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才也往往如此,他们知道〃爱玩乐〃是灵感的源泉。他们是你所接触过的最幸福、最有活力的人。他们知道责任和幸福是可以共存的;他们比普通人更知道怎样让自己内心的〃孩子〃出来亮相,不怕别人的议论。有时,他们能够完全地沉浸于幻想,就像他们在孩提时代常常走神一样;他们知道〃真正的生活〃不是整天工作和不知娱乐,而是体现为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地将工作和娱乐结合起来而获得成长的能力。他们对生存保留一种孩子似的天真和好奇,知道怎样在欣赏和培养童心的同时做好一个成年人。
莫让失落的童心一度搁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你的肩膀不会再如此沉重,你会拥有最开心的笑容。
第三部分第22节:拜见一个你心中景仰的名人
小草向往大树的高大坚强,小溪崇拜大海的宽广无边,于是,小草在风雨中磨砺自己,小溪绕过千山不停跋涉,只为让自己离高大离宽广更近一点,更近一点,终于有一天,小草变成高树,小溪溶入大海。而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至少有一位崇拜的人,这样,我们才会用上全部的真诚、全部的智慧和全部的努力,不停地努力,去拜见那个景仰的人,不管结局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已够伟大。
也许以后你会成为伟人,但是现在你还不是,也许你真的希望将来成为伟人,但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许你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是你自己根本没有发觉。
你越来越希望见见当代最伟大的人:想看看伟人有什么与众不同,也想听听伟人是怎么自我评价瀂你还想听听伟人的经历,再看他会不会给你一些有用的人生建议。
但你不知道谁是当代最伟大的人。他们有的领导着一个很大的国家,有的拥有数不清的财产,有的站上了世界上最高的领奖台,有的被无数人狂热地崇拜……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找一个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机会很难很难!
曾经有这样一个美国小女孩,她的名字叫葛丽丝。
那时,林肯刚刚当选总统。这个勇敢的小女孩便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写着:〃……如果您留胡子,相信一定会变得很英俊。〃意想不到的是,林肯给她回了信,他说:〃我刚当上总统,我怕我突然留了胡子,人民会不认识我。〃于是她又写了一封信说:〃总统先生……一位没有胡子的总统,会让人感到害怕。〃当林肯去华盛顿就职时,特别让火车在葛丽丝的村庄停下来。林肯站在火车的尾端,喊道:〃葛丽丝,你在吗?请站出来。〃 葛丽丝满脸通红地走了出来。〃嗨!葛丽丝,〃林肯弯下腰,握住女孩的小手,〃你看,我特别为你留了胡子,是不是比较英俊呢?〃
柴可夫斯基在第一次见到托尔斯泰后,曾激动地写了如下的文字:
〃1886年7月1日,我第一次去见托尔斯泰,心里惶惑不安,觉得十分害怕。我想,他只要瞧我一眼,就会把我心灵深处的秘密看透。在他面前,人绝不可能把自己心底里的邪念藏起来瞒过他。 他会像一个医生检查病人的伤口那样,知道哪些部位最敏感。如果他仁慈(他该是仁慈的),便不去触摸这些部位,只用神情表示他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他无情呢,他就会用手指头从最痛楚的地方戳进去。总之不管哪种情况,我都觉得可怕不过他没有这样做。
〃这位最会透视人生的作家跟人相处的时候,显得单纯、直率而诚恳;一点也没有那种我原先害怕的洞察一切的样子;无需提防伤人。因为他压根儿不伤人。很明显:他不是要把我当做'标本'来研究;而是只想跟我谈谈音乐。他对音乐极感兴趣。 托尔斯泰坐在我旁边;听我弹奏我的第一部四重奏中的行板;我看见 眼泪从他的面颊流下来。在我此生中,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奢望许是再也得不到比这更大的满足了。〃
于是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想见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就要用上全部的真诚、全部的智慧和全部的努力。而这个人如果真的这么伟大,就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努力。
第三部分第23节:拜访你生命中的恩师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出现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没有对你传道授业,然而,他能够一眼洞察你的潜力,永远祝福你新的尝试,在你失落时,让你看到希望;在你得意时,为你敲响警钟,使你不致偏离轨道。他让你深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平时他是你学习的典范,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就是你生命中的永不可忘怀的恩师。
有一个女孩,一生下来就是裂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发觉自己与众不同。一跨
进校门,同学们就用异样的讥嘲的眼光看她。她认定自己的摸样令人厌恶: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好奇地问她:〃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她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她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自己生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她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不会再有人喜欢她、爱她。
上二年级时,学校新来了一位姓金的老师,刚好教女孩所在的那个班级。金老师微胖,有一双清澈的黑亮的眼睛,很爱笑,一笑起来,露出两个酒窝,温馨可爱。每个孩子都敬慕她,喜欢和她亲近。
这个学校规定,低年级同学每年都要举行〃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
女孩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害怕同学们会更加嘲笑自己。
不过女孩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她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她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
这次,和往常一样,女孩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女孩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空是蓝色的。〃或者〃你喜欢过年吗?〃等等。
终于轮到女孩了,她把左耳对着金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女孩等待着……
忽然,金老师说了几个字,这几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女孩的心田,抚慰了女孩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这位微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短短几个字,改变了女孩对人生的看法,从此,她变得快乐,而且自信和勇气一天天增长,而那种爱的力量一直伴随她走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出现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没有对你传道授业,然而,他能够一眼洞察你的潜力,永远祝福你新的尝试,在你失落时,让你看到希望;在你得意时,为你敲响警钟,使你不致偏离轨道。他让你深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平时他是你学习的典范,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就是你生命中的永不可忘怀的恩师。
在你心中,是否也珍藏着一段动人的温馨的故事?你是否会在梦中依稀见到恩师期许的目光和斑斑白发?你是否还记得那个临别时的诺言老师,我会回来看您的!
还犹豫什么,时间不容等待,就请你,沿着学生时代那条熟悉的小路,去拜访一次你的恩师吧。
第三部分第24节:经营一个爱的港湾
家就是男人的避风港和加油站,是让他身心最为放松的地方,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再有激情的男人也会被折磨的焦头烂额,再能干的男人也会觉得穷于应付。因此,聪明的妻子懂得,为丈夫创造出一个充满温馨、安全和舒适的爱的小巢,让家成为一个爱的港湾。
曾经有人说,当一个女人爱着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又爱着这个女人时,天使就会从天堂下来,坐在那家人家里,唱起欢乐之歌。
家,应该是最舒服、安全、稳定和快乐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有家而感到幸福。一个男人在外劳累了一整天,傍晚回到了家里,会感到特别的放松和舒适。一盆热水、几道小菜、还有一杯红酒,可以给你任何一家宾馆无法提供的温馨感觉。妻子的温柔照拂,老人的谆谆关怀,还有儿女的娇嗔嘻耍,可以让所有的疲劳一扫而空。
但是也有这样的家庭,虽然装潢得富丽堂皇,却没有一点温暖的感觉。父母宁愿呆在破旧的老房子,也不愿跟自己的子孙住在一起;子女一回到家,一言不发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而妻子蓬头垢面,埋首厨房,一直到饭菜上桌,才会发现还有某一个家庭成员没有回来。
有些女人结婚后,渐渐地每每回到家就埋首于家务活中。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却往往难得有欢乐的笑声。
有一个妻子很擅长装饰屋子,而且每次花费也不多,所以她的家很精致:柔软温和的色调,精致易碎的装饰器具,精巧雅致的设计风格,可是她丈夫却是一个不太拘小节的高大魁捂的男人,在这个女性化的仙境里,她的丈夫显得格格不入,他在自己家里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他招侍他的朋友和同事一般都去户外活动。这无意间就疏离了他的妻子。妻子开始抱怨这种生活状况,陷入长久的苦恼之中,最后两个人越闹越厉害,不得不分手。
其实,男人对家庭的关心与女人是同样的,但他需要一种这个家里没有他就不完整的满足感,另外,除了干净整洁之外,家应该有一种快乐详和的气氛,能够让人彻底放松。
所以聪明的妻子懂得,为丈夫创造出一个充满温馨、安全和舒适的爱的小巢,让家成为一个爱的港湾。听说过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吗?
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还很穷。在城郊的家中,除了一些必需的简单的生活用品之外,惟一的奢侈品可能就是摆在小屋中间的那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了。虽然清贫,但日子倒也过得闲适,像所有的小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彼此宽容、互敬互爱。丈夫爱看球赛,妻子爱看电视剧。妻子看电视时,丈夫若无其事地在一旁看书;反之,妻子也一样。
在一个春天的晚上,这种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电视机坏了。里面的图像影影绰绰,时隐时现,声音也沙沙的。更要命的是,此时正在直播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这下可糟了,平时温文谦和的丈夫心急如焚,拼命地对电视机拍拍打打;文静的妻子也放下书本,着急地把天线拨来拨去,可是全无效果。〃好了!〃随着妻子惊喜的叫声,电视图像又清晰了,声音也好了起来。〃还是你行!〃丈夫又坐了下来,妻子也准备继续看书。可刚一离开,图像又恢复原样了。回到原地方,图像又清晰了。〃这回可真是好了!〃图像稳定一段时间后,丈夫兴高采烈地接着看下去,全身心投入的他没有注意到妻子一直站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