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的思想-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食文化的兴起,与一个民族的兴盛相关,它是民族整体发展的食文化表达。我个人悉心研究地域美食,将美食与地域文化放置在自己的研究范围,现在准备推出个人系列,这个系列是开放性的,前提是绝大多数文章,均为我个人到当地品饮之后所作。我想,这可以摆脱从酒店吃到酒店,从书本抄到书本的模式,从味觉出发,可以归纳为“味觉中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探索,它的根是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它的广度是中华文化辐射圈,也包含将中国农业物产推介世界的因素,我将努力。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4节 龙门武昌鱼
有时候做梦,梦中有一条武昌鱼在空中飞,它飞翔的姿态恬静而优雅,鳞光闪闪,宽扁的身体划过湛蓝天空。好多年了,这样的梦反复地做,我以为武昌鱼是一只水中的蝶,它吹起的水泡,像一串珍珠的叹息。那拂摇的绿藻,是柔波的彩裙。
北京的武昌鱼,身份总有些不明,原来的武昌鱼,生态圈是十分小,在湖北鄂州梁子湖至长江矾口段,秋末时,武昌鱼浩浩荡荡从梁子湖一路下水经矾口入长江越冬,穿越两岸金黄的水稻,春天柳丝吐绿,苦艾青青,武昌鱼逆水而上,到梁子湖繁殖、成长,很抒情的样子度过悠游的夏季,饮着从通山流下的高河清澈的水,秋末复返长江。现在,这个生态圈好像有了问题,那矾口大闸阻止了武昌鱼从梁子湖到长江的迁徙路线。鄂州,旧时叫武昌,也称吴都,更早时叫鄂国,山西鄂国人与长江的扬越人共同经营的地盘。北京的武昌鱼,显然不是梁子湖的武昌鱼了,鄂国不是,楚国也不是。
梁子湖的武昌鱼,是宜于清蒸,它的鳞白色,清秀且有几许调皮模样,它们其实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它们只识得水藻与清冽之水。被渔网追捕的时候,它们选择飞翔,划破晨光中的朝霞,让渔人捕一网霞光。清蒸的武昌鱼,清甜鲜嫩,有葱姜相佐,细的盐末化于肉质之内,可以精细地吃。但是,北京的武昌鱼,都是黑鳞,有些许江湖游侠的气质。
烹制北京的武昌鱼,选择了多种方式,我觉得最好的形式,仍是醋烹。所谓醋烹,是拿热锅,用压榨花生油小火微煎(当今制油工艺分两种,一是物理法压榨,一是化学法浸出法,浸出法制油会有残余溶剂),至武昌鱼两面微黄,大火淋醋烈烹,佐一些致美斋老抽酱油,然后是葱姜蒜盐,可以勾上薄芡,令醋挥发以驱除泥腥。这样烹制的武昌鱼,酸鲜柔嫩,那挥之不去的泥腥味随之蒸发。若是喜欢辛辣味道,热油时搁几粒花椒和一两个干红辣椒。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酸为首,酸甜苦辣咸。北京的醋,王致和旗下的龙门米醋为老品牌,创于1938年,以今日之工艺酿制的米醋,是为体态清亮、酸味柔和,以其烹武昌鱼,南鱼北味,适合在北京这个地方发生一些品饮事件,故也就取二者之名合而为一,叫做龙门武昌鱼,实际也是武昌鱼亦能跳龙门么,北京这个地方,才是一个真正的龙门呢。但是粗浅地看上去,或者研究鱼类的终极去处,真正的龙门还是人的嘴巴,跳进了多少鲤鱼和武昌鱼啊?真是繁不胜数,人不知,鱼也不知。
第五部分 从美食原则看法治的核心价值观第75节 古清生的美食美文
丛威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逐渐改变,食文化越来越被人重视。古清生的散文是他云游四方的吃文,它以“吃”为载体,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感悟。
他的散文,语言凝练,唯美,幽默,诱人。这种诱人,不仅仅是他写的美食体验让人感到垂涎三尺;更诱人的,是他的文字使你远离了那些世事纷争,远离了绝望和颓废,使你无限向往生命的本真和美好,你的心在阅读那些文字的时候,会突然变得无比柔软和温暖。他的目光越过令人窒息的城市森林,可以听见蚂蚁的呼吸,闻得见泥土的芳香,能为一颗露珠的滚动而动容,你可以感受他在每篇文字里面倾注的激情,对大自然的深厚的爱。
古清生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在作家古清生的笔下,“吃”不仅仅是一门味觉艺术,更是一门感觉艺术,他不是用嘴在品尝食物,而是用心在体味大自然赋予他的每一道美味佳肴,并用他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独特的心理感受。有些在常人眼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品,他却能吃出别样滋味。比如一棵菜根的清香,一粒米饭的香甜,一只红薯的芳香,一眼泉水的甘甜。如古时的《菜根谭》,那种寓理于一菜一蔬、一事一物间的精炒文字,字字珠玑,修身养性,使人体味禅的况味,深远悠长。
看古清生的美食美文,我突然感到自己衣食无忧、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好象一下子变得苍白和乏味起来,原来我有那么多美丽的城市、乡村没有去过,有无数曼妙无比的美食没有品尝过,更有千万种至真至美的人生体验没有感受过。那些为古清生的散文配插画的夜晚,常常会有饥肠漉漉的感觉,这感觉不仅仅是来自对那些诱人食物的向往,而是来自精神上的一种渴求,是那种想马上走出城市,去拜访溪水和原野,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和倾听细小生命浅呤低唱的渴望。古清生行走天下;赏美景,品美食,撰美文,那些细腻丰富的人生感悟,是穷尽一生也写不尽、体验不完的。
如果你看厌了城市里的小资文字和那些颓废悲观情绪,看烦了针砭时弊的激扬文字,再读这些有芳香泥土气息的文字,你会慢慢安静下来,闭上眼睛享受阳光溢满自己的那种温暖明媚的味道。真正的幽默是温柔的,自然流露的,在你不设防的时候突然触摸了你的笑神经。古清生的幽默是骨子里的,我在给他的散文配插画的时候,常常禁不住笑出声来,这种笑是从心底溢出的,发自内心的。古清生在《正宗临潼》里这样写到:“西方天亮得晚,七点了,头上灰灰的蓝,饿得有点绝望,想想,临潼是杨贵妃沐浴与吃荔枝的地方,华清池水洗凝脂,肤色了得?天哪,别想荔枝。”“在临潼有三件事不忘。一是小说家晓白在讲文学艺术时,讲得哽咽不已,不复再听到。再一是路遥获茅盾文学奖,春风报告,签名。我拿好大一本挤台
上,我高,往下递本子,遇阻力而突破,啪的打路遥头顶,顶秃,顿感做了坏事。想,出名了要像路遥这样签名。再再一是我拍兵马俑被警察抓住。”他在《简约的丰盛》里写到:“北方人睡的炕,我开始也觉得他们是睡在灶上,还令人担心他们在熟睡的时候,会将屁股烤焦了。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在暗中设一个机关,以备在屁股烤焦以前报警”。
我为古清生散文配的这些插画,不是自己以往那种有点小资味道的插画风格,也不是从前那种凌厉的追求哲理味道的漫画风格,我采取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思维方式,因为是做食文化的插画,我以一只谗嘴、聪明、搞坏的猫猫为主角,表达某种情绪和感受,以大自然里的山水、植物、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求一种温柔的幽默,试图用一种妩媚柔美、简约流畅的线条诠释文字里的感动,对生命的挚爱。
吃出情趣,吃出文化和思想——这就是古清生带给我们的永不落幕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