生活、娱乐等相割裂。热爱学习的孩子,也热爱生活,也喜欢玩。父母可以多采取一些寓教于乐或寓乐于教的方式,让孩子多元化地吸取新知识。
  玩是缓解孩子压力的最佳途径。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不会休息和放松,孩子精神上的弦绷得太紧,就可能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在《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初二学生小松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父母工作忙经常出差,由爷爷奶奶来“管理”小松。可小松不服管,放学后经常跑出去玩。后来,爷爷天天接送小松上下学,而且放学回家后就把他锁在屋里不许出门,可是小松的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父母只好带小松去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建议让小松自由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但每天必须保证八个半小时的睡眠。后来,小松按照调整了的作息时间进行学习和生活,有了适当的玩耍时间,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初三时他的学习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


玩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2)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尽量地减少孩子的娱乐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可结果有时却恰恰相反。我们发现,许多发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孩子大多是因没有适当的娱乐时间所致。因为,玩最能释放孩子的压力,最能放松孩子的心情。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有些父母常常限制孩子玩,即使允许孩子玩,也得是与学习相关、对学习有益的活动。孩子的整个生活就都围绕学习这个中心了。要知道,玩也能使孩子成才。
  我们来看看《怎样培养习惯》一书中这个“玩”出人才的故事:
  有个孩子从小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机。其父母认为太耽误学习,也影响身体,可孩子仍旧钟情于电子游戏,父母的各种劝说和阻挠也无效。孩子的游戏也越玩越精,成了同龄人中的高手。
  孩子大学毕业时,同时被几家国外大公司选中,并许诺高薪聘用。一天,孩子在聊天中透露:各大公司争相聘用他的原因就是他的游戏机“玩”得太好了。他不但能玩市场上已有的各种游戏机,还能“玩”正在设计中的最新游戏或软件,并能提出改进、完善和发展新的游戏软件的思路和构想。而各大游戏软件公司缺的就是这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玩”游戏经验的人才。
  我们并不提倡无限制地玩。有些孩子因迷恋网络而无法自拔,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些孩子整天东游西荡,惹是生非,学习一塌糊涂……,孩子因为缺乏自制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玩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它同时也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更重要的,它是孩子的天性。就像孩子们要吃饭穿衣一样,他们也需要玩,但不能否认,有些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益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玩的天性,但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
  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孩子玩的天性呢?我的建议是:
  了解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往往与他的兴趣有关。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常与他们交流。这样,就可以在与孩子玩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指导和帮助。
  鼓励孩子和别的朋友一起玩。父母不可能整天陪着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是可以鼓励孩子和别的朋友一起玩。孩子们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因此他们也很乐意一起玩。在和别的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怎样与人和睦相处,如何处理临时冲突等知识。
  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时间。有的父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的,孩子无法实行或者是根本就不愿意实行。父母应该注意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过程中,因为孩子最了解自己,只有他最清楚自己能否做到。
  玩和学要结合。有些父母总希望孩子学习,一看到孩子在玩就特别不高兴,甚至出面制止。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孩子有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厌学情绪。父母可以常常带孩子出去玩一玩,或者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不能让孩子连续学习很长时间。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1)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人是大自然中走出来的。长期远离大自然,使我们的很多天赋与灵感甚至生存智慧都日渐衰微了。很多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的规律正是人类寻求自救的基本途径,因此,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由于远离大自然,往往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而他们的父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方面差点也没关系,能否让孩子去野外接触大自然并不重要,学习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事实上,大自然并不像有些父母想的那么无关紧要,相反,它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培养人们获得生存能力的基地。
  善于观察的人会发现,很多成功者都亲近大自然,喜欢大自然,大自然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牛顿尚未出生父亲便已病逝,母亲生下他就改嫁了,因此,他无人管教。牛顿小时候,整天在野外跑呀玩呀,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生活使他能与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相接触,渐渐养成了热爱自然的习惯,后来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在少年时代就整天在大自然中玩耍,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由此对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最终促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生物学家……
  在大自然里也能学习,而且能学到书本上无法找着的东西,活生生的事物要胜过死板的文字。与大自然的接触不仅会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还能增强孩子的求生能力。
  每一位父母都想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却很少想过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增强野外生存能力。
  远离大自然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求生技能,有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
  初秋时节,一群高二的学生来到了一个蓄水湖。午后的太阳很毒,当活动告一段落后,大家都热得汗流浃背了。这时有人提议去游泳,得到不少男生的赞同。有几个男生脱下衣服就扑通扑通跳下了水。岸上有一个男生在犹豫着,他刚喝了点啤酒,由于酒量不大,早就已经面红耳赤,全身发热了。当他看见别的同学下水游泳时也很想下去,然而他明白自己的水性并不太好,不过没有犹豫多久也跳了下去。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2)


  大家玩得很愉快,但过了一会儿,这位同学竟然独自一人游到远离人群的地方,溺水了。由于他离人群太远,没人能听到他的呼救声,就这样溺水身亡了。
  这位同学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酒后下水,又不谙水性,是随时会溺水的。孩子们平时很少接触大自然,一旦在大自然中遇到困难,就不会寻找解决的办法,自我生存能力很差。如果这位同学有一点这方面的常识,也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
  有许多父母严格地限制着孩子,平时把孩子关在家里,生怕孩子在外面摔着磕着,孩子的娱乐活动只限制在家中,以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是对孩子好。可是,没想到就是这样的呵护造成了一幕幕的悲剧。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但是我们可以培养他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孩子才有可能平平安安。
  远离大自然不仅使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制约,还会使孩子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不是孩子唯一的任务,孩子还需要生活。父母要想孩子能健康成长,应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如何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呢?我的建议是:
  陪同孩子去郊游、旅行。父母可以在放假的时候,陪同孩子多去一些自然风景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和孩子游玩的同时,告诉孩子一些有关自然的基本常识以及突发意外事故的解决办法,并增强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多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父母也要注意经常学习一些自然知识、生活常识,这样在带孩子去野外的时候,就能自如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鼓励孩子和别的朋友参加野外活动。孩子和同伴们在一起能够更加放松。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和别的朋友一块参加各种各样的野外活动,如夏令营、野炊、郊游,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大胆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有些父母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去,害怕孩子会磕着碰着,害怕孩子会被坏人拐骗,害怕孩子会迷路……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只有教会了孩子生存的方法,才可能让孩子的一生平平安安。为了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要大胆地放手,相信孩子能够做好。
  让孩子参加与农村孩子“手拉手”的活动。在农村最能学到自然生活常识,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手拉手”活动,和农村的孩子结成对子,到农村体验生活。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1)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需要朋友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对孩子的朋友都比较重视,一般都希望孩子的朋友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以给孩子带来有益的影响和帮助。
  可是,有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交往的朋友不一定都能令自己满意。
  有些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去选择朋友,这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怎样去对待孩子的朋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父母。
  其实,最关键的是父母要转变态度,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来衡量他们。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会接受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孙云晓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到,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比拥有好的学习成绩重要。
  孩子只有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会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如何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如何向别人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健康的人格。
  没有朋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像《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中提到的王晓龙那样,陷入犯罪的深渊:
  有个学生名叫王晓龙,学习成绩非常好,曾拿了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因而被保送到北大化学系。在他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他从小就只知道学习,不会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