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的努力,费拉里后来虽然确实收集到了近万种,但也仅占已发行的邮票种类的90%。不过他却拥有全世界75%的珍贵邮票。正是这点,他在世界集邮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而奠定了他“邮票大王”的地位。
头号珍邮的交易进行得很顺利,由于双方都不愿透露交易的内幕和售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笔交易一直是人们热衷的猜想。过了很久,里德帕恩才说出当时的交换价格是一百五十英镑(六百美元)。这虽然是1879年和以后多年的邮票单枚售价的世界记录,却证明了里德帕恩和麦金农一样,并不了解这枚邮票的真正价值。至少,他们不知道这是一枚孤品。以致后来,里德帕恩后悔当初随心所欲地同“邮票大王”信口开价,为此他抱恨终生。而费拉里早已摸清了这枚邮票的“身价”,一开始他准备用五千元购进它,没想到里德帕恩开价出人意外地低。他不由为卖主的“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庆幸,同时也为自己的独具慧眼而自豪。
一般人都认为这枚珍邮的高贵身价,是由于它是世界孤品的原因。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世界头号珍邮的最大幸运,就是被费拉里收藏了四十年,这位“邮票大王”的名字和头号珍邮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以至后来许多国家在发行这枚珍贵邮票的图样时,没忘记连“邮票大王”也印在一起。
三
费拉里逝世后,这位“集邮大王”在巴黎的财产由于他在世时的反法情绪而被法国政府没收。包括这枚头号世界珍邮在内的邮集,于1921年在巴黎被公开拍卖。这是一次轰动世界邮坛的大拍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大的一次拍卖活动,关系到费拉里用五十六年时间和近一百多万美元辛苦收集起来的占世界第一位的邮集的命运。
当世界各地的集邮家纷纷赶往巴黎参加“集邮大王”的邮集大拍卖时,有一位英国人也在风尘仆仆的路途上,他就是英皇室的集邮顾问。他是代表英皇乔治五世,不,应该说是代表英国人去参加这次空前的大拍卖的。自从四十年前头号珍邮从英国流出去后,英国人一直耿耿于怀,乔治五世清楚这枚邮票的身价已今非昔比。他让顾问携带了五千英镑上路。拍卖会空前激烈。当十二位竞争者减至最后两人时,英皇室的集邮顾问突然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生平最大的遗憾。他无法知道他最后的那位对手、美国石油富商阿瑟·欣德究竟带了多少钱来,可自己已竭尽全力也无济于事了。他眼睁睁看着世界头号珍邮以七千四百四十二英镑的价格落入他人之手,扫兴而归。
这枚邮票,使欣德平平常常的邮集一下子身价倍增,而居世界第六位。这枚珍邮在欣德的邮集里一“住”就是十六年。在这期间,据说世界上又发现过一枚同样的邮票,而且品相也好得多。对欣德来说,这不啻是个巨大的冲击。显然,那枚邮票如一旦真的露面,世界第一号珍邮的地位便将失去。他不惜耗费巨金,千方百计终于将那枚邮票弄到手,但随即又把它卷进雪茄里,在烟雾缭绕中,他毫无表情地看着这枚价值连城的邮票烧成灰烬。
1932年欣德去世后,他的遗孀决定把这枚邮票卖掉。卖出前,则把它送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美术宫参加国际邮展。由于世界头号珍邮的参加,邮展空前轰动,这一成功使欣德的遗孀对拍卖抱有很大的信心。她决定像当年的费拉里邮集的拍卖方法一样,将所有邮票分开售出。并委托纽约著名邮商克来因全权办理。
世界头号珍邮重返伦敦出售,掀起了一场戏剧性的风波。一些行家估计,这枚珍邮的价格将达创纪录的七万美元。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193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邮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呆滞,贵重的邮票都不易脱手。果然,这枚珍邮在拍卖场上遭到了惊人的冷遇。欣德的遗孀气得脸色发白,宣布不卖了,付给拍卖场手续费后,又把这枚珍邮带回了纽约。
英国皇家邮学会觉得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因为这枚邮票的身价直接关系到英属邮票的价值和英国集邮家的利益。遂决定由各分会和会员捐款,总收入不足由会费补够,凑足四万美元,一定要把这枚珍邮买回来。是时正值乔治五世登基二十五周年,这枚珍邮将作为贺礼送给这位酷爱邮票的皇帝。不料事情出现了想象不到的变化。英皇乔治五世得知事情的全部经过后,竟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么做。“国家多难,不宜为好玩之物而浪掷万金,为朕谢诸君。”由于英皇不愿接受,购买珍邮之事功败垂成。
四
然而,珍邮只是在欣德的邮集里多待了那么三年,真正的买主终于找上门来。一天,克来因突然接到一位“匿名的澳洲人”的电话,委托他办理购买世界头号珍邮的事务。澳大利亚收藏家斐特普斯·史摩在这枚珍邮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扭转乾坤之手,一下子结束了头号珍邮窘迫的地位。1940年,这枚珍邮以四万九千美元的价格转入它第六个主人的名下。
当时在发达国家中,集邮已逐渐从一种爱好变为合法的商业活动。人们用高价买进邮票,希望以更高价格售出,其利润被认为是靠知识、运气和胆略取得的,这也是我国集邮界认为是缺一不可的邮识、邮缘和邮胆。史摩把购进此邮票当作投资,他确信若干年后将会获数倍于此的利润。在保存了三十年后,于1970年三月二十四日在本文开始提及的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拍卖得二十八万四千美元。
当今世界上的集邮者数以亿计,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但不可能拥有这枚邮票,甚至连亲眼看到它的机会也近乎渺茫,因为它现在的主人即头号珍邮的第八位占有者没有宣布何时再拿出来拍卖。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国家发行的票中票上一睹其真容;从它的历史变迁,也能了解到社会的一个侧面。
Number:1628
Title:奇闻怪事录
作者:M.Caine
出处《读者》:总第6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我喜欢发现人生中稀奇古怪的事。
搜集大杂烩似的各式各样奇闻怪事不但有趣,而且也有实用。在恰当时刻说出一桩事实,最能使一个好吹牛的人出洋相。你道出希腊的国歌有158节之后,谁都会对你另眼相看。不知你是否知道以下这些事:
油和水是能混合的,只要加点肥皂就行。人们最初开始寄信时,付邮资的是收信人。在苏联,汽车肮脏,驾驶人会被罚款。
天才标记
法国小说家雨果常常叫仆人把他的衣服偷去,这样他便不能够外出,只好在家继续写作。
毕加索在年轻时很穷,须烧自己所绘的画以取暖。达·芬奇曾发明一种闹钟,能够使入睡的人因双脚被拉动而惊醒。
耶稣基督的门徒中,据说只有使者约翰善终。侵入罗马帝国的匈奴王阿提拉于结婚翌日逝世。
帝王之运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母语是德语,英语始终讲不好。她结婚时收到的礼物中,有一块半吨重的干奶酪。爱德华七世请客人到桑宁汉度周末,事后要量他们的体重,看他们吃得好不好。
1953年6月2日之被选为伊利莎白女王二世的登基日,部分原因是气象学家说那天是一年之中最肯定会阳光普照的一日。但结果那天下雨。
银幕生涯
好莱坞电影明星们最初戴太阳镜,不是为了使自己看来神气十足,而是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影棚里强烈的灯光所伤害。
眨眼次数
你身体里的血管总长约9500公里,而在血管里面,每秒钟都有1500万个血细胞产生和消灭。你每天眨眼大约25000次;皱一次眉要动用43块肌肉,但微笑则只动用17块。你的鼻子终生在成长。每个人的舌纹都不同。
大小动物
以和身体的比例来说,头部最大的动物是蚂蚁。象的长鼻里没有骨,只有数以千计的肌肉。象的身高通常是象足圆周的一倍。
龙虾的血是蓝的。鼹鼠一个晚上能挖地道75米。
蜂鸟不能行走。猫不能尝出糖味。鳄鱼色盲。雄牛上山比下山快。
匈牙利是出口河马最多的欧洲国家。东京有家狗餐室。
饮食须知
我们每个人一生消耗约62吨食物。
马可·波罗把面条从中国传入欧洲,可是“杂碎”(Chopsuey)却不是中国国粹,它是加州的华裔移民发明的。
一棵咖啡树每年只产一磅咖啡豆。按人头计算,全世界喝咖啡人最多的是芬兰。速溶咖啡不是新东西,从18世纪末便有了。西伯利亚居民所买的牛奶,通常是冻结在一根棒上的。
Number:1629
Title:贫富悬殊是作家
作者:欧阳丹
出处《读者》:总第61期
Provenance:《文艺与你》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文人是清高的,在钱字上尤其如此。据说英国诗人拜伦发表作品经常分文不取,美国诗人郎费罗亦对稿酬看得很轻。还有人不但不取稿酬,反而自费出书。美国有所谓“虚荣出版社”,专为自费出书者服务。有一位托马斯·沃格曼先生就花20万美元出版了一些书。他别出心裁,书页都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印成。这些花花绿绿的书在评论家看来却都是“胡说八道”,总共只卖出6本。沃格曼先生亦无所谓,只要心里舒畅就行,真可谓“千金买一笑”。
然而,我们不可忘了,拜伦是贵族。郎费罗家境豪富,结婚时老丈人送的礼物竟是一座豪华大宅,连当时美国的大思想家和散文家爱默生也颇不以为然,在日记中暗发微辞:“假如苏格拉底在这里,我们可以去他家同他闲谈;但郎费罗呢,我们不能去他家同他闲谈。那是一座宫殿,有仆人,有一长溜五光十色的酒瓶,盛的全是佳酿,还有玻璃酒杯、华贵的服饰。”至于沃格曼先生,倘若到了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时候,他就不会那么大方了。
俗话说:“穷文富武。”当作家首先要学会同贫困作斗争。譬如郎费罗的同代人爱伦·坡,就曾经穷到连鞋子都买不起。亏得他母亲托一位朋友去求某杂志编辑赶快采用了他的一篇诗稿,爱伦·坡才免做赤脚大仙。有时连一双鞋价那么微薄的稿酬都不容易得到。爱伦·坡曾亲自把著名的《乌鸦》一诗的手稿送去《格兰姆》杂志编辑部,编辑们读完稿子后决定不予采用,可是看到爱伦·坡面有窘色,病体恹恹,显然是囊中滞涩,于是大发善心,凑了15美元送给他,但稿子仍然不用。后来这首诗终于登在《纽约镜报》上,稿酬仅得10美元,而且等了半年才收到。
穷得令人不忍卒闻的恐怕要数英国作家塞缪尔·波埃斯了。为了有口饭吃,他经常把衣服当掉,身上只裹一条毯子,上面剪开一个洞,刚好让胳膊伸出来,然后坐在床上,把纸铺在膝上写作。有时没有衬衣穿,就用白纸剪成长条,捆在手腕上,露出上衣之外,脖子上也围一圈白纸条,权充衬衣领,就这样出门去。塞万提斯曾说:“记住,一个诗人宣称他不名分文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向他要什么证据,要马上相信他的话。”“如果一位诗人在你用膳时突然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