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4周年前夕,柏林市中心要建纪念碑。工作人员把斯大林塑像和苏联军人铜像送给斯大林挑,斯大林幽默地说:“我不怎么喜欢这个大胡子,还是要咱们的大兵吧。”
1949年5月8,13米高的苏军纪念碑同柏林人见面了:身材魁伟的苏联士兵左手抱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德国小女孩,下垂的右手握着一柄沉重的双锋剑,脚踩法西斯的徽记。
这座塑像表现的是真人真事。
1945年4月29日,向柏林市中心挺进的苏军220近卫步兵团受到德军火力的阻拦。桥旁的开阔地带弹雨纷飞,一名被流弹打死的德国妇女躺在那儿,一个5岁小女孩趴在妈妈身旁哭泣。
指挥员命令旗手马萨洛夫由两名战士掩护,去救出德国小女孩。马萨洛夫上士机智地匍匐到桥旁,抱起小女孩就往回跑。把小女孩送到指挥部后,上士就忘了这件战场上的寻常事。当年秋季,雕塑家武切季奇找到了马萨洛夫,留下了他的速写像就分手了。创作时,他找了另一名战士当模特。
1947年,马萨洛夫带一身伤痕和16枚军功章回到西伯利亚老家。
铜像和苏联军人救德国女孩的事迹感到了德国人和苏联人,铜像的复制品流传到各国,但铅像上的英雄从此却杳无音讯了。
50年代末的一天,马萨洛夫在店里买了一盒火柴,发现了火柴盒上印的苏军纪念碑,马上就联想起他救出的小女孩和为他画速写的雕塑家。但马萨洛夫是个不爱自吹自擂的人,只是把救德国小女孩的事告诉了妻女,还轻描淡写地说:“战场上救人的事多着呢,铜像上的军人比我漂亮,跟我有什么关系……”
60年代初,无孔不入的记者们终于打听到了铜像上的英雄的下落。苏联和外国报刊、电视广为报道。他被请到柏林,见到了“自己的”铜像。一下子就有3位被苏联红军救出的德国姑娘请他相认。马萨洛夫端详良久,遗憾地摇摇头:都不是他救的那个。
他成了名人,尽管到处作报告,但依然当他的托儿所管理员。
46年过去了,这位年届68岁,转战过5个方面军、碑立柏林的老英雄,仍然过着清寒的退休生活。
Number:6230
Title:海上的礼节
作者:傅光雄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商船不论在任何海域航行,凡是与本国的或有外交关系国家的商船、军舰相遇时,在近距离内均须互相“敬礼致意”。这种敬意是用“旗礼”表示的,即先将国旗降到旗杆的三分之一处。回礼船也将国旗降到旗杆同一部位,然后再徐徐升起。
商船驶抵外国港口时,在悬挂本国国旗及所属航运公司“公司旗”的同时,还要在前桅上升起到达港国家的国旗,直到离港后才降下来,以示友好和尊重。
商船停泊在建交国家港口,如遇该国国庆,还要在船上挂“满旗”,以表示庆祝。
挂满旗,就是从船首旗杆经过前桅、后桅直到船尾旗杆,悬挂一长串彩色小旗。通常是上午8时整挂起,日落时降下。
许多人以为这些彩旗是世界各国国旗。其实不然。它们是航海使用的国际信号旗,共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
如遇到达港国家国丧,则应将国国旗升到前桅三分之一处,以示致哀。
Number:6231
Title:记者的报道
作者:傅光雄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沙皇时代,一个泥瓦匠因为喝得酩酊大醉时,说了一句“沙皇陛下在我的屁股底下”的话,被告到法院。
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他有罪。记者为报道这一判决的理由而又不能重复那句侮辱皇上的话费尽了心思。结果被各报采用的报道是这样写:
“泥瓦匠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3年,因为他泄漏了一些有关沙皇住处的令人不安的消息。”
Number:6232
Title:母亲的像册
作者:陆星儿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文汇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我一点都不记得父亲活生生的样子了,他是在我5岁的时候病逝的。照理,对5岁前后的事该有记忆的。为此,我时常惭愧并怀恨自己记事得晚,开发得晚,而不能存住最值得保留在记忆中的东西。
好在,母亲的像册里,曾有过几张父亲的照片,他很英俊的,风度翩翩,架一副琅架眼镜,目光安详,略微地笑着,而且西装领带穿戴得笔挺。听母亲说,父亲在银行里工作,解放前,那是个体面的职业。看到那些照片时,我读书了,懂事了,能体会母亲独自抚养我们兄妹四人的艰辛与操劳。但母亲乐观,没有愁眉苦脸的时候。只有偶尔翻那本像册,看着父亲蹲在一辆白色的、带逢的童车旁笑眯眯的神情,母亲会轻轻地叹息一声。我从来不晓得父亲的存在,家庭会是一种怎样的气氛和情景;至少会富裕一些吧,因为,父亲的几张照片都是在阳台上拍的,看得出那是一幢有钢窗的洋房。而母亲一个人的收入,只能让我们住简陋的小板房。这明显的比较,在小时的印象中是我对于失去父亲感到的最遗憾。
但到了“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看到不少同学的父亲成了有问题的牛鬼蛇神被批被斗,有的甚至被抄了家,我心里便有一种奇怪的侥幸:我没有父亲。我还想象到,在解放前穿西装戴领带的父亲如果活到今天,总要被人找出些问题的。于是,埋在心里对于小板房的隐隐的委屈,反而变成了最安全的保证,大革命的风暴无论多么“波澜壮阔”,都不会涉及到我的小板房。我当然理直气壮地参加了红卫兵。第一次投身“革命”的热情,使得我们个个都又虔诚又疯狂。要扫“四旧”,要从社会席卷到家庭,我肯定不甘落后,又看不出我们简陋的小板房里究竟有什么“四旧”的东西,搜肠刮肚地想。突然想到母亲的像册里父亲穿西装戴领带的照片,便奋不顾身地冲回家,很振振有词地母亲说明道理,并且不管母亲是是否同意,就坚定不移地把父亲那17张照片统统撕了。母亲只是默默的,眼光里流露出哀伤与惋惜。那时候我不会体谅母亲,只为自己总算干了件“革命”的事而激动。以后,母亲又再翻那本像册。又事隔多年,我从北大荒探亲回家。有一天母亲整理衣橱才搬出那本像册,才责怪地说道:
“你真不该撕你父亲的照片,现在没有了……”
我捧着像册的手抖了,抖得厉害。到了北大荒,我似乎淡忘了自己干过的这件事。但只有去了北大荒,远离了母亲,我才第一次真正体味到母亲的深厚,体味到母亲养大我们又一个个送走我们的不易,简陋的小板房只剩下她了。如果有父亲在,她会好过许多,不那么孤单。但是,连父亲的照片也荡然不存了……
假期很快到了,又要离开母亲、离开家了,我心里沉甸甸地装满了对母亲难分难舍的依恋。而当初,自告奋勇要求去“边疆干革命”的雄心壮志,不知在哪个时刻里,一下了崩溃了。而当初,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中,我们真是唱着歌离开火车站的。可这一次要走,尽管母亲站在月台上仍然装出若无其事的表情,我却怎么也不能控制自己,抱着她失声痛哭。我想对母亲说一句道歉的话,我还想告诉她,当我纯真的感情在萌发出爱意的时候,我内心便有了一个很强的愿望:在她的爱情里,最好还有父亲般的爱护……
Number:6233
Title:为自己开路
作者:罗兰
出处《读者》:总第122期
Provenance:罗兰小语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不知你有没有以下的经验?
当你随着很多人一起逛夜市时,为了怕和别人失散,你必须随时注意别人的去向,跟着大家亦步亦趋。结果你一路上所看到的只是你的同行者,而并没有看到夜市上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于是,你决定下次逛夜市的时候自己去。结果你看清了夜市,也买到了所要买的东西。
当你和别人约好同赴某一个会议,你会在约定的时间以前,提早准备等待他们的按时来临。结果他们之中有人忘记了时间,或中途交通阻塞,车子故障,因而延误,你却为了守约,不得不继续等待,最后大家一起迟到。
于是,你决定下次自己去。可以省一切的电话约定、提前准备和等待大家聚齐的时间,并避免迟到。
20年前,一个国小毕业的孩子,和别有一起挤联考,经历了一个切恶性补习的惨痛折磨,而仍然榜上无名。后来,他的父母决定因材施教,让他进一所大家视为冷门的美术学校去学美工。20年后,工商业空繁荣,各处亟需大量的美术人才,他在广告界出人头地。
一个人,只因为唯恐与别人失散,而忘其所以的和别人挤在一起卷来卷去,把别人的方向当成了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迷失,和对个人思辨能力的层障碍与约束。大家牵牵绊绊,拥向同一个目标,每一个都无暇旁顾,人们却称这种现象为“竞争”,以为这就“进步”的原动力。人们时常为了怕与别人失散而不敢自寻出路;人们也怕离开了跑道去给自己另开蹊径会被认为遭受淘汰出局,而只得盲目地继续跟着别人奔跑,以在跑道上的胜利为胜利,以能参加众人的拥挤为安全或成就。
把眼光盯住别人不放,以别人的方向为方向,总难超越别人。要想有成就,你得自己开路,而你所开的路因为你自己理想、见解与方式,所以是你所独有的。老子认为: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是“无为”,而是放下竞争去为自己开路。
现代大众一窝峰式的赶时髦、挤热门,赶同一个考试,争同一类生意,好像失去平衡的船,一下歪到这边,一下倾到那边,大家毫无自制力地彼此跟着乱挤。登高望远的道家却在一旁抚胡微笑,找大家在盲目竞逐之中所无暇顾及的捡上一两样,种植与耕耘去了。
在现代这“分秒必争”的工商业社会里,我们尤其佩服那些能保持清醒的人们,在行列外面,自有主张地加速奔驰。们们不问金榜上的第几志愿,不赶热门,不追逐别人已有的成就。他们是“不与赛者”,但他们锐气十足,坚定勇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奔驰,他们的方向是经过自己认定而不是追随别人的方向。
在现代的人潮车阵、十里烟尘中,他们独具一份道家式的飘逸不群之美。他们不争,而他们却是在“全力以赴”的“为”。他们旁边没有“一群人”,他们所拥有的是能冷静思考、独立判断的“自己”。
金钱反应与商业念头
近来常发现人们对事情的第一个反应是“多少钱?”
你答应了一项工作,人们不问你这项工作的性质与意义,而先问你“能拿多少钱?”如果你说“这是不计酬劳的,”他会有两种反应,一是“不相信”,觉得你一定是“偷偷地在赚钱,怕给别人知道”;一是“你怎么这这么傻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