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504-中国人三书 >

第41章

5504-中国人三书-第41章

小说: 5504-中国人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妥协和默契。    
    中国人经常使用秤来称量物品,像葱、白菜、豆腐、米谷等,都要用秤来买卖。但是,中国人使用的秤是最不能让人相信的,南斗北秤的说法,显示了他们的度量衡并没有统一。即使在北方,秤的计量也存在着不同。用着这种没有信用的秤,人们是怎样进行买卖的呢?买者和卖者都打出最利于自己一方的秤,然后将计量的结果进行中和。至少我在中国北方留学期间经常看到这样妥协场面。    
    忍让妥协(二)    
    妥协性的体现不止在民间,在官场上也是如此。中国的政府在很多情况下,考虑的首先是怎样妥协,尤其是像山贼、马贼等难以对付的团伙,很少先去考虑怎样擒获剿灭。政府采用的办法往往是用功名利禄去诱惑他们,让盗贼变成尽享荣华的官吏。    
    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政府将这种妥协称之为招安或招抚;盗贼们的回应,被称之为归诚或归顺。其实,无论是招抚还是归顺,也都只是漂亮的字眼而已。在这种相互妥协中,在这些字词背后,隐藏的是政府的怯懦、贼匪们贪图荣华的嘴脸。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例子,今日中华民国声名显赫的大官僚中,据说也有以这种方式出仕的。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滥施暴力者接受政府的招安,就可以出世做官。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也是一种讽刺。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着实让人吃惊。    
    关于贼徒招安的事件,流传下许多的笑谈。南宋的时候,有许多贼徒被招安,朝廷给了他们从七品的武官官职——宣赞舍人。但是这样一来,引起了不是贼徒出身的宣赞舍人的不满,认为不能同贼徒出身的人等同视之,于是上书朝廷,提出了抗议。    
    朝廷就让正途出身的宣赞舍人出任兼官(宣赞舍人之外的其他官职)以示区别,即有兼官的宣赞舍人是正途出身,没有的就是招安出身。这下正途出身的宣赞舍人倒满意了,而招安来的宣赞舍人又开始不满,这让朝廷非常地苦恼。    
    有一个叫郑广的海盗头目受招安后,朝廷照例赐予他官职,但是同僚们却看不起他,在公共场合时常常遭到排斥。郑广看那些官吏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个个贪得无厌,就做了一首讽刺诗传给他们看: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东洋史说苑》忍让妥协(2)

    这首诗指出了朝廷命官和盗贼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做官的以权位干着行窃偷盗的事,做盗贼的也可以做官,两者只是手段的不同,实际上是一样的。据说同僚们看完诗后都苦笑了一番,从此也改变了对郑广排斥的态度。    
    忍让妥协(三)    
    中国政府也不是一味地妥协,有时候也会采取强硬的手段,或派大将或任命地方官讨伐贼寇。但令人失望的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大将也会不顾上面的命令,而圆滑地与贼寇进行妥协,用钱币和粮食作为条件让其退散到别处,避免正面的冲突。    
    《韩非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卫国和楚国交战的时候,两国的大将相互妥协,保持长期对峙而不真正交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两军的战士没有任何仇怨,战争是君主发起的,为这样的命令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开战,让自己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是很愚蠢的。这也是军队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弄兵玩寇以为富贵之资”,长期有名无实的战争,也让人趁机从国库中任取军用资金以供自己享乐。唐朝时曾一度进行的藩镇征伐,直到国库用尽了也没有成功,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且不说战国或李唐时代,看一看如今中华民族的状况,与以往也有着几分相似。    
    1917年11月,段祺瑞政府委任王汝贤、范国璋为征伐南方的总、副司令出阵湖南,没想到他们联名发表了“弭兵和平”的通电,直接导致了段内阁的倒台。在北方的驻军十分地愤慨,在12月份召开了所谓的“天津会议”,坚决拥护段祺瑞讨伐南方叛军。可是,在会议上最为坚决主张南伐的第一陆军总司令曹锟,第二陆军总司令张怀芝,在马上要出兵的时候态度却软化了下来。    
    在中国这是常有的事,即在口头上很强硬,到战场上就妥协退让。虽然这其中也有别的理由,但是为了顾及自己的利益而轻易苟且妥协,不为这么做感到羞耻也是一个原因。他们表面上主张强硬,等拿到军用金之后,他们妥协退让的本性就会马上显露出来。    
    忍让妥协(四)    
    中国人不仅在国内滥施妥协,对其他民族也是如此。中国的北方燕赵之地,曾以有许多悲歌慷慨之士而著称,但这都已成往事。自唐宋以来,燕赵之人对异族的入侵,就只会妥协退让了。“辽兵至则从辽,宋兵至则从宋,本朝(金人)至则从本朝。”这是金代世宗对燕人的评价,其实,全体的中国人,都有着这种畏缩退让的态度。    
    现在尚且不说他们对女真人、蒙古人、满洲人的妥协退让,在列强国家侵略中国的时候,如1860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中国的北方人做了什么呢?在外国军队面前打起了顺民的旗帜,献上了德政之伞!实在是不可思议。    
    从古代北狄种族对中国进行侵略时,中国政府不敢出兵抵抗,用宗女、金帛、土地讨他们的欢心,用来缓和他们掠夺的态势,可以看出,妥协、退让也是中国政府一贯的态度。成为妥协牺牲品的宗女,在唐代的时候叫做和番公主,虽然宋以后停止了这种行为,但用来苟求和平的却是割让土地,更加可悲可叹。    
    西汉初年,匈奴强悍、跋扈,让朝廷疲于应付。就怎样对付匈奴的问题,当时名闻天下的才子贾谊曾献了一个五饵计。所谓五饵,也就是指利用耳、目、口等的欲求,用酒色利禄来引诱匈奴人投降。五饵计中,有一计是这样的:先在中原挑选几十位美女,让她们去服侍那些归降的匈奴人,使其成为美色的俘虏,如果塞外的匈奴人听说来中原后如此的荣华,一定会争相投奔来的,这样,匈奴的实力就会大为减弱,中国的忧患也就可以解决了。这就是一代才子贾谊献的策略!    
    还有一件类似的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当时朝廷对于北方鞑靼族的不断侵略一筹莫展的时候,学者瞿九思提了一个建议,现在看来十分的有趣:在北方那么荒芜的地方,很少有美女,他们才会轻易地离开家不断地侵扰我们,如果他们都有娇妻在家,就会舍不得出来征战了。抵御他们的秘诀就是,让那个地方的美女增多,让男子都沉溺于女色,也就是将中国的一切化妆术传过去。这样一来,那儿的妇女都成了美女,他们就会迷恋于美人,失去往日的凶悍了。    
    瞿九思的计策怎么看也不像是妙策,很难想象他居然在天子面前很认真地提出来。    
    总而言之,中国人不愿意对塞外进行积极的征伐,而且这样的建议也不会受欢迎。对于这种妥协性的对策,倒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东洋史说苑》敏感多疑(1)

    敏感多疑(一)    
    中国有句谚语,叫“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到荒凉的寺庙里去,不然有可能被恶僧所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探头看井,不然有可能被另一个人推到井里去。从这些警句中,中国人猜疑心很重可见一斑。    
    中国还有一本关于外出旅行参考的书,叫《示我周行》,书的开始就以旅客的心得体会揭示了出行注意的十二法则,主要是对盗贼、诈骗、掏摸、偷换等事情的提醒。在社会治安不好的时候,注意这些是应该的,但是把别人都看成是盗贼,就显示出了中国人爱猜疑的本性。在中国的男女之间、同僚之间以及君臣父子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看一下中国的历史,改朝换代是相当频繁的,君臣的位置也经常更换。中国是一个“今日臣下,明日君主”的国度。《左传》中说:“君臣无常位,社稷无常奉。”也就是说,君主要想得到臣子的忠心不贰,那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得不随时关注着臣子们的行为举止。    
    软弱的君主,如刘宋顺帝、隋恭帝,在被夺位后忧郁地度过了一生,只发出“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或“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的感叹。有为的君主,为能稳坐帝位,往往借机对权臣进行杀戮,“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故国破,谋臣亡”。    
    清朝黄莘田有过这样的诗句:“汉家多少韩彭将,不得铭旌一字看。”这是对一向以宽容大度而著称的汉高祖刘邦登位后,将韩信、彭越等功臣杀害这件事,发出的感叹,认为高祖对功臣的恩情实在太淡薄了。    
    性情仁慈一点儿的君主,如宋太祖,巧言说服老臣解甲归田;残暴凶狠一点儿的君主,如明太祖,公开对功臣进行杀戮。虽然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做事的目的是一样的,对臣子的猜疑心是一样的。可以共患难,却难同富贵,这就是中国君臣的写照。    
    敏感多疑(二)    
    儒家是中国的政治和教育的榜样,而法家是官制的核心。法家讲究的是人本性恶,应该对此加以警惕,因此法家维护君权的策略是让臣子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仔细看来,中国历代官制组织,显示出来的不是对官吏的信赖、利用,而是对官吏的猜疑、防备。    
    例如清朝官制,一方面对百官有专门的督察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有弹劾权,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的机制。即中央大员可以弹劾地方官,地方官也可以弹劾中央大员,总督可以弹劾巡抚,巡抚也可以弹劾总督。这种体制的产生,不得不说和中国人的猜疑心密切相关。    
    中国的官场有严密的回避制度,也正是中国人猜疑心很深重的最好的证据。这种回避,包括地方官不能到他的家乡上任;科举考试时,和考官有亲属关系的,就可能不准参加考试等。由此可以看出,回避的要义就在于,排除官吏们徇私枉法的可能。    
    敏感多疑(三)    
    明哲保身,是中国官僚生存处世的第一原则。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能在君主的猜疑、同僚的猜忌下存活,官僚们是费尽了心思。    
    唐朝时,娄师德任宰相,他的弟弟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官,即使兄弟二人都身居高位,但是也害怕招来祸事。娄师德曾多次告诫弟弟,虽为高官,但一定要注意谦让忍耐。他的弟弟说道:“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娄师德听后说的一番话,不禁让人感叹中国的官吏的苦心实在是太惨淡了。娄师德皱着眉头说:要是我的话,我不会随意擦拭的,那样可能招来对方的怒气,要保持微笑,让唾液自然地干掉。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苏味道,他处理事情从来没有提出过明确的建议来,一直是模棱两可的,被人称为苏模棱。其实,中国的官吏,大多是苏模棱之流,存在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曾国藩曾指出官场成功的秘诀是“拙进而巧退”。要看清在中国的官场中,消极、宁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