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雪落紫禁 >

第59章

雪落紫禁-第59章

小说: 雪落紫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乾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 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 乾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 18 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 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康熙43年02月 襄嫔高氏 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简靖贝勒 乾隆20年正月 襄嫔高氏 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慎靖郡王 乾隆23年05月 熙嫔陈氏 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恭勤贝勒 乾隆08年12月 谨嫔色赫图氏 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镇国公 乾隆50年07月 静嫔石氏 24 胤秘 康熙55年05月16日 (言咸)烙亲王 乾隆38年10月 穆嫔陈氏四四的子女们: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长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和硕怀恪公主,次女,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理亲王允礽第六女,母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怡亲王允祥第四女,母福晋兆佳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庄亲王允禄长女,母福晋郭络罗氏。详细介绍端亲王弘晖弘晖——雍正皇帝的长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子时生,生母孝敬宪皇后,是名副其实的皇嫡长子(太子),可惜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卯时早殇,年仅8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十三日,新即位的乾隆皇帝追赠他的长兄弘晖为端亲王。
  端亲王园寝坐北朝南,园寝前有一道马槽沟,豆渣石泊岸,正中三孔平桥一座。东西厢房各三间,单檐布瓦悬山顶,五花山墙,西厢房现已无存。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应有东西守护班房,现俱无存。大门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一斗二升夹麻叶斗拱。大门前有月台,月台前为砖礓嚓,无抄手踏跺。前院正中享堂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硒斗拱,殿前有月台,月台前有四级踏跺,两侧无抄手踏跺。享堂后园寝门三座,中门有门楼,两旁为随墙角门。每扇门上有门钉纵横各七行。后院有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即封土。三座土包东西排列,中间的靠后,封土下面就是地宫,均早年被盗。 1993年至1996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端亲王园寝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其中1994年7月20日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中间的端亲王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地宫的情况大致如下:有石门一道,两扇门向外开,每扇石门面宽94。5厘米,高182厘米,厚26厘米。石门外191厘米远处有一道挡券墙,城砖成砌,墙面阔197厘米,高187厘米,厚98厘米,在石门至挡券墙之间的地上有被倒出的骨灰一堆,同时发现石门上有一个铁锲子。据分析,门是向外开的,门关上后,自然不能再用自来石支顶,很有可能这个铁锲子是用来固定石门的。如果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两个铁锲子。另一个可能早年遗失。门内墓室面阔160厘米,进深176厘米,高177厘米,四壁及顶部皆用条石成砌,无任何装饰浮雕。靠北墙有一座长方形的石须弥座,此为宝床,面阔81厘米,进深96。5厘米;高35。5厘米。座的上面有一个圆形槽,据分析,此槽是放置骨灰坛用的。槽内正中为金井,金井口直径为9厘米,骨灰坛早年被盗走,骨灰被倒在石门外,由于地宫早年被盗,没有发现随葬品,据分析,早殇皇子一般殉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另外两位皇子的地宫没有发掘清理,内部情况不详。据推测,其规制,葬式,现状应该与端亲王墓相似。目前这还只是一种推断。端亲王墓地宫发掘清理后,没有开放。为了保护地宫,在地宫口外设置了木罩实施封闭保护。 端亲王园寝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底,完工于乾隆二年年底。入葬后,每年中元,岁暮致祭。
  端王陵仍然存在三个不解之迷: 一、规制不伦不类。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和硕亲王园寝,设立享堂五间,碑亭一座。为什么和硕端亲王园寝只有三间享堂,无碑亭呢? 二、丧制不伦不类。 火化本是满族旧俗,从关外一直沿用到顺治末年。康熙初年改火葬为土葬,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仁皇后就是土葬,以后沿袭不替。就连早殇的皇子也皆备朱式小棺盛殓土葬。为什么死于康熙四十三年的端亲王弘晖却是火化呢?弘分,福宜是不是也是火葬呢?怀亲王福惠的陵墓由于在1933年被当时的东北军骑兵二师的十多人盗发,葬式不明,他是不是也被火化了呢?这与康熙十三年后推行的土葬政策不是矛盾了么? 三、端亲王园寝,阿哥园寝和怀亲王园寝是同时营建的,他们都是雍正皇帝的皇子,然而墓穴地面上的处理却是三样。端亲王园寝里是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怀亲王园寝没有封土,而阿哥园寝却是等级较高的宝顶月台,厚此而薄彼,叫人无法理解。                  

  清代原无预立储位之制,奉行“有德者即登大位”。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玄烨首开其例,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后在四十七年九月以“赋性奢侈”、“暴虐淫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被废黜。四十八年三月,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为皇太子。最后在五十年十月,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的借口,再将胤礽废黜禁锢(《清圣祖实录》)。实际上,康熙帝两次废立太子,主要是由于太子和诸皇子为了巩固与争夺储位,结党营私,勾心斗角之势日益严重。但废储之后,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仍未消弭。谁来继承大清的皇位,康熙帝为此伤透了脑筋,但迟迟未有正式公布人选。康熙四十七年,胤祁首次被废之后,引起了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凯觎。此时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谋求储位的愿望(这其中包括已被废黜的胤礽)。只不过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还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势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觉得自己没戏,早早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只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示我)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九个人真正为夺取皇位而费尽心机。至于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哥胤祹而情知皇位轮不到自己,加上他们也无此奢望,于是安安稳稳地当着自己的亲王,跟谁也不搀和。 这九位阿哥,形成了五大“朋党”。 (一)“大千岁党”“大千岁党”以皇长子胤禔为首,党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士明珠,此人还是胤禔的亲舅舅。其它党人有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佛伦等人。 (二)“太子党” 顾名思义,“太子党”以皇太子胤礽为首。朝臣众多。 (三)“三爷” 为什么是“三爷”,而不是“三爷党”,这是由于三皇子胤祉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明显的朋党之势。他本身喜欢舞文弄墨,周围都是些文人。他们受康熙之命,负责编书,还负责重修坛庙、宫殿、乐器,编制历法等。他们的最大成就是编辑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所以,胤祉即使有当皇帝的心,但较之别的阿哥,动作可小得多了。 (四)“八爷党” “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还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示我)、十四阿哥胤祯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 胤禩“乐善好施”,人称“八贤王”。不过,所谓的“乐善好施”是假的,两面三刀才是真的。他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上结党营私。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他曾说:“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所以在众人举荐胤禩为皇位继承人之后,康熙不仅大怒,还下令圈禁胤禩,借此打击“八爷党”。不过,没过多久,他就被释放出来了。
  胤禩出来后依旧不断网罗人员,扩大势力,甚至打起了胤禛门下的四川巡抚年羹尧的主意,又是送钱又是给物。可惜年羹尧不为所动,坚辞不受。 他们的这些举动,更加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尽管康熙并没有直接拿“八爷党”开刀,可在康熙心目中,早已把胤禩、胤禟等人排除在皇位继承人选之外了。 就在胤禩离皇储越来越远时,十四阿哥胤祯逐渐活跃起来,开始脱离“八爷党”,另起炉灶。据分析,十四阿哥胤祯当初依附八阿哥,是由于太年轻,没有什么资本去争储位。但胤禩受挫之时,十四阿哥胤祯已经三十岁,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皇子。况且他自己也有当储君的野心,不会甘心永远寄人篱下,为别人出谋划策。所以,他开始自己动手了,利用一切机会努力表现自己,而历史也恰恰给予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当时在中国西北部,有一支准噶尔的策妄阿布拉坦叛军。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在清朝军队多次讨伐不力的情况下,康熙授十四阿哥胤祯王爵,任抚远大将军准备出征。鉴于此,朝中纷纷支持十四夺储,并在他出征前,嘱他在外掌好兵权,自己在内控制局势。十四阿哥胤祯自己也错误估计了形势,飘飘然起来,自我感觉甚好。实事求是地说,他确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到来,使前线战事十分顺利,清军立刻扭转颓势,收复失地。尽管他战功卓著,我却可以肯定,康熙绝无立其为储的意思,其原因有三: 1、康熙尽管封他为王,却没有赐以封号。也就是说,光知道他是个王,却不像胤禛。胤祉等人那样,赐封为雍亲王、诚亲王等。胤祯在奏折中自称“大将军王臣胤祯”,别人也顺著称之为大将军王。这种只封王,即不明确是什么王,也不授尊号的情况,应视之假王。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康熙只是拿胤祯作为一名武将使用,又担心他以贝子的身份统辖全军,威望不够,不以服人,所以只给一个王的名义罢了。 2、倘若康熙有意立胤祯为皇储,为什么又要派他出征呢?康熙就不怕自己死了之后,有人矫诏(假传遗旨)篡夺皇位吗?但康熙明白,即使那样,新皇登基,只需一句话,胤祯就得乖乖地回来,他就是手握百万雄兵也没有脾气。 3、康熙若真欲立胤祯 ,为什么又在西北战事已定之后,让他呆在西北,不召他回朝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定是十分信任胤祯 ,否则不会把十几万人马交给他,而不必担心他拥兵自重。
  所以,在康熙眼中,胤祯只是一句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罢了。 二、 四阿哥蓄势谋储 (五)“四爷党” 应该说,胤禛对储位的渴望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