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泪了。
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就好多了,数学成绩也走出低谷,慢慢进入了班级中游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她的数学成绩考了80多分,学习总成绩进入班里前10名。一个孩子的心态是怎么改变的?有时候,一次经历就够了,只差这么一点,这一点就是心态上的。
我给学生加分的做法,未必人人赞成。但我认为,就这个学生而言是必要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你一定要找出个什么标准,说明你没有了解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就是因材施教。对有的学生来说,是需要呵护的,哪怕是有一点儿不真实。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地区。茫茫沙海,队员们心急如焚,很快就把水喝光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个水壶,说:“这里还有最后一壶水,但在走出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水壶在队员手里传来传去。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信念的源泉,成了他们求生的希望。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支撑他们精神的水,而缓缓流出的,却是一壶沙子。
你不会总是第一
你不会总是第一
有一次我到哈尔滨给家长们讲座。听完后,一位母亲找到我,一定要我见见她的孩子。
我问:“为什么?”
这位母亲说:“我孩子高一、高二曾经是班里第一。高考前一模的时候,还考在他那个班的第5名,二模时却落到班里30名以外,后来名次一再下滑。我孩子考成这样,都快站不起来了。我们使尽了所有办法,也没法让他树立起自信,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这该怎么办啊?”
听这位母亲说完,我很受触动。现在的孩子不是不要强,不是不想学好,而是由于压力太大,越到关键时候,越经不起挫折,再稍微加重一点儿压力,这个学生可能就垮下来了。我把我的手机号留给了她,说:“今天晚上我还不走,晚上我跟你孩子谈谈。”
晚上,这个孩子来了之后,我就问起了他的情况。他说:“我高三之前,成绩一直很好,可到了高三考一次下滑一次,所以感到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我说:“你是不是始终停留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你老是生活在过去的虚幻里,老认为自己考过班里第一,老是用第一的心态来衡量自己,来要求自己?”
这个学生点了点头。他就觉得自己这次是第一,下次还应该是第一。他总是用这种心态来衡量自己,但是看到成绩下滑,又不愿接受。于是,他那种曾经的第一,就逐步成为了一种虚幻,而他宁愿生活在虚幻中,也不愿意回到现实中来。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幻觉,他已陷入到一个心理误区之中。
我对这位学生说:“从现在开始,你能不能把过去的一切辉煌都忘掉?这次你是班里的第30名,就是一个30名,你能不能承认这个现实?人的成长过程是跌宕起伏的,有高峰也有低谷,你现在就到了低谷。你应该这样想:我就是30名,然后在30名基础上,我应该怎么学?应该怎么办?”
这个学生问:“老师,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我说:“你们班第29名是谁?28名是谁?”
这个学生就说出了那两个学生的名字。我问他:“那两个同学哪一科比你强?”
他说:“哪一科都比我差。”
我说:“那就行了。下次超过他俩,你有信心吗?”
他说:“有信心。”
我说:“好了,超过他,这一退一进,你就成功了,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你就会站起来了,就这么简单。”
这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超过他俩应该没问题。”
结果,2006年高考后,这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今年考得很好,在班里是第四名,考上了一所名校。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小学时候是班里的第一,在初中时候也名列前茅,可一上高中就不行了。
我说:你们能这样想吗?能进人大附中的学生已经是凤毛麟角。所以你孩子进了人大附中,面临的竞争对手,几乎全是最突出的学生。你不能老是看小学的排名,初中的排名,然后衡量下来,就认为他现在落后了,这是什么尺度?这个尺度就不对。你们老是给孩子弄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用这样一个达不到的目标鼓励他,而他注定达不到,他往目标奋斗的过程就是遭遇挫折的过程。最后,孩子连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了。你们用一个不正确的尺度,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再用这个错误的结论,来证明你孩子不行,这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指责出来的!
我告诉这些家长,要把过去的辉煌忘掉。你孩子就是现在这个起点,就在这个起点上想想办法,也许他下回就成功了。
有个小男孩叫艾克,他经常与家人一起打扑克牌。有天晚上,他连续几把都抓到破牌,就不高兴了,开始抱怨起来。母亲正色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把手上的牌玩下去。发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生活就是这样。”后来,艾克在遇到生活困境时,总是会想起母亲的话,总是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面对挑战。他从一个平民家庭走出,从士官而成为上校,后来成为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最终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艾森豪威尔。
心态决定成绩
心态决定成绩
调整学生的心态,尤其是中考或高考时候的心态,是有学问的。
有一个男生,数学特棒,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得过一等奖。他对自己高考数学的定位是满分,可是这个定位,对他却是一个心理压力,弄得他过于紧张了。
高考那天,这个男生满心想拿满分。卷子发下后,他就摆出一副拿满分的阵势来做题。结果,考题刚做到一半,他就听到身后的考生开始翻卷子。这一翻卷惊动了他,他就想了:这是咋回事?难道还有人做得比我快?他也不知道身后的考生是个什么人物。因为按照规定,各考场的同学都来自不同学校,互不认识,他又不能回头看,心里就有点儿乱了。
他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继续做题,可是身后那个考生又翻上卷子了。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考试结束前半小时,身后那个考生就提前交卷了。这一交卷,把这个男生给吓着了,他觉得自己在北京市就够厉害了,可今天是怎么回事?他就开始怀疑自己不行了,满脑子胡思乱想:是不是我做题慢了?是不是我不适应这个题?你想,就两个小时考试时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脑子里一起作用,他还能考好吗?最后出来以后,他就非常沮丧,对我说:“王老师,这回我得不到满分了。”
我问:“怎么啦?”
他就把情况说了一遍,我说:“那下午我去看看那个考生是个什么人物。”
下午,我一了解,你猜怎么着?原来,身后那个学生是个体育特长生。人家数学就是考50来分照样能上大学,完全是考着玩!结果却把我这个学生给弄惨了。你看,学生的心理脆弱到什么程度?
以我理解,具备应考能力,本身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从教25年,我一直与“应试教育”战斗,但我并不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相反,我一向认为,考试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实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双赢。
如今,中考高考完全让社会上炒作起来了,大家看得太重。我认为,一个顽强的孩子,什么问题都可以应对。参加中考高考,应该顺其自然。
有一年高考,在我们学校门口,停着几辆白色的救护车,并且灯光闪闪,如临大敌。我觉得这简直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叫个救护车来干什么?管事的人说,怕有些学生缺氧。我过去一看,真的有一堆学生躺在那个输氧车上吸氧。
我觉得高考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说实在的,高考的题目设计得挺好,由易到难,利于每一个学生正常发挥。这些救护车、氧气车,可以作为应急之用,但不该停在最显眼的地方。
有一年我在青岛,高考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一些家长,怕从考场附近路过的汽车影响到孩子的发挥,便自发地组成人墙挡在马路上,不准车辆通行,结果是哪个地方有考场,哪个地方的交通就处于瘫痪状态。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点儿干扰都经受不住,他的心理该脆弱到什么程度?我们国家要是培养这样的人还有希望吗?你搞得大张旗鼓的,除了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和紧张程度,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我想讲讲历史上两个相反的案例。美国有个名人叫瓦伦达,是一个高空钢索表演者。有一次,他在一个重大活动中进行表演。上场前,他不断提醒自己:“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然而,他在表演中不幸坠地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瓦伦达以前并不像这次。每次表演前,他总是专心准备,总是想着怎么走钢索,从不关心其他事,也不会为成败担心。而这次太看重成功了,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件事,后来成为心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叫做“瓦论达心态”。
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发生在数学史上。1796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有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学生叫高斯。每天,高斯要做出老师布置的三道数学作业。这天,他顺利做完了前面的两道题,可是,第三道题,他做得非常吃力。这道题的要求是: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他用尽所学知识而毫无进展。于是,他尝试着用超常规的方法去解开这道数学题。
第二天,他把答案交给了导师。导师看过后,非常惊奇,问道:“这是你做出来的吗?”高斯回答:“是我用一个通宵做出来的。”导师激动地喊道:“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原来,多年来,这位导师一直试图解开这道题,而他把这道题误交给了高斯。高斯后来回忆说:“如果知道这道题两千年来无人能解,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解开它。”
这就是心态奇妙的力量。
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1)
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当老师的都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怎样才能使落后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我的做法就是发掘他们身上的强项。
我来讲讲一个“差生”的故事。
2003年秋天,送走(03)12班后,我又带了一个普通班——高一(3)班。这个班集中了一些学习成绩落后而又不太好管的学生(人称条子生)。其中一个学生叫丁浩。丁浩这个孩子的身高大概有1。9米,体重以较大优势超过二百斤。
高一开学时,按照惯例是军训。我们一个班师生,就坐上一辆前往营地的军车。丁浩同学是最后一个上来的。他一上车,刚才还唧唧喳喳的学生都不说话了。同学们的意思明显地流露出来:这个学生怎么上我们这个班来了?好像不屑与他为伍的样子。
丁浩上来了,车也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