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9-君臣道-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恕!
时人王撰有一首诗,控诉清廷文字狱。读来颇为沉痛:
闻雁有感
数声哀怨半天闻,无限离愁寄白云。
矰缴每从文字起,书空咄咄却忧君。
《君臣道》第四卷乾隆帝的霸道(一)
乾隆帝的霸道
乾隆初年,乾隆帝为政宽和,一派新气象。他曾总结康熙帝和雍正帝为政的得失,说过为政不可过宽,亦不可过严,应实行中道一类的话。但是,当他看到吏治逐渐废弛,官僚日趋腐败的现实以后,就改变初衷,又开始实行严刑峻法。他说: “执用两中(中庸之道),必随时消息,当临御之初,因人命攸关,实切切不忍,宁失之宽。今阅历既久,灼见事理,若一味姑息纵舍,则失之懦弱,裁度因时,方得权衡不爽。”从康雍乾三帝的治术宽严变化的情况来看,帝王要真正审时度势,宽严相济,实行中庸之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乾隆帝做了五年皇帝,观念开始转变。他有一首诗曰,“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韩苏。要归践履宝,圣言非我诬。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裁诗铭座右,庶几日警吾。”(《御制诗初集》)就是说,当初从帝师学习儒家的治道,信服圣人的思想,并要付诸实践。做了皇帝,本来也想学尧舜,如今才知道儒家理想不过是“空言”。
乾隆十五年,他曾说,当御极之初,依照从宽好名之习,不能忘怀。如今阅事既多,方知道要戒除邀名誉的弊病。熊学鹏借天旱为由,上疏陈言,指出“今年臣工条奏更改刑名律例,大多尚严厉”,建议“降旨晓示内外臣工,办理一切刑名,不可苛刻相尚,条奏增设科条者,概行禁止”。乾隆帝大为不悦,斥责熊学鹏悖谬,声称自己“慎持权柄,必不为浮言所动”。现在乾隆帝对于体现儒家思想的言论,大多斥为“浮言”。他信奉“法在必行”的法家治术。他认为,宽仁治术是妇寺之仁,水懦易沉,朕不为也。
十八年,乾隆帝降旨斥责四川按察使周琬断案宽纵。
二十二年,湖南布政使杨灏以贪黩罪下狱,部议缓决。乾隆帝“检阅之下,不胜手颤愤慄”。一怒之下,将三法司所有办案人员全都交部议处。
二十三年,乾隆帝重新审定了他早年的文集《乐山堂文集》,将当年在理学帝师影响下所写的体现儒家宽仁思想的言论一概删去,比如《宽裕温柔足以有容论》一文就被删削。当年,他受理学帝师的教诲,多少有些儒家理想,崇尚“贞观之治”,自称读其书想其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 贞观之治盛矣!”做了皇帝多年以后,思维方式大变,正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乾隆帝把儒家思想视为虚伪,大加贬斥。他说: “昔唐太宗之于魏征,徒以金帛赐赠,沽纳谏之名,原非虚衷听受。试思唐太宗果从谏如流,魏征果直言无隐,则太宗缺德之事多矣,即强纳巢剌王妃之时,何不闻魏征谠言谏阻耶?当时君臣之间,相率为伪,不能相与以诚,而竟能博千载美名,实为朕所不取。”乾隆帝对臣工苛察至深,他以苛责臣工的方式苛责古人,走入极端,丝毫没有中庸之道。奇怪的是,他对和床⒉豢敛臁!
乾隆帝的法家思想集中表现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一书中。试举几例。
论及“竹林七贤”,他说: “诸人虽然自托佯狂垢污,然而败礼伤化,本为国法所不容也,即以明哲保身而言,也当以孙登为正。”孙登是西晋的高士,“沉默自守,无所言说”,但很善于登山长啸,后世有所谓“孙登啸”之称。他教嵇康,但是嵇康没有学会。孙登对嵇康说: “君性烈而才雋,岂能免乎?”后来嵇康果不免杀身之祸。大概是因为“孙登啸”不会对统治者造成危害,所以乾隆帝认为孙登的明哲保身行为是可以容忍的。
论及明末东林党人,他说: “汉唐末造皆有党祸,至明季而尤烈,东林讲学,实其权舆。在顾宪成、高攀龙辈,其人兴学未必不出于正,然一经号召生徒,树立标帜,而党援门户之祸已成。彼裁量人材,讽议时政,自古处士横议未有过于是者。论者谓阉党无君子,东林未必无小人,当明政不纲,不惟真小人扬其毒焰,而伪君子且益撼其颓波,士习敝而国运随之,气数所必至有莫之为而为者。于东林之美恶以为轻重,政体官场败坏极矣。”(同上,卷一一一)
论及明朝的给事中,他说: “明季科道恶习,立帜分门,借敢言之号,行倾险之谋,假公济私,无所不至,为害甚大。我朝百有余年来,整纲饬纪,朝政肃清,断不敢容有营私博己之人复得稍萌故智。但遇邪防弊,持之不可不坚。”乾隆帝对于言官稍有朋党之嫌者,必予以严厉的斥责惩处。
论及宋代饥民抢粮一事,他说: “饥民贷富户之粟,固然不可与盗贼同科,然而或迫于饥寒强求升斗之粮,尚可量从矜恤,若乘饥荒煽惑民众,兼掠财物,也以饥民宽宥之,则强暴肆行,其风又可长乎?惟在审情事之重轻,分别科罪方为得当,一律从宽未尽善也”。在乾隆帝看来,饥民反抗是重要的事情,饥民饿死是轻微的小事。饥民抢粮逐步扩大事端,必然会演变为打家劫舍,最终以朝廷出兵镇压荡平,已成为规律。问题的关键是他对饥民抢粮一事的态度,说明他对于民众因生存危机而产生的最后一点主动性也不能容忍。正如一个人饿了,如果主动说“我饿了”,并要求吃饭的权利,就是犯上作乱,饥民只能等待朝廷的开恩。
论及朱元璋因为部民乞留被贬官员,而加赏被贬官员一事,他说: “既然是属吏,治罪或宽宥都应出于朝廷,若因部民伏关乞留,就立即对之宽纵,是赏罚之权柄,民众转而操纵之,成何政体?明太祖把他们赏赐超擢,不啻于导之作奸。倘猾吏刁民窥见其谕意,相互勾结混淆视听,流弊何所底止?国法吏治不因之俱坏乎?”乾隆帝认为这就是“纲纪不振”。他一向仇视民意。请看他自己亲自处理民众请愿的一个事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至徐州,江苏布政使彭家屏正在河南夏邑老家养病,特意跑到徐州接驾。奏对之中,彭家屏把老家的灾情如实汇报,乾隆帝大为不悦,认为他是跑来煞风景的,他因此开罪了皇帝。后来,一路上常有夏邑县百姓拦道告御状,说夏邑灾情严重,而河南巡抚图尔炳阿匿灾不报,请皇上为民做主。又有人投递状纸,告县官散赈不实。夏邑百姓连连告状,使乾隆帝大为光火,认为是有人背后指使,他说: “民告官就是犯上作乱,此风万不可长。”命图尔炳阿严审,将告状人严刑拷打,逼问背后的主使人。最后追出了主使人是生员段昌绪,后来又从段昌绪家卧室中搜出吴三桂之乱时发布的檄文,立即杀头。
乾隆帝说: “彭家屏乃李卫门下一走狗耳,其性情阴鸷,恩怨最为分明。从前每当奏对时,于鄂尔泰、鄂容安无不极力诋毁,朕因此深薄其为人。”彭家屏如今胆敢为民情愿,反映实情,惹怒了乾隆帝,被抄家。乾隆帝亲自审问,逼他承认家中藏有“逆书”,乾隆帝说: “你是久列朝廷大员,世受国恩之人,若肯自首,尚可开一线之路”。彭家屏说: “吴三桂伪檄实未寓目”,乾隆帝再三逼供,彭家屏只好承认家中藏有《豫变纪略》、《日本乞师记》、《酌中志》、《南迁录》等明末野史。但是到他家查抄,并没有找出实物。乾隆帝就推论说,一定是被他儿子彭传笏烧毁了。令图尔炳阿等“将伊子及家人严行审讯,明白开导,令知此事系彭家屏亲自供出,无可狡赖,速行据实呈出,尚有可宽之路,如坚持不认,即当照律缘坐,立行正法,不能为伊宽贷也。”在威逼利诱之下,彭传笏不得已供认了自己焚毁逆书一事。乾隆帝又推论说,彭家屏一定对这些逆书加以批阅评点: “以彭家屏居心观之,则其所抄藏者自系诋毁悖逆之词,又焉知其不加以批阅评点耶?”乾隆帝看出彭家屏有怨恨之意,就认为他已经“绝灭天良”,命将彭家屏及彭传笏定斩监候,家产入官。此案是乾隆帝亲自锻造的经典大狱。没有丝毫证据可言,全凭逼供信锻造之。不论是彭家屏收藏“逆书”,还是其子彭传笏供认焚书,都是子虚乌有。而彭氏所供出的所谓“逆书”如《豫变纪略》,写的是李自成“闯贼之祸”,与满清无关,《日本乞师记》、《酌中志》、《南迁录》则是记明清史事,并未诋毁满清,只是个别字句略有“违碍”而已。
《君臣道》第四卷乾隆帝的霸道(二)
七月,图尔炳阿奏彭家屏刊刻族谱《大彭统记》,乾隆帝说: 彭家屏称大彭得姓于黄帝,甚为狂悖,“身为臣庶,而牵引上古得姓之初,自居帝王苗裔,其意何居?且以《大彭统记》命名,尤属悖谬,不几与累朝国号同一称谓乎?”又责彭家屏不避庙讳御名,综其罪状,赐以自尽,“以为人臣之负恩狂悖者戒”。谕令其自尽,比起杀头,就是所谓的“开一线之路”从宽处理了。乾隆帝指责《大彭统记》将彭姓与黄帝相联系为有罪,非常可笑。当时托名上古帝王是为社会时尚,不足为奇,更不足为罪。至于说不避庙讳御名之罪,也非死罪。乾隆帝不是自称“朕自即位以来,从未以犯朕御讳罪人”吗?(《乾隆朝东华录》卷四六)归根结底,是彭家屏不该为民请命。
其实,乾隆帝并不糊涂,他派人微服私访,得到的情况比老百姓告状反映的情况更为凄惨。乃将河南巡抚图尔炳阿革职,发往乌里雅苏军台效力。
乾隆中期以后,乾隆帝明显采用了高压政治手段,而放弃了当年读书时接受的儒家思想。以前他主张帝王要“虚心纳谏”、“包容涵覆”、“宽则得众”。后来看到张广泗在上疏请罪辞里有这样一句话: 臣“但知皇上慈仁,不知皇上英武”。使他感到气愤,大臣官员们竟然不知道皇帝的英武,一定是宽仁政策过度了,于是反过来实行严猛政策,鸡蛋里挑骨头,大兴文字狱。正如他当初斥责翻雍正朝之案就是善政论所说的,“皇考与朕之心,原无丝毫间别”。他与雍正帝的治术在本质上也确实是没有“丝毫间别”。“霸者与臣处”的逻辑发展就是“亡国与奴处”。
乾隆登基后就将李绂冤狱平反。但是到了晚年,却又认为,李绂诗文多有“牢骚已甚之辞”,“此等纰缪语言即已刊刻成书,倘仍听其谬种流传,其于世道人心贻害不浅”,令将“所有各项书本版片,逐一查明,即行销毁,毋令稍有留遗”。
乾隆初年,乾隆帝不满意臣工的消沉,所谓勤者“不过早入衙署,办理稿案,归至家中,闭户不见一客”,对国家长治久安之计,则漠不动心。处理政务,不求事理之至当,惟以皇帝喜怒为转移,他说“即如朕于当宽之事降一宽恤之旨,而诸臣遂以为朕意在宽,凡所办理所条奏之事,悉趋于宽之一路矣。朕于当严之事降一严厉之旨,而诸臣遂以为朕意在严,凡所办所条奏之事,悉归于严之一路矣,且有今日之号令甫颁而明日之摹拟旋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