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816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816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十分感激,于是送他们一盒巧克力,附带一张谢卡。黛娜随即一脸不豫地捧着那盒巧克力来到我门前。“求求你,”她声音发抖地说,“你不能这样。请拿回去。”

  我解释说我只是想送他们一点东西,聊表谢意而已。

  “但是你根本就用不着谢我们,”她说,“我们是朋友啊!”

  虽然我终于说服了她把巧克力收下,但她显然不大高兴。我有点不明白,也有点伤心。为什么他们不步大方地接受的我礼物呢?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黛娜以为我送礼物是为了还人情债,把她一家人义助朋友的行为贬低了。但我呢?我倒还不至于蠢得以为自己可以偿还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只是想回赠一些东西而已。我这才恍然,不能大方地领情的原来是我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愿意领别人的情呢?我有个朋友永远在恋爱,永远在追求。但是,他所追求的女子一开始还他以情,他就会马上打退堂鼓。“我在示爱时,一切由我控制,”他说,“但如果反过来,那就变成她控制我了。”

  正因为怕失去控制权,所以我们许多人不敢领情。我们在给予的时候,会感到安全和优越。但接受却会使情形倒转,令我们感到自己受惠于人。

  母亲的一位朋友每次上我们家,总是带一些糖果、进口干酪或亲手刺绣的靠垫套子来给我们。可是,要是我们给她一个蛋糕,她就会说:“我从来不吃甜的东西。”如果我们给她自制的泡菜,她会说:“我受不了泡菜,太酸了。”她总是拒绝我们的礼物。为了保持自信,她只做施与者,从不做接受的一方。

  也许,我们不肯领情的另一个原因是生怕不能做等量齐观的回报。一位家境不大好的老邻居常来我们家看电视连续剧,但总是在节目播映完之前便离去,一面走一面说:“简直一塌湖涂,幸好我家没有电视机。”可是到了下个星期,他又来看同一个连续剧。他抵受不住电视的乐趣,却又不敢大大方方地享受这乐趣,因为如果她那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欠了别人的人情,而这是他无力回报的。

  其实,接受也是一种美德。这表示我们有能够相信别人真的关怀我们、希望我们快乐的自尊。这表示我们抛弃了假面具,不再硬充自己可以无求于人,承认别人有能力丰富我们,给予我们所需要的。这表示我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露出最脆弱的自我,并在接受别人的爱时毫不恐惧。

  “上帝喜欢乐意奉献的人。”圣经新约说。但是如果送出的礼物不获赏识,无论施赠的人多么乐意,他仍是不会快乐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上帝也爱一个愉快地接受的人。

Number:6175

Title:悟理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0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位妇人去拜访英国史家汤姆斯·喀莱尔,说她最近做家事老是不带劲,不知先生能否指点迷津?

  “有空的话,不妨先整理一下针线盒。”

  “针线盒跟我的烦恼有关吗?”

  “先把零乱的针钱盒收拾干净,再将衣橱内的衣服分类整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星期后,这位妇人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喀莱尔面前,说:

  “我取出针线盒后,被里面的零乱吓了一跳。于是我立刻动手,把钱线盒、衣橱和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弄得干干净净。至今,我才体会出先生话中的含意人生种种好比针线盒,有时确实需要下大工夫整理出头绪来。”

Number:6176

Title:人生百态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0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人真像如此一个不规则图形

  2、有的大

  3、有的小

  4、有的多才多艺,色彩缤纷,充满幻想

  5、有的则比较单纯

  6、有的坚韧而固执

  7、有的却圆滑而善变

  8、有的互相协调,彼此适应

  9、有的即使很相像,也常常互相打击和伤害

  10、有的表面上相处得好,实则不然

  11、有的各露锋芒,却能和睦相处

  12、大部分被磨去棱角,如海滩石砾

  13、人生多姿多彩的构型

  14、虽然五花八,但仍可各归其类

  15、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16、总体构成大致如此

  17、每个人都被一个框了框着

  18、有的安然无事

  19、有的想法颇多,总受限制

  20、有的虚张声势

  21、有的爱作表面文章

  22、有的勇猛而不顾一切

  23、有的精明且自有办法

  24、有的小心翼翼,不越雷池一步

  25、有的则自行其是,藐视规则

  26、倘若所有的人都只是去适应这个框框

  27、那么个性又到哪里去发挥呢?

Number:6177

Title:年历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0期

Provenance:现代家庭

Date:1991。4

Nation:

Translator:许朋远

  有两张报纸大小,印着从1990年到2001年的12年,总共有144个月份,4380天。

  这是工藤先生去年收到的年历中最中意的一张。

  “太棒了!可以用到21世纪的年历,这还是头一回看到呢!”工藤夹着卷成筒状的年历回到家便大声说。

  夫人发愁地说:“这么大的年历往哪儿挂才好呢?”

  房间的墙壁几乎全被家具挡住了,连孩子的房间也贴满了歌星的大照片。

  “没法子,挂到卫生间的墙上去。”

  虽说并非理想的位置,但从稳稳当当的观赏角度看,倒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方了。而且阳光晒不到,用不着担心裉颜色。

  打那以后有两个多月,工藤每天都欣赏着那张得意的年历。

  这样一来,在卫生间里待的时间就不能不延长了。但毕竟可以在上厕所时想象一下通向21世纪的将来。

  儿子大学毕业的年份,女儿20岁的年份都显示出来了。儿子、女儿该办喜事的年份也都一目了然。接下去,连抱孙子的日子也能推算出来。

  这张年历上,该有的日期真是应有尽有。

  在卫生间里,描画着孩子们的未来图景,微笑浮上了工藤的眉梢。

  对年过45的工藤来说,这年历就是自己的目标。

  “3年后的这个时候,怎么也得当上科长了,再过一年的这个月,可以改建住房了。”

  手指着年历,编织着希望,临了干脆用彩色铅笔圈了下来。

  “改建费用借银行贷款的话,这个时候可以返还一半,从这儿开始准备养老的储蓄……”

  想到这当儿,猛听夫人在敲卫生间的门了:

  “孩子他爸,快点出来!别人都在等着哪!”

  这已经成了每天早晨的惯例了。

  说也奇怪,到了3月中旬,工藤忽然变得寡言少语了。

  一向以工作迷自居的他,连到公司上班也懒洋洋的,干什么都无精打彩,整天长吁短叹的。

  显而易见是忧郁病的早期症状。

  “怎么变成这副样子?”

  但是,还不到去精神病医师那儿咨询的地步。身体是健康的,工作也顺利,家庭也没有操心事。

  这天早晨,工藤抱着想辞去公司职务的念头,蹲在卫生间里,像往常一样端详着年历。

  从头到尾看下来,每个月份内该有大事的地方,都用彩色铅笔标着记号,详详细细地记录着12年的计划。退休的日期也在其内,自己的将来统统可以一眼看到底。

  工藤先生若有所思,连裤子也不提,猛地站了起来,嚷道:

  “你这个祸根!”

  一把掀去了那张年历。

Number:6178

Title:初夏,我从知青屋前走过

作者:王前锋

出处《读者》:总第120期

Provenance:散文

Date:1990。2

Nation:

Translator:

  如诗如梦的岁月,是在春天度过,而

  景象依旧,只是门前的扎根树高了许多,绿了许多,这高高绿绿,给人好些陌生和忧伤。

  小院门虚掩着,门下似有似无地沾了些绿色苔痕,还是那松木门,还是那赚取了我们好些手温的铁色门环,甚至,透过层层裉色了的门联纸,还能依稀看到我们当年留下的豪言壮语……

  一只小狗无声地走过来,惊愕地打量着我,呵,这不是当年的小狗……

  依着门框,便有隐约的锣鼓点儿传来,若断若续,飘渺如仙,我醒悟了,这是当年排演的锣鼓,却依旧是这么激动人心,再细听:悠扬的长笛声里,夹杂着几声咿呀的二胡,好熟悉,这二胡是阿萍拉的,她聪明,有悟性,凡是乐器,不用教,一摸就会。几人当中,只有她知道闵惠芬,因此,也只有她懂得《江河水》……

  青蛙跳进水里,门前的石阶上,有一个女正在洗菜,影子倒映在水里,碧波溶化着她粉红的上衣,呵,这不是阿萍,她总是爱穿淡黄的,她也不是这般瘦细,她丰满,手臂浑圆得似刚铡出水的香藕,而且,她不爱沉默,劳作时,总爱哼唱着不知什么时候从田里学来的那支优美的情歌……

  眼前是夜色,月光如水漫开。当年大家坐在院子中央纳凉,谈论今年谁走了,明年推荐该轮着谁,谈得好抑郁好沉重。我说:“将来你们都走,统统都走,将这知青屋留下来,留给我和阿萍。”大家笑我,笑声中,阿萍用她那小巧的拳头极有分寸地捶了我一下。我说的是真话,真的,当时只有我和阿萍出身不好,于是领导便对我们不好,命运便对我们不好,但是阿萍好,那些值得记忆的夜晚好,那些夜晚美妙的月光好。

  日子并不好过,阿萍的手艺也并不出色,但由于饭是阿萍做的,大家便吃得很香,有时大娘送过来一碗萝卜菜,我们就这么狼吞虎咽地对付着又粗又硬的糙米饭,然后拍拍肚子荷锄走向广阔的原野。一碗萝卜菜算什么,可阿萍却在小本子小记着:“有一天,我要报答。”于是大家就羞她,她的脸便很红很红,很窘的样子显得极好看。那时的早霞和晚霞多美多亮呵,日子虽苦虽累却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阿萍……

  这以后,再也无人提到要走,因为阿萍真有可能要住下来。这样大家便争着打扮这土墙瓦顶的知青小屋。窗口的大口罐头瓶里,不时有人带回来一束花,随着季节的变更,或是紫云英,或是马兰菊,甚至荞麦花,大家都没说这是送给阿萍的,但似乎又都是送给阿萍的,只是香得很苦,整个小屋的气氛就似一首朦胧的抒情曲,又似一首淡雅的田园诗……阿萍极爱花,鼻子贴在花上,一副陶醉的样子:“呵,好忧伤的小精灵……”显和又惊奇又喜欢,那充满感激的神采使小屋又明亮又温馨。不过大多时候阿萍不是欣赏花,而是然后挂在胸前,像项链,挂在身上,似耳环,再自得其乐地来一段优美的样疆舞……明月东升,清风拂面,加上阿萍亲自给我们拾掇的一小碗豆角,一小碗菜瓜,那真是一个美丽得妙不可言的黄昏。从那时起,美丽而多情的阿萍似乎就是这小屋当之无愧的女主人了。

  为了留下来,哭过,笑过,埋怨过,又幻想过,在日月分明的春种秋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