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第63章

班主任工作漫谈-第63章

小说: 班主任工作漫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变革,革命,革新,是世界万物的生命。

  △教育和管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各科教学亦然。如果把工厂质量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先进的工厂能够把工人走路的频率、炊事员切菜的频率都规定出来,一所好的学校能不能也把学生的有效劳动时间规定得细致、具体一些?我想是可以的。

  △用计划去管理,用好习惯去指挥,领导就越干越高明。

  △宇宙间并不开会,但数千亿星体却照样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这不是对人的启示吗?

  △各行各业的人,除了知识和经验,实在还有着一个天赋的职业条件的问题。一个公鸭嗓,歌唱的知识再丰富,唱龄再长,经验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使人厌烦的公鸭嗓而已。一个跛足者,可能有丰富的竞赛知识与经验,但决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短跑运动员。

  文艺界、体育界的专家们注重职业素质的研究,而管理人才、政工人才等,最低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天赋条件,却很少有人关心。

  △我想最低级的管理水平莫过于用人看着人。管理水平的提高应该体现在规章、制度、法律的科学性上。这些规章、制度、法律如果制订得科学,符合人们的心理,那么,不用人盯着,看着,监视着,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了。

  △领导者应该着重研究什么问题呢?就是那些带规律性的问题,那些乱子还没暴露出来的问题。 

  五 知人·育人(48则)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彼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此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碰壁。

  △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都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以认识。教师治的是心病,心病是个难以诊断和认识的病。心病应用心药治,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要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

  △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裹着的人。

  △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

  △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自新的心理能使人不断进取,以至创造奇迹。自卑的心理则使人步步后退,以致不可救药。

  △自新,自卑,人皆有之,关键在于如何扶正祛误。应该启发学生经常浇灌、莳弄自新的心理,使之茁壮成长。

  △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

  △教师疏导的责任是很大的。学生的思想航船既可导向河汊搁浅,也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要轻易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要引导学生去干这样,去干那样。趋利避害,乐以忘忧,流连于美好广阔的精神境界而忘返狭隘自私的小圈子。

  △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观念让学生接受,而且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灵基础,从那里面挖掘出美好理想的种子,利用他已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育。这样植根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理想,才易于成长。

  △要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去观察,多想学生的难处,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脑子里的方方面面。切忌把一名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只有一种思想的整体,也不允许学生把自己看成一个整体。要想方设法打碎这个真善美、假丑恶混杂而结合成的整体,然后重新排列组合。

  △弃恶扬善绝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教师不是板着面孔站在学生对面的上级领导,而是立在学生脑子里扶助上进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的助手。

  △更深刻意义上的教师,就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个性、欲望、素质的教师。

  △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不是一件难事。困难的是如何在一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使这一火花不仅不熄灭,而且越烧越旺。这就需要在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桥梁。

  △初中学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意志比较薄弱,普通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尤为明显。

  意志薄弱是学生目前学习的大敌,也是将来工作的大敌,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

  △许多中国家长对子女是重养不重教。以前是大家纷纷比赛着看谁养得多,即所谓多子多福,至于孩子如何教育,则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

  重养又重教的家长,一般都重家庭教育,但很少有人想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拼命想教育自家的子女成龙成凤,高人一头,为此舍得花大本钱,而社会稍微一重视教育,一提高教师的地位,他们就老大地不痛快。

  也有的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但只重视子女的脑子里装了多少对付考试的知识,很少想到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变。

  △教育理论告诉人们,学生,包括成年人在内,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每个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其头脑中真善美与假恶丑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利用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去推动他们大脑机器的运转,是一种节约能源的好办法。

  △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应当看到他们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他们心灵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

  △懒学生,爱拖拉的学生,也有不懒、不拖拉的时候,不信,看看在考场上,他们不也很勤奋、很会抓紧时间吗?

  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和考试基本相同的条件,使懒学生勤奋起来。

  △使学生感到幸福,也应使用两种方法:一方面多让学生吃苦,使他们从吃苦中感受到休息娱乐的甜,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生活、学习过程的甜。另一方面,给学生的休息、娱乐以及多方面的兴趣以适当的位置,适当的安排,使其感受到幸福。对目前的学生,更多强调的还应是前者。

  △淘气的学生在几年的淘气史中,会有过上百次的自食其言,会有过上百次拒绝良言相劝,会有过上百次逃避父母管教,会有过上百次敷衍老师。对我们某一次成功的教育来说,只要不是第一百零一次拒绝、敷衍,只要有了一步朝前的跨越,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期望过高,期望过高,既不利于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改过的信心。

    △学生做错了事,请学生写清过程。请学生写清心理中两个自我争论的经过,比起只是批评,只是由老师告诉他们别这样那样做好得多。

  △指导学生少注意结果,多分析过程;指导学生少计算名次,多用力气缩小和第一名的分数差距,这样就容易静下心来,一点点地多干实事。

  △使人感到甜,有的用加糖法,有的用吃苦法。单用加糖法不行,甜过了分,常在甜中,就不以甜为甜了;总吃苦也不行,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适当加一点糖。

  △使人感到轻松,有的用延长休息法,有的用劳动法。两者适当结合,人才会感到轻松。

  △适当地让好学生挨批评和使差学生受表扬同样重要,但实际生活中这两者常常做不到。于是有的好学生常弱不禁风,不能批评,不能失败,不能不如人,不能受挫折。真的遇到失败、挫折、批评、打击,立即感觉人生一片昏暗,情绪极端低沉,或则玩世不恭,或则痛不欲生。差学生呢?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于是自卑、自弃,也有的因批评听得太多,产生了抗批评的能力,拼命地维护自己的短处。

  褒贬于人如同张弛于人、动静于人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欲望。

  理解、顺应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

  △不要把人理想化,也不要把自己理想化。不要掩饰自己的弱点,也不要在表扬学生时把他说得十全十美。

    △内疚久了,有的也就不内疚了。为什么?因为上进心麻木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使学生每一分钟都有实事可做,是在治疗其精神麻木,点燃其上进之火,进而给其以心理上的轻松、愉快。

  △教师与学生同为一个系统之下的两个要素。为使整体的功能大于两个单体功能之和,我认为教师的思想、心灵、认识都要向学生开放。要努力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和教师同步运转的要素,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成为教师的主观愿望,而且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

  △教师向学生交心是很重要的,交心之后就不是靠一个人的力气去教书,而是实实在在地靠几十个人的力气把语文教学搞好,让学生愿意为自己的目标负责,愿意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战胜自己,扩大自己真善美的阵地。

  △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令人惊叹的组合方式,每个大脑都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世界是丰富多彩、相互关联的。这样看问题,就会觉得只灌知识,不及其余,就不仅是偏差,而且是荒谬了。

  △大凡一个很淘气的学生,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内心良知与邪恶的斗争,才具有了今日之现状的。这样决定了他们的转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几朝几夕的事。

  △有的人善于掀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善良向上的、光明真诚的激流。即使有很多毛病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比较凶恶的人,也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感染,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否定自己不良行为的愿望。

  另有一类人总善于挑动人们心灵深处最阴暗、最丑恶、最虚伪的沉渣。甚至许多磊落、善良、真诚的人,和这种人一接触,便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些坏念头。

  △严格要求是不是非要横眉怒目不可呢?大可不必。好的教师总是循循善诱,平易近人,使人敬畏。

  △不要以为今天强调过的东西学生今后就记住了,永远执行了。不是的,人无论有多么好的习惯,如果失去了约束和自我约束,还是可能变坏。如同飞驶的列车,无论有多么大的惯性,只要蒸汽机或内燃机停止,不再工作,列车总要停下来的。

  △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学生,你教别人做什么,你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你向学生说什么,先想想自己愿听不愿听。

  △学生要进行自我教育,要做自己生命航船的主人,光有认识,光有热烈的感情还不够,还必须把这认识和感情变成一点一滴的行动。而要使德、智、体、美、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