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方与圆3 >

第16章

方与圆3-第16章

小说: 方与圆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忱、激情正是人成功的动力之源,而热忱和激情正来自于人对追求成功的渴望,来自于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自于人的兴趣和爱好。    
    订一些高远的目标,焕发出你全部的激情,全情投入地工作,你就会感受人生充满热忱时的喜悦,由此你也会享受到人生中梦想成真的浪漫。    
    要点:    
    除非喜爱自己所做的事,否则永远也无法成功。    
    激情是人生成功的基本要素。    
    


第五章 做就要做到最好将事业置于第一位

    《以自己的方法致富》的作者史奴利·布拉尼克博士,曾对1500名男女做了持续20年的研究,这项研究从他们20多岁开始,直到40余岁为止。这1500人当中,有83位受试者成了百万富翁。这些成为富翁的人士,有几项特征。首先,他们并没有立志要富有,其余的人多半曾在某个阶段企图赚很多钱,而且尽力尝试一切能迅速致富的方法。他们曾试过投资和逐渐增资的计划,但是没有人成功过。    
    这项研究发现,每个变成富翁的人,都很早就下定决心要专攻某件令他们痴迷的事——他们喜欢做的事。结果,努力工作15或20年后,他们猛然发现,自己的净值超过了100万美元。他们这么忙于自己所喜爱的事,这么忙于表现卓越,以致没有察觉自己变得这么富有。在这类人当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不是企业家,也不是伟大的技艺天才,而只是靠他们在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和专长成为富翁。    
    古诗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人总在想着赚钱,就一定赚不到大钱;如果你总是想着将工作做好,有一个好的过程,那么就一定能赚到钱。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能做得最好,就一定能赚钱。    
    一次受朋友之邀去中大讲课,课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位同学问我,他很想创业,但没有第一桶金,有什么方法能得到第一桶金呢?    
    我说那你去抢银行吧!我觉得他是颠倒了过程与结果的次序,先有好的过程,才能期望有好的结果,没有过程又怎么会有结果呢?你是先做好了事业,才能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将事业扩大;而不是先有了第一桶金,才去开展事业。    
    美国有一位种树大王,今天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千万美元。他是在16年前赤手空拳从事这行生意的。他说:“我很喜欢树木,喜欢种树,在十几年前开始想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林业工人。于是开始收购不毛之地,并将它转变为一片健康的松林。    
    “现在我已经赚到很多钱了,而且还会赚到更多钱呢!有趣的是,我从来不曾想要赚钱。我只是尽可能,集中精力来种树而已,这样金钱就会不请自来的。”    
    人要干事业,眼光就要远大,“风物长宜放眼量”。开始不要过多计较报酬,只是认真将事做好,事做好了,就能得到大家的欢迎,生意自然也就会好,这时赚起钱来,可是想挡都挡不住。    
    比尔·盖茨不就是这样吗?他能成为世界首富,专家评论他是赢在策略。开始,他的服务都不收费,吸引最多的人们使用,当全世界都用习惯了时,他却在一些附加领域里收钱。有人形容比尔·盖茨就像修了一条免费的高速公路,大家都去他的高速公路上来往时,他再在高速公路边上设一些加油站、小卖部,众人都走他的高速公路,自然要去他的加油站、小卖部消费,于是他也就赚了钱。    
    而其他一些人也建设了高速公路,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收路费,大家自然不走这样的高速公路,于是他们也就赚不到钱。    
    人生的道理都很简单,很多人不是不明白,但却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是不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目光短浅的人,双眼只盯住眼前的芝麻,当然也就容易被芝麻遮住眼,看不到远处的西瓜。    
    现在,大部分人常犯的通病是“我想做某一项工作,听说那个行当很赚钱”,或者“我想进入那一行工作,听说有人在那一行赚了很多钱”。如果你“因为某某生意有钱可赚,所以决定做这项生意”,那么这是最愚蠢的决定。    
    人们说“战争年代做军火,和平年代做药”,有些行业的确利润很高,但在这些行业中不是仍有很多破产者吗?在任何行业中情形都类似,都会有一些高收入者以及一些低收入者。只要你在某一行业中做到最好,你就一定能赚钱。    
    因为“有钱可赚”而工作,就不一定是你的兴趣所在,不一定适合你的特长,你就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也就至多只能是这一行业的三流人才。而为了“目标”而工作,你的工作就符合心意,能吸引你,使你能用尽心力,充分发挥特长,激发潜能。这样,你就一定是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也就必定能成功,你就注定会赚钱。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使人成功的正是工作态度,而不是赚钱的方法。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态度只能有一种,那就是敬业爱业,踏实勤奋,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每个人工作都有目的。把金钱置于第一位,你就很可能一直处于贫穷之中;而把事业置于第一位,你就会走上致富之路。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如果你能真正喜欢一项工作,而且用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那么你所选的任何行业都能很赚钱。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潜藏着无数的财宝等待着你去攫取,这里面还包括着数不尽的快乐与满足,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最好。    
    要点:    
    每个人工作都有目的。把金钱置于第一位,你就很可能一直处于贫穷之中;而把事业置于第一位,你就会走上致富之路。    
    


第五章 做就要做到最好凡事认真

    管理大师杜拉克先生谈过这样一件事:    
    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被委任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他很认真地雕刻着这尊位于雅典山丘最高点的巨大雕像。别人对他说:“除了雕像的正面,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你何必雕刻背面也那么认真呢?”    
    菲狄亚斯却说:“你错了,上帝看得到。”    
    我们做任何事情,上帝都看得到。这个上帝就是我们的良心和我们做人的品德。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反映的正是我们做人的品格。    
    记得我与大学老师的一次谈话,它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当我怀着崇拜的心情对他谈到某位教师一年出了6本书时,他却嗤之以鼻:什么态度?也许他的话有些偏激,但的确一年出6本书是无法认真思考,周密筹划的,这也正反映了他的做人态度。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可以怀抱美好的梦幻、伟大的理想;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步一步地做,要达至伟大的理想,首先就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手边的事。一个人如果对待每项工作都认认真真,那么即使他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终将脱颖而出。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正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    
    我一生都没有当过官,只是记得初中时曾被班主任任命为小组长,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一次放学后做清洁,轮到我倒垃圾。快打扫完教室时,我出去了一会,但回来时,其他同学已经走了,门也被锁上了。我不知道他们帮我倒了垃圾没有,担心垃圾没倒,第二天被老师批评。班主任的家就在学校,我就去他家说明情况,然后拿了钥匙去到班上,但垃圾已经被其他同学倒了。    
    这件事就过去了。但一周后,班主任就任命我当了小组长,他说我做事很认真。    
    我曾经一直有个问题不能理解,原装和组装电器的零配件完全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原装的就比组装的好得多呢?    
    一次我去一间组装精密仪表的工厂参观。组装精密仪表要求工人都要带手套,但那天天气很热,老板为了省电又没开空调,于是工人都脱了手套在安装。我看到很多仪器上都留有工人的汗渍。而且一些工人在螺丝钉与螺母吻合得不好,螺钉拧不进去时,就强行用电动机器把螺丝钉进去。    
    那天我终于明白了原装和组装的差别所在,那就是组装工人没有认真的态度。    
    曾经在报纸上见到一篇文章说:    
    在蛇口,有日本的两兄弟吊在高层建筑上工作。突然间弟弟摔下去了,但哥哥还是继续完成工作,直到下班后,才痛哭流涕地赶到医院看望弟弟。别人问他:“你当时怎么不下来照看弟弟呢?”他回答:“我要工作,下面有人会照料他的。”    
    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事,但的确,日本人的工作态度认真是有名的,这也正是他们的产品能行销全世界的原因。    
    前段时间有几个去东欧发展的朋友回来,我与他们聊起了东欧的状况。他们说东欧的经济虽然发展没有中国快,但他们的人心很平和,他们知道就像戒毒者一样,刚开始是会有一阵阵痛的。但东欧决没有像我们这里的什么给猪吃避孕药,用毛发做酱油等劣行。    
    败坏的人心,不可能做出优良的产品。    
    这个世界上德国人是最认真的。你去德国问路,他都不会随意地指给你,而是会很精确地告诉你“向前走70米,再向右转弯”,也正因此,德国人才造得出奔驰、宝马车。意大利的皮鞋有名,那只是因为它的设计好,这个世界上最耐穿的皮鞋,还是德国皮鞋。    
    只有最认真的人,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产品。同样,也只有最认真的人,才会有最卓越的成就。    
    只要认真,自己会变,世界也会变。一切没变,只说明你不够认真。    
    要点:    
    只有认真的态度,才有卓越的成就    
    


第五章 做就要做到最好永远追求持续不断地改善

    杜拉克先生还谈过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    
    一次他去听歌剧,听到了一曲充满探索意味而又生气勃勃,活力四射的歌剧。后来他知道了那是出自已经年届80岁的欧洲第一流的歌剧大师威尔第之手。    
    有记者采访威尔第:“您已经80高龄了,又是欧洲最好的歌剧大师,为什么要甘冒风险写出这样富有探索性的歌剧呢?如果失败了,您一世的英名不就毁了吗?”    
    威尔第回答:“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    
    这个世界上惟一可以预料的事,就是总有预料不到的事会出现,所以生活就是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追求完善,永远要有再试一次的精神。    
    日本企业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管理大师戴明博士,日本最高的管理奖就叫戴明奖。    
    当年麦克阿瑟占领日本时,为了救助日本经济,指示盟军总部大量在日本购买日用品,在众多的采购中,有一批是电话总机,谁知交货装机后不能使用。麦克阿瑟认识到要振兴日本经济,首先就要改善日本的管理水平。    
    于是,日本的企业家联盟决心邀请戴明博士来讲管理,教授日本企业管理。戴明去了后,发现听众对象是日本一些大企业的工程师和一线的管理者。他就问邀请他去的联盟:“你们日本是真的想改变,还是假的想改变?”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