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3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
A具有直接现实性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C具有普遍性的特点D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32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说明()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C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D归纳方法的局限性
三、分析题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并以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阐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事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对反对“左”、右倾错误有何意义?
3说明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试述在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请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7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说明正确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8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9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10分析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1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是什么?
12分析说明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3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的意思),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2)材料2、材料3同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4)材料4揭示了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知与行的关系是什么?
14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理观念为依据。
材料2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
波格丹诺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
15分析下面有关知行关系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生而知之者上也”、“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行高于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材料3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且人类之进步,皆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
材料4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2、3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
(2)材料2与3有什么异同?
(3)材料4是什么样的知行观?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16下面是选自《实践论》中的材料:
材料1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材料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3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合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践(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造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材料2、材料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析材料4、材料5,作者认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7下面材料是有关真理标准的论述:
材料1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
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惟一标准。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
(2)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材料2。
18下面是有关九方皋相马的一段历史资料: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遣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状。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在思维方法上九方皋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9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参见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参见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直到今天,犹太人不会改变其特性。它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仍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
——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
材料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参见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是什么。
——参见费希特《“知识学”引论》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实践的理念即行动。
——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关于实践的观点。
(2)分析材料2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
(3)谈谈对材料3关于实践观的理解。
20材料分析
从前,在乡下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几天以后,他在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了。放在自己家的斧头到哪里去了呢?他在自己家里到处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他就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仔细地观察邻居家那个儿子,觉得是他偷了斧头了。看他那走路的样子,很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头一样。总之,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我家的斧头了!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要到地窑去储存物品了。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了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自家地窖里的地面上。
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