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太阳的女儿 >

第47章

太阳的女儿-第47章

小说: 太阳的女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权力,把重点院校分数线以上的我,打入了“死档”,让我三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这太不公平了。不满、委屈、矛盾和憎恨,让我每天以泪洗面。然而我只顾沉浸在自己失败的痛苦中,却没有看见父母眼里的担扰。    
    那天,母亲过来安慰我,我却忍不住地大哭起来。突然间,我听到妈妈哽咽的声音:“晓啊!你不要再哭了,你一哭,阿妈的心都碎了,你知道吗,你外婆已查过是肺癌,可能撑不住几天了,现在你又这样……”还没有说完,母亲就哇地一声痛哭起来。我无法形容当时听到母亲那种绝望哭声的凄惨,也无法形容我的痛苦心情。第一次看到要强的母亲,在自己女儿面前毫不保留地大声哭,完全抛弃做母亲的尊严,任哭声响彻了整个房子。我知道,这哭声包含了多少生活的无奈与压抑,生意的失败,家里的负债,亲人的病危,儿女的落榜……这一切的灾难接二连三的降临在这个年过半百,疲惫不堪的妇人身上,她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但仍然坚持着,而现在压力已经超负荷,她最后一道防线被女儿的伤悲所攻破。    
    我突然间强烈地自责起来,意识到我的伤心,不只是自己个人的事,它还深深地刺伤了爱自己的亲人,我是个多么不孝的女儿,流了那么不孝的眼泪,为了父母我要振作起来,做一个勇敢快乐的人,因为儿女的快乐幸福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而不是功名利禄。我向自己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在父母跟前哭了,以后不能再让他们为我担心了,他们已经背负太多的艰辛和苦难了。    
    我看着正在抽泣的母亲,抹掉了眼泪,露出一个微笑,说:“妈,我以后不哭了,你不要难过好吗?有什么困难我们全家一起去克服,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困难总会熬过去的。”母亲也抹去眼泪说:“只要你振作起来,妈不怕你考不上,就怕你想不通,做出傻事来,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我很快地调整了心态,做好了复读的准备。我联系了另一所重点中学,因为学校看了我高考是高分,特意优惠,免收了我补习借读费,只按正常学费标准收取。    
    我很快融入新的环境,跟同学们友好地相处。在学习上注意劳逸结合,没有起早摸黑加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旺盛的精力,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一年来,每次月考的总分都名列前茅,保持第一没有失足过。    
    6月到了,它在我的眼里不再是黑色的,而是充满了希望,我从容自信地再次进入考场,冷静地分析客观情况,为了更有把握,我选择了另一所理想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考分出来了,我果然不负众望,取得广西省文科第八名,很快我收到了红得耀眼的录取通知书。我的梦圆了,父母露出了笑容。


第五部分生活就是逆水行舟(3)

    在美丽的象牙塔里    
    进入大学,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带着各自家乡的口音聚在一起,在这座美丽的象牙塔里,寻找和实践自己的梦。然而,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很大的区别,高中生活单调但目标明确,只有高考一个最终目标,而大学里则有太多的选择,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如何在大学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成了我和许多大学新生的困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走着家长和老师铺好的路,我们似乎丢失了很多判断与选择的能力。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跃跃欲试,很多活动都蜻蜓点水似地尝试一下,却缺乏深度,面对各种社团新奇动人的招新宣传,每天都上演“百团大战”,我禁不住报了好几个社团,想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了社团工作中,唯恐成为别人眼中的“书呆子”;参加各种会议,四处去图新鲜,凑热闹。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并未在这些社团中获得太多的成绩,反而迷失了自己,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于是我心里感到莫明奇妙的空虚与恐慌,我的大学生活难道就像我这样虚度下去吗?谁能给我指引一条正确的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请教了师兄师姐,以求解开我心中的迷惑。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开始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专业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但是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选择一个比较有思想深度的社团。在里面虚心地学习和实践,获得了成长。那个社团就是我在开头说的“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很快我成了社团的骨干,并且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我扩展了自己的才能,同时也不断给我营养,给我动力。    
    在这个象牙塔里,贫困生跟富家子弟不同,我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去打工挣钱,用勤工俭学得来的钱,来减轻父母沉重的负担,我也不例外。自从我接了家教后,基本生活费就很少向家里要了。第一次做家教时,心里没有底,深怕无法胜任此工作,有点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获得了成功,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变得自信起来。记得第一次家教挣到60元钱,放在我的手心上,沉甸甸的,我心里像灌满了蜜糖似的,浑身上下都甜透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久久不能散去。因为我想到家中的父母,再不用为给我筹集生活费而苦恼了。    
    上了大二,专业课多了起来,课业负担重了很多,一周 有四十多节课,而且有些课要大量时间去阅读学习。我当上社团骨干不能推,我的几次家教也不能少,那是我的生活来源,于是我就忙得四处奔波,每天都处在疲劳状态,有好几次在做家教返回的路上,在公共汽车上睡着了。有一次还坐过了头,在路上,似乎一闭眼马上就可以睡着。几乎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时间,连想听几首歌都抽不出时间,终于有一天,我病倒了。因为我过度的劳累,加上睡眠不足,饮食又没有规律,我挺不住了。    
    在我病倒的那段时间里,我常常有种委屈的感觉涌上心头,我要是富家子弟,用得着去做家教吗?用得着白天上课晚上去辛劳吗?我的学习多么需要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钱从哪里来啊!能向父母伸手要吗?我的目标是依靠自己做家教来挣这笔钱,但我很清楚,离这个目标太远了。这时我开始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这样挥霍着自己的健康,是不明智的。我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时间,尽量提高效率,注意饮食和睡眠,同时喝了两个星期的中药,我的身体又慢慢好起来。新学期开始后,我又紧张地投入到了学习和工作中。    
    在这座美丽的象牙塔里,我们谈论的话题,最多的是女性就业比男性难。在北京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第一等是北京本地男生,第二等是外地男生,第三等是本地女生,第四等是外地女生。同时女性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要比男性艰难得多。女性通过坚韧地奋斗,或许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但又大多以牺牲家庭为前提,然而就我而言,我并不认为女性非得要与男性在社会上决一高低,争所谓的社会地位。女性具有与男性不一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完全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挥优势。在家庭方面“女主内男主外”也不能看成是一种歧视,我们要反对的是大男子主义。要知道,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回顾二十年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就是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生活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生活要前进,就会有困难有挫折,人一辈子不可能都生活在顺境中,而在逆境中去解决困难,磨练意志,培养韧劲,也许这就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沈顺根 整理)


第六部分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1)

    “告诉我/每粒种子/都有发芽的权利/每个生命/都能够走过冬天走进春天”,这是位贫困女大学生的诗句,个中饱含心酸与希冀。她们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从呱呱坠地的一刹那起,一切似乎都已注定,她们别无选择。    
    她们的出生似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个错误。2005年7月~8月,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志愿者对全国12个县市贫困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45。2%的优秀特困大学新生家庭有两个孩子,34。6%的家庭有三个孩子,四个孩子的家庭比例为8。7%,还有2。8%的家庭有5个或5个以上子女。这是重男轻女的选择结果,同时悲剧也在随着这种背谬的选择结果而延续,不少女孩不到中学就被迫辍学,为贫困家庭的选择付出了无辜的代价,为自己的兄弟上学做出了无奈的牺牲。    
    当然也有不少“不幸中的幸运者”,通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脱颖而出,艰难而执着地叩响了大学的校门,而在她们的身后,则是一串浸满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脚印……。    
    然而这样的脚印还要继续,因为她们面前还横亘着大学四年求知路,以及此后接踵而来的漫漫求职奋斗路。虽然太多的艰难,往往会使其步履沉重,但她们中的很多人在艰难中学会了沉凝思考,学会了报之微笑,学会了轻装前行。    
    她们就是——太阳的女儿!    
    数据之重    
    贫困农民35年血汗供养1名大学生,贫困生总数达240余万    
    2004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指出,我国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特困生则为5%~10%,约160万。一位专家推测,官方的数字多是各校根据申请者的情况统计出来的,而一些内向的贫困生出于面子的考虑,往往不会提出申请。因此,实际的数字应该“高一些”。    
    即使如此,这个数字仍未就此停止,从最近几年的变化来看,这是个仍在增长的轨迹。在对北京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调查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发现,贫困生比例增速令人担忧。    
    时间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学费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高校实行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免费上大学的制度成为历史,高校抬高了入学的经济门槛。此后不久,教育部宣布高校扩招,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更加凸出。与此相应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项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 实现。    
    有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为335万人,农村子弟按60%计,其中靠借钱供孩子读完大学的按50%计,也有100万农户。    
    这100万农户本身的生存的问题并不很大,但子弟入学使他们进入了贫困户的行列,每户按4口计,则将增加贫困人口400万。    
    农村流传着这种说法:一家有一个生重病的,很快由脱贫又进入贫困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