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人道 >

第20章

人道-第20章

小说: 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说:非常感谢曾公、雪翁与我的对话和给我的教诲,在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行为和思想上,这些教诲和看法必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在,我想问曾公、雪翁最后一个问题,希望两位看在我求知若渴的份儿上,原谅我的冒昧和直接。    
    雪翁,您从钱庄的一个跑腿,成为胡财神,又从财神而最终破败,您认为自己最终破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您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避免自己的败落?    
    胡言:我从一个钱庄的跑腿成长为财神,我想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很多事情碰巧发生的结果。如果是从我自身来说,我觉得靠的是我的眼光、对人情的熟透和朋友无保留的帮忙。我的眼光使我有能力看得比别人更准、比别人更远,因而更能把握全局,统一管理;我对人情的熟透让我在与各色人打交道的时候轻车熟路,能想到各色人的需要,不只是为自己着想,而且为别人用心,这样就为我赢得了很多的合作者和朋友;朋友对我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帮助使我能够突破我自己精力和时间的局限,利用更大范围的资源,借助其他人的才能,创出意想不到的天地,成为财神。    
    但是,我终究没有能够逃脱破败的结局,回想起来,原因有很多,但是,仔细想想,还是自己书读得太少的缘故。    
    钟说:竟然是这个原因。雪翁,说实话我觉得有点意外,不是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么,以您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应该说文章很好、学问很高了,足可以弥补您读书少的缺憾吧。而且,我们还有一句话,是说最无一用是书生,您还正是我们这句话的有力证据呢,您怎么会觉得吃亏在书读得太少呢?    
    胡言:如果是与人交往,则对人情世故的熟悉,可以稍微弥补书读得少的缺陷,但是,如果是与自己交,要提升自己的层次,则务必要多读书,从思想和精神的高度来武装自己。你们所说的最无一用是书生,说的恐怕是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书生吧。    
    由于书读得少,我很不相信月盈则亏的道理。在面对具体的事情时,很多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轻松化解,更让我相信自己可以不必向后看,只需要一往无前的猛冲。这导致我将摊子铺得太大,看到机会就想做,一味地往前冲,瞻前不顾后,很多问题就不能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个道理我是懂的,但是,到了后来,由于自己生意上的成功,听到的都是颂扬,偶尔听到批评的话,虽不说全当成耳边风,但总不把它当回事,不认为是什么关键的事情,从而失去改正的机会,导致窟窿越来越大,终于彻底无法收拾,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完全破败的命了。    
    由于书读得少,不能真正把握住潮流,妄想凭一己之力改变事情的走向。在早期,我还能够虚心和大家一起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去做生意,从而具有随意定价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到了后期,生意越做越大,而且很多生意不是由自己负责,手下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跟我说大话,使我产生一种虚假的印象,认为凭我自己的实力,没有什么做不成的,自己是真正的财神,想让谁发达就能让谁发达,想让谁倾家荡产就让谁倾家荡产,可以让人穷,也可以让人活,这种做派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这样,就自我闭塞了很多信息,不能熟悉天下的大势,不能有效地利用最先进的机器。在看到机器的使用让很多养蚕的家庭破产时,一心想维持这些人的生计,将自己的全部资本都押上去,但结果是,依然抵挡不住历史的潮流,为其所吞没。想救那些蚕户是对的,但是方法错了。不应该维持旧的生产方法,而是应该寻找新的出路。    
    由于书读得少,自己在后期用人的时候,不能凭才德去选人,不能充分发挥各个人的能力,而是看谁让我高兴就选谁。这选人用人的差别,是导致破败的重要原因。事都是人做的,摊子铺大了,自己做不过来,那就必定要找人来帮忙做。如果所托非人,则一片心血就会被别人吞掉。在早期,我还可以对几个关键的人进行跟踪考察,并进行监督,按照各人的特长来安排好位置。到了后期,则完全失去了这个能力,也失去了这种兴趣,只愿意坐享其成。很多的生意都被负责的人侵吞,慢慢地,就像是蚂蚁吃大坝一样,整个生意被侵蚀,我自己也就完蛋了。    
    由于书读得少,很多东西都只能从我自己的体验出发,不能吸收前人的经验和长处,限制了自己的提升。最明显的是,我只能用利益来引诱人,而不能用道义去团结人。有句话不是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贪得无厌的,用利益来引诱人,当能够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益时,别人当然愿意和你合作,为你做事。但是,这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没有义的限制和情的感恩,利是没有尽头的,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利益都归结到自己的名下,当你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做表面文章,和你阳奉阴违,直到搞垮你,也搞垮他自己为止。以义来团结人,则大家就会脱离那种只追求满足生活需要的层次,可以有一种为民为国谋福祉的想法,有一种做事业的决心,自然会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生意也就会水涨船高。


《人道》 第三部分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2)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由于书读得少,导致自己的狂妄,而这种狂妄,使得我只信自己,不信别人;使得我过于自信,没有做什么防备;使得我只听得见奉承话,听不得讽刺语;使得我真的将自己当成了神。由于狂妄,不再虚心,为小人所围绕,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败。你看,这难道不是因为书读得少吗?    
    一个人,怕,不是怕不成功的时候,而是怕成功的时候。不成功的时候,你就是个光脚汉,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会很自然很坦荡地去面对和迎接;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就像是个穿鞋的人了,总要防备着自己的下一脚是不是踩在水坑里,总要避免自己一身干净的衣服不会被雨水打湿。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一个人就会存一个患得患失的心思,容易缩手缩脚,犹豫谨慎,不能够放手大胆地去改变;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便又存了一个享乐的念头,总是认为,自己经过千山万水,吃过千难万苦,终于修成正果了,是该好好补偿自己的时候了,这个念头一起,做事情的劲头就泄了,再也没有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看得自己比别人能,高人一等,便狂妄、自满,不能从别人身上学习,进步的机会就很少了。    
    别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想,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钟说:看来雪翁对自己是认识得很清楚了,那么,您有什么遗憾么?假如有机会让您再来一回,您认为自己可以弥补哪些遗憾,活出更好的结局来么?    
    胡言: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结局,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可能就不是我胡雪岩了。而且,我的出身什么的恐怕都不能假设,我随后结交的朋友、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假设,惟一能假设的,恐怕是我自己的着力点,看我是否在平时可以多读一点书。而这一点,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为什么呢?    
    我的朋友王有龄对我说,如果我多读一点书,一定比当时的何桂清学政之流做得更好,爬得更高。我的结拜大哥嵇鹤龄也劝我,要我闲时多读点书,这可以医我的俗气。但是,我都没有去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开始的时候,自己凭借手腕,将事情圆满顺利地解决,因而自恃不读书也可以;二是当事情铺开之后,各种各样的事情一拨一拨地涌来,由不得我找时间静下来读书;三是我好出主意,而且主意大小随之,我的大哥说我可以为诸侯的座上客,我自己也以为高明得很,这样一种弄巧的心思,使自己完全察觉不到读书的必要。    
    我是一个好动的人,一个喜欢解决问题的人,我也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来赢得朋友的信任与帮助,获得生意的发展。如果叫我静下心来读书,不去布展我的手腕,不说我自己不行,我的一帮朋友恐怕首先就会反对。性格即命运,思路定成败。我越到后来越是相信,自己的性格和思路,决定了我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要想获得更好的结果,必须是性格上的完善和思路上的转变。可是一到老,混到我那种地步,要转变性格不说完全不可能,恐怕也要吃非常多的苦头,而我是没有什么动力这样做的。思路上的转变也一样,哪里还有什么积极性呢?    
    遗憾的事情,有,而且有很多。有的是对朋友不够尽心了,有的是事情应该处理得更好了,有的是自己过于敷衍了等。从具体的影响大的事情来说,有两件。    
    第一件是杭州城被围,我千辛万苦跑出来购买粮食,要救围困在里面的人和我的朋友王有龄。当我把粮食运到城外时,却由于无法打通城内城外的交通,只好停留在江心,眼睁睁地看着城里面的人被围困和被击退,只得转道将粮食运到宁波,这一别就成了永别。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多雇用一些洋枪队的人,而不仅是一些护粮的人,那样,即使没有杭州城里面的接应,我自己也有能力从外面杀开一条血路,将粮食运进城里面,从而解救王有龄和满城的百姓。    
    ;杭州永别    
    当胡雪岩接到萧家骥带来的王有龄的遗书,他的眼圈就红了,更令胡雪岩伤心的,是王有龄已绝了希望。王有龄原来一心盼望的是粮食,害怕的是胡雪岩不能顺利到达上海,到了上海后办不到粮食,办到粮食后不能冲破沿途的重重难关到达杭州。现在,哪知道千辛万苦将粮食运到了,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从此再无指望。一线希望消失,就是一线生机断绝,“哀莫大于心死”,王有龄的心化成冰,有生之日,待死之时,做人到此绝境,千古所无,千古所悲。    
    然而胡雪岩却不能不从无希望中去寻找希望,希望这三天中发生奇迹。这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但是就是这个渺茫的希望也似乎不易,形势在一夜之间险恶了,太平军一船一船在周围盘旋,位置正在枪弹所够不到的地方,其意何居,不言可知。因此,护送的洋兵,已在不断催促,要求早做了结。    
    在胡雪岩的坚持下,到底又等待了三天。纵然度日如年,三天到底还是过去了,洋人做事,丝毫没有通融,到了三天昼夜届满,正是晚上八点钟,却是非开船不可。


《人道》 第三部分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3)

    胡雪岩无奈,往北拜了拜,权当生奠,然后痛哭失声而去。    
    (高阳:《平步青云》)    
    第二件是当机器缫丝出现的时候,我没有能够抓住机会,还是想靠自己熟悉的老一套做法,来维持农村养蚕户的利益,但在洋商的倾轧下,再加上各种势力的鼓捣,不但没有保护小蚕户的利益,自己也被弄得家破人亡。如果还有机会可以重来,我会更加顺应潮流,采取适合潮流的做法,自己采用机器缫丝,同时为小蚕户谋划出一条新的生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