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198-中国式商道 >

第20章

5198-中国式商道-第20章

小说: 5198-中国式商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摊子小,内部结构就比较单纯,谁是老板一目了然,谁的能力强,谁的贡献大,也一目了然,用不着许多的表格、计划、总结、报告,该拍板的事,老板一拍,就定了。至于给谁派个红包之类,更是老板一手遮天,用不着给任何人请示汇报。    
    所以小企业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风格,小企业的一切都是按老板的意志行事。任何时候,个性都是生命力的象征,市场总是需要个性的,富有个性的企业能在日益垄断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再大的企业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市场需求,垄断所有的市场份额,更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自给自足,富有个性的小企业就能在大企业的各种缝隙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像老鼠,虽然渺小低贱,但生命力顽强,犹如水泻于地,无处不在,无处不生,仿佛只要地上有条缝,它们就可以打洞做窝,造出一大群来,个个活蹦乱跳。    
    老鼠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小企业的精神。想想老鼠,人类和它斗争了成千上万年,至今拿它无可奈何,而表面凶猛的虎豹豺狼,却只能靠人类的保护,勉强不至绝种。小企业倘若能像老鼠一样,除了毒药什么都能吃,吃了就能长,长大就能生,见缝插针,顽强地生存、发展,小企业也终究会繁殖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除了灵活性和忍耐力以外,还在于它的成本优势。    
    正因为它的小,内部结构单纯,就省掉了许多管理成本。小企业不需要摆大排场,在公关、企划以及一系列的日常运作中,也会省去很多钱。小企业名气小,当然吸引不了多少大腕级人才,这一方面是小企业的软肋,一方面也是小企业的福气。大腕能力强,薪水也高,如果薪水和贡献成正比,那倒也值,但有时候大腕并不一定适合这个企业,并不一定能创造与薪水成正比的效益,更有甚者,大腕通常都不甘平庸,喜欢折腾,有的企业本来就体弱多病,几折腾,不仅没有折腾好,反而就此咽了气,这也是引进大腕的风险所在。    
    所以一个小摊子,虽然看上去可怜巴巴,但日子未见得不滋润。很多时候,人要安分,如果小老板有过于强烈的雄心壮志,追求力所不及的规模,甚至于在实力并未达到大企业程度的时候,便盲目模仿大企业的做派,反而是有害的。


《中国式商道》 经营之道一个人赢不是赢

    某城市发生一起车祸,一辆疾驰的汽车将一个突然跑进快车道的青年当场撞飞。后来据当地媒体报道,是该青年戴特制的透视眼镜打麻将,可以看见别人的牌,大赢,不想却被输家发现,被追打,仓皇逃跑,竟被汽车撞死。    
    关于麻将的悲剧何其之多。打麻将,赢得太多,输得太多,都不是好事。    
    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麻将的最佳境界是一铲三,赢家通吃,巴不得把桌子上所有的筹码都扫到自己一方。这就是赌博的本性,所有赢家都是以对方的惨败为前提的。麻将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    
    中国人做生意为什么难于合作,大概就和这种麻将文化有关。因为赌本身并不使赌金增值,无非是对特定资财的再分配,不赢即输,没有共同富裕的可能。所以赌桌上必然是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天下没有不散的牌局,能赚就赶紧赚,绝不手软。    
    用如此的思维去对待市场,不乱才怪。这样的思维,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危险。    
    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阿波罗登上了月球,但他再伟大,也不可能一个人在月球上做生意。生意是交换,是流通,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生意场才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落一叶而知秋,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一个血腥搏杀的市场上,任何人都是难以健康长寿的。100元的商品,你打折到80,我跳楼到60,如此地拼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当双方都不能承受时,还是只有合作,共同分享市场。    
    经济活动毕竟和打麻将不同,竞争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自己的生存不仅不以对手的消灭为前提,而且有赖于整个行业的兴旺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手的发展壮大,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黄金口岸的产生往往就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商圈,对手云集,竞争最充分,市场最繁荣,才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    
    竞争并不等于战争,而是一种共同繁荣。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冤家,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等。打来打去,打成了风景,麦肯之外,就再没有第三家快餐店能够吊起食客的胃口了,最终的赢家是谁?还不是他们共同!    
    冤家尚且如此,那些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就更是需要团结一致。    
    一个英特网,短短几十年时间,覆盖全球,势不可挡,其可怕之处在于,它提供一种资源,让很多人共享他的网,于是就统治了一种需要。    
    一部《三国演义》创造了多少产业、多少财富?养活了多少人?从古至今直到将来,“三国”带来的滚滚财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就在于它的广泛传播,让你无偿地用。    
    一种思想,束之高阁则毫无意义,一种创造发现,如果不与人共享也没有价值。让人享用,其本身的价值才能实现,也才能带来附加的财富。    
    生意场上,一种胸怀往往同时也是一种计谋,胸怀和计谋相结合,哪有不发财的?    
    再不要把赌场那一套拿到商业中来。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既有对立也有合作的竞争,竞争是为了优胜劣汰,合作是为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想让合作的各方都发挥最佳能量,利益均沾是基本原则。合作的双方有利可图,这是双赢;合作的结果,使社会受益,这是三赢。推而广之,还有四赢五赢,总之,一个真正的赢家会造就出一群赢家,而不是相反。


《中国式商道》 经营之道别让机遇烫了手

    机遇是什么?就是一个契机,可以让你打破常规,改变常态,让你跳跃式前进。然而,跳跃虽然快,却不稳,跳不好就要摔跤。机遇当前,我们总是爱把结果往好的方面想,却不愿意相信,任何改变都是一种风险。    
    机遇不是那么好抓住的。很多人曾经因为抓住机遇而发达,最终又因抓住机遇而落败,人生的变幻起伏,达到了戏剧性的效果。    
    “抓住机遇”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当整个社会充斥这个词的时候,就像一个刚刚走出荒漠的行者,饥渴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机遇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机遇本生就是祸福相生的,机遇一旦被抓住,战车就启动起来,不可逆转。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前景却受着未知因素的影响,很难判定。所以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降临,每次机遇都是一次生死关头。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面对每一次机遇,不妨喘几口大气,等心情平和了,再冷静地想想,抓还是不抓?怎么去抓?这样至少可以让你抓到以后,不那么烫手。


《中国式商道》 经营之道敢于反潮流

    人们常说,要顺应潮流,似乎顺潮流才是活路一条。而实际上,顺潮流者往往只能随波逐流,真正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很多时候恰恰是反潮流的。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一条,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社会经济也难免有高峰和谷底的运行周期。一个潮流来了,搅起无数的泥沙和泡沫,看上去热闹,而实际上鱼龙混杂,风险极大。    
    股市上人人都知道高抛低吸,但指数越是走到高点,追买的人越多,为什么?就因为他们认为上升已经成为趋势,涨了还会再涨,他们认为这就是潮流。但每次被套得最惨的,总是那些在浪尖上入市的人,也就是顺应潮流的人,潮流一旦到了顶端,就该跌向深谷了,只是什么时候开始转折,并不是每个追赶潮流的人都能看清。    
    事物都有一个孕育和发展的阶段,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上升的初期是最具潜力的,但却不为常人所认识,等到了鼎盛,到处沸沸扬扬的时候,形势也就该急转直下了。追赶潮流的人,往往是追到了这样的节骨眼上,等你好不容易站上浪尖,却是泡沫破裂一场空。    
    纵使形势没有这样惨烈,但随着参与的人增多,竞争加大,平均利润下降,后加入的人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追赶潮流,头遍汤已经被别人舀了,后面难免兑水,你就是能够挤进去抢得一碗,营养成分也大打折扣,很难养得你肥头大耳了。    
    潮起之时,一般人很难追赶得好。同样潮落之时,浪中之人也很难把握大局。    
    经济低潮了,生意难做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随波逐流,要么惯性地做,用老方法应付新形势,要么干脆收拾刀枪,休养生息,以为等熬过了这一关,经济形势好转了,自然会回到调整以前的美好状态。    
    其实“波浪式前进”只不过是描绘事物的一种运动方式,而运动的主体是时刻在变的,波峰肯定还会来,但这波早已不是那波,每一个时期经济的特点都不一样,你如果死守着旧有的经营模式,即使等来了新的经济高潮,但经济的增长点和运作模式都已发生变化,你仍然抓不住机会,仍然赚不到钱。    
    曾经风光的只是历史,如果在低潮中不能积极地调整自己,超越自己,走到潮流前端,那么即使高潮到来,你的处境也不会有所改变。    
    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浪头在不停地涌,但每一浪都会淘汰一大批人,下一个浪潮就该由新人主宰了。而这些新人,正是那些先潮流甚至是逆潮流而动者。


《中国式商道》 经营之道掌握趋势

    人类发明第一辆火车时,它造价又高,跑得又慢,还要铺上铁轨,劳神费力,那时候,火车的效率可能远远不及传统的马车。    
    但是火车注定是要战胜马车的,这是历史的趋势,并不因为暂时的优劣而改变。也许从当时的经济效益看,稳坐马车更合算,但选择不同的车却是选择了不同的时代,也就是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前景。    
    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掌握发展的机会,当一种趋势的苗头初现时,能够把握这种趋势的,就是真的英雄。    
    麦当劳现在已经是全球快餐业的巨无霸,它的创始人是麦当劳兄弟,但一手将它做大的,却是另一个叫瑞•;克罗克的人。    
    1955年,克罗克遭遇麦当劳。当时,他只是一个推销奶昔机器的业务员,已经年过五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业务报表上有一家叫麦当劳的餐厅,一口气订购了八台奶昔机器,而一般的店也不过只需要一两台而已,他认定这是一家不一般的店,立刻动身前往。    
    这一去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到了麦当劳餐厅,那种独特的氛围立刻感染了他。作为推销员,克罗克接触过无数的餐厅,但只有麦当劳,那种独特的快餐风格,立刻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当时,快餐业在美国只是刚刚露头,虽然麦当劳已经创立了25年,但只是当地一个生意兴隆的餐馆,除了它所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