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5-商道如水-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随动。何以不说被动而云随动,因被动是甲物被乙物推动,随动是甲物随顺乙物而自动。主动和随动一样是自动,只是一先一后之间有分别。至于被动则并非自动,只是他动而已。”
“随动”,就是交互式变化哲学的精要。
在商海中浮游,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只有使自己与外界建立一种交互式的辩证关系而“随动”——随环境而变,随时间而变,才能实现无阻无碍、流畅通达的立业之道。
《商道如水》 第三部分无孔不入之察
孔子说水“绵弱而微达,似察”。意思是说,水的涓涓细流绵软柔弱,却精于渗透而无处不达,好像能够明察秋毫。
水的智慧,已经超脱了聪明的层面。
常常听到有人赞叹某某聪明,实际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为,聪明是“术”,有用,也有限。而人需要的是智慧。努力做一个智者吧,像水一样,似有形而无常形,似无为却有大为。
《商道如水》 第三部分弱胜的哲学(1)
我们常说:滴水穿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什么会这样?是水的明察与柔韧使然。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里,老子向我们表述了他的“弱胜”哲学:天下万物没有什么会比水更柔弱,但攻击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弱能够战胜强,柔能够战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没有人能够施行。
老子还主张“得其雄,守其雌”。“弱胜”实际上更体现为一种人生态度和经营哲学。即使企业很强,不以强者自居,处弱,守弱,不是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而是似弱实韧、雍容博大的“和”气。
做第二还是争第一?
原北大方正董事局主席王选教授曾对将弱势转变成优势有过浅显的表述。他说:“我年轻时在很多方面自我感觉不好,我对日本‘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一段话印象极深,他说他有三个劣势后来都变成优势:因为穷,所以要奋斗;没上过大学,所以努力自学;身体不好,所以懂得要依靠别人。”
王选正是以这种守弱的心态,创建并领导北大方正走向强大的。
蒙牛乳业当年在内蒙古打出的口号是做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告诉消费者,告诉社会,同时也告诉伊利,我们蒙牛只是乳业的小弟弟,小弟弟甘向大哥哥学习。做第二,就是守弱、示弱,进而弱胜的哲学。公司在中国乳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的后院起家,它的低调既是严峻的生存现实使然,也是其茁壮成长的原因之一。说到这里,也可以想想,20年前,我们谁家喝多少牛奶?实际上企业之间并不完全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正是伊利、蒙牛等乳业集团在竞争中发展,做大了企业,更做大了“乳业”这块蛋糕。
想起北京国安足球队的口号——“国安永远争第一”。记得前几年,我就对国安队的球迷朋友讲,我认为国安队永远无法赢得第一名,为什么?从它的口号就看出来了——永远争第一,注定了它永远都是在“争”这个第一名,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是”第一名呢?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但是,这种守强争霸的强势心态,是否也是国安队成绩一直不佳的诱因呢?
瞧,那些“隐形冠军”!
谈到德国的企业,我们自然会想到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巨无霸”。但是,经济学家曾做过研究,德国一千多家全球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70%至90%的中小企业,对德国出口和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名动天下的大企业。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与大的品牌企业比起来,简直就是瘦弱的“小家伙”,为什么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如此大的贡献?1992年,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在其经典之作《来自德国“隐形冠军”的启示》中,用“隐形冠军”来称呼“小家伙”们。
西蒙教授对“隐形冠军”的关注,源于1986年他在哈佛商学院的一次演讲。当时有人问他:德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哪些企业贡献最大?西蒙一时答不上来,于是回去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经过调查发现,德国出口的真正引擎并不是“西门子”或“奔驰”这些名声显赫的巨头,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却在某一个窄小行业里做到顶峰的一千多家中小企业,是这些“隐形冠军”成就了德国的出口业。
西蒙的研究表明,在德国,有一批平均销售额为3亿美元左右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球同业市场中达到了70%至90%的占有率,是真正默默无闻的“王者”。譬如,他们是生产啤酒瓶瓶贴的,但是赚的比啤酒厂还要多;他们是生产博物馆中使用的展览柜的,赚的却比博物馆多……他们的“隐形”就在于:他们并不和那些生产快速流通品的企业竞争,所涉足的都是一些不为大众熟知的领域,并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最终形成优势的市场地位。
这时,我不由得想到水与千里之堤的关系。面对千里之堤,水表面平平静静,但只要有“蚁穴”这样一个窄小的细分市场,无孔不入的明察与柔韧,就足以冲开巨大的市场“堤坝”。
在中国浙江,这样的“隐形冠军”也不少。前面谈到的温州打火机相关配件提供商,以及义乌的纽扣、拉链生产商,每件产品可能只有几厘钱的利润,却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在我们眼里,他们似乎弱小到足以让人忽视的地位,即使谈到浙江的企业,我们可能也只能想到万向集团、娃哈哈,想到吉利汽车,有多少人知道哪家著名的纽扣厂或拉链厂呢?“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肯定与他们无缘,价值上亿元的著名商标更与他们无关,但却没妨碍他们闷头挣大钱。这不是“隐形冠军”是什么!
譬如,如果问你“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你十有八九不知道。不过,如果告诉你,美国通用电器、韩国三星电子、日本松下电器这些世界一流的电器生产商所用的电源插头线都产自这里,你一定会说:瞧,这又是一个“隐形冠军”!
蛇吞象。
《商道如水》 第三部分弱胜的哲学(2)
守弱,是一种心态和策略,并不是自暴自弃。当时机成熟时,弱可以向强转化,或通过战胜强而使自己变得强大。
联想在国内是一个大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与那些IT业巨头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在潜心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联想在国际市场上基本采取守弱的策略,等待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最佳时机,并通过成为奥运会全球TOP赞助商,向国际市场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实际上,联想进军国际市场的弓弦已经悄悄拉满,只需等待时机射出这有力的一箭。这时,机会来了。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7。5亿美元(其中包括5亿美元的债务)收购IBM全球PC业务,包括台式PC、笔记本、产品品牌和研发中心等,成为我国海外收购金额最大的案例。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后,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即为联想所拥有。联想在5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了“Think”商标和相关技术。同时,联想也获得了IBM的部分全球大型客户。IBM个人电脑在日本东京拥有非常重要的研发基地,是IBM研发的心脏,而联想继续保持这个研发基地在新公司的位置,将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联想借此次“蛇吞象”之举,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生产商,仅次于戴尔和惠普,使PC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洗牌。杨元庆说:“联想进行战略转型时,先实施了两次战术措施,即全球换标、加入奥运TOP计划。此次收购IBM的PC业务是联想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肇始。”
虽然业界及学术界对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联想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而通过“蛇吞象”的方式与国际IT巨人比肩而立,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的办法。
此前,国内的另一家品牌企业也是用同样的“蛇吞象”的战略进入了国际市场。2002年,TCL在收购战中打败其他对手,以820万欧元成功并购德国老牌企业施耐德,这使得原本只盘踞在亚太家电业的TCL开始在欧洲市场声名鹊起。不久,李东生又收购了美国企业高威达,接踵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2004年1月,与法国汤姆逊在法国签署合作协议,7月底合资公司TTE在深圳成立。由此,TCL彩电总销量突破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彩电供应商。
上面这些“弱胜”的个案,为我们验证了老子揭示的弱与强的辩证法:“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居下,柔弱居上。”老子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很柔软的,但死后身体就会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但死后枝叶就会变得枯槁了。所以说,坚强的方式是走向死亡的途径,柔弱的方式是走向生存的途径。因此,用兵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太强硬就会被摧折。坚强最终会处于劣势,而柔弱最终会处于优势。
那么,守弱还是守强,你会怎样选择?
《商道如水》 第三部分太极的艺术
孔子非常赞赏水的智慧,说水“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是说,水在浅处流行不止,在深处则不可测度,好像具备高深的智慧。
水的这种明察秋毫并善于借助环境和外力的智慧,很像中国的太极拳法。实际,太极拳正是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智慧的一种技击术。
从这种意义上讲,孔子就是一个太极高手。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鲁国的国君哀公有一次对孔子闲聊说,我听说,有人记性很差,他搬家时居然忘记带上妻子了,真有这样的人吗?
孔子回答说,这不算忘性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把自己都给忘了。
孔子这句话引起了哀公的兴趣,他希望孔子讲得详尽一些。于是孔子就讲到夏朝最后一位帝王桀的教训:桀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却荒淫于乐,沉湎于酒色,不修道德,不理朝政,最后天下人声讨,未得善终。忘记自己应该尽的职责,夏桀是程度最甚的一个。
哀公的表情由轻松变为严肃,不住点头,说:好。
我们现代人都听说过夏桀的故事,那么春秋时期的鲁哀公呢?肯定知道。孔子为什么提起这个问题?
孔子念念想着如何有益于人。他把打闲岔聊天变为上课,借助哀公的兴致,如太极一般顺势而为,让国君能够时时刻刻战战兢兢,不失君主的本分,意识到权力就是责任。
宏碁为什么不能贩卖“新鲜”的电脑?
实际上,许多有成就的管理者都很善于从现存的事物中发现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并将之“腾挪”于商业实践中,在“趋势”和“动向”上做文章,借助具有规律性特征的外力,打造自己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