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926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926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中文都是单音字,老美对这种发音很不习惯,且绝大部分的中文字按拼音读起来,怎么也无法读成我们正确的华语发音。

  陈(Chen)和张(Zhang)老美读起来都是“欠”,陈婷婷和张德培不就是“蒂芬妮欠”和“迈克欠”吗?“李”(Li或Lee)读起来是“丽”,“周”读起来不是“跷”就是“丑”,甚至是“臭”。如果姓“周”的人碰巧名字又叫“瑜”或是“愚”,连起来不就成了“臭鱼”了吗?想想看有多难听。

  “11”先生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可能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英文名字。他名叫“易仪”,以中文来说,算不上有什么稀奇,但按照罗马拼音,他的姓与名两个字都是“I”。他来美时我去接机,一见面他就向我抱怨,在出关时为自己的名字向海关人员解释了老半天都解释不清。第二天我带他去申请“社会安全号码”(相当于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证)时,引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波。当承办的那名美国小姐拿到他的申请和护照时,先是反复不停地来回看,后来甚至横着看,只差点没有倒过来看,最后做无可奈何状摇了摇头,然后问他:

  “这就是你的名字?”

  他答是的。

  那小姐又问:

  “名和姓都是相同的单字母?”

  他又回答是的。

  “爱爱?”她又问。

  这回他回答说不是,并告诉她发音是“伊伊”。

  那小姐满脸狐疑,并把申请表和护照出示给她两旁的同事,以分享这一奇趣,办公室其他两三个员工和其他的申请人听到了,也都围过来“开眼界”,无不啧啧称奇,整个办公室竟为这引起了一阵骚动。

  后来那名承办的小姐又发现了他的签名竟是个阿拉伯数字的“11”时,更惊奇得瞪大了两眼,半天不眨一下,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

  也算我这个朋友脑筋转得快,在那种情况下,他突然问能不能临时改一个名字。后来经他们办公室主管核准,由那名承办小姐和我签名见证,他临时取了一个洋名字“马克”,以代替他的第一个“伊”,另一个“伊”他也将拼音改用“Yi”。也真亏得他那时这么一改,否则“爱爱伊伊”的,往后不知还会闹出多少笑话呢!

 

Number : 9683 

Title :标点符号趣史

作者 :纪维周

出处《读者》 : 总第 190期

Provenance :周末

Date :1997。2。21

Nation :

Translator :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

  最早采用新式标点的杂志是《新青年》。该刊在1918年5月号上,除了全部改用白话文外,还采用新式标点,造成很大影响。

  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在1918年5月,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学艺》杂志第3卷上。不久,他又写了《新式标点的用法》,发表于1919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1至5号上。

  另外,主张全面引进标点符号的,还有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等人。他们代表“国语统一筹备会”,于1919年11月29日向政府提出一份《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的建议。教育部即于次年2月,以第53号训令的形式通令全国采用、推广。鲁迅对采用新式标号符号不仅拥护,而且在作品里卓越地加以使用。

  在中国推广新式标点符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受到顽固派的拼命抵制,他们硬说惊叹号(!)有什么好,放大了看像炮弹,缩小了看又像细菌,以此贬损标点符号的功用。翻译家林纾曾用文言文翻译过100多部外国小说,竟也抵制新式标点。当遇到外国文字中的省略号时,他宁可以“此语未完”夹注在译文中,而不肯直接采用符号“……”。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曾回顾推广标点的艰苦历程:“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有些新文学作家在使用省略号时往往任意延伸,有的竟长达大半页,全是小点点,好像有什么神秘似的。鲁迅在《“……”“□□□□”论补》一文中嘲讽道:“在洋书上,普通用六点,吝啬的却只用三点,然而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同化之际,就渐渐的长起来,九点,十二点,以至几十点。有一种大作家,则简直至少点上三四行,以见其中的奥义,无穷无尽,实在不可以言语形容。”

  标点符号在文章里虽然重要,但当时的出版界却不重视它,在支付稿酬时,一定要把标点和空格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有一次,鲁迅应约为某书局翻译一本书,事先探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的稿酬,于是干脆把已脱手的译稿从头到尾地连接起来,不让稿纸上有一个空格,既不分章节、段落,也不加标点符号。

  译稿寄出没几天,书局就把它退了回来,并附了一封信,要求分出章节、段落,再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复信说:“既要作者分段落、加标点符号,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需的,那就得算字数了。”那家出版社没有办法,只好采纳了鲁迅的意见。

 

Number : 9684 

Title :一个讨饭孩子的“黄粱梦”

作者 :徐叶青

出处《读者》 : 总第 190期

Provenance :新青年

Date :1997。2

Nation :

Translator :

  1996年9月21日,对于年仅15岁的张立球来说,是无比激动的一天。这天《窗口》杂志社编辑部托人专门到他家送来了刊有他文章的杂志,捧着那饱蘸他近10年汗水与泪水的短文,张立球哭了。有谁知道,这篇仅300字的文章的背后隐匿着一个靠乞讨维持生活,而且一天学没上过的张立球的多少辛酸之事?

  一

  张立球出生在安徽泗县。5岁那年,母亲因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而与人私奔了。50多岁的父亲又因严重疝气病无力劳作。迫于生计,尚不谙世事的小立球便与父亲手牵手开始四处漂泊,靠乞讨为生。1988年,小立球与父亲流浪到南京市郊外,好心的村民们收留了父子,并把他们安排在破抽水房里。这时,父亲张润因病重而卧床不起。知道情况后,村镇领导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但父子俩却不愿给政府增加负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沉重的生活担子压到了张立球单薄的肩上。每天天不亮,小立球便早早起床,背起讨饭袋沿村要饭。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拖着灌铅似的腿,还要顶风冒雨走20多公里,小脸蛋常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夏天经常中暑晕倒在路上。生活犹如一袭阴云,牢牢罩在小立球的头顶。

  说不清是“穷则思变”的血管里天生流着上进的血液,还是出于好奇,9岁那年,小立球突然产生了读书的念头。

  然而,连生计都无法维持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天文数字”的学费。瞅着儿子饥渴的眼神,仅仅读过一学期书的父亲便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充当儿子的“家庭教师”。

  在“a、o、e”及大白兔、小公鸡的世界里,小立球得到了讨饭讨不到的乐趣。在父亲那并不丰满的故事中他发现世界是这么绚丽多彩!他竟痴迷于这片天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立球萌发“读天下书,知天下事”的愿望,同时,并不丰富的讨饭经历也使他明白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读书!而才疏学浅的父亲似乎已经“江郎才尽”。于是,知识的触角便从破抽水房伸向了外面的天地,伸向他从未在意的书籍报刊。

  他常裹着那能挤出油来的破棉袄在书店转悠,将压在玻璃板下的书贪婪地盯个够。那天,他怀揣着两个月才讨到的15块钱,去镇上买玉米面,却发现了一套价值12块钱的《童规》,他站在那咬了一个多小时手指。他明白手里捏着的15块钱相当于父子俩一个月的“生活费”,他想起昨晚家里断粮了,他似乎也听到了父亲那沉闷的咳嗽声。然而,当他踮着脚尖看一对夫妇为自己孩子买这套书时,他便忘了一切。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在小孩子随意翻动时,晃过小立球贪婪的双眼,他终于缓缓地将一张张皱巴巴的毛票堆上了柜台……

  看到儿子用一个月的粮款买回几本书,老父亲既为儿子草率行事感到大为恼火,又为不能满足儿子读书的求知欲而自责内疚。买回书的小立球很后悔,他跪在父亲的床头说:“爸,我去把书退了。”“球儿,留着吧,学习是大事。”父子俩相拥抽泣。这一个月,破抽水房几乎没有燃起炊烟。

  然而,仅靠自己花钱买书显然是不够的,小立球便开始了捡书捡报的历程。讨饭途中,只要看到垃圾堆里、马路旁有旧报,他都要。他时常用那红肿破裂的小手使劲在垃圾里翻抠,对每张脏兮兮的报纸、每一本破烂的书都不放过。为了抠一本书,他的手曾被铁丝划了5厘米长的口子,伤口发炎化脓,疼痛难忍,他就用破布条把手吊在脖子下面,用另一只手继续在垃圾堆里翻抠,小编织袋装满了,就用绳子系着在地上拖回去。

  为了捡书报忘了吃饭是常事,自己枵腹辘肠不说,也常使卧床的父亲挨饿。隆冬的一天早晨,小立球早早便出去了,他要先讨点吃的给父亲送回去,可当他走到学校门口时,听说学校今天要大扫除。他知道这时肯定能捡到书和报纸,便在校门口转了3个小时。半天“义务”劳动后,肮脏的小手已是道道血痕。人家给了他一大堆书报,凡是能装的口袋他都装满了。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没到门口就叫开了:“爸,你看,我今天捡到这么多的书!”可当他进门后,却惊呆了,父亲正裹着破被子趴在小灶前一边烧水一边急促地咳嗽。身体极度虚弱的父亲实在不能忍受饥寒的逼迫,只好从床上爬下来烧开水“充饥”。

  一次,他看到一条狗正在垃圾堆里撕咬着一本书。对书的占有欲驱使生性怕狗的张立球斗胆上前去赶狗,谁知狗疯性大发,恶狠狠地扑向了他,将他那唯一的白衬衫撕得破烂不堪,身上到处是爪痕,腿上也被咬得鲜血淋淋。

  积书十载,历经了酸甜苦辣的涤荡与洗礼,小立球终于拥有了一笔聊以自傲的“财富”,那就是1000余册包含教材、文学、法律等各类书籍。

  二

  别的孩子背的是漂亮的书包,而自己背的却是讨饭袋。每想到这些,小立球心里总是酸溜溜的。我要自学!小立球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自学,对于要饭的孩子可以说是举步艰难。小立球每认识一个字,都要付出数倍于同龄人的努力。然而,好强的个性、成才的欲望,却为小立球上足了自学的“发条”,他一边要饭一边坚持艰难的自学。书,便成了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将捡回来的书逐字逐句地嚼读,报纸每一张都开了“天窗”,那本与人家打架的“战利品”——字典,也被他翻得残破不堪。要饭这行当并不轻松,每天都要受一肚子气疲惫而归,可他却坚持每天3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多少个夜晚他是伏在桌上昏然度过的。有好几次头发、棉袄均被火烧着了,他还不知觉,要不是老父亲夜间醒来发现,破抽水房早已付诸一炬。然而,小立球坚信勤能补拙,平时外出要饭也要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