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322-"台独"究竟能走多远 >

第21章

1322-"台独"究竟能走多远-第21章

小说: 1322-"台独"究竟能走多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演讲中也承认自己急了一点;接下去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那么急躁,还不会下去,而且陈水扁仍然还是台湾的领导。同时,对“泛蓝”阵营来讲也并不是完全主张统一的,他们在“立法院”也不会安心。    
    此外,我们必须明白:不管是“泛蓝”、“泛绿”、“泛桔”还是“泛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台湾独立,他们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泛绿”就是走快了一点而已。所以,现在大陆对台湾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大陆的手段、策略可以有技巧,可是大陆的目标和对台湾的基本了解是不能有错误、不能有差池、不能有误解的,这样才不会被台湾的选举所左右,像这次一样松了一口气。而且,最要紧的是要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接招、怎么应付。    
    最后,我觉得经过这次选举,陈水扁和李登辉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的空间了。在选举的时候,李登辉是在挖陈水扁的墙角,对于李登辉来讲,就是要显示他在“泛绿”阵营和台湾人民心中的政治地位,经过这次选举后就已经没有了,李登辉的光环也已经没有了。没有的结果就是陈水扁在碰到自己民调声望的下降,或者对台湾经济一筹莫展的时候修理李登辉。我觉得这次选举以后,最失败的是宋楚瑜,处于最危险命运的是李登辉。我估计在一年之内会陈水扁会用各种手段修理李登辉,因为李登辉已经没有光环了,陈水扁修理他反而是大义灭亲,名正言顺。所以,我觉得李登辉应该想明白,自己的余日光辉已经不多了。


附录第35节 台湾军队的现状

    台湾军队由陆、海、空军及联合后勤、后备、宪兵等组成,目前总兵力38。5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2258万)的1。7%;后备军人348万人。2003年度台湾军费预算总额约76。9亿美元,占台湾财政总预算的16。6%;2004年台湾军费预算总额77。9亿美元,占其财政总预算的16。45%。    
    自2002年3月1日台湾正式实施《“国防”法》和《国防部组织法》(简称国防二法)以来,台湾军事体制和组织系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军政、军令、军备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台湾实施的是军政、军令分立的军事体制。“国防二法”的实施,正式确立了以“总统”为“统帅”、文人领军,军政、军令一元化的军事体制和军政、军令、军备“专业分工、三能鼎立、三位一体”的“国防部”组织系统,“国防部长”成为仅次于“总统”的军中实权派人物。军政体系编设战略规划司等14个幕僚单位,主要负责战略评估、建军规划、后备事务、“国防”资源分配、军事法规拟订等业务。军令体系编设参谋本部,下设人事、情报、作战与计划等7个幕僚单位,负责提出建军备战需求,建议“国防”军事资源分配、督导战备整备与部队训练、律定作战序列、策定并执行作战计划及其他有关军队指挥事项。军备体系编设军备局,下辖中山科学研究院、采购中心、生产制造中心、规格监测中心、工程营产中心等5个专业机构,负责统筹武器装备研制与采购、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发展、军备交流与合作、整体后勤的规划与建议等。    
    (二)提高联合作战指挥效能    
    台军自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新的联合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经“汉光19号”演习验证,其效能得到明显提高。首先,以平时的军令、军政、军备三大系统为基础,战时经调整、充实后分别转换成联合作战指挥、政务协调和战争资源协调三大中心,并将政务协调和战争资源协调从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中分离出来,主要负责军政、军备事务的协调与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编组和指挥幅度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作战指挥效能。其次,取消各军种总部作战指挥权,由“国防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直接指挥海军62特遣部队、63特遣部队、空军作战司令部、4个本岛战区司令部、3个外岛防卫司令部“十大战略单位”,以及担任战略预备队的5个打击旅和担任反制作战的24个战术单位,减少了作战指挥层级。第三,将“国防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原本规划的九大作业中心,按“平战一体、常设编组”的方式,简并为人事、情报、作战、后勤和通资电五大常设作业中心,各战略单位、作战分区和联兵旅也相应设立5个中心,上下对应、纵横一致,使编组运用更加“适切合理”,作战指挥更加“流畅快捷”。第四,以“国防部”衡山自动化指挥系统为基础,整合“陆资”、“大成”、“强网”和“后勤管理”等系统功能,加速筹建三军一体、互联互通的C4ISR系统。    
    (三)持续进行新装备的研制、采购与换装    
    在武器研制方面,由台“中国造船公司”自行建造的“田单”号导弹护卫舰,于2002年10月下水后,正在进行战斗系统的安装和各项性能的测试,计划2004年交付海军服役;射程500至1000公里的“雄风”IIE型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已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其中Block1式弹体(射程500公里、精确度50米)已于2003年6月在九鹏外海由IDF战机挂载进行测试(代名“骁锋”),Block2式弹体(射程1000公里、精确度20米)预计在2005年完成研制;在“天弓”II型陆基防空导弹基础上自行研发的“天弓”Ⅲ型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ATBM)已进入飞航测试阶段,在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间共进行了5次拦截载具飞航测试,可望于2006年投产并装备部队;在“天弓”Ⅱ型导弹和“雄风”III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开发射程1700至2000公里地对地导弹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第一阶段导弹载具研发预定于2004年完成,2003年9月25日“中科院”在九鹏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擎天7号”的试射活动,未获成功;“天剑”ⅡA反辐射导弹的研制已进入对发射源定位系统遮蔽问题进行测评与改进阶段,可望于2004年底完成研发,2005年开始装备部队。在武器采购方面,从美采购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及相关导弹(248枚“标准”Ⅱ型防空导弹、32枚“鱼叉”反舰导弹)的方案已获台“立法院”批准,首舰“纪德”号已于2003年7月开始进行“战斗系统提升”,预计2005年底抵台,其余3艘将于2006至2007年间陆续抵台;为配合向美增购2架E…2T型预警机的交机计划,台军自2003年6月起开始对换装人员、机组人员进行语言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并选派种子教官赴美实施换装训练,所购飞机预计于2004年11月抵台;向美采购的132门M109A6型自行榴弹炮从2003年开始交货,并陆续装备陆军部队,部分将部署至金门、马祖地区。此外,台原计划向美采购12架P…3C型反潜巡逻机,现因价格问题转而考虑购买P…3B型机;向美采购8艘柴电动力潜艇案目前仍处于评估阶段。


附录第36节 台湾军队的未来

    台军结合“精进案”与“十年建军构想”等重大工作规划,研究拟制了“国军军事事务革新思维与规划构想”,对未来10年军队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准备从2004年开始推动实施。其总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调整建军指导原则    
    台军将建军指导原则由“资电先导、遏制超限、联合制空、联合制海、地面防卫”进一步调整为“科技先导、资电优势、联合截击、国土防卫”。在“科技先导”方面,以提高“早期预警、快速反应、精准反制”能力为重点,全面发展信息电子、精确制导、高温超导以及纳米材料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资电优势”方面,以“基础建设超前、资讯指管先进、资电作战灵活”为目标,建立资讯战实验室和频谱管理系统,将“通信资讯指挥部”调整为“资电通信指挥部”,完善相关准则教范,精练战术战法,以发挥资电整体战力;在“联合截击”方面,将“联合反制、联合制空、联合制海、联合泊地攻击”整合为一体,构建“远距纵深作战”和“同步联合接战”能力,实现“源头反制、海空拦截及泊滩岸歼灭”;在“国土防卫”方面,以强化“紧急应变、快速反应、立即作战”能力为首要,落实“常备打击、后备守土”政策,大力强化“全民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    
    (二)精简常备部队员额    
    为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任务的发展变化,台军将分两阶段推动“军事事务革新”,调整体制编制,精简常备部队员额,致力建立一支“质精、量适、战力强”的“联合部队”。第一阶段以“精进组织、提升联战战力”为目标,从2004年1月1日开始,结合“精进案”规划,于2007年底前将三军总兵力由“精实案”完成时的38。55万人裁减至34万人,其中“国防部”、“参谋本部”及其他机关、院校5。2万人,陆军13。5万人,海军5。17万人,空军5。19万人,联勤1。99万人,宪兵1。29万人,后备1。66万人;同时增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优先充实资讯电子、特种作战、核生化防护、导弹攻防等部队战力。第二阶段以“军事转型、提升吓阻能力”为目标,以“武器系统可适时更新、吓阻战力可有效建立、精简人员能适切疏处”为前提,进一步调整部队作战编组,于2012年底前将三军总员额精简至30万人左右,使台军成为一支“快速反应、远距精准、机动打击”的现代化军队。届时,常备部队兵员将以“募兵为主、征兵为辅”,后备部队以“征兵为主、募兵为辅”,募、征兵比例达到6∶4。    
    (三)优化部队编组结构    
    台军将以功能为取向,对三军部队编组形态作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其中,陆军拟将新训、动员、基干等部队移编后备司令部,常备部队按战时编制全员足额编实;将防空飞弹指挥部扩编为“飞弹司令部”,并改隶“国防部”,统筹指挥运用中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部队;实行“航(空)特(战)分立”,增强特种作战与快速反应能力。海军拟简并舰队编组,增设“远海打击群”等“海上行动支队”;提升陆战队战力,将陆战队“司令部”三军联合训练基地指挥部、海锋大队、滩岸大队和陆战队学校移编陆战队司令部;增编直升机中队,并按新型潜艇筹获期程,规划潜艇作战编组。空军拟裁撤桃园基地指挥部,合并同一机种飞行联队,并全面废除飞行大队和中队编组形态,统一改编为“战斗队”;同时配合“安宇计划”调整空军战管联队组织架构,筹建3个“自动化区域作战管制中心”。宪兵部队形态将由目前以“地区宪兵为主、军中宪兵为辅”,调整为以“军中宪兵为主、地区宪兵为辅”。    
    (四)构建反导预警网    
    台军认为,解放军导弹饱和攻击是对台最严重的威胁,为此提出了“早期预警、立即反应、重层拦截、有效摧毁”的导弹防御作战指导,确定按照“先低(层)后高(层)、先点后面、先西(部)后东(部)、陆海并重”的原则,逐步建立“由近及远、由低而高、先保要害、次求全面”的导弹防御体系。在建立导弹预警系统方面,加紧自行研制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并决定从2004年起分4年编列8亿美元的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