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的环境,尽可能不给孩子施加压力。”我听了,很感动,孩子真是幸运,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她还对家长们表示自己的决心:“但凡接了这个班,就要干个样子出来。年龄虽然大了,但心里总想和青年人比一比,觉得自己心还不老。请家长们积极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把我家的电话告诉大家,有什么事,我们随时联系。”我被崔老师的爱生如子和敬业精神深深打动。
1998。6。15
婷婷在学校门口被车撞了,她爬起来对司机说:“叔叔,没事,你走吧。”闻讯赶到的崔老师和张老师对司机说:“这是我们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老师和学校还指着她‘放卫星’呢,你撞了,我们担心孩子有没有被撞成内伤,咱先到医院查查再说。”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医院拍了片子,还买了一个大西瓜给孩子压惊,一再吩咐我们不要着急,让孩子在家看书,不要多走动。
1986。12。16
郝老师真好,她很爱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她特别敬业,教学特别认真,经常辅导孩子们到很晚。
她经常表扬娉娉,给孩子提供很多锻炼机会,放手让孩子参与班组管理,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让孩子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幼有恩师一大福,娉娉好幸运。
第六部分 两个女儿愿以一生的努力回报师恩
1987。9。7
吴老师果然不凡,她不单单教孩子书本知识,还给孩子们讲一点简单的做人道理,我从心里佩服她。
1991。6。19
娉娉中午1点40还没有回家,我很着急,赶到学校寻找。学校里静悄悄的,只有她们班还没有放学。我到教室门口一看,吴老师还在给孩子们讲考试的注意事项。末了,她说:“同学们,明天就要参加考试了,同学们一定充满信心,认真答好每一道题,为老师争光,为父母争光,为学校争光。”吴老师的父亲刚刚去世,她忍着巨大悲痛,急冲冲赶回学校,帮助学生复习迎考,她的嗓子还是哑的。
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饮佩、感动,我最敬重社会责任感强的人。
1997。6。21
娉娉二十三号就要填报志愿,这几天心如油煎,精神恍惚。报高了,怕孩子万一发挥失常,名落孙山;报低了,又怕亏了孩子。心里没底,专门到学校请教各位任课老师。
一开始,褚老师不好直言说报什么什么学校好,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话外有话,他使的是激将法,一再鼓励拼一下。当我把很保守的愿望摊牌后,褚老师说:“让娉娉报矿大?也太委屈孩子了,不单对不起孩子本人,也是国家莫大的损失。上北方交大?那就只有挣奖学金了,不用花家里的钱了。”见我的思想有松动,褚老师甩出最后一张牌,这个杀手锏好厉害,他说:“要报得理想一点,万一走不了,580分折回矿一中怎么样?”这一句话如石破惊天穿云破雾澄清万里,一扫多日来的种种犹疑困惑,刹时间心里清澈瓦亮明镜如水,犹如定海神针,第一次立定非走理想学校不可的决心。谢谢褚老师。
由于和娉娉的外语侯跃武老师不是很熟,我只是以试探性的口气请教他报哪一类学校合适一些,侯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只见他径直地走到办公室门口,举手摸着门框,踮起脚尖说:“举举手、踮踮脚尖就能达及的目标,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这个动作太立体太传神太形象太生动了,我还没有走出办公室,已经下定非南开大学莫属了,谢谢侯老师,“此处无声胜有声”。
侯老师还说:“孩子一旦定下来,家长只能鼓励加鼓励,不能有半点的犹豫不决,家长任何一点担心与犹豫都可能动摇孩子必胜的信心。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万一如何如何,那么孩子也只能万一了。”这话太有哲理了,侯老师,有水平,我挑大姆指。
老师们虽然没有给我一个肯定的意见,但老师的种种暗示使我心领神会,感激老师的迷津指点。
600分对娉娉来说实在不算很难,只要发挥正常,光荣的梦想就会变成现实。预祝孩子考出好成绩,报答各位老师。
1997。7。3
娉娉的三年高中学习生活是非常愉快的,她不仅学到扎实的知识,而且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
孩子走运,遇上一批好老师,他们大都三十岁左右,精力充沛、积极肯干、敬业守职,全身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尤其是老师们像师姐师兄一样,和学生完全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倾情沟通,和谐相处,使学生的情绪、心态特别放松。一次,娉娉一时兴奋失口叫一声张军老师的名字,老师特大度,并没有因此对娉娉有什么偏见,一如既往地爱护她,我总觉得对不住老师,曾代孩子向张军老师道过歉,他真诚地对我说“叫一声名字有什么关系?你多虑了。”
春笋破土根根好,陈泥护花朵朵香;呕心沥血育桃李,辛勤培育扶新人。亲爱的老师啊,是你们重于金石珠玉般的呵护与关怀,一双女儿才健康地成长起来;是你们的奖掖诱导、竭尽鼓励,才有了两个孩子的今天。师恩高山岳,师情胜海洋!真诚地感谢老师将她们导向幸福,导向光明,导向成功,导向未来,向所有教过女儿的每一位老师真诚地道一声感谢,并致以深情的祝福!两个女儿愿以一生的努力回报师恩,愿亲爱的老师:红烛燃心香,桃李满天下!
第六部分过高的期望值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俗话讲:有儿方知父母恩。事实上,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单单是懂得了父母的生身养育大恩,还在于能够将心比心,明白好些道理与事体的。
只要孩子该在家而不在我的眼皮底下,我这心就没有放平放展的时候。也说不上对女儿哪来那么多的不放心?女儿都上高中了,同学约她到矿上玩玩,我硬是不让去,怕她坐反了车走丢了;孩子放学稍稍晚一点,我就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怕孩子磕着碰着挤着撞着甚至怕遇上坏人。天阴了,我提醒孩子别忘了带雨伞;刮风了,我叮咛女儿多加衣服。女儿高兴时还幽我一默:“妈妈对气候那么敏感,怎么没人推荐您到中央气象台当个台长什么的,多亏啊。”我不厌其烦对女儿讲:“要注意休息,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要多吃饭,正长身体呢”、“要多喝水,否则要上火的”……这时候,女儿会不温不火地说:“妈妈可不敢再进步了,否则医生要下岗,营养师要失业了!”一次次吃女儿的“软钉子”,我硬是“记吃不记打”,该说的、不该说的我照说不误。
我的耳提面命不止于起居饮食,常常上升至“上层建筑。”诸如“要好好学习、做作业不能马虎、要遵守纪律、要团结同学、要尊敬老师”等等,女儿的忍耐终于达到极限,于是实施“软顶硬抗”政策,要不,毫不客气地回敬我说“你烦不烦呀?我都快背下来了!”;要不,用手指头把两只耳朵塞起来以示反抗;要不,说自己的耳朵丢了;要不,干脆来个“金蝉脱壳”一走为上。
每当那一刻,我伤感极了。心里老嘀咕:孩子怎么一点也不懂大人的心?我是不是该省却了这份责任呢?不行,我是妈妈,妈妈对孩子就得“婆婆嘴”,由不得自己。为孩子的明天负责,该说的,还得说,只是得改一改方法,让她喜欢听,不能让她有厌烦情绪,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了。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就是要弄脏桌布、弄乱房间、刻坏家具、打碎碗碟、撕烂本子、拆卸钟表,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的“事业”。想起来了,娉儿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有一次我把一张填错的登记表带回家,孩子发现了,就饶有兴致地填写起来。在“从事何种职业”一栏里,她理直气壮写上“孩子”两个字。我当时看了好感动,这个填写太准确、太生动、太精采了。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他的职业就是孩子。
作为家长,不能要求孩子做得与大人一样好,过高的期望值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如果面对孩子些许的破坏、不恭就大发雷霆、大声呵斥,对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动辄责骂孩子这也错了,那也不对,连孩子偶尔的撒娇和依赖性都不肯放过,这未免太不近人情。如果一定要说谁对谁错的话,绝对不是孩子的错,纯粹是大人的错,错就错在你完全忘了他还是一个孩子,错就错在你硬以大人的标准、大人的喜好善恶去要求一个孩子,他毕竟是一个孩子。
第六部分平等地对待孩子、理解和爱护孩子
我们小时候玩跳绳、踢踺子、丢手绢、接长龙、过家家等游戏时,那种专注、那种投入、那种热情、那种献身精神回想起来依然令人眼热。天那,一玩就是一天。没早没晚,昏天黑地,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是常有的事;爬树、溜崖、打水仗、掏鸟窝,男孩子干的“营生”我都干过,有人说我是“假小子”,每天泥脸一张、泥猴一个,光着个“脚丫子”走东家窜西家跑遍大半个村子,满脚的牛粪猪屎,什么时候在乎过?有一次居然和村里几个小伙伴结群打伙偷生产队的青果子吃,什么荒唐事、恶作剧没做过?哪一天让大人省心过?而自己却只顾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孩子,大人的心思一点也不明白。
家具损了,可以重新修理好;东西坏了,可以花钱再办置,独独孩子情绪的陡然破坏、自尊心的严重挫伤是难以补救的。因为孩子一点小小的不妥贴,就没完没了的责问谩骂乃至大打出手,实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过多的挫折感有可能把孩子蓬蓬勃勃正在生长着的想像力、创造力扼杀在萌芽中、摇篮中。鲁迅说过:“不给小孩子自尊,孩子长大也做不了人。”教育专家有言在先:“一个人在儿时心灵上所受的影响,关乎一辈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乃至命运的走向。”
孩子们年龄小,阅历浅,弱小无助,知之不多,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不强,他们的思维不够成熟,他们凭感情用事,他们考虑问题不周,无力去解决好每一件日常小事,而每天又不得不面对许多新的问题,常常胸无点墨手足无措,于是四处碰壁自怨自艾。一句话,他们还太小,还不具备适者生存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不具备责任能力,可怜天下小孩心。
公正地讲:今天的孩子们比起小时候的我们只能是好一些而不会差一点。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或许对孩子多少有些荒唐多少令人恼火的事情就会多一点理解;想想我们孩提时代的纯真无邪幼稚天真愚顽贪玩,就会对孩子表现出的种种不成熟不得道不完美令人啼笑皆非叫人哭笑不得的行为抱以宽怀一笑,孩子们正是在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中长大起来的,每件事不可能做得很得体很地道很优秀。他们要破坏,在破坏中学习建设;他们要尝试,在尝试中学习创造。要破坏,就难免有损失;要尝试,就要付一笔学费。
为人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平等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爱护孩子。当孩子需要帮助时,要当成头等大事去做,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成长的艰难与挣扎,想方设法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