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504-中国人三书 >

第40章

5504-中国人三书-第40章

小说: 5504-中国人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前被世人当作圣人君子来推崇的王莽,直到死后才被人辱骂为逆臣元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年身便死,至今真伪有谁知。”白居易的这首诗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另一个成功假借先例获得帝位的当属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曹操之子)。中国改朝换代有两种形式,一是禅让,德高者为帝,如尧让舜、舜让禹;二是靠武力相争,胜者为王,如殷汤放逐夏桀、周武王征伐殷纣。但自战国到两汉,人们多推崇禅让。所以,曹丕就假借尧舜禹禅让的先例,逼迫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禅让天下,顺利地取代东汉称帝。    
    曹丕还迎娶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因为尧将天下让位于舜时,曾经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姐妹嫁给了舜。直到现在河南许昌附近还有受禅碑,上书“稽唐禅虞,昭天明命,釐嫔二女,钦授天位。”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语言背后,实际上是很为滑稽的事。    
    这种策略很荒诞,但是却意外地受到认可。而此以后,中国的改朝换代,大都是这种看似禅让的形式。“愿后身世,勿复生天王家”的刘宋顺帝,“愿自今往,不复生帝王家”的隋恭帝,如果去探究历史的真实,都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禅让的牺牲品。但是中国人认可和接受了,因为他们在形式上与尧舜禅让的先例相同。    
    不管做什么事,中国人一定会抬出古人来。西晋武帝担忧太子惠帝(司马衷)昏庸愚昧将来不受欢迎,就出了一份密封的试题给他,试验其才能的高下,并打算以太子回答的结果来决定他的存废。    
    但是太子之妃赛氏猜到了武帝的用意,便命秘书张泓代太子作一份草稿。赛氏看了之后,便将诗曰、书曰等句子全部删去,心想太子愚昧无知,如果这么引用《诗经》、《书经》和圣贤的话,很容易被发现不是太子写的。改后的答案词句笨拙而显得很迂回,但结论却没出差错,也成功地瞒过了武帝,使司马衷坐稳了太子之位。从此例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写文章时必引经据典抬出古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的守旧。    
    隋炀帝曾率领百万大军征伐高丽。但是总指挥向部队发布命令,前进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都是六七百年前汉代时所使用的地名。如玄菟(郡名)、乐浪(郡名)、盖马(县名)、黏蝉(县名)、沃沮(民族名)、肃慎(民族名)等,事实上,这些地名的确切位置到隋代时大多已经很模糊了。尤其可笑的是,蹋顿这个古人名被使用成地名。蹋顿是东汉末年称雄辽东的一个酋长,但是无知的指挥者却把它当成地名混用了。    
    这样的总指挥部和这样的部队,向本来不明确的地名、不存在的地方进军,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行动的。    
    世界上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是讲究实际的,但这也只说对了一半。像战争这般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也不实际考察,而想当然地使用古代的地名。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东西,即使是不明确的,那也是好的、对的,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一个方面的气质吧。    
    中国伪书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像《神农本草经》、《皇帝素问》、《子夏易传》、《子贡诗传》以及《关尹子》或《鬻子》等都是假借古人之名所作的伪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只要引经据典,抬出古人,中国人就能信任和接受。    
    不只是书,中国的大学者中被指有伪作之嫌的人也不少,像汉的刘歆、魏的王肃、隋的刘炫等,都是这样。还有就是伪造古书,我想这么做的动机有许多,但是与中国人尚古的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崇尚祖先(下)    
    中国人基于先天性的因素,一般只擅长模仿,对于应用就很欠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他们重视的是按古人的样本依葫芦画瓢;另一方面,应该是后天性的原因,即源于对形式极其敏锐的捕捉能力。


《东洋史说苑》崇尚祖先(3)

    美国传教士史密斯,曾经在中国居住过三十余年,他说:在中国,教师就像是无冕之王,学生不但会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吸收,而且他们会很用心地去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然后争相模仿,包括言谈举止、习惯癖好等。    
    中国人做的很多事都可以归入到特定的模式里,包括寒暄、写文章等,有时让人觉得有些滑稽。北宋时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年发洪水,宋仁宗就派使者前去实地考察。使者回来复命,描述当前洪水状况是“荡荡怀山襄陵”之类的话,而这些竟然都是《书经》中记载帝尧年代发生洪水时的情景的原话,当然使者受到的也只有训斥了。明朝灭亡的时候,一巡抚肉袒牵羊,向清军投降,其做法、辞令完全照搬《左传》中的记载,逗得清军哈哈大笑。    
    大约六七十年前,法国传教士尤库在中国南方办了一所学校。有一次他有事要派信差去北京,他知道学校里有位中国老师是北京人,借此机会可以写封信带给他在北京独居的母亲。尤库便找到了这位老师,老师一边对尤库表示感谢,一边对正在教室学习的一个学生交代:    
    “我打算给我母亲写封信,你替我写吧。现在就动笔,因为送信的人马上就要出发了。”    
    尤库听后很诧异:“那个学生是您的亲属吗?或者他认识您的母亲?”    
    “他只是我的学生。”这位教师回答说。    
    “那他怎么可以代你写信呢?”尤库不解。    
    这时这位老师倒显出一脸的不可思议:“我教了那个学生一年多的作文课,书信的格式和应该用的词语应该是非常熟悉了。写给母亲的信是很容易代笔的。”尤库和老师的话刚说完,那个学生就带着已经装入信封的信来了。这位老师连看也没看,就在信封上添了住址,交给了送信的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孝行是非常形式化的,他们的书信有一定的模式,是千篇一律的。    
    正如上面讲到的一样,中国人重视先例并且非常固执地遵守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随情况的改变而变动,先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内在意义。相对于精神,中国人更重视外在形式的表现,这和他们的保守气质密切相关。在中国人的习惯中,名与实常常是相分离的,在外国人眼里,有些现象就显得十分的有趣。    
    比如说,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孝为本,孝被认为是最大的善行,是国家与社会的基础,所以历朝历代对孝行都有一定的奖励。诚然,尊老是一种美德,但体现在先形式后精神的中国人身上,孝行,难道就是赤身裸体地躺在结冰的河上,向上天祈求母亲病愈吗?    
    中国以前就有二十四孝之类关于孝行的极端化的样本,比照样本模仿的人一定不少,其出发点可能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是一面鼓励人们的孝行,一面禁止极端形式化的行为。    
    中国是第一礼仪大邦,在各种礼仪中丧礼是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但是,越到后来,丧礼就只徒具形式了。五胡时代后,燕邵文帝的母亲去世,在后宫举行丧礼时,只听到百官发出的哭嚎之声,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流泪者。文帝看到这些举动,十分地恼怒,命令百官必须流泪,不然要给予处分。第二天的丧礼仪式开始,怕受处分的百官怀中都预备了一包辣椒,到了该哭的时候,就偷偷将辣椒放进嘴里,强迫自己流出泪水。    
    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行没有真实的悲痛而又喧哗的丧礼,现今也是如此。在葬礼中甚至有专门从事哭丧职业的人,而丧主本人或不停地吸烟或与别人谈笑等等。    
    令人感叹的是,不只是丧礼,中国古代的礼教很多就只剩下一具形骸,早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意义和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出于某些必要,即使是如此保守的中国人,也曾实行过有相当力度的制度改革。可是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舍弃旧有的制度,他们做的,是在其上添加新的制度。简单来说,中国人的改革,不是旧制度的废止或者改良,只是新事物的增加。    
    唐朝的官制以其精密、简便易行,被欧阳修等人盛赞。而实际上呢,唐朝的官制是周朝制度、秦汉官制以及三国以来新官制的大拼凑。这种制度不仅冗杂繁复,而且没有信念也没有精神。


《东洋史说苑》崇尚祖先(4)

    再看一下清朝兵制的改变,也有同样的现象。清朝初年,绿营(绿旗)与八旗曾威震天下,当时,绿营兵驻守地方,八旗兵负责守备京城,也监督绿营兵。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旗兵同绿营变得腐败,渐渐丧失了战斗力。    
    在镇压太平天国之际,义勇兵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乱平息之后,也被保留了下来,像旗兵与绿营兵一样,成为一部分新的常备军,形成了二重兵制的局面。甲午战争后,又组建了西式新军,但同样,先前的军队仍旧没有被完全解散。    
    中国人的做事方法大多是这样,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改革很少。    
    中国很早就接触了西方的新文明,但是保守和盲目的自尊思想,使他们很难去采用。然而,一连串的战争终于使中国人做了自古以来未有的事,沉睡了四千年的中国,发出了倡导变法自强的呼声。    
    但是,对于保守的中国人,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这种革新的形势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中国自古以来只注重保持自己国家的文明,要想有所发展,吸收他国先进文明,经验明显不足。即使引入了新文明,怎样和本国的旧文明相调和还是一个问题。


《东洋史说苑》忍让妥协(1)

    日本和中国是唇亡齿寒、相辅相成的邻国,应该和睦相处。了解对方的气质,有助于处理好这种关系。本文也是在抱着这样的态度,进行大量的历史性的研究而写成的。60年前,伦敦泰晤士电台的中国通讯员库跍曾说过,由于各种原因,要想正确理解中国人的气质不是容易的事。本人也深有同感,因此此文对中国人的看法可能有偏颇之处,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忍让妥协(—)    
    中国人是最富于妥协的,妥协性的确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一。文弱、长于打算的中国人,很早就明白小到争斗、大到战争这些是有危险又没有利益的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尽量避免它的发生,代之以妥协来解决问题。其实,与其说中国人经常妥协,倒不如说他们有滥用妥协的倾向。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种开设的镖局,是专门负责保障旅行者安全的。镖局派出去的镖师,一般携带一种类似梭镖的武器,用来保护雇主的安全,镖局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中国北方,尤其是梁山泊所在地山东省,以抢劫为生的人非常多。小到全家大到一个村子,甚至一个乡的人全体出动,拦路抢劫行人的财物。行人若想安全通过强盗经常出没的地方,一般都会出钱请镖局派镖车护送。由于镖车上插着镖旗,抢劫的人见到镖局的标志一般都会罢手。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强盗忌惮镖师,不如说是镖局和抢劫的人已经达成了一种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