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人道 >

第19章

人道-第19章

小说: 人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谁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曾曰:“大”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要你去培育它。这样,你便可得修养之苦,也可体会修养之乐。    
    要培育你身体中的“大”,首先要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其次是要培育大局意识;再次是要培育做大事该有的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    
    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    
    要培育胸襟开阔的大度大气,首先你要将自己胸中的小气压迫出来,这样你才能够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地培育出大气和大度。如果胸中充满“小气”,则它四处乱窜,在胸中冲突,会让你痛苦不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之所以常戚戚,正是因为有“小气”在胸中冲突。只有你驾驭住它,诱导它,并最终将其压迫出你的身体,才能形成一种虚空静寂的境界,形成一阳来复的效果,去“小气”,来“大气”。    
    胸中有“小气”,便见得处处是气,总是心不顺,气不调,但见得无一事合意,无一人顺眼;胸中有大气,却时时不见气,只觉得心情舒畅,心恬意静,遇事对人如春风拂面,温暖舒适。胸中有大气则不拘,不拘则不苦,不苦则自然养得胸襟博大,活泼泼的,有一片生机。此亦是去恼怒之道。胸中有一片生机,则自然生发出韵味、趣味来。有气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如此一来,循环往复,庶可长久。


《人道》 第三部分我与自已(6)

    大度大气,有时要具有一种糊涂心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能“大”,则必须能对“小”有所忽略。糊糊涂涂,懵懵懂懂,近于混沌,也就离道不远了。    
    一具大度大气,便近坦坦荡荡之列,与君子也不远矣。如此一来,整个人的境界为之一变,精神的层次更见得高远,不为小事所拘泥,超脱于俗世下流之上,自有一段瑰丽奇伟的风光。古代文坛往往有这方面的例子。一具忧国忧民之怀抱,一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信念,则整个的气度便截然不同。如李后主,其沉郁深重的家国之念,以梦中回忆出之,感人悱恻,脍炙人口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就是被宋朝俘获后的悲情之作。一超脱于生死之外,一摆脱自身的“小我”之困,则见得做人的真正乐趣。如苏轼,自罢免黄州,得山水之乐,明死生之变,晓天人之分,终成一旷代大文豪。此后,他创作出了无数的名篇,前后《赤壁赋》就产生于此时。    
    ;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    
    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眼睛,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传说中的舜就是重瞳。李煜多才多艺,文章出众,书法和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本来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由于五代十国期间相互连年征战,他的五个哥哥全都早死,他于无奈中登上了南唐皇帝的位置,成为南唐后主,历史上称为李后主。    
    被推上皇帝位置的李煜并没有变得野心勃勃、胸怀天下。他依然做着自己的文人梦,在自己北边的邻居迅猛扩张的时候,他偏安于南唐一隅,过着诗情画意的日子,完全不理会朝政。由于他好佛好文,身边聚集着一批诗词好手,国家也供养着大批的僧人。传说北宋皇帝知道李煜好佛,特意选了一名伶牙俐齿的少年给他,和他一起探讨人生和性命,李煜竟然以为该少年是真佛出世。    
    李煜的词分前后两个阶段,划分的标准就是亡国之前与亡国之后。虽然李煜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是路人皆知的,而且也已经上表称臣,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说出这句话之前,北宋皇帝就已经灭了南唐,将李煜抓到了开封。    
    亡国之前的词,大部分是宫体艳词,着重描写宫廷之中的豪华奢侈,多风花雪月的内容。当然,也有一些文人骚客的忧郁之作,而后者的艺术水准更加高。出名的如《清平乐》,其中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无疑写出了所有别离之人挥不去的离愁。    
    亡国之后,李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皇帝而囚徒,由自由而限制。亡国之痛,自己至爱的大小周后先后去世,使得他的词风格为之一变。他将所有的这些体会都融入到自己的词中,终于创造了自己最为感人也成就最高的作品,完成了一代词宗的蜕变。其中有三首词最具代表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传说北宋皇帝知道这些词后,特别是那首《虞美人》,恼怒非常,当晚就派人给李煜送去了毒药,毒死了李煜。李煜死时年仅四十二岁。    
    培育你的大局意识    
    培育你的大局意识。谋大局,识大体;想大事,创大业。一旦你有了大局意识,胸有全局,那些小便宜、小利益将再也不会引起你的兴趣。你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从而保证你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大局意识培育起来非常之难,因为从具体事件的当时来看,人总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点上,他只能了解到相对有限的信息,知道有限的相关者,了解有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只有局部。现在,他要从局部去展望全局,想象全局,把握全局,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它除了要求你的能力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要求你有一种心态——一种超然的心态。将自己从具体事务的泥淖中拔身出来,超脱于具体的事件之外,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观察和分析整个事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你自己在山中,所以反倒不知道山的真正面目。也正是因为你陷在具体的事件中,所以反倒不知道整个事件的样貌。


《人道》 第三部分我与自已(7)

    这种超然的心态要求你忘记自己的利益,忘却你自己,做到无我,同时又要将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是一种似出实入、似无实有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俗话说: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在里面,怎么能轻轻松松地就忘却呢?只能说是慢慢来,尽量做到能够少考虑一点自己的利益。我们可能做不到“八风不动”,但最低程度,不能贪。去贪,然后去嗔,然后再几乎可以从容镇静、心平气和地看待整个事件,看待自己在其中的利益,获得全局的感觉,把握大局。    
    ;八风不动,一屁过江    
    苏东坡自从遭贬谪后,与三教九流都有来往,其中,在佛道方面,来往密切的是佛印禅师。两人经常斗智斗机。    
    一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命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正在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看后,当即批示“放屁”两字,嘱书童携回。苏东坡看到批示后大怒,立即坐船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佛印对苏东坡说:从诗来看,你的修养已经很高了,既然八风都吹不动你,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还不够。    
    八风,是指哪八风呢?    
    佛家将个人生活中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称为八风。因为它们能影响人的情绪,吹动人的身心,故形容为风。当一切顺心顺意时,就会感觉欢喜快乐;当处于逆境中时,就会苦恼惆怅。人都是要受到这八种境界风的影响的。    
    称:各种各样的称赞,说你的好话,夸奖你,吹捧你,维护你,也就是一些甜言蜜语。让你高兴,给你欢喜。    
    讥:冷嘲热讽,讥笑你,看轻你,让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使你生气,让你烦恼。    
    毁:流言蜚语,毁谤中伤,无中生有,破坏你的信用,将你的人品说得一钱不值。给你打击,让你受阻。    
    誉:宣扬你的功德,颂扬你的贡献。捧你的场,让你得意。    
    利:金钱物质,各种利益,有的是作为礼品,有的是当做供奉。让你受利,给你利益。    
    衰:减损你所有的,破坏你应该得到的,将要成功的事业突然垮了台,已经有的资源忽然就消失了。使你贫困,让你衰微。    
    苦:身体遭受侵害,心灵烦乱,各种恶的因缘困扰着你的生活,各种恶的境界折磨着你的身心。使你艰难,让你受迫。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有物质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满足。使你欢欣,给你快乐。


《人道》 第三部分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1)

    你的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在这个舞台上,你是永恒的主角,在一定程度上你也是导演,可以选择其他配角和故事发展进行的过程。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你可以无数次地重来,可以NG无数次。但是,要记住,你的戏剧的胶片长度是有限的,你重来得越多,NG越多,其中有意义的长度就越短,你的戏剧的精彩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不再能吸引别人。    
    钟说:非常感谢曾公、雪翁与我的对话和给我的教诲,在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行为和思想上,这些教诲和看法必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