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盗墓史记 作者:倪方六 >

第8章

盗墓史记 作者:倪方六-第8章

小说: 盗墓史记 作者:倪方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肪97)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酉阳杂俎·尸穸》引侯白《旌异记》)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邵氏闻见后录》卷27)
  “(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清稗类钞·盗墓类》)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有机物在缺氧的封闭环境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实际上,并不能如此断定,或许古人已发现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质。
  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前辈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此墓完好无损,地下陪葬多多。
  反盗墓招八:“毒墓”望而生畏
  毒气冒出竟然毒死天上飞鸟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所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质,却是可以肯定的。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多种多样,虚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这类墓反盗的成功机率相对较高,但其中问题也有,就是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家也难以做到。但有一种方法却比较简单——在墓内置放有毒物质,形成毒墓;或在尸体涂上特殊物质,制造尸毒。盗墓贸然进入这种毒墓,便会中毒死亡,轻者也会成了废人,遭到所谓的报应。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阳杂俎·尸穸》记述:“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厉害。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第21)“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员,竟然让棺中散了出来的臭气给熏死了,可见其气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书中推测了“毒气”来源:“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银。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别名:铅精、姹女、汞、流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从这些丰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银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水银用途广泛,还是古人常用的尸体防腐剂。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置水银反盗墓设计的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如现代人喜欢保健药品一样,长期吞服。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络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形成了“尸毒”。
  《太平广记·墓冢》(第389卷)“王粲”条:“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硫化物类有毒矿石,曾是古时“不老药”的原料之一)。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现,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后置放有礜石所致。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在设计考古发掘文案时,针对高规格的古墓都会考虑是否有毒气或机关,提前备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确证没有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后,才会打开墓室和棺椁。2007年初,考古专家在开启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时,即考虑到墓内有毒气或机关的可能,但由于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并没有意外发生。
  反盗墓招九:“灭口”殉杀工匠
  齐献王“杀群匠”未保不盗
  在所有反盗手法中,殉杀活口是神秘的,当然也是最违反人权的。
  当年嬴政于河北沙丘平台死去后,嗣位的秦二世胡亥将其尸体运回咸阳,葬于骊山附近已营造多年的陵内。葬事完毕后,为防止泄密,胡亥便下令不留一个活口。《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胡亥究竟殉杀了多少活口,具体无数据,司马迁仅以“死者甚觽”了结。如果先后被罚去修陵的70万人都被处死了,那将是世界殉杀之最了。
  在早期帝王级葬事中,一般都会将工匠和知情人就地处决,这已成为一种旧例陋习,并美其名曰“殉葬”。实际上,这是防止知情者泄密而采取的灭杀活口行动,是一种反盗手法。
  中国古代帝王葬事中最为著名的“殉杀”事件,是成吉思汗死后发生的。此事不只中国人有记述,国外人也留有文字。时游历东方、带有罗马教皇特殊使命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他所见所闻中便记下了殉杀经过。《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梁生智译)中译文是这样——
  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他们确信,这样被杀死的人在阴间还会成为大汗的奴仆。他们又把最好的马匹也杀死供主入在阴间享用。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传说当年慈禧入葬时,负责大臣从工匠中挑选出81人负责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完事后从另一预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心里明白这是要将他们殉杀,其中有一个石匠,老婆刚为他生了儿子不久,不想死。他干活时有意走神,脚下一滑,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监工以为石匠真的死了,便令人将尸体扔到荒山坡上的乱尸堆里。就这样,这名石匠捡回了一条命。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找到了这名工匠,从他嘴里获得了地宫入口的秘密。显然,这传说并不可信,是一种文学描写。当年给孙殿英提供地宫情报的,是参加过慈禧安葬全过程的晚清遗老,名叫苏必脱林。
  但灭杀活口并一定就能保证反盗一定成功。《资治通鉴·梁纪》(卷160)记载,“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齐献王又是虚冢,又是潜葬,还将大批工匠灭杀,使用了多种反盗墓招式,但参予工匠却将情况暗暗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工匠遭诛,依然泄密。
  反盗墓招十:“咒语”绝杀侵者
  古埃及金字塔致人死亡又现新谜
  上面所说的九种反盗墓设计都是“实招”。有一种“虚招”——咒语,也系一种反盗墓手段。虚招虽然虚,却不失高明,往往有效,从心理上绝杀盗墓者,令其不盗而退。
  民间有一个传说,当年乾隆在兴建颐和园时便遇到过“咒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基址是昆明湖和万寿山,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中国皇家行宫御苑。正式开动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动工后,在现在的佛香阁底下,发现了一座明朝妃子墓。乾隆听说后觉得很好奇,便令人挖开看看。在挖掘过程中掘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乾隆立即叫停,不再往下挖,避免干扰明妃。但在上面建阁以压住阴气,这就有了佛香阁。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语”出自古埃及法老(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死去时只有18岁。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及其同伴,进入了图坦卡蒙的陵墓。吐坦哈蒙的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内有4个金色的神龛,一具水晶石棺和3个套棺。陵墓。戴着金面具的吐坦哈蒙,躺在纯金制成内椁。除了发现“绝命咒语”外,棺上还有一句话,“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图坦卡蒙墓内陪葬品数量惊人,价值连城。考古人员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才将这批珍品整理完毕,目前均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的脸上有一道伤疤,通过X射线检查进一步发现,图坦卡蒙的脑后部受伤,考古学界认为当时一定发生什么大事,隐藏着秘密。
  图坦卡蒙的死因还没有弄清,“咒语”应验了。
  霍华德·卡特被小小的蚊子叮咬感染,而神秘死亡。到1935年,当年21名与霍华德·卡特一道参加图坦卡蒙陵墓考古发掘的相关人员,先后死于非命,“绝命咒语”的传说不胫而走,轰动全球。此后,在其它一些古埃及陵墓中,也发现了了类似的文字,警告亵渎这个墓穴的人会被鳄鱼或蟒蛇吃掉。
  墓主给盗墓者“留言”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在中国的古代陵墓中,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考古发现,多是如乾隆建佛香阁的一类的传说。
  “咒语”对盗墓者的威胁来自精神层面,可以造成很深很强烈的心理暗示。古人很相信“咒语”的神奇和魔力,中国盗墓史上甚至还有利用咒语盗开墓穴的说法(见本书《秘笈篇:“咒语盗墓术”一说到底是真是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