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之歌-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胡说什么!找死啊?快改口!要不,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马上叫你见阎王爷去!〃
江华站在树林子边高声喊话的时候,伏在坑边上的道静看见了他,也听见了他的声音,她忘了自己身在何地,猛地站起身来,向着江华那边大声喊道:
〃江华,老江!我在这儿。我对不起你呀--我们在设法营救你们……你们要坚持住--呀……〃
江华似乎也看见了林道静,脸上掠过一丝微笑,身子使劲地向前倾斜,高声喊道,
〃小林,我听见你的声音啦!……〃
话没完,一阵枪托狠狠打在江华的脊背上,他趔趄了一下,又马上挺直身子,一股大义凛然的目光看了看蒋五和匪徒们,嘴角露出一丝蔑视的冷笑。忽地,他转过头去,对着春风(马台)荡的原野,对着前面纵横交错的道沟,又扭头望着林道静所在的窑坑,神态从容地大声喊道:
〃亲爱的同志们,勇敢地战斗吧!不要顾虑我们的安全,快往这里打枪,消灭这股敌人……〃
〃我让你奶奶的高兴!〃蒋五猛一刀子戳到江华的肋条上,立时,江华倒在血泊中。
远远地看见江华倒下了,林道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又蹿起身来,盒子枪里的子弹连珠似的射向蒋五。她不知射到没有,这时却有一颗炮弹飞来,她和小冯一齐倒在血泊中……
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
天那么高,云那么奇幻,白的、灰的、殷红的,交织在万里晴空,飘飘荡荡。忽然,云变成了海,碧绿的海,湛蓝的海,无边无际……她要去摘那大片大片的云朵,她要在烟波浩淼的海上飘浮起来。她追逐着浪花,追逐着云朵……她似乎长了翅膀飞起来了--忽然,天色漆黑、漆黑,恶浪滚滚,一个美丽的孩子在血色的海水里浮沉。她吃了一惊--他会淹死的!她惊吓得大叫起来:
〃方方,我的方方!--你不要淹死呀--那是血,不是水……〃
〃小林,小林!你醒醒,快醒来吧。〃
道静慢慢睁开眼睛,茫然地四处凝睇--
〃卢兄--是你?……〃她嘴唇翕动,声音微弱得刚刚可以听得出。半晌,终于看清了守在她头边的是卢嘉川。
〃是我,小林。我已经守了你一天一夜--知道么,你负了伤……〃
〃告诉我,老江他、他还活着么?〃
半天,卢嘉川轻声回答:
〃他、他已经……牺牲了。〃
泪水顺着卢嘉川的脸颊流下来。
道静的身体不能动,只在眼眶里盈盈地涌着泪水。
〃常里平和那三个干部呢?〃
〃常里平投敌进县城了。另三位地委干部都英勇牺牲了。〃
〃这是在--哪里?……卢兄,这是不是在梦里呀?〃道静无声地凝视着屋顶,喘息一阵,又问。
〃小林,不是梦,这是现实。是在咱们分区卫生部--你已经离开安定县了。〃
〃我为什么--要离开?〃
〃你伤重--你的肋骨断了,头部,还有一只手也炸伤了……〃卢嘉川轻声说。好像声音沉重了,会碰到道静的痛处。
〃小冯呢?我的--小冯呢?〃道静无神的大眼睛充满焦虑。
又是半天才回答:
〃她也牺牲了。〃
道静恍惚记起,她们匍匐在窑坑边上,眼见江华倒下了,她急了,一纵身,狠狠向敌人射出一梭子子弹;又一纵身,忽啸一声,好像一颗炮弹飞来,小冯用自己的身体猛地向她身上一扑,她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道静没有眼泪目,只有胸部一起一伏。她喘息着,大口喘息着,终于喊出声来:
〃小冯,妹妹……你、你还年轻,你、你不该--不该死呀……〃
〃小林,要坚强些,这是战争中无法避免的悲剧……〃卢嘉川面容憔悴,一向熠熠有神的眼光黯淡了,眼窝陷下去了,〃我带部队来迟了一步。日伪军加上从后面上来的一股顽军,把马宝驹、小曹他们四面包围了,咱们伤亡挺大。除了常里平这个无耻的叛徒跟敌人进了城,其他干部和战士牺牲不少……〃卢嘉川愣愣地望着道静失去血色的脸,轻轻地拉起她的一只手。
道静突然觉得伤口--周身好像有无数伤口疼痛起来--越疼越激烈。她忍住,咬牙忍住不出声。她要用伤痛来抑制内心的悲伤。
〃小林,你怎么了?伤口痛吧?我去找医生,再给你打一针。〃
年轻的医生穿着棉军衣(因为单军衣还没有发下来,天热了,仍穿着棉军衣),走到道静横躺着的炕边上,用听诊器听了她的心脏,又量了血压,扭头对卢嘉川说:
〃司令员,林县长的伤势一下痊愈不了。院长准备把她和一批伤员一起转移到山区去。现在,我再给她打一针止痛针,她失血过多,咱们又没条件给她输血。司令员,你要劝她多吃点东西。〃
卢嘉川忧郁地点点头。看医生出去了,坐回炕边的小凳上,握住道静一只瘦骨嶙峋没有血色的手。
〃小林,不要难过,身体是本钱。房东给你熬了鸡汤,你要喝一点。战争是一个出没无常的魔鬼。计划周密,对形势估计正确,就能胜利。这次,我们疏忽大意了,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敌、伪、顽联合在一起向我们进攻,由于对这种情况估计不足,我们受了很大损失。我这个负责军事的干部有很大责任。我心里很难过--我对不起老江……〃
〃是老江的错--他太轻敌、太自信了……〃道静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卢嘉川。那里面像有许多话要说,却又说不出来。
〃不,不能全怪他。我也麻痹了,对反共派的阴谋估计不足,没有早做充分准备,抓紧时间赶来安定。如果早到两个小时,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所以……〃卢嘉川面色阴沉,轻轻叹了一口气。
马宝驹带着三个区小队和几十个民兵,兵力少,战斗力弱,又没有好武器--都是各式各样的老套筒、汉阳造的大枪,再有就是手榴弹,连一挺机关枪都没有。曹鸿远伏在道沟里狙击蒋五劫持干部去县城,开始还可以狙击得住,后来,县城里大批日本兵出来了,马官营的敌人也出击了,再加上邻县的国民党顽军二百多人也赶了来。四面八方的敌人把一百多个区小队员,一百多个民兵团团包围住。机关枪、小钢炮火力密集,响声震天动地,向马宝驹他们依凭的道沟袭来。许多小沟被炸平了、战士们没有隐蔽地,伤亡很重。敌人一步步向马宝驹和曹鸿远的阵地,还有林道静负伤倒下的窑坑疯狂进攻。我们的人虽然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武器装备太差,渐渐抵抗不住了。马宝驹的肩部受了伤,他还在用一只手英勇地抗击,但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刘世魁又带着人绕到曹鸿远所在的道沟附近,要活捉鸿远和道静。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卢嘉川率领两个多营的骑兵赶来了。正规部队战斗力强,武器装备也较好,他带队首先冲向刘家坟地和窑地,想先救出江华、常里平等干部,并救出道静和曹鸿远。但迟了,江华等干部已经牺牲;林道静也负了重伤。当他看到江华和另三个地委干部的尸体;当他走到窑地上,看看已经牺牲了的小冯,抱起昏迷不醒的林道静,他神色悲哀,眼中含泪,轻轻地在道静耳边说:〃小林,对不起你们,我来晚了……〃便把她交给跑上来的卫生员,用担架把林道静抬下战场。接着,他率队击败了各路敌人。
〃小林,卫生部要把你送到山里去治疗。你的意见怎么样?〃卢嘉川伏在道静耳边轻声说。
〃怎么?要送我走?不,我不能离开安定县!〃
〃要去。你的伤重,一时半时治不好,平原环境一天比一天残酷,你不能再留在这儿。〃卢嘉川像哄小孩似的劝说着。
〃不,方方在这儿,江华在这儿,小冯在这儿,还有我的--好多战友都在这儿,我,不走,我要跟他们--在一起……〃道静攥住卢嘉川的一只手,喘息着,〃卢兄,还有你--你……你也在这儿……〃
〃小林,你不要担心我……〃卢嘉川突然扭过头去不说了。
〃卢兄,你说--你说,我--我,能不担心你么?〃
卢嘉川望着道静那张失血过多、却仍然羊脂般雪白的脸。望着,望了许久。然后声音微微颤抖,艰难地说:
〃我不会忘掉你的--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上。小林,我会等着你--等着你恢复健康回来……〃
〃不,不用等我!卢兄。你看,我的浑身上下,已经--已经残缺不全,腿、胳臂,很可能会锯掉。我会成为一个残废人。而且,我的心也碎了……你不要等我!……卢兄,忘掉我!你应该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你为我牺牲太大了……〃
卢嘉川握住道静的手,摇头苦笑,然后俯下身,靠近道静系满白色绷带的头部。
〃要开始新生活,八年多以前我刚认识你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小林,你知道么?我的心里只装着一个人,再也容不下别的人。如果没有这个人,这辈子,我就准备这么过了……小林,不要忘掉我!我真诚地等了你这么多年,尝尽了多少苦……〃卢嘉川从来很少掉泪,现在却泪如雨下,似乎要把多年深埋心底的痛苦宣泄出来。沉了一下,他小声地继续说,〃小林,要有信心,你会健康起来的,我等你……〃说着,灼热的唇,轻轻吻在道静发着血腥气味的额头上、嘴唇上。这是黄昏时刻,房东院里上窝的母鸡咯咯地叫着,窗纸逐渐消褪去西斜的日影,院里、屋里一片寂静。
〃不,卢兄,我的伤,还有我的心,都叫我失去了--失去了最大的幸福。你一定要,一定要--忘掉我……我这一走,战争又这么残酷,我--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再见了……〃道静说着,梦呓似的喃喃着,泪水顺着脸颊,一颗一颗地滚落着。
卢嘉川不再说话,只把自己脱了军帽的头紧挨在道静的肩部,此刻他仿佛忘掉了世间的一切--人生的欢乐与悲伤,忘掉了纷纭复杂而又异常残酷的战斗,也忘掉了迫在眉睫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因为他已有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现在,他只想挨着道静的肩头--不论挨着她身上的任何地方,睡一会儿。
〃江华,老江,我对不起你,我,不该--不该和你争吵……不该,不该--不把你紧紧拉出那个虎狼窝啊!〃
刚一朦胧,卢嘉川突然醒来。听见道静不知是昏迷还是清醒的呼喊,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呆立着,心一阵疼痛,好像要永远失去林道静,他双手抱住她的双肩,把头轻轻靠在她裹着白纱布的额边。突然,他惊悸地跳了起来,向屋外喊道:
〃快找医生来!小林又昏迷了。〃
医生、护士很快跑来,七手八脚急忙抢救着林道静。
卢嘉川忧心如焚地望着道静倒在炕上的那张白纸般的脸,蓦地,抬起手腕看看手表,已是晚七点了。他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敌人各据点增兵,又有大扫荡迹象,他们必须赶快做好反扫荡准备。可是,道静那个样子,也许生命垂危,他实在不忍离开她……他站着,迟疑了一下,叮嘱医生要全力抢救,然后,他还是急忙去开会了。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四日上午初稿完于珠海。
一九八九年五月八日二稿完于北师大红一楼。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一日三稿完于北师大红一楼。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日四稿完于北师大红一楼。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