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武林宝典 >

第5章

武林宝典-第5章

小说: 武林宝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者:一般的观众对制片人这个身份不大熟悉,您和导演之间的分工是怎样的?
  张守义:导演就管他的艺术,艺术以外的事情都是我来做。一般从剧本阶段我就开始介入,导演要根据剧本选择演员,要用哪个演员,你锁定我来给你搞定。等把班子搭起来,我和导演再做沟通,用什么摄影,用什么道具,用什么设备,费用和预算多少,都由我来操办和落实。等到正式开拍以后,仍然是生产上的事情不用我管,但是总的进度我得有能力去控制。
  编者:《武林外传》在平谷封闭拍摄了那么长时间,进展很顺利,甚至每天连迟到的人都没有,是不是与您的“军事化管理”有关?
  张守义:其实不单是《武林外传》,我做了四十部片子,安全生产方面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作为制片人我和一般公司里的制片人很不一样,我背后靠着空军这样一个平台,我身边有这么多朋友,身边有这么多的同行,这些都是我抓安全生产的基础。最近我在做一个戏,叫《海之门》,五十集,是今年中央台一部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片子。一百三十多人的队伍,大多数人都是地方的,有一部分演员是空政的,都服了我这个“军事化管理”。好些人就奇怪,一般剧组拍到后半截,有人闹情绪,有人拌嘴打架,还有闹事的,这个剧组怎么就没出事呢?我们的剧组分AB组,B组走的时候,舍不得,痛哭,流眼泪,都处得有感情了。其实我们管得很严格,都是按规定出牌。首先我自己以身作则,我先做到位。包括报酬的分配,要没钱大伙儿一块没钱,要吃什么大伙儿一块吃。大家也很尊重我。我在拍摄的时候就烦两件事,第一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第二就是交给你一件事,你办不了又不吱声的人。我就讲一个道理,你们都坐过飞机,都坐过火车,你们有没有误过火车?有没有误过飞机?为什么?因为你知道飞机不等你。你说我在家住得远所以迟到了,你知道远、堵车,你为什么不提早?有的人倒是住得近,骑车五分钟就到了,磨磨唧唧,没有时间观念,也照样迟到。遇到这些情况,我都不会纵容。
  编者:《武林外传》在情景喜剧里应该算是一部大制作,您是管钱的,整个拍摄下来有没有超出预算?
  张守义:不会。投资方信任我们,我应该爱护他的钱财。我多年从事这个工作,预算是很精准的,设备多少钱,人多少钱,每个演员的片酬多少,脑子里头都有数,也都是事先需要定好的。你每花一分钱都在正常的范围内,都在你视线范围内,除非冒出意外的。比如非得请大腕,我就会先告诉你预算有多少,先控制钱。演员的片酬也是有行价的,如果超过预算,我们又不能追加,那他能来就来,来不了就算了。惟一一点,《武林外传》每集都有客串,给我弄得很紧张。因为剧本还没完全出来时我就开始做预算,全剧六位主演,按照惯例每集客串演员得保证两个,我就按照六位主演、两名客串来做预算。谁知本子一出来,客串一集八个,一集六个,一集四个,这就冒了。好在预算里有一项“无法预计费用”,这样整体上还好些。做情景喜剧的都知道,不是投资人想省钱,而是受现行的电视剧收购法则所限。他想多花钱拍摄,但是电视台不在好的时段播出,不是午间剧场就是午夜剧场,也就不可能给好的收购价格。所以不单是投资人,作为制片人,我也会考虑,我帮他多花出去的这部分钱,他能收回成本吗?《武林外传》比一般的制作经费充裕很多,我们的置景、灯光、场面调度,包括剧本,都算是在这一行里要求很高的。即便如此,照此下去,情景喜剧的发展前景也不乐观。




张守义:我相信集体的力量(2)



  编者:《武林外传》里面基本没有明星大腕,除了洪剑涛以外,很多演员观众都不熟悉。这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吗?
  张守义:从《炊事班的故事》到《健康快车》再到《武林外传》,都属于室内喜剧,这么多年我们确实没有用明星大腕,而是靠群体出击,事实证明我们的整体实力是能够让观众认可的。当然这个班底和我们空政话剧团的背景分不开,我之前在话剧团做业务副团长,尚敬是我们团的编剧和导演。在新人的培养上面,空政也是有传统的。我就举一个例子,在《武林外传》里扮演李大嘴的姜超,自身的条件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1999年,团里排一个话剧《和平之翼》,给姜超安排了一个角色,扮演主要人物黑塔。原本是洪剑涛演A角,姜超演B角,临了洪剑涛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演,留下姜超一个人独挡一面。他也很用心,非常努力,抓住这次机会。结果到了汇报演出的时候,领导不问主演王学圻,而是问姜超,问这个演员的情况,很欣赏。当时姜超才二十三岁,那部话剧的导演就是尚敬。包括沙溢,刚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就参加《炊事班的故事》拍摄,都是很好的机会。《武林外传》能成功,绝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这个集体的心血和智慧。如果非要分开讲,那首先导演是功不可没,不管是《武林外传》还是《炊事班的故事》,他都是事事先行,再加上编剧的才华,演员的努力。这个过程中,我们再用严密的组织和计划,保障生产有序进行。在《武林外传》开机仪式的动员大会上,我说我就讲一个道理,《炊事班的故事》为什么能获奖?《健康快车》为什么能获奖?因为什么?因为是集体的努力!除了有好导演之外,还有每个人的奉献,你要为这个剧组奉献,在你那个环节上,不要掉队,不拉后腿,要为整个戏加分而不是减分。我在台上讲的时候,门外有一只公鸡,本来是用来做道具的,提前进组了。我讲话的时候,公鸡就嗷嗷地叫。我们是猴年十一月份开机的,第二年就是鸡年,雄鸡报晓。我说多余的话我也不讲了,这戏肯定火。(笑)因为我心里有底,我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整体实力。导演好,剧本好,演员的戏好,创作氛围好。
  编者:很多情景喜剧剧本创作一半就开机,到后面剧本供不上了,《武林外传》有这种情况吗?
  张守义:是这样,我们计划拍的就是四十集(八十回合),后来编剧对拍摄、演员、包括置景都很满意,加上老郝一鼓动,咱们接着再来四十集吧。这样置景、道具、服装,继续利用,也不用再花钱了。所以我们在拍前四十集的时候,他回去就写后面四十集了。等本子,中间又赶上过年,剧组调整,就干脆放了一个多月的假。整个剧本由宁财神在上海一人完成,确实压力也很大。有几次当天的戏拍完了,晚上回到住处,等到十一点,好在现在有网络,等上海那边剧本儿发过来,这边再赶紧找地方印,印完以后再给演员对词儿。应该说剧本的成功率比较高,个别不行的就发回去,不要了,但是总体上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编者:我采访了好多演员,他们对整个拍摄还是很怀念的。
  张守义:是啊,剧组气氛特别好。刚上去的时候是十一月,赶上寒流,山上零下十几度。一开始都不习惯,后来我们自己不断改造,现买锅炉现装暖气,每个屋都挂棉帘子,烧洗澡水,一切生活条件都在逐步改善。到后来大家住习惯了,不想回去了。到了夏天山上空气好,我们形成一个风气,睡懒觉的都不爱睡懒觉了,早起去爬山,游泳池旁边有一块场地,还有人踢足球。剧组还能去探亲,你住十天半个月,剧组全管吃管住。我就说我们剧组有几大助理,“佟湘玉”的老公是第一大助理,去了就买吃的,帮她洗帮他涮,收拾屋子;“郭芙蓉”的老公算是第二大助理,还有其他人的,都排着号。当然也面临问题,全封在山里,想见老百姓都见不着,夏天想喝喝啤酒,喝不了。你没有车出不去,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呢。除了吃食堂以外,就没有什么内容。好在经常会有客串演员上来,包括剧组的朋友、家属来探班,谁来都带好吃的,全放在化妆间。香蕉、橘子、苹果、各种点心,冬天能吃到西瓜。有一次毛孩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他之前愣说不来山上,就不来,但实际上已经在路上了,路上打电话发短信还说在市里。等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是又惊又喜。他为了探这个班,琢磨了一晚上。他自己有车,买了一车东西,用大编织袋装着,可把大家感动坏了。所以说,这个戏最后赢了,火了,靠的还是这一帮人,集体的力量。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1)



  人物档案
  尚敬《武林外传》导演、监制
  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导演
  代表作
  小品:
  《花盆儿》
  《鞋钉》
  《小站故事》
  电影:
  《高原如梦》
  电视情景喜剧:
  《向阳理发店》
  《炊事班的故事》
  《健康快车》
  《武林外传》
  采访地点是灯市口的一家饭店,离尚敬的工作单位空政话剧团只有一街之隔。但是看见他向我走来的时候,仍然觉得他风尘仆仆,就像赶了远路一样。我知道这些问题他已经回答过很多遍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问下去,希望能给读者捕捉些新的信息。
  编者:《武林外传》的创意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尚敬:2003年拍完《炊事班的故事》以后,我到上海拍《都市男女》,我做导演。这套戏的编剧班底当中有宁财神,这批剧本里我最喜欢他写的。我们俩有很大的年龄差异,生活背景也不一样,我长期在部队,他长期生活在时尚当中,但是我们对喜剧的感受,想做喜剧的想法,包括大家在创作趣味上都是基本一致的。他写的东西我很欣赏;我的这种做事方式,以及想做新喜剧的这种努力,他也很同意;所以也就聊得比较多,就聊到了想做一套新鲜的喜剧这样一个愿望。
  编者:所谓的“新鲜”指的是什么?当时你们心里特别明确吗?
  尚敬:就是说要让这个喜剧有戏剧的品质,而不仅仅是逗贫,靠一些语言技巧来赢得观众,来抓哏,要有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时尚”也不是说单纯有点新鲜感,而是它的精神内质要比较时尚。它散发的趣味、情趣、整个气息要深深地吸引年轻人,要充满娱乐精神。而这个娱乐精神还不是消极和一般意义的,要有创新意识,而且希望能够有青年趣味。不是说你穿两件名牌衣服,把头发刷成黄的,或者是时髦、炫一点、酷一点就有年轻人的趣味了。喜剧里人物的行为、语言和表达出来的所有对情感的渴望,必须是打动年轻人的;对友谊、对爱情的感受和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年轻人熟知的。
  编者:你的这些想法在之前的《都市男女》里有体现吗?
  尚敬:有,但是不彻底。而且《都市男女》的那个人群,虽然也属于社会底层,但它是在办公间,讲的都是跟广告公司有关的话题和经历,相比之下,《武林外传》的人物设置、环境设置都更底层、更朴实、更具有人间烟火。我觉得《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看上去都像乐园,这个乐园不是后花园,不是仙境,而是最有人间烟火、最底层、最为大家熟识的,就是一个吃饭做饭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