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的田园生活 作者:lovelyjenny(晋江vip2013.08.11完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鹚览氲谋崂幔钟刑で嘤瓮娴幕缎ι且桓龈挥刑厣慕谌铡5辞锴钦庖淮那迕鹘谙八祝狄郧笆墙星铮笪吮芗苫洌奈锴б饧淳咀牌どㄒ啤G耙惶焱砩献龀け驳囊嗟木突嵊昧礁ㄉ喜蚀纳骷由咸ぐ宓那锴Ц依锏暮⒆用峭妗U宰臃峥隙ㄎ约旱暮⒆幼隽饲锴В乖谔ぐ迳峡塘硕辞锴У耐蓟萌缫饧父龊芨咝耍诩也皇币至魅サ匆换幔谏厦嬉M謇锔浇纳角逅阏娴暮馨簦眯男乜那榉裳铮缫夂芟硎苷庵钟缱杂捎圃瞻材纳睢�
清明时节雨纷纷,吃完早饭后,赵子丰带着刘氏孩子们去了祖屋,给赵木头和李氏请安后,刘氏随着李氏去旁边准备祭拜的东西,如白蜡烛,鞭炮,香,纸钱,白色的馍馍,桂花糕和一小壶酒。等赵子福一家五口回来后,赵木头领着大大小小去墓地里祭拜先人。到了墓前,赵木头先摆上祭品,点上香和蜡烛插上,一边念着家里发生的事情,祈祷先人保佑家和安顺等,一边烧着纸钱,让先人如果不够钱用了就托梦回来告知一声再烧多多的纸钱给他们用。然后领着大家磕头,最后点鞭炮。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勤劳的村里人会在这三天里忙活插秧种田后,就在自家山头上种一些杉木,樟木的。如意说服赵子丰和刘氏,让她再山头上扦插葡萄藤,有些山地里随便她种果树苗,但荒地允许她种上10棵果树苗。不过果树苗她自己搞定,去山里挖也好或是自己出钱买也好,反正赵子丰两个人不插手。清明前如意和如佳挑选了比较粗壮的葡萄藤来扦插,大概插了20多支,然后浇水。等藤苗长出来后再让爹帮忙搭个葡萄架,以便藤延伸向上生长。
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那些家有富有的一大家会相约要好的亲朋好友一起去踏青,像东河村和西河村的村里人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去踏青的,忙乎着自家的生计。如意在镇上买了一些麦芽糖和红枣糕,自买回果树苗后,请了狗蛋,大壮,狗剩,阿芳,美丽,小姑,加上如佳和自己去荒地里和山上种果树,力气大的挖树坑,有的扶树苗填土,另几个人挑水浇树。忙活了三个多时辰,在荒地里种上了荔枝,山脚下种的是芒果和龙眼,山上种桃子和李子。种完后,请他们吃麦芽糖和红枣糕。
对于村里的孩子来说风筝都是自己做的,准备好准备竹条,纸(是跟曾铁柱要的),细棉线,将竹条用小刀削成约0。5cm宽的薄条,保证能够轻松弯曲,但不断(越轻越好),用细棉线扎架子,最简单的就是扎成“田”字样,蒙上宣纸,在“田”字中间横上两端和中间竖下端穿孔用三根线引出,形成三点牵引线,汇到一点,其中下端线略短。用纸裁出细长条2条做风筝尾巴,一般长度为风筝体长的2倍,根据情况可以裁剪配重。之后可以在上面画上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即可。像如意画的是阳光和小草,如佳的是莲花,儒青的是老虎,如静的是兔子。大家喜欢比较谁做的风筝好看,谁的风筝能飞的更高,等祭拜完,一大群孩子就会聚在河边放风筝。
“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村里人大人会把自制的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老人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过后,田地多的人家继续插秧,像如意家地不多,已经种完了就忙活家里的事就好了。“爹,娘,过完年后抱养的鸡鸭鹅仔都大了一号了,鸡鸭棚还有很多空余,我们也忙的过来。要不再抱养一批回来养,反正我们也就多割些草喂食。”如佳看到这批鸡鸭鹅长的很快,也只有3;4只伤亡,觉得可以再养上一批。赵子丰对这个没什么意见,刘氏想想那几亩没办法种地但放养鸡很好,再怎么还是能长点野草虫子供鸡啄食,再抱养一批也不错。“嗯嗯,也是,现在家里粮食够,外面野草野菜也多,不担心没东西喂养它们,那就再养多100来只。”第二天就去集市上买回来60只鸡,40只鸭和10只鹅仔。还买了一些白棉布和藏青,豆绿色,粉色和大红色的平纹棉布回来,白棉布给如佳几个做里衣,按照颜色给大家每人做一身夏天的外衣裳。经过这段日子的锻炼,如意总算搞清楚了这里的布料换算方法,一匹布有100尺,幅宽5尺。1匹布=10丈=100尺。1米=3尺=30寸。自己做一件外衣大概需要5尺,选择了豆绿色,自己缝制,虽然针脚还有些粗,但比刚过来那时候好多了,有空跟着刘氏或如佳学针线活还是有效果的。等过完年刘氏就会开始让自己学绣花,现在把针线的基本功练熟,针脚细密。
现在每天除了割草,就是不下雨而地干的时候给农作物和果树浇水。下午如意和如佳去沙地里给地瓜藤浇水,那块地离河200多米,两个人各自用一套小一号的木桶挑着去沙地里浇藤苗,天气热不下雨地干只能靠勤浇水,不然地瓜藤会出现枯萎。一个多时辰下来真的好累,肩膀酸痛,如意觉得等大夏天到时浇水更惨,郁闷。正累的不想动的坐着河边的野草丛里,曾铁柱从后面出来,拿了翻开的书页到如意面前。“你肯定喜欢,对你家有用处。”他笑着看如意坐在在那里揉肩膀,汗留着也顾不上擦。如意看他说的那么肯定,好奇的拿出手绢把手上的汗擦干净,然后接过一看那是图和一些文字说明,看起来像是跟农业有关的工具。有自己认识的水转筒车是在江河岸边装设个水轮,水轮下部浸在水流中,由水力驱动水轮回转。水轮圆周上配置的若干个竹筒依次将水带到上部,流入接水槽。“天啊,你哪里得来的,这个不是水转筒车嘛,太好了,要是我爹能做出来的话,以后浇水就不要那么麻烦了。说不定还能改造几亩旱地变水田。”如意不由兴奋的跳起来,文言文虽然看不懂,但看图还是大概知道是什么,毕竟曾经在现代看过古代农具进化史展览,另外3张图分别是连枷,扇车和斗式水车。
“这是夹在一本游记里的,你不是想让我借2本游记的话本给你看嘛,我无意中看到这本游记,发现里面写了他在一个地方看到的这个农具,希望能推广的,可惜他中途有事耽搁后就出了意外故去了。我就花钱把这本游记买下来了,想着你们有用。”曾铁柱不快不慢的回道如意的问题。“我们去找我爹,看是否能做,能的话,我们再谈其他。”
她叫上大姐和曾铁柱,急急忙忙的跑着回家,大声问:“爹,你看这个能做吗?”刘氏听到如意没有姑娘样子,大呼小叫连忙出来后院说她。如意赶紧放慢脚步,轻声小步的把书拿到赵子丰面前,也把这4副图片的农具说了一下,如何得来的等等快速告诉爹,至于当中的文言文就要曾铁柱解释了。赵子丰也如获至宝的小心翻看着,想想道:“能做,只要费些时间预计就能做出来。铁柱人呢?”曾铁柱和如意刚进入后院,跟赵子丰和刘氏打了招呼,赵子丰就迫不及待的说:“铁柱,这个东西对我们太有用处了。你出个价,赵叔我想买下来。”
“赵叔,这个我也是意外得来的,对我用处不大,就不要提钱了。”一个要给钱一个不要,如意看到他们就好笑,说道:“爹,等你做出来后,肯定有不少人想买的,要不每卖出一个就给利给铁柱哥不就行了吗?”赵子丰一听很有理,点头说:“好,这个连枷和扇车简单,一般会手工活的都能做出来。主要是水转筒车和斗式水车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做多后再开始卖,这样能一次性卖多也能卖的上价钱。铁柱,赵叔给你3成半的红利,你也不要推辞,不然赵叔也不要这图纸了。”曾铁柱看赵子丰说的那么肯定,同意占3成利。“好吧,赵叔承你的情,麻烦你跟我说一下这上面写的什么。”
刘氏看赵子丰跟曾铁柱对着那图聚精会神的讨论着,就带着如佳和如意进厨房准备晚饭,到时留曾铁柱在家里吃顿饭,自然要有肉有蛋和有米招待他。
40端午
“爹真是疯癫了,要是现代的话;肯定是一个严谨专注的研究学者。”早上如意三姐妹出门割草回来;剁草煮熟喂食家禽;洗衣服回来看到赵子丰还是自驾牛车送儒青上学回来拿着木头和那书在那里研究;预计都没有动一下。
自从曾铁柱拿了那本游记上的四种农具后;赵子丰时间基本上花在研究如何把图片上的农具做出来;当然简单的连枷和扇车看过后;不用两天时间就做出来了,虽然没黄豆之类来实验连枷好不好脱粒,但曾铜柱背了一袋子没脱壳的稻谷来用扇车去除夹杂在里面的石子;野草种子之类的杂质。一摇动扇车,轻便简单的去除了大部分杂质;就是如静也能摇动一会儿;这让大家更坚定其他三样农具的实用和便利了。后来赵子丰还请来赵木头帮忙看怎么制造出这两样水车。斗式水车是用于打井的,可以稍缓研究,但水转筒车对大家浇灌田地非常有用,一定要做出来,有些进河的旱地说不定就能因此变成水田,能做水稻的水田,多好。
不过看着赵木头两父子有商有量的在尝试水转筒车的做法真的很温馨,或许这就是父爱如山吧,赵木头不怎么过问家里的事情,极少关注儿子的生活,但有什么都记住心里,表现在行动中。
家里现在有150来只大小不等的鸡,60多只鸭子和10几只鹅,虽然鹅很会吃,饭量特别大,但有会护院的鹅在,耗子和黄鼠狼都比较少见。如意有一次亲眼看见一只肥大的黑老鼠快速爬去鸡窝里偷食,被护蛋的母鸡发现后咕咕的叫,引来大白鹅呱呱的跑过来,追赶那只大老鼠,伸长它的鹅脖子嘴巴用力去啄老鼠,追啄的老鼠很狼狈的逃跑,这就是当时给如意的感觉。事后,如意特意在河边打捞了鱼籽和田螺敲碎后给她吃。
等山上野生的和院子里移栽的果树叶子长了不少后,如意特意让曾铁柱铜柱两兄弟拿了柴刀帮忙把果树上幼小,有病害的枝卡砍掉,哪怕是已经开花的桃树和有了细小果实的李树。曾铜柱劝如意不要把这些开花结果的砍掉,但如意执意要也没办法只好照做。到时曾铁柱看了一下她,再看一下砍掉的枝好像明白了什么,一言不发的帮忙砍弱小多余或有虫害的树枝。虽然如意只听过果树修剪应掌握“五看”和“三稀三密”的原则,不懂具体怎么做,但无碍她去尝试,学着去修剪,慢慢积累经验,最起码知道优胜劣汰。
让如意觉得疑惑又熟悉的是这个节日还是为了纪念屈原,只是屈原是来自紫朝国,有这个人只是时代不一样。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